“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冬夏毛色變化不同,你值得一看的雪兔!

相信大家都見過那種眼睛紅紅的白兔,毛髮雪白,非常漂亮,但其實還有一種兔子毛髮也是白色的,它就是雪兔!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冬夏毛色變化不同,你值得一看的雪兔!

雪兔(學名:lepus timidus)是一種生活在寒帶和亞寒帶的物種,體型比草兔略大,體長能達到半米左右,體重最大可以達到12斤左右,尾巴比較短小,只有4.3-8釐米這麼長,是生活在我國的9種野兔中尾巴最短的。

雪兔的耳朵比家兔要小得多,這是因為生活在寒帶的它們不需要佈滿紅色毛細血管的大耳朵來散熱,這是環境差異所造成的不同進化。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冬夏毛色變化不同,你值得一看的雪兔!

它的眼睛很大,置於頭的兩側,為其提供了大範圍的視野,可以同時前視、後視、側視和上視,真可謂眼觀六路。但唯一的缺欠是眼睛間的距離太大,要靠左右移動面部才能看清物體,在快速奔跑時,往往來不及轉動面部,所以常常撞牆、撞樹,“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恐怕就取材於此。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冬夏毛色變化不同,你值得一看的雪兔!

雪兔的毛髮並不是一直都是白色,只是為了適應冬季的雪原生活才會漸漸把毛色變為雪白色,就算是冬季它的毛髮也不是全部都是白色,它的耳尖和眼圈是黑色的。到了夏天毛髮又會變回來,體毛為淡慄褐色並雜有黑色毛尖針毛,頭頂及耳背部雜有大量的黑褐色短毛,耳尖呈黑褐色,喉部、胸部及前後肢的外側為淡黃褐色,頦、腹部及四肢內側為純白色,前肢腳掌的刷毛呈淺栗色,尾的背面有褐色斑紋。雪兔毛長而絨厚,足底毛長呈刷狀,便於在雪地上行走防滑。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冬夏毛色變化不同,你值得一看的雪兔!

和別的兔子一樣,“狡兔三窟”的說法在它身上一樣適用,它性情狡猾而機警,行動無一定規律,沿自己的足跡活動,總是迂迴饒道進窩,接近窩邊時,先繞著圈子走,觀察細聽,然後慢慢地退著進窩。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冬夏毛色變化不同,你值得一看的雪兔!

雪兔善於跳躍和爬山,用“靜若處子,動若脫兔”來形容它在恰當不過了。不動時,憑藉和周圍環境相近的顏色,使天敵發現不了他;受驚時便一躍而起,頃刻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它在快跑時一躍可達3米多遠,時速為50公里左右,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野生動物之一。跑動之中常常騰空而起,高達1米以上,以便觀察周圍的動靜,再確定逃跑的方向。在奔跑時,它還能突然止步,急轉彎或跑回頭路以擺脫天敵的追擊。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冬夏毛色變化不同,你值得一看的雪兔!

雪兔是食草動物,夏天,生活在森林中的雪兔的食物主要是是樹葉和樹枝;生活在苔原的雪兔主食高山植物,生活在平原的主食草、地衣和樹皮。在冬天,當大多數的食物被埋在雪下,石南是雪兔主要的食物來源。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冬夏毛色變化不同,你值得一看的雪兔!

雪兔平時膽小,性情溫和,但是到了繁殖季節,卻變得異常興奮,非常活躍。為了獲得雌兔的青睞,雄獸常常歡蹦亂跳,嬉戲狂歡,有時六七隻雄獸為了爭奪一隻雌獸而相互角逐,激烈爭鬥。

在我國,雪兔大都分佈在黑龍江、新疆和內蒙古地區。雪兔的毛色隨四季的變化而不同,是唯一冬毛變白的野兔,極具觀賞性且市場上尚無雪兔產品,因此偷獵、走私、非法交易雪兔現象非常嚴重。因此,雪兔的數量變得日益減少。為了保護雪兔,我國已有的雪兔保護區在黑龍江有三個,在新疆有一個。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冬夏毛色變化不同,你值得一看的雪兔!

列入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瀕危(EN)。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