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玩過的遊戲中最讓你上癮一款是什麼,當時是什麼感覺?

隨風開心樂園


我認為對於一個常年沉浸在網絡遊戲當中的自己來講,非常有必要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我之前玩過很多遊戲,有大型的網絡遊戲也有小型的遊戲。但是這些遊戲中最讓我印象深刻,以及一直在玩的遊戲,我認為是九零的坦克大戰。

相信很多人都玩過這個遊戲。當時是沒有出現在這種破解版的,所以說一關一關了都需要自己過。當時也是一個人玩的,所以說玩的非常起勁。當時感覺非常好。總之,這個遊戲的體驗非常的好,現在無聊的時候拿出來玩一下,4399可以搜到。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


榮耀王者愛吃雞


我正式開始玩遊戲應該是從買了xbox360開始算的,之前也在電腦上玩過,當然是破解版的了,所以也不太珍惜玩過也就忘了,沒有什麼印象。

但是自從買了xbox360一年之後,我遇到了投入精力和時間最多的遊戲了,那就是《戰地3》

之前玩遊戲從來沒有這樣著迷過,對,就是著迷了,我幾乎是每天都會玩。尤其是裡面的多人對戰,雖然電腦上的人數和畫質比xbox360上要好不少,但是我覺得我已經很滿足了。

那種在遊戲裡槍林彈雨,身臨其境的感覺從來沒有這樣真實過。為了享受到更身臨其境的感受,為此還海淘一個專門給360用的烏龜海岸的多聲道耳機。戴上耳機之後,裡面的滴水聲,敵人的腳步聲就像是在身邊一樣。在這個遊戲中還認識了好多基友。

後來《戰地四》出來之後那肯定是要入手的呀,不為別的還是為了享受多人對戰的爽快感。

《戰地四》出來的時候已經有xboxone了,在xbox360上已經不能滿足我了,所以就請示了老婆入手了一臺二手的xboxone(這個時候我已經從單身不如到婚姻家庭中了),就是因為xboxone上人數比360上多,畫質也好。

在後面的

《戰地·硬仗》

《戰地壹》

一直到現在的《戰地5》

全都入得正版。

算下來我為了這個遊戲投入的真是不少呀,肯定也玩過別的遊戲啦,像COD系列,但是cod節奏太快了,不適合我。


遊電意思


談到可以讓我上癮的遊戲腦海中直接閃出了PS獨佔遊戲戰神系列。那時候我記得網吧正紅,身邊的同學都在談論紅警以及半條命當然我也不出意料的加入了網吧聯紅警的行列之中,一次偶然路過市中心的廣場看到了一家電玩店的老闆在玩戰神一下顛覆了我的認知~心中感嘆這TMD才叫遊戲。從此以後我就踏上了放學去電玩店的習慣。

那時候從不間斷玩了一遍又一遍的戰神1和戰神2

戰神1

戰神2

後來在中專時期終於買下人生第一臺遊戲機PSP,玩到了戰神的番外篇奧林匹斯之鏈以及斯巴達之魂 感受到了可以在任何地方玩戰神,那感覺真是......得瑟的一批。

戰神奧林匹斯之鏈

戰神斯巴達之魂

後來參加工作錯過了PS3(再加上那時候破解PS3進度緩慢)沒能玩上戰神3以及戰神弒神自封很是遺憾。不過聽說了戰神3出了重製版又加上戰神新作發佈,狠心咬牙在前段時間買上了PS4也入手了戰神3以及戰神新作正版,算是給我玩了多年的戰神補上一張門票。

戰神3

戰神新作

戰神新作我在剛開始玩的時候感覺整個操作邏輯與前作天差地別,不過玩過一段時間之後就無法自拔,有更大的地圖,更多的收集,以及很多支線任務,可玩性增加了很多(我是娛樂性玩法,一天也就一兩個小時,現在玩了一個半月)

目前PS3以及PS2和PSP都有對應的模擬器,打算下一步補上PS3的戰神弒神自封。


GEEKJ遊戲裝備


對一個常人來說,無論對於什麼事物,第一個,第一次總是最美好的。


當然,第一個讓我上癮的遊戲也不例外。


讓我上癮的第一款遊戲就是 Eyedentity公司開發的


龍之谷(Dragonest)

<strong>

這款遊戲的最終目標:屠龍

經典封面

<strong>

魔法師打鬥場面


當年網吧裡滿是魔獸世界和CF的玩家的時候(09年左右),我和同學也沉浸在這款遊戲當中。想當年因為未成年沒有身份證,只有去那種在小區裡藏著的黑網吧,2塊一個小時,拿著平時攢下來的十幾塊錢,痛快的上一下午網就是為了這一款遊戲。上線刷副本,刷巢穴,單挑群毆PVP,練技能連招等等等等,甚至無聊可以站街聊天。沒玩過這款遊戲的可以去百度百度,玩過的都知道,我就說說我對這遊戲的一個感受,說得很亂大家見諒。


站街玩家(圖從網上DAO的,可能是某種時裝)


沒玩過的人初一看以為就是當年那種刷刷刷的角色扮演網遊,但是玩過的就知道,這款網遊如果不是盛大之後的桑心病狂的各種改版導致需要玩家大量氪金的話,其熱度和可玩性我個人認為絕對可以超越現如今大部分3D角色扮演類網遊,什麼劍靈、逆水寒等等等等(2D的地下城對我來說真是個神奇的存在),為什麼?有人會問。

對我來說,其作為一款較卡通魔幻類3D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其操作感,打擊感,以及一些裝備技能的搭配的玩法,都相較與其他3D網遊均衡,什麼是均衡?

均衡就是,你既不會覺得技能的釋放極其效果難以理解,也不會覺得技能太過簡單而缺乏可玩性。其遊戲中的裝備或者飾品類的玩法也是,很容易上手,對新手很友好。老玩家後期也可以組合大量的技能連招和裝備搭配,用來PVP或者PVE,可以有不同的效果等等。

再來說說這款遊戲的打擊感。我作為一名32年代(也就是滿級32)的算是退谷老玩家,之前的大部分職業,我都玩過(現在的不清楚,很久沒玩了)。每個職業的每個技能甚至技能的不同階段所帶來的打擊感,音效,配音都是不同的,遊戲裡的音樂和配音也是一大特色,這點估計玩過的人深有體會。

此外,PVP的各種連招,配合,PVE的各種職業間的配合所帶來的治療,傷害提高的輔助,加速等BUFF,讓新手能混,讓老手也能秀翻天。例如,可能你裝備不好,但是通過靈巧的走位和熟練的技能使用順利通關某個巢穴,但是對於少部分手殘黨的土豪玩家來說可能就不過去。

其無鎖定視角所帶來的操作感是現如今很多網遊無法比擬的我覺得,玩過的都知道。

<strong>

還有技能方面。從技能你就可以看到,設計這款遊戲的人,真的是很用心的。上圖是我個人最喜歡的戰士二轉職業月之領主的一招:水月神舞。角色跳到空中迅速用手中的長劍呈X字型一次揮出大量劍氣,遠距離攻擊敵人。在使出這招的時候,角色發出的音效和技能在空中劃破空氣的音效,再加上打在敵人身上瞬間爆發出來的音效和在一起簡直讓人爽翻天。這裡只是其中一個例子,好看的技能數不勝數。


。。。。。。


當然,對於這款遊戲能說的還有很多很多,PVP連招啊,角色職業間的相互剋制啊,殺龍的玩法走位啊等等等等。而且這款遊戲,也代表著我初高中的一段美好時光,深有體會,懂的自然都懂:站街,燦爛主題公園刷票,在城鎮裡放技能卡爆電腦,公會在世界頻道里對罵,交易所搶東西,開龍蛋等等,都是很美好的回憶。


如果不是後來的時裝首飾各種百分比加成,裝備材料幾乎打不到,龍更是見不著,不充錢就不能變強的理念在這款遊戲裡不斷加深,自己一沒時間二沒金錢,慢慢地就退出了這個遊戲,但我相信,目前還是會有一大群谷迷在那裡站街的。

人生如戲,都成回憶。


ClassicGames


曾經最上癮並暴露年齡的幾款網絡遊戲,沒有說中算我輸。

一、《反恐精英》 也就是CS1.5 CS1.6 遊戲類型:FPS、射擊類,這是一款讓人上癮的遊戲,我玩好幾年,開始一直是在網吧玩局域網,後來玩平臺對戰。

第一次接觸CS,就一見鍾情。只是看了一眼遊戲中的人物,蒙著面罩的匪1和匪3,帶著面具的警察,看著高手們使用AK和跳狙時迷人而銷魂動作的槍聲。沒錯,因為這一眼,我就愛上了她。試了兩局以後一發不可收拾,我不知道原來世界上還有這麼奇形怪狀的槍,還有散彈槍這種神奇的東西。腦子裡也產生了一個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準星瞄著人,我一直點著鼠標左鍵,可是殺不死人,而是自己一直在死。我卻因此更加瘋狂地愛上了她。

二、《大話西遊2》

網易遊戲,開放人物二轉系統,還有召喚獸二轉、雙修正系統、全新地圖、全新修羅任務、新的家園玩法、釣魚玩法等新玩法。 進入遊戲後,需要先創建角色,在選擇角色時,可以有4個種族選擇,人、仙、魔、鬼。大話西遊2是一款比較複雜的遊戲,很多內容新手並不太瞭解。而且經歷了版本的更新,有些東西也已經成為絕版,目前早已經不復存在。當時玩的時候沒白沒夜的玩,基本是長期不關電腦,長期開機任務掛機,當時遊戲裝備等都可以交易沒怎麼往裡投錢玩。給老玩家看下能有回憶的貼圖

三、《夢幻西遊》

夢幻確實是一款值得玩的遊戲。與別的網絡遊戲相比,夢幻確實有值得玩得一些東西。一是各類答題活動。對一些還沒有成年的學生來說,夢幻也算是半個語文老師了。這款遊戲可以在娛樂中學習知識是其它遊戲不可逾越的。

四、御龍在天(騰訊研發的國戰網遊)

御龍在天是一款國戰遊戲,遊戲精華和核心在於混戰中的團結,矛盾與衝突。可以跟家族一齊做任務,跟幫派一起砸車、國戰等。非常燒錢的哦,我玩的時候也是沒白沒夜的玩花了好幾萬。有沒有十二星套的朋友?十八星套見過嗎?都是大把大把花人民幣的土豪。

五、《俠義道Ⅱ》

是以武俠題材為背景的網絡遊戲,武功和神兵利器都來自真實的武俠小說,遊戲中為玩家準備了豐富多樣的題庫,玩家在娛樂的同時,還能在線增長知識,遊戲中正義、邪惡和中立三方陣營的設立,為玩家準備了充分的選擇發揮空間。這個遊戲我也玩了兩年,玩瘋了,時間和金錢大把大把的。不過遊戲真心好玩!


GAME探索者


首先,我想說如果一款遊戲能讓人上癮,除了這款遊戲的質量過硬之外,還取決於這是不是玩家玩的第一款遊戲。

我想大多數遊戲玩家都曾對自己所玩過的第一款遊戲有過上癮的經歷,我也不例外。

我自從小學五年級第一次被同學拉去黑網吧,便沉迷進了網絡的世界中。

一進門,老闆就笑問:“小屁孩,這麼小就來上網?”當時的我很膽小,只好愣愣地站在門口不知所措。但老闆也沒有難為我,笑了笑便讓我進去。

記得那網吧也就十幾臺機子,在昏暗的燈光下,一切都顯得是那麼的神秘,我迫不及待地開了一張臨時卡,充了一塊錢,準備玩一個小時就回家,不然玩久了,爸媽肯定要出來找我。(不得不說以前一塊錢一個小時的網費比起現在八塊錢一個小時真的是便宜太多了。)

在同學的幫助下,我這個電腦小白笨手笨腳的開機登號,然後第一次申請了自己的qq,加了同學的好友,玩了一會qq寵物後便跟隨同學的腳步註冊了一款遊戲的賬號。

哈哈,不好意思各位,囉嗦了這麼久才進入正題,正如上圖,讓我上癮的遊戲是夢幻西遊。

記得我當時創造了一個角色——巨魔王,他跟西遊記中的牛魔王很像,可能我當時看西遊記看多了,覺得牛魔王很厲害,就選了這個角色,並且取了一個很中二的名字紅孩兒的二大爺。

在同學的指導下,我順利的熟悉了遊戲的操作,並且得知當時最熱門最珍貴的寵物是泡泡,當時有個泡泡寵物便是最大的牌面,可以裝逼的存在!

當時一根筋的我表示,不抓到泡泡就不出東海灣!!!

至此,每天放學後,我都以最快的速度衝向網吧,與東海灣的大海龜們廝混一個小時,並且等待著我那隻泡泡的出現。

果然,上天是不會辜負勤奮的人的,在暑假快來臨時,我終於帶著一隻可愛的泡泡大搖大擺的走出了東海灣。

但不幸的是,在暑假來臨時,我媽叫我去外婆家住一個暑假,而那邊是個偏僻的山村,根本沒有網吧。

所以那一整個暑假,我都沒有機會上網,只好每天坐在凳子上發呆,想象著自己怎麼玩夢幻西遊,那感覺真的是太雞兒難受,強行戒掉了我的網癮。

之後,我也暢遊在夢幻西遊的世界,直到毒奶粉取代他在我心中的地位。


修仙老哥


最上癮熱血傳奇沒有之一,這個問題真的是讓人回憶多多,剛接觸熱血傳奇好像是4區,當時還在讀初中,因為沒有多餘零花錢充點卡好像只玩到15級,那時候升級可謂相當的困難,點蠟在骷髏洞裡打飛蛾,因為飛蛾會隨機爆出一堆錢或者回城卷,然後捆成回城包去交易賺錢。

後來上了高中寄宿,有了錢自由支配,大部分是都是用於充點卡和網吧包夜,模糊記得當時玩過6區、12區、52區。52區的號最大,一個38級道士和42級法師,我和同學一起玩,每天上課就是睡覺,因為包夜練級一宿未睡,清醒的時候就拿一本熱血傳奇攻略看,在哪裡爆裝備、哪裡升級、如何PK之類的,也正因為如何,我從全市第三名,下滑到260多名。

同學間每天談論的話題無非是熱血傳奇,記憶深刻有一次上課睡覺,夢見我打出一根裁決之杖,興奮的不得來,醒來之後直接翹課去網吧,在好像是神秘通道和同學一起打邪惡毒蛇,真的爆出裁決之杖,當時我才19級道士,一堆怪根本踩不上,我大喊裁決,後來圍上來一堆小夥伴,快撿、快撿,一頓走位隱身操作,終於站到裁決上,但負重不夠,隱身狂扔藥,最後終於撿起來,趕緊下線。激動的要死,因為當時的裁決之杖是可以換人民幣的。

那段時間真的是美好的回憶,雖然夾雜著家長和老師教訓的痛苦,每天省吃儉用,包夜總會在旁邊的燒烤店點上一碗方面面,5個串,1個饅頭片,好像五塊錢。打出裝備慶祝的時候往往會多點幾個串,外加兩瓶啤酒,兩人20塊錢吃的飽飽的。

再後來臨近畢業,同學要把號賣600元一個,我沒同意,因為可是辛辛苦苦練出來的,但最後號直接扔了,沒人再玩了。


CD錘石show


單機方面《上古卷軸5》是讓我覺得最有意思的遊戲了,我本身喜歡這種魔幻史詩風格的遊戲,不是說劇情多好玩,其實我根本不玩劇情,因為它的mod實在太強大了,自由度又高,天天都在試驗裝備。剛開始玩的時候是真的著魔了。

手遊的話《混沌與秩序online》是玩得最入迷的,不氪金也不要非常肝就能有一套很好的裝備,被很多人說是手機上的魔獸,其實我也是贊同這個說法,當初國內代理還有的時候玩家很多,後來關了一次,我上國際服玩到滿級,但是玩家少得可憐,所以後來就沒玩了,想想當時還是回憶滿滿

手遊《香腸派對》吃雞類遊戲,卡通畫面,當場手機太爛選擇玩它,沒想到挺好玩的,現在有發這個遊戲的視頻


神坑x遊戲解說


現在還記得初三的時候GTA5慢慢火起來了,當時一直在楚河的直播間裡看。上完晚自習回家看到一兩點。當時第一次感覺這是什麼遊戲這麼真實的嗎?地圖這麼大的嗎?npc這麼6的嗎?沒想到就是小學玩到迷的俠盜獵車手。。。。。

到高中的時候發現有一家網吧可以玩這個遊戲,然後放假就迫不及待的去。裡面好像是單機破解版的,任務全解,錢也可以隨便花。買車改裝車瘋狂跑,感覺相幫整個地圖給轉完!挺懷念那時候去網吧玩的感覺的。

然後就是最近這一年了,終於有了自己的遊戲本。毫不猶豫的在steam上買了這個遊戲正趕打折138元。哈哈

然後就開始玩劇情,對線上模式不感興趣,掛太多。

喜不喜歡劇情看個人興趣吧,我就十分喜歡,感覺對遊戲裡面的三個主人公都有感情了。看他們互相爆粗口都快學會了........

劇情肯定是不夠玩的,但是地圖細節有很多含有很多隱藏任務,當你開著車在路上亂逛得時候隨時都有可能會觸碰隱藏任務, 樂於助人被騙,撿到東西被追殺。。。。。。感受一下美國人的風土人情。。。

沒事在大街上跟路人NPC講講話裡面還有不少華人講著中國話罵你。。。哈哈

想休閒的的時候開到野外看看風景,拍拍照,有很多NPC在山上野餐聚會,還有機車族,隨便惹他們一下,他們還會開槍打你,,,,還可以打打獵,打打鳥。。。。

去看看洛聖託窮人的生活。。。還可以找找小姐。。。看看脫衣舞。。。打打網球。。。三項全能。。。。。。。喜歡這個遊戲的原因在於這個遊戲的細節。R星也一直是這樣。也許是因為情懷吧!期待gta6發佈 估計還要兩年


我是電影堆我是電影推


從04年開始接觸電腦之後,曾經有那麼幾款遊戲讓人一度瘋狂:

問道 自2006年至2010年一個我來來回回差不多被盜、重新開始、被盜、重新開始往返循環了十幾次,最後還是選擇玩。往裡面投了不少錢,玩的最久的回合制遊戲,雖然後面轉到《夢幻西遊》,但是夢幻玩的久了還是感覺先玩問道爽一點。如果說當時我為什麼被吸引住了,就是它的養成。我完全就把這款遊戲當做一個賺遊戲幣的遊戲,而最大的原因也在這裡,每次攢夠幾千萬、過億的資產時,賬號就會被盜。後面雖然弄了密保,但是密保丟了也就放棄了,手遊重做,但是少了當時那種天上集市自由交易的感覺。

反恐精英Online 如果說當時射擊遊戲因為沒有網絡遊戲而被CS霸佔神壇,那麼它的出現就是替代性的。截止今年已經走了十一個年頭,遊戲模式也在不斷創新、武器也在朝著“仙魔”發展。幾乎可以說當時的網吧不說全部,至少有80%都在玩這款遊戲。“他們來了,我們是他們的奴隸!”在那個真正聯機對抗型遊戲少的年代,除了《生化危機》系列(算是PVE,畢竟換了一個形象更有感覺)就是《CS》系列(PVP玩家對打),CSOL算是有了新突破。所有後續網絡射擊遊戲挑戰模式的鼻祖(大災變PVE)。

地下城與勇士 凡是騰訊每年上榜的遊戲有一個,那定然是DNF無疑。從地下城發展這麼多年過來,那都是順風順水,雖然沒有什麼火極一時,全民都在玩的巔峰吧,但是走的相對穩定。能從一開始堅持到現在玩家還是不少,職業維持生計(搬磚)的也不再少數,我的一個朋友最厲害的時候能拿著500塊進網吧硬是玩了一個月的DNF,如痴如醉,出來的時候賬單從500四開除過網費和泡麵,卡里有了4000多。一是對遊戲痴迷,其二算就是盈利吧。QQ空間遊戲 如果說騰訊什麼遊戲曾做到人人都在玩,那麼除了現在的《王者榮耀》外,就是當年的空間遊戲:《QQ農場》《搶車位》《花藤》《Q寵大樂鬥》等等。QQ農場不說它借鑑了誰,單說這款遊戲的知名度,如果作為一個資深遊戲玩家,不可能不知道這款遊戲。曾經因為這款遊戲,還爆出過很多新聞,也有玩家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蹲點收菜,手機文字收菜,影響力就是這麼大。現在想起來當時為了這款遊戲還是廢了很大精力,好友基本每天偷個遍。還有牧場打蚊子,用幾個號互刷式放蚊子,也沒感覺到有多累,等後面遊戲出的多了,這個遊戲也就慢慢沒了熱度,就在我離開的時候,都已經升到了80多級。

賽爾號 從我個人來講,我從04年開始就玩各種遊戲,從單機到網遊。魚龍混雜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玩了多少遊戲,但是這款遊戲,從08年《摩爾莊園》之後,算是我直到現在還保持著一個真愛的遊戲。還記得2009年的那個新學期,這款網頁遊戲騰空降世,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個班都在討論這款遊戲,什麼小火猴、伊優等等這些名字讓人感到十分的好奇,於是我在同學的指引下,進入了這款遊戲,從此,開啟了我的新式遊戲生涯。2009-2010,一個學校都感覺在說這個,2011登上卡酷春晚,這個巔峰,騰訊也可能做不到。十年過來,有起有落,現在整體來看這款遊戲,算是有了自己的道路,而不再是玩家口中的那個“氪金號”。

穿越火線 三億鼠標夢,即使後面逐漸失去了對這個遊戲的真愛,但那個初中真的是為這款遊戲瘋狂過。從14年開始玩的就少了,神器也是越出越多,除了LOL之外玩的無聊了會去打兩把雷霆塔。初中為這個遊戲上癮,那時候正是穿越火線爆紅的時候,從GP槍(M60、M4A1、AK47、AWM)到迷彩套、巴雷特,再到神秘營地的出現,穿越火線正式開始了它的春天,還記得我第一把買的半年的武器是巴雷特、第一個角色是獵狐者、神秘營地刷出黃金箱的喜悅,和同學一起“無兄弟,不火線”的日子,穿越火線,是一代人的巔峰。英雄聯盟 繼穿越火線後的新一代騰訊霸主級遊戲,從S2末至今,S3-S5玩的最多,一天都想著怎麼玩這個遊戲、這個英雄、出裝、戰略等等。因為這個遊戲的出現,又再次放下了很多遊戲。老地圖、老英雄、老形象,一切就跟昨天一樣,很慶幸自己玩的早,見證了很多後期玩家沒有見過的黃金時代。AP劍神的風姿還跟電影回放一樣時不時出現在腦海之中,還記得當初玩這款遊戲,能把一個德瑪包夜一玩一通宵不換人,轉轉轉,死亡宣告的暴擊效果也是記得很清楚。

如今設備是一年比一年先進,遊戲迭代也是越來越快,steam大作也是越來越普遍,有的時候卻真的感受不到曾經的那份狂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