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玩过的游戏中最让你上瘾一款是什么,当时是什么感觉?

随风开心乐园


我认为对于一个常年沉浸在网络游戏当中的自己来讲,非常有必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我之前玩过很多游戏,有大型的网络游戏也有小型的游戏。但是这些游戏中最让我印象深刻,以及一直在玩的游戏,我认为是九零的坦克大战。

相信很多人都玩过这个游戏。当时是没有出现在这种破解版的,所以说一关一关了都需要自己过。当时也是一个人玩的,所以说玩的非常起劲。当时感觉非常好。总之,这个游戏的体验非常的好,现在无聊的时候拿出来玩一下,4399可以搜到。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荣耀王者爱吃鸡


我正式开始玩游戏应该是从买了xbox360开始算的,之前也在电脑上玩过,当然是破解版的了,所以也不太珍惜玩过也就忘了,没有什么印象。

但是自从买了xbox360一年之后,我遇到了投入精力和时间最多的游戏了,那就是《战地3》

之前玩游戏从来没有这样着迷过,对,就是着迷了,我几乎是每天都会玩。尤其是里面的多人对战,虽然电脑上的人数和画质比xbox360上要好不少,但是我觉得我已经很满足了。

那种在游戏里枪林弹雨,身临其境的感觉从来没有这样真实过。为了享受到更身临其境的感受,为此还海淘一个专门给360用的乌龟海岸的多声道耳机。戴上耳机之后,里面的滴水声,敌人的脚步声就像是在身边一样。在这个游戏中还认识了好多基友。

后来《战地四》出来之后那肯定是要入手的呀,不为别的还是为了享受多人对战的爽快感。

《战地四》出来的时候已经有xboxone了,在xbox360上已经不能满足我了,所以就请示了老婆入手了一台二手的xboxone(这个时候我已经从单身不如到婚姻家庭中了),就是因为xboxone上人数比360上多,画质也好。

在后面的

《战地·硬仗》

《战地壹》

一直到现在的《战地5》

全都入得正版。

算下来我为了这个游戏投入的真是不少呀,肯定也玩过别的游戏啦,像COD系列,但是cod节奏太快了,不适合我。


游电意思


谈到可以让我上瘾的游戏脑海中直接闪出了PS独占游戏战神系列。那时候我记得网吧正红,身边的同学都在谈论红警以及半条命当然我也不出意料的加入了网吧联红警的行列之中,一次偶然路过市中心的广场看到了一家电玩店的老板在玩战神一下颠覆了我的认知~心中感叹这TMD才叫游戏。从此以后我就踏上了放学去电玩店的习惯。

那时候从不间断玩了一遍又一遍的战神1和战神2

战神1

战神2

后来在中专时期终于买下人生第一台游戏机PSP,玩到了战神的番外篇奥林匹斯之链以及斯巴达之魂 感受到了可以在任何地方玩战神,那感觉真是......得瑟的一批。

战神奥林匹斯之链

战神斯巴达之魂

后来参加工作错过了PS3(再加上那时候破解PS3进度缓慢)没能玩上战神3以及战神弑神自封很是遗憾。不过听说了战神3出了重制版又加上战神新作发布,狠心咬牙在前段时间买上了PS4也入手了战神3以及战神新作正版,算是给我玩了多年的战神补上一张门票。

战神3

战神新作

战神新作我在刚开始玩的时候感觉整个操作逻辑与前作天差地别,不过玩过一段时间之后就无法自拔,有更大的地图,更多的收集,以及很多支线任务,可玩性增加了很多(我是娱乐性玩法,一天也就一两个小时,现在玩了一个半月)

目前PS3以及PS2和PSP都有对应的模拟器,打算下一步补上PS3的战神弑神自封。


GEEKJ游戏装备


对一个常人来说,无论对于什么事物,第一个,第一次总是最美好的。


当然,第一个让我上瘾的游戏也不例外。


让我上瘾的第一款游戏就是 Eyedentity公司开发的


龙之谷(Dragonest)

<strong>

这款游戏的最终目标:屠龙

经典封面

<strong>

魔法师打斗场面


当年网吧里满是魔兽世界和CF的玩家的时候(09年左右),我和同学也沉浸在这款游戏当中。想当年因为未成年没有身份证,只有去那种在小区里藏着的黑网吧,2块一个小时,拿着平时攒下来的十几块钱,痛快的上一下午网就是为了这一款游戏。上线刷副本,刷巢穴,单挑群殴PVP,练技能连招等等等等,甚至无聊可以站街聊天。没玩过这款游戏的可以去百度百度,玩过的都知道,我就说说我对这游戏的一个感受,说得很乱大家见谅。


站街玩家(图从网上DAO的,可能是某种时装)


没玩过的人初一看以为就是当年那种刷刷刷的角色扮演网游,但是玩过的就知道,这款网游如果不是盛大之后的桑心病狂的各种改版导致需要玩家大量氪金的话,其热度和可玩性我个人认为绝对可以超越现如今大部分3D角色扮演类网游,什么剑灵、逆水寒等等等等(2D的地下城对我来说真是个神奇的存在),为什么?有人会问。

对我来说,其作为一款较卡通魔幻类3D动作角色扮演游戏,其操作感,打击感,以及一些装备技能的搭配的玩法,都相较与其他3D网游均衡,什么是均衡?

均衡就是,你既不会觉得技能的释放极其效果难以理解,也不会觉得技能太过简单而缺乏可玩性。其游戏中的装备或者饰品类的玩法也是,很容易上手,对新手很友好。老玩家后期也可以组合大量的技能连招和装备搭配,用来PVP或者PVE,可以有不同的效果等等。

再来说说这款游戏的打击感。我作为一名32年代(也就是满级32)的算是退谷老玩家,之前的大部分职业,我都玩过(现在的不清楚,很久没玩了)。每个职业的每个技能甚至技能的不同阶段所带来的打击感,音效,配音都是不同的,游戏里的音乐和配音也是一大特色,这点估计玩过的人深有体会。

此外,PVP的各种连招,配合,PVE的各种职业间的配合所带来的治疗,伤害提高的辅助,加速等BUFF,让新手能混,让老手也能秀翻天。例如,可能你装备不好,但是通过灵巧的走位和熟练的技能使用顺利通关某个巢穴,但是对于少部分手残党的土豪玩家来说可能就不过去。

其无锁定视角所带来的操作感是现如今很多网游无法比拟的我觉得,玩过的都知道。

<strong>

还有技能方面。从技能你就可以看到,设计这款游戏的人,真的是很用心的。上图是我个人最喜欢的战士二转职业月之领主的一招:水月神舞。角色跳到空中迅速用手中的长剑呈X字型一次挥出大量剑气,远距离攻击敌人。在使出这招的时候,角色发出的音效和技能在空中划破空气的音效,再加上打在敌人身上瞬间爆发出来的音效和在一起简直让人爽翻天。这里只是其中一个例子,好看的技能数不胜数。


。。。。。。


当然,对于这款游戏能说的还有很多很多,PVP连招啊,角色职业间的相互克制啊,杀龙的玩法走位啊等等等等。而且这款游戏,也代表着我初高中的一段美好时光,深有体会,懂的自然都懂:站街,灿烂主题公园刷票,在城镇里放技能卡爆电脑,公会在世界频道里对骂,交易所抢东西,开龙蛋等等,都是很美好的回忆。


如果不是后来的时装首饰各种百分比加成,装备材料几乎打不到,龙更是见不着,不充钱就不能变强的理念在这款游戏里不断加深,自己一没时间二没金钱,慢慢地就退出了这个游戏,但我相信,目前还是会有一大群谷迷在那里站街的。

人生如戏,都成回忆。


ClassicGames


曾经最上瘾并暴露年龄的几款网络游戏,没有说中算我输。

一、《反恐精英》 也就是CS1.5 CS1.6 游戏类型:FPS、射击类,这是一款让人上瘾的游戏,我玩好几年,开始一直是在网吧玩局域网,后来玩平台对战。

第一次接触CS,就一见钟情。只是看了一眼游戏中的人物,蒙着面罩的匪1和匪3,带着面具的警察,看着高手们使用AK和跳狙时迷人而销魂动作的枪声。没错,因为这一眼,我就爱上了她。试了两局以后一发不可收拾,我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奇形怪状的枪,还有散弹枪这种神奇的东西。脑子里也产生了一个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准星瞄着人,我一直点着鼠标左键,可是杀不死人,而是自己一直在死。我却因此更加疯狂地爱上了她。

二、《大话西游2》

网易游戏,开放人物二转系统,还有召唤兽二转、双修正系统、全新地图、全新修罗任务、新的家园玩法、钓鱼玩法等新玩法。 进入游戏后,需要先创建角色,在选择角色时,可以有4个种族选择,人、仙、魔、鬼。大话西游2是一款比较复杂的游戏,很多内容新手并不太了解。而且经历了版本的更新,有些东西也已经成为绝版,目前早已经不复存在。当时玩的时候没白没夜的玩,基本是长期不关电脑,长期开机任务挂机,当时游戏装备等都可以交易没怎么往里投钱玩。给老玩家看下能有回忆的贴图

三、《梦幻西游》

梦幻确实是一款值得玩的游戏。与别的网络游戏相比,梦幻确实有值得玩得一些东西。一是各类答题活动。对一些还没有成年的学生来说,梦幻也算是半个语文老师了。这款游戏可以在娱乐中学习知识是其它游戏不可逾越的。

四、御龙在天(腾讯研发的国战网游)

御龙在天是一款国战游戏,游戏精华和核心在于混战中的团结,矛盾与冲突。可以跟家族一齐做任务,跟帮派一起砸车、国战等。非常烧钱的哦,我玩的时候也是没白没夜的玩花了好几万。有没有十二星套的朋友?十八星套见过吗?都是大把大把花人民币的土豪。

五、《侠义道Ⅱ》

是以武侠题材为背景的网络游戏,武功和神兵利器都来自真实的武侠小说,游戏中为玩家准备了丰富多样的题库,玩家在娱乐的同时,还能在线增长知识,游戏中正义、邪恶和中立三方阵营的设立,为玩家准备了充分的选择发挥空间。这个游戏我也玩了两年,玩疯了,时间和金钱大把大把的。不过游戏真心好玩!


GAME探索者


首先,我想说如果一款游戏能让人上瘾,除了这款游戏的质量过硬之外,还取决于这是不是玩家玩的第一款游戏。

我想大多数游戏玩家都曾对自己所玩过的第一款游戏有过上瘾的经历,我也不例外。

我自从小学五年级第一次被同学拉去黑网吧,便沉迷进了网络的世界中。

一进门,老板就笑问:“小屁孩,这么小就来上网?”当时的我很胆小,只好愣愣地站在门口不知所措。但老板也没有难为我,笑了笑便让我进去。

记得那网吧也就十几台机子,在昏暗的灯光下,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神秘,我迫不及待地开了一张临时卡,充了一块钱,准备玩一个小时就回家,不然玩久了,爸妈肯定要出来找我。(不得不说以前一块钱一个小时的网费比起现在八块钱一个小时真的是便宜太多了。)

在同学的帮助下,我这个电脑小白笨手笨脚的开机登号,然后第一次申请了自己的qq,加了同学的好友,玩了一会qq宠物后便跟随同学的脚步注册了一款游戏的账号。

哈哈,不好意思各位,啰嗦了这么久才进入正题,正如上图,让我上瘾的游戏是梦幻西游。

记得我当时创造了一个角色——巨魔王,他跟西游记中的牛魔王很像,可能我当时看西游记看多了,觉得牛魔王很厉害,就选了这个角色,并且取了一个很中二的名字红孩儿的二大爷。

在同学的指导下,我顺利的熟悉了游戏的操作,并且得知当时最热门最珍贵的宠物是泡泡,当时有个泡泡宠物便是最大的牌面,可以装逼的存在!

当时一根筋的我表示,不抓到泡泡就不出东海湾!!!

至此,每天放学后,我都以最快的速度冲向网吧,与东海湾的大海龟们厮混一个小时,并且等待着我那只泡泡的出现。

果然,上天是不会辜负勤奋的人的,在暑假快来临时,我终于带着一只可爱的泡泡大摇大摆的走出了东海湾。

但不幸的是,在暑假来临时,我妈叫我去外婆家住一个暑假,而那边是个偏僻的山村,根本没有网吧。

所以那一整个暑假,我都没有机会上网,只好每天坐在凳子上发呆,想象着自己怎么玩梦幻西游,那感觉真的是太鸡儿难受,强行戒掉了我的网瘾。

之后,我也畅游在梦幻西游的世界,直到毒奶粉取代他在我心中的地位。


修仙老哥


最上瘾热血传奇没有之一,这个问题真的是让人回忆多多,刚接触热血传奇好像是4区,当时还在读初中,因为没有多余零花钱充点卡好像只玩到15级,那时候升级可谓相当的困难,点蜡在骷髅洞里打飞蛾,因为飞蛾会随机爆出一堆钱或者回城卷,然后捆成回城包去交易赚钱。

后来上了高中寄宿,有了钱自由支配,大部分是都是用于充点卡和网吧包夜,模糊记得当时玩过6区、12区、52区。52区的号最大,一个38级道士和42级法师,我和同学一起玩,每天上课就是睡觉,因为包夜练级一宿未睡,清醒的时候就拿一本热血传奇攻略看,在哪里爆装备、哪里升级、如何PK之类的,也正因为如何,我从全市第三名,下滑到260多名。

同学间每天谈论的话题无非是热血传奇,记忆深刻有一次上课睡觉,梦见我打出一根裁决之杖,兴奋的不得来,醒来之后直接翘课去网吧,在好像是神秘通道和同学一起打邪恶毒蛇,真的爆出裁决之杖,当时我才19级道士,一堆怪根本踩不上,我大喊裁决,后来围上来一堆小伙伴,快捡、快捡,一顿走位隐身操作,终于站到裁决上,但负重不够,隐身狂扔药,最后终于捡起来,赶紧下线。激动的要死,因为当时的裁决之杖是可以换人民币的。

那段时间真的是美好的回忆,虽然夹杂着家长和老师教训的痛苦,每天省吃俭用,包夜总会在旁边的烧烤店点上一碗方面面,5个串,1个馒头片,好像五块钱。打出装备庆祝的时候往往会多点几个串,外加两瓶啤酒,两人20块钱吃的饱饱的。

再后来临近毕业,同学要把号卖600元一个,我没同意,因为可是辛辛苦苦练出来的,但最后号直接扔了,没人再玩了。


CD锤石show


单机方面《上古卷轴5》是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游戏了,我本身喜欢这种魔幻史诗风格的游戏,不是说剧情多好玩,其实我根本不玩剧情,因为它的mod实在太强大了,自由度又高,天天都在试验装备。刚开始玩的时候是真的着魔了。

手游的话《混沌与秩序online》是玩得最入迷的,不氪金也不要非常肝就能有一套很好的装备,被很多人说是手机上的魔兽,其实我也是赞同这个说法,当初国内代理还有的时候玩家很多,后来关了一次,我上国际服玩到满级,但是玩家少得可怜,所以后来就没玩了,想想当时还是回忆满满

手游《香肠派对》吃鸡类游戏,卡通画面,当场手机太烂选择玩它,没想到挺好玩的,现在有发这个游戏的视频


神坑x游戏解说


现在还记得初三的时候GTA5慢慢火起来了,当时一直在楚河的直播间里看。上完晚自习回家看到一两点。当时第一次感觉这是什么游戏这么真实的吗?地图这么大的吗?npc这么6的吗?没想到就是小学玩到迷的侠盗猎车手。。。。。

到高中的时候发现有一家网吧可以玩这个游戏,然后放假就迫不及待的去。里面好像是单机破解版的,任务全解,钱也可以随便花。买车改装车疯狂跑,感觉相帮整个地图给转完!挺怀念那时候去网吧玩的感觉的。

然后就是最近这一年了,终于有了自己的游戏本。毫不犹豫的在steam上买了这个游戏正赶打折138元。哈哈

然后就开始玩剧情,对线上模式不感兴趣,挂太多。

喜不喜欢剧情看个人兴趣吧,我就十分喜欢,感觉对游戏里面的三个主人公都有感情了。看他们互相爆粗口都快学会了........

剧情肯定是不够玩的,但是地图细节有很多含有很多隐藏任务,当你开着车在路上乱逛得时候随时都有可能会触碰隐藏任务, 乐于助人被骗,捡到东西被追杀。。。。。。感受一下美国人的风土人情。。。

没事在大街上跟路人NPC讲讲话里面还有不少华人讲着中国话骂你。。。哈哈

想休闲的的时候开到野外看看风景,拍拍照,有很多NPC在山上野餐聚会,还有机车族,随便惹他们一下,他们还会开枪打你,,,,还可以打打猎,打打鸟。。。。

去看看洛圣托穷人的生活。。。还可以找找小姐。。。看看脱衣舞。。。打打网球。。。三项全能。。。。。。。喜欢这个游戏的原因在于这个游戏的细节。R星也一直是这样。也许是因为情怀吧!期待gta6发布 估计还要两年


我是电影堆我是电影推


从04年开始接触电脑之后,曾经有那么几款游戏让人一度疯狂:

问道 自2006年至2010年一个我来来回回差不多被盗、重新开始、被盗、重新开始往返循环了十几次,最后还是选择玩。往里面投了不少钱,玩的最久的回合制游戏,虽然后面转到《梦幻西游》,但是梦幻玩的久了还是感觉先玩问道爽一点。如果说当时我为什么被吸引住了,就是它的养成。我完全就把这款游戏当做一个赚游戏币的游戏,而最大的原因也在这里,每次攒够几千万、过亿的资产时,账号就会被盗。后面虽然弄了密保,但是密保丢了也就放弃了,手游重做,但是少了当时那种天上集市自由交易的感觉。

反恐精英Online 如果说当时射击游戏因为没有网络游戏而被CS霸占神坛,那么它的出现就是替代性的。截止今年已经走了十一个年头,游戏模式也在不断创新、武器也在朝着“仙魔”发展。几乎可以说当时的网吧不说全部,至少有80%都在玩这款游戏。“他们来了,我们是他们的奴隶!”在那个真正联机对抗型游戏少的年代,除了《生化危机》系列(算是PVE,毕竟换了一个形象更有感觉)就是《CS》系列(PVP玩家对打),CSOL算是有了新突破。所有后续网络射击游戏挑战模式的鼻祖(大灾变PVE)。

地下城与勇士 凡是腾讯每年上榜的游戏有一个,那定然是DNF无疑。从地下城发展这么多年过来,那都是顺风顺水,虽然没有什么火极一时,全民都在玩的巅峰吧,但是走的相对稳定。能从一开始坚持到现在玩家还是不少,职业维持生计(搬砖)的也不再少数,我的一个朋友最厉害的时候能拿着500块进网吧硬是玩了一个月的DNF,如痴如醉,出来的时候账单从500四开除过网费和泡面,卡里有了4000多。一是对游戏痴迷,其二算就是盈利吧。QQ空间游戏 如果说腾讯什么游戏曾做到人人都在玩,那么除了现在的《王者荣耀》外,就是当年的空间游戏:《QQ农场》《抢车位》《花藤》《Q宠大乐斗》等等。QQ农场不说它借鉴了谁,单说这款游戏的知名度,如果作为一个资深游戏玩家,不可能不知道这款游戏。曾经因为这款游戏,还爆出过很多新闻,也有玩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蹲点收菜,手机文字收菜,影响力就是这么大。现在想起来当时为了这款游戏还是废了很大精力,好友基本每天偷个遍。还有牧场打蚊子,用几个号互刷式放蚊子,也没感觉到有多累,等后面游戏出的多了,这个游戏也就慢慢没了热度,就在我离开的时候,都已经升到了80多级。

赛尔号 从我个人来讲,我从04年开始就玩各种游戏,从单机到网游。鱼龙混杂也不知道自己到底玩了多少游戏,但是这款游戏,从08年《摩尔庄园》之后,算是我直到现在还保持着一个真爱的游戏。还记得2009年的那个新学期,这款网页游戏腾空降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班都在讨论这款游戏,什么小火猴、伊优等等这些名字让人感到十分的好奇,于是我在同学的指引下,进入了这款游戏,从此,开启了我的新式游戏生涯。2009-2010,一个学校都感觉在说这个,2011登上卡酷春晚,这个巅峰,腾讯也可能做不到。十年过来,有起有落,现在整体来看这款游戏,算是有了自己的道路,而不再是玩家口中的那个“氪金号”。

穿越火线 三亿鼠标梦,即使后面逐渐失去了对这个游戏的真爱,但那个初中真的是为这款游戏疯狂过。从14年开始玩的就少了,神器也是越出越多,除了LOL之外玩的无聊了会去打两把雷霆塔。初中为这个游戏上瘾,那时候正是穿越火线爆红的时候,从GP枪(M60、M4A1、AK47、AWM)到迷彩套、巴雷特,再到神秘营地的出现,穿越火线正式开始了它的春天,还记得我第一把买的半年的武器是巴雷特、第一个角色是猎狐者、神秘营地刷出黄金箱的喜悦,和同学一起“无兄弟,不火线”的日子,穿越火线,是一代人的巅峰。英雄联盟 继穿越火线后的新一代腾讯霸主级游戏,从S2末至今,S3-S5玩的最多,一天都想着怎么玩这个游戏、这个英雄、出装、战略等等。因为这个游戏的出现,又再次放下了很多游戏。老地图、老英雄、老形象,一切就跟昨天一样,很庆幸自己玩的早,见证了很多后期玩家没有见过的黄金时代。AP剑神的风姿还跟电影回放一样时不时出现在脑海之中,还记得当初玩这款游戏,能把一个德玛包夜一玩一通宵不换人,转转转,死亡宣告的暴击效果也是记得很清楚。

如今设备是一年比一年先进,游戏迭代也是越来越快,steam大作也是越来越普遍,有的时候却真的感受不到曾经的那份狂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