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总觉得妈妈烧的饭不如别人家的好吃,有木有同感的同学?

恩嗝恩嗝


小的时候不觉得妈妈烧的饭好吃,觉得别人家的好吃。

真是深有感受啊。我的妈妈就是一个不咋会烧饭的妈妈。每次都喜欢去小姨家吃,小姨烧的饭就好吃。长大了也是如此,每次妈妈把饭做好了。我总是挑三拣四的说两句,妈妈就说,不好吃也把你养这么大。是啊,都这么大了还说妈妈。妈妈辛辛苦苦做的,我还这么说真是不对啊。没有得到肯定也就罢了,还让我这么说。

妈妈就是这样,从来不会因为说饭不好吃而不高兴。现在想想真是不对啊,下次一定不会再说了。我准备也要学着多做点好吃的,学会后做给妈妈吃。

妈妈就是这样,好说话还无私。做儿女的真是应该在不足中去自律。这样才能做一个孝顺的好儿女。


兰兰情感说


这个可以有😄,我小时候,一家四口,妈妈负责做饭,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大好,调料什么的也没有现在这么齐全,连个香油都是奢侈品。

母亲炒菜那时候具有非常大的两个特色,一个是量大,炒一个菜,足足有一大汤碗,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咸,特别特别的咸,炒一个菜,有一次居然让我们吃了三天,每顿都是剩的炖萝卜块,而且还特别咸,最后都成了萝卜粥了,她居然还让我们就着粥吃了一顿呢。

后来慢慢长大了,那时候家里条件也好一些了,母亲做饭还是特别敷衍,用她的话说,做的咸一点,还能吃剩菜,比较省事,不过我们一致抗议,她被剥夺了炒菜的权力,变成了我父亲开始炒菜,于是家里的生活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哥哥工作了以后,经常会往家里买菜,每次炖个排骨,炒个鸡,蒸个鱼之类的,还是母亲做,但是很奇怪,她做这些菜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咸了,而且还出奇的特别好吃。

后来我才知道,母亲就是故意的,小时候穷,舍不得放油,多放盐又省了菜,又省了油,她还可以不用天天做,后来条件好了,她也觉得这样对身体不好,再加上被熏陶,做菜也变得好吃了。

本家亲戚很多,每次回家,尤其是过年的时候,经常赶上有亲戚去家里做客,有的时候加上孩子老人得有二三十口,父亲和母亲在家就能张罗一大桌,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不用跟别人家一样,人多了就只能去饭店,感觉更有人情味一些。

这几年我不在家的时候,特别馋母亲做的豆角粘卷子,用柴火大锅炖的排骨,母亲自己做的野菜馅大蒸饺,每次回家之前,都提前让母亲给我准备上食材,好让我过过馋瘾。




一笔伊人


那时候妈妈要去地里干活,我小,妈妈管不了,就把我托付给邻居王婶,她也爱做角瓜汤,王婶把角瓜切的很薄,锅里滚开的水沸腾着,冒着葱油的香味,然后她将切好的薄角瓜片撒到锅里。用勺子搅动,各个调料放进去,快速勾芡就上桌了。她家有两个儿子,抢着喝她的汤,我也闻着味道清香的,抢着去盛。

角瓜汤里的角瓜竟然不是妈妈做的面面的感觉,是脆脆的,吃起来好好吃,我就喝了两碗,吃了个大馒头。晚上妈妈来接我,她尽然和妈妈说,你家小宝饭量不错,喝了两碗角瓜汤,我记得妈妈当然时脸就绿啦!

哈哈,现在,想想再也回不去那个喝妈妈角瓜汤的岁月了。妈妈走了二十多年,现在好思念面面的角瓜汤的味道,如果再让我喝到,我一定,都喝光!






未来美食


没有!

我妈做的饭是全村最好吃的。因为妈妈年轻时在饭馆里做厨师。后来嫁我爸后,便被我爸宠到不用下厨,我爸一心要开间饭店,所以家里饭菜老爸承包。我姐妹从来都嫌老爸做菜不好吃。为何?那就是太油了。老爸烧两周菜用了一罐5升的油。我妈老因为油的事而骂老爸。

老爸有结石,动了个手术,要静养。终于失传的阮家厨艺重见天日。老妈下厨,我姐妹不敢相信,老妈做的菜肴色香味者有,吃了自觉再加一碗饭。

对门家三个小娃儿天天来我家蹭饭,偷偷说他们妈妈做的饭难吃死。我家一开饭那三小娃拿个空碗就站在我家饭桌前等吃。只因老妈做的饭菜太好吃。

老妈从小告诉我姐妹两,要栓住一个男人的胃才能留住一个男人的心。


梅有双希


确实深有体会!

农村土生土长的我,在八、九十年代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小女生,生活在一个兄弟姐妹四个的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村里大点小点的小伙伴一大堆,成天不着家的每家乱跑,到了饭点有时还不回家,直到家里人出来找才回家,每次看到邻居的妈妈做好饭一家人围坐一桌抢着吃的时候,内心总会生出一种很想尝一口的感受,回到家后每次也都在妈妈跟前嘟囔我也想吃谁谁家的妈妈做的那饭!

然而当妈妈也做相同的饭时,就会抱怨妈妈不会做,做的没自己看到的别人家的饭菜好吃!

长大后自己出去打工,刚开始干活的是印刷厂个人的,总共就十来个人中午管饭轮流做饭,农村出来的我第一次感受大锅饭的味道!城里的阿姨师傅做饭花样多、注重色香味,确实比农村人会做并且做的好吃,自己也模仿着他们学会了不少!

后来又去过做铝合金玻璃门刻花的工厂干活

,厂里三四十号人一天三顿管饭,但厨师是山东人,因为厂长也是山东的,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山东人,山东人做饭偏辣,当时对于我这个一向喜欢吃辣的人而言比起他们差的老远!他们特能做辣的吃辣的,就连汤都是辣的!我也只能慢慢适应了!从那以后我才知道各地吃饭差别很大!

后来回到家也给爸妈做在外学到的烹饪手艺!每次不管好吃难吃他们都用欣慰的眼神回答“女儿做的都好吃”!我知道他们知道女儿长大了能做饭照顾自己了,有种放心点的感觉了吧!

当然每次在家休息主要还是妈妈做饭,她总是想尽女儿爱吃的不怕费事的做给女儿吃,虽然厨艺一般,但永远都是妈妈的味道,家的味道!吃着妈妈做的饭后会很踏实的、有妈妈站岗的彻底放下在外的工作压力美美的睡上一大觉!

现在自己也做母亲了,特能体会妈妈的味道!真想天天吃到妈妈做的饭菜,吃到家的味道,可自己还有儿女要照顾。希望和我一样的人没事多给爸妈做做饭吃,学会感恩!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祝愿大家的父母天天都有一个美丽的心情!笑口常开!快乐到老!☀☀☀






我真幸运我是农村的


这个问题倒是实实在在。

确实,小时候,我也有这样的错觉。

那时候,母亲还在,并且还是十里八乡比较出名的乡厨,左邻右舍红白喜事请客,一般都是母亲主厨,应该说,她做的饭菜,是普遍被大家认可和接受的。

可我总是觉得别人家的饭菜,好过母亲做的,母亲做的,在我记忆里,不是咸了,就是淡了,不是没有熟,就是煮烂了,这种感觉影响了我的一生。

即使今天,我也固执的认为,别人家的饭菜就是比家里做的好,就是大厨的手艺也是如此。

其实,这也只是一个心理作用,根本不是这样。

在我们农村有句俗话:别人家的饭好吃,自己家的床好睡。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里的狗窝。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今天母亲节,想起自己的母亲,已经离开我17年,曾经嫌弃过她做的饭菜,还不如隔壁瞎眼的刘奶奶煮的粥好,可现在即使有心再想品尝母亲,煮得不好的饭菜,却也只能羡慕的看着他人,美滋滋的喝着母亲亲手做的羹汤。

母亲做的饭菜,可是再也没有机会,让日渐衰老的我嫌弃。母亲,我想您了。

假如有下辈子再做母子,我一定会守着您,守着家,美滋滋的喝您做的,有爱,有情,有温度的羹汤





会哭的罂粟花


你好。小时候总觉得妈妈烧的饭不如别人家的好吃,这个我倒没觉得。不过我的表姐有深刻的体会!!

表姐刚上班的时候,突然间有一天给我打电话,说路过别人家窗台的时候,闻到别人家煮菜,自己都快饿死了。然后想想回到家吃自己妈妈煮的菜,眼泪忍不住的往下掉。我问了一下,只有一个原因:妈妈喜欢把刚做好的新菜,然后把之前吃剩的菜倒进去,一起煮。因为怕浪费!

其实怕浪费是每个人都怕的,但是新煮好的菜也不应该把剩菜倒进去一起煮的。我也想不明白,我表姐的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完全可新菜煮好装起来,剩菜单独热一下就好了。到现在我和我的表姐都不明白他的妈妈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们也不敢问啊



大凤的平凡日记


这是一种错觉。小时候我也有这种感受,总是觉得大伯,大娘,姑妈,姨妈家的饭菜就是比家里的好吃。

第一,环境不同。在别人家里,几个小伙伴在一起,热热闹闹的,不管吃什么,胃口比在家里要好很多。

第二,单调重复。天天吃妈妈做的饭菜,有点吃腻了。偶尔吃到别人家的饭菜,感到比较新鲜,有胃口。

第三,特殊原因。妈妈身体一直不太好,经常吃药,医生不让吃麻辣的饭菜,所以,妈妈平常做的饭菜比较清淡,不麻不辣,总觉得沒有别人家的饭菜好吃。

其实,妈妈做的麻辣油豆腐,凉拌大头菜丝,麻辣香腊,那种正宗汉源花椒的麻香和红油辣椒的醇香,直到现在想起来,还控制不住流口水。当然,这些菜是单独做给我们吃的,妈妈一口也不能吃。

可是,现在再也吃不到妈妈做的饭菜了……


容小厨9446142583717


讲真心的小时候我妈妈煮的饭我还挺喜欢吃的现在长大了反而不喜欢了,以前小也是觉得别人家的饭好吃但是也不嫌弃家里的口味,现在妈妈煮的菜真心接受不了!把水煮鱼的火锅底料拿来煲🐔鸡汤!土豆和猪脚拿来一起炖汤骨头不飞水还有血末上面还有猪毛!骨头熟了土豆全变成土豆泥了里面还有猪毛自己煮的🐠自己都吃吐了!青菜放急冻里面吃剩的菜也不套保鲜袋!反正我是不敢问也不敢说也不敢吃了!不是怪妈妈哈!还有爸爸蒸的水蛋里面有生姜大蒜盐味精不是怪他们只是接受不了那个口味了,现在我是家里的大厨了,家里吃大餐都是我来煮!










Amg啊啦


妈妈做的饭菜可能确实不如人家的好吃,但是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爱的味道,值得你用一生去回味。



记得看过一个公益视频,讲的是一位深山里的妈妈,第一次一个人翻过两座山,趟过一条河,走了28公里的山路,转了三次车,跨越了4个省,坐了36个小时的长途汽车,不知道走了多少条马路,最后在警察的帮助下,才好不容易找到女儿的家。

一路跌跌撞撞,只为了给城里生病的女儿做一顿饭。那顿饭米很硬、菜很咸,甚至鱼鳞没去掉、小鸡还没死……

后来女儿回家去看望母亲,才得知母亲患有白内障、几近失明。女儿顿时什么都明白了——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饭。

视频里相拥而泣的画面,让人触动不已。

说实话,我到现在还认为我妈妈做的饭菜不怎么好吃,小时候我挑食,奶粉也不吃,妈妈做的饭菜很清淡没有味道,我更不爱吃,就是妈妈做的肉,我也感觉味道不是很好,我也很少吃,以至于我小时候很瘦,时间长了家人都感觉我是脾胃不好,吃什么都不香,殊不知我是不喜欢吃妈妈做的饭。有一次暑假我去姑姑家,姑姑做的鸡翅,我一连吃了十个,当时感觉幸福极了,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饭菜,回家以后我让妈妈也给我做鸡翅吃,可惜妈妈做出来的鸡翅寡淡无味,因为她忘了放盐了。。。。。。

后来我大学毕业遇到了我的妻子,她的厨艺非常不错,我们结婚半年以后我就吃胖了二十斤,她做的可乐鸡翅我能一次吃20个,感觉味道简直棒极了,我再回家吃我妈妈做的饭,真的感觉不好吃,甚至是难吃。后来,几年以后,我虽然还是觉得妈妈做的饭菜不是太好吃,但是我还是很想吃妈妈做的饭,每次吃过几顿妻子做的饭菜或者在外面饭店吃几顿以后,我特别想回家吃妈妈做的饭,因为特别有味的饭菜吃多了会上火口腔溃疡,但是妈妈做的饭菜很清淡,吃完以后胃会很舒服,身上也不会不适,也不会上火。再后来,我很喜欢回家吃饭,有时候吃饭是次要的,陪妈妈说说话聊聊家长是真的,而且每次吃完一个馒头,妈妈总会问我要不要再吃一个,如果我说不吃了,她会眉头紧皱很紧张的问我:“是不是今天的菜不合你胃口?”,如果我说再吃一个馒头,她会很开心的再给我拿一个馍,这时候我发现她笑的很欣慰、很慈祥,脸上的皱纹也少了许多,这时候我才发觉,她是在用饭菜来表达她对我的爱。

妈妈最喜欢自己做菜馍,可能有些地方叫做菜盒,就是两张非常薄的烙馍中间放好多青菜,从我小的时候她就爱做,实际上我一点都不爱吃,我感觉不但不好吃,甚至是难吃,但是现在她每次做菜馍,我都会吃半盒,因为我不想看到她因为我不吃菜馍而流露出失望的眼神。前几年的冬天,那天傍晚下着鹅毛大雪,我住的小区离爸爸妈妈住的小区不远,直线距离也就二百米,我刚下班回家,妈妈就给我打电话说:“我刚做的菜馍,你回来吃点吧”,我已经连续工作了两天,当天实际上我很累的,刚到家准备躺床上休息,饭都不想吃,我就再三推辞不想回去吃了,我想睡觉,二十分钟以后,妈妈又给我打电话说,我已经到你小区门口了,我给你送了两盒菜馍,我坐电梯头晕,我就不上去了,你下来拿吧,当时我在小区门口看到她的时候,只见她满脸通红,帽子上、身上都是雪,她说:“一共两盒,一盒等xx接孩子放学回家让她娘俩吃,一盒你吃,现在就吃吧,还热着呢”。说着她打开了包着热菜馍的布,非要让我咬一口,我咬了一口,这么多年了,菜馍的味道没有变,还是那个味道,我看着妈妈当时冻的通红的脸颊,瞬间感觉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夺眶而出,这不只是菜馍的味道,这更是爱的味道,母爱温柔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母爱就犹如一股甘泉,总会在一瞬间滋润我们早已被现在这个浮躁的烘干的心田。

现在,我现在工作的地方有免费的午餐,但是每周我总会抽出两三天时间跟妻子一起回爸爸妈妈那儿吃午饭,或者带上孩子一起去吃晚饭,不为什么,只是想品尝一下妈妈做的饭菜的味道,只是想回味一下妈妈的味道,母爱的味道。

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女人,她赋予了我们生命,又用生命的乳汁养育了我们,我们应该善待我们的妈妈,应该尽早陪妈妈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千万不要子欲养而亲不在。

最后,母亲节就要到了,祝愿天下所有的妈妈身体健康、笑口常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