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加不加學生會?

小情情感作者



對是否加入學生會產生疑問的一般是未入學的準大學生,或者剛剛入學的大一新生,等到二年級以後這些學生就已經能夠通過自己的所見所聞來進行判斷了,至於是否加入學生會,一是根據自己的性格和愛好,二是對學生會要有個清晰的認識。

對於每位同學來說,大家都很清楚自己的性格特點,首先說明一點,加入學生會肯定會佔用你的業餘時間,而且對於剛剛加入的學生來說一般都是學生會的幹事做起,肯定比較累也比較忙碌,所以在加入之前大家一定要有個明確的規劃,不提倡逃課去鍛鍊所謂的能力。

下面觀察號主要和大家談談學生會的職責和加入學生會的好處。

一、學生會的職責

首先,要知道學生會是什麼?

是在黨委領導下、團委指導下,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群眾性組織,是學校聯繫學生的橋樑和帶。一般設校級和院系兩級學生會。

其次,加入學生會可以幹什麼?

學生會根據工作需要設置了很多部門,比如學習部、宣傳部、文藝部、體育部、生活部、組織部以及外聯部等等,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報名,比如某位同學性格外向,擅長溝通和交流,社交能力比較強,就可以申請加入外聯部,外聯部一般負責聯繫其它兄弟院校的學生會或一些其它學生組織,校內一些活動的禮賓接待工作以及爭取一些活動的贊助。

在大學校園裡大家經常會看到很多活動都會寫上由某某公司贊助,也可能會在活動中看到某些公司的廣告,這部分工作主要就是由外聯部牽頭,一般情況下學校提供的活動資金有限,很多活動必須要通過拉贊助才能順利開展,因此如果你有這方面的能力,外聯部就是你鍛鍊自己的好機會。

如何與商家協商,可以說是技術活,也正是考驗你溝通、談判能力的時候。在學生活動中植入廣告,從雙贏的角度說,多數的商家是願意給予贊助的。學生會與商家是合作的關係,而非乞討與施捨的關係,在與商家談判的時候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將雙方的利益綁定在一起,並且照章辦事,在明確表明自己的合理意見的同時,也要能夠傾聽對方的要求,這樣才能合作共贏。

二、加入學生會有哪些好處

在最開始加入學生會的時候,和我們最開始跟大家強調的一樣,可能你發現自己都是做一些無聊瑣碎的工作,但這也是你承擔更大更重要任務的必經之路,比如讓你做去橫幅這事很簡單嗎?有的同學直接跑到文印社,就說要做橫幅,商家問多少字、多打字、尺寸是多少、什麼材質這些問題你都思考過嗎?經驗的積累總是有過程的,能力的養成也不是一天之功。其實在學生會,只要你認真對待,認真做事,一定不會無功而返。

首先,學生會是一個自我提高的平臺。

學生會作為一個學生組織,可以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學生會在活動策劃部門協調、成員素質引導、成員的選拔任用,都是需要學生幹部用心去做好的。如果舉辦一次活動,前期的籌劃構思,各方資源的協調統籌,舉辦現場的突發情況的應對,活動結束後的經驗總結,都是團隊中的每個人提高自身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的機會。

其次,學生會是一個結識摯友的平臺。

可以說學生會是校內最大的學生組織,也是學校內最大的學生自我管理的組織,這裡面有學校各個專業各個年級的學生,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優點也有不足,如果你的眼睛只盯著某某某巴結部長,某某某拍主席馬屁等等,你的境界永遠不會提高,在這個大平臺上可以結交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這些人脈資源可能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幫你一把,遠比你單打獨鬥要強。在這裡,只要你上進,就一定能找到同樣上進的小夥伴,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生活的環境決定你的眼界與平臺,你的朋友也決定了你的層次。

最後,學生會有更多的上升機會。

在學生會里工作,更容易獲得評獎、保研以及留校的資格。優秀學生幹部一般都是校學生會主席、部長等,因為學生會主席本身就是優秀學生幹部的潛臺詞,而這樣的榮譽可能在評定獎學金和保研資格時有一定的加分,但我們要辯證的看待,不要刻意去功利化。

寫在最後:可能大家還記得去年四川等高校曝出學生會幹部“耍官威”的事件,我們不否認學生會有這樣的人存在,但這也和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有關,因噎廢食是沒必要的,所以以觀察號來看學生會還是很值得你去親身體驗一下的。不過有一點很關鍵,大學最重要的是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還要明白你為你的選擇付出了什麼以及從中可以得到什麼,然後堅定的走自己的路。


您的關注與點贊,是觀察號最大的收穫和感動,也是觀察號進步最大的動力!


教育觀察號


不加

我大學已經畢業了,現在研究生在讀。

我本科的時候沒有加入學生會,但是我舍友是一個很喜歡交際的女孩子,她從大一大學就加入了學生會,一直到大三。但是我聽她吐槽學生會,我就感覺明明是學生,怎麼官腔如此嚴重呢。

下面隨便說一兩個事吧。

第一件事,就是當時她們的部長要求每個新進來的幹事,見到她們學生會的部長都要叫學長好,學姐好。如果不叫的話,就可能在大一末的時候,不能被提拔為部長。

我就覺得很扯,明明這樣部長自己才大二,也沒有厲害到哪裡去。怎麼會有臉,提出這樣的要求。

第二件事,我室友說給我聽的,她說學生會內部有些人很攀高踩低的。就是有些人明明還是學生,但是就學那些社會人,拍領導馬屁,也就是所謂的部長,或者主席。這樣就可以有機會當幹部,可以在下一屆面前耀武揚威。

還有很多噁心的事,這裡文字有限我就不一一說了。反正通過我室友的描述,讓我對學生會這個組織是沒有好感的,感覺是一個烏煙瘴氣之地。這也有可能是我的一個偏見,並不是所有的學生會都是如此。

大學,可以適當的社交,但是還是要以學業為主,比如泡圖書館,刷績點,準備考研或者保研。或者去找實習,為自己將來的工作提供籌碼。或者培養自己的一門興趣愛好。再或者兼職賺錢都行。我覺得這些都比加學生會有意義。雖然加入學生會,和幹上面這事並不矛盾,但大部分的學生會會浪費你大量的時間,用在開會,聚餐之類的活動上。

上面根據我個人經歷提出的一些對學生會看法。可能有些偏頗,歡迎指正。!!


小唐學姐


我覺得分兩個方面:加入學生會的好處

1.可以讓你認識更多的人,拓寬你的人脈。對今後或多或少比沒有人脈的好

2.可以鍛鍊你自己,提升你自己的綜合能力

3.可以在畢業求職的簡歷上留下一筆。在大學期間擔任過什麼職位。參加過什麼部門

4.大一是大學最輕鬆課程相對較少的一年可以豐富自己的課外生活。

5.加入部門讓你感受在異地家的溫暖(部門會給你過生日)

6加入你興趣的部門,可以和一些志同道合的同學做一些都喜歡的事比如籃球排球等等。

不好的地方

1.有些部門人少事多,比較浪費精力

個人建議:

1.可以適當加入部門或者協會。但是別加入太多,你會力不從心。

2.在大學不要留下遺憾。每年畢業生有太多遺憾

3.讀書為重,力爭拿到獎學金。

4.定下你的大學目標,為了以後不後悔。

5.大學是一個新起點,是個人生的轉折點。請珍惜。


東方小情侶Vlog


不加,學業為重,別把自己搞得那麼累,以後進入社會有你值得累的


追憶櫻花夢


不要加學生會,多參加一點比賽,跟老師後面做點項目,或者加入幾個協會都行


星辰下的月光


加也行,但不要迷失,不要覺得自個當個主席部長就很牛逼。學業為主。在不干擾學業的情況下做學生工作


治癒心病


不加學生會,可以加某些協會呀,起碼是有共同愛好的一群人一起玩,我以前加的網球協會,大夥每天下課一起打球,放假週末一起玩,很開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