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房更容易醉~

昨日我去拍證件照,在店裡正巧撞見了一位老熟人~

見面第一句:你可胖了不少啊!我們這的180的衣服你穿著都有點顯肚~

“你會不會聊天?整天吃了飯就碼字你試試!”

正在我躊躇滿志將要將減肥進行到底的時候,朋友的一通電話我卻又屁顛屁顛地跑去擼串~

談房更容易醉~

酒過半巡,他們無可避免地談到了房子的問題!

戲劇的是隻有人問了一句:XX,你是不是幹這一行的?具體乾點啥?

我回了一句:給開發商做廣告的~

之後,他們談他們的地產觀,桌上再無一人問我關於房子的事情~

談房更容易醉~

我低頭聽著也無話可說,也提不起來勁去闡述自身觀點,哪怕他們越說越離譜。席間有人問我說的是不是很對,我也只能笑笑了~

在酒精和房子的作用下,他們的臉開始泛紅,慢慢地起了爭執。

這些爭執很有意思,也是大部分人必須要面對的事情,我聽完了全程沒有說一句話,但我這次還是沒忍住~那就寫下來吧!

你貸款為什麼要貸30年?

“貸20年一月3200,貸30年一月2600,我差這600塊?再說利息多出來多少?”

這話一出口,我就知道他家裡有礦無法爭辯。

房子是世界上唯一能分30年付清的商品,而且換算下來:房子的利率是要遠低於其他商品的分期利率的!

既然貸款了,為啥不貸滿呢?利息多?“通貨膨脹”再瞭解一下~

我們虛擬一個場景:

2028年的一天,一對父子對話:

子:我發現你每個月都有一筆3000元的銀行貸款的固定還款啊!

父:是房貸,我年輕時貸款買的現在這套房。

子:月供3000?難以置信,一身衣服的價格!

父:以前房子便宜。

子:那為什麼好多五六十歲老頭現在還在租房住?

父:不知道,槓精吧可能!

這個故事寓意很多,但你讀完肯定會有一個大大的疑問:

什麼?2028年的3000元是一身衣服的價格?

這是很大概率的事件!

不信的話,你可以自己往前推10年,再看看現在,你就知道這段話並不是空穴來風~

這些我當時沒說,因為我不知道別人家裡到底有沒有礦~

等拆遷戶的房子交房就便宜了!

“現在拆遷戶誰手裡沒有個3-5套房子啊!等著吧,過個3年都出來了鐵定便宜!”

假如你有條件,你會去買回遷戶的房子嗎?

便宜?你考慮它為什麼便宜了嗎?又都不傻!

購買拆遷戶的房子有非常高的風險,首先拆遷安置房個人房屋產證未滿5年或土地大證滿3年才能認可交易。也就是說,到5年以後,如果房價5年以後漲幅過高的話,有可能別人不賣了,有權收回房子!這個是問題一。

問題二,到時候的話交稅怎麼交?

問題三,現在拆遷人年紀可能大了,萬一到時候老人去世怎麼辦?

還有其它更多未知因素,所以購買回遷戶房子的風險相當高。

還有,菏澤大部分的回遷戶房子遲遲不下證的這種情況還少嗎?

更是有部分老院拆遷,賠了3-5套房子,但房產證只有一個!

一證多房,你理解了這個性質了嗎?就是說可享受的配套還是原房主的,你只是買了居住使用權而已!

回遷戶的房子要是再賣商品房的價才是沒天理了~

沒錢?先買個車吧!

席間有位朋友表明自己沒有多少錢,現在特別想供點東西出來,該怎麼辦?

我剛想說話,軍師們就紛紛上線了!

“買個車吧,方便!你買了車就會發現生活完全不一樣了!”

我是對於這番言論不敢苟同,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實現財務自由最好的方式是:按揭一套自己的房子!

這樣說背上貸款身上應該更不自由才對,但事實就是如此:

假設我這位朋友聽信的這番話花了10萬塊買了個車,他不僅離自己的房越來越遠而且每月的油費保養也會花去他將近30%的工資!

他未婚,你見過哪個家庭結婚先問你有沒有車?先是問你有沒有房再問你開什麼車!如果第一個問題都過不去,第二個問題也就沒必要問了!

你是硬剛需,你會先買車?

考慮一下吧!

我回頭問了一句那群軍師:“你們都買房了嗎?”

“買了已經!”

......

路,都是自己走的!

做為一個年輕的房產編輯,正是“槓精”的時候,但面對許多不瞭解還是十分無力的~

假如我說我不是給開發商做廣告的,會不會有人放平心態聽我說上一兩句自己的見解?

會不會有人能去深入理解其中的道理而不是逢人必懟裝作一副“我啥都懂”的樣子?

一個人只能和別人說自己的建議,不能說必須怎麼樣,這樣的人會被人討厭!

畢竟別人的路,不需要你來教怎麼來走!

當然,你也不會為他的以後負任何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