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升初擇校和不擇校請家教有區別嗎?

楊威


我覺得,擇校與不擇校的主要區別不在教學質量的區別,而在於環境的區別。

現在是一個資源共享的年代,網絡上免費或收費低廉的視頻資源如名師課堂、名師答疑有很多,孩子即使不請家教,只是利用這些網絡資源,學習也不會落下很多。

另外,現在提倡教育減負,表現在中考環節就是:試題基本沒難度,各科優秀率很高,很多時候的分差更多與學習習慣(是否認真,仔細)聯繫在一起,而非與智力能力聯繫在一起。



這種優質教育資源的唾手可得與教育改革特點就決定了,現在是一個教育扁平化了的時代,重點學校與其說是與教學質量高度相關,不如說是與其他因素相關性更大一點。

換句話說,重點校和普通校的主要差別在於“圈子”:周圍的同學。

重點校尖子生雲集,學校要出成績以便做後續的推廣,整體氛圍是一種勤奮好學,管理嚴格的氛圍,孩子身處其中可能會不由自主被裹挾著往前走。另外,跟什麼樣的人競爭,也會決定你的競爭格局和視野。打個比方,你和奧運冠軍比賽,和業餘選手比賽對你的促進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普通校,孩子可能使5成力就能比較容易地衝到尖子生水準,重點校,孩子可能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衝到前邊。兩種學校的差別就在這裡。重點校更有利於激勵出孩子最大的潛能。



當然,凡事有利必有弊,重點校在最大限度激發出孩子潛能的同時,也容易讓孩子淪落為應試教育的考試機器,另外,巨大的壓力對於某些孩子而言可以轉化為一種巨大的動力,對於某些孩子而言卻能轉化為一種巨大的阻力,導致他們產生嚴重的挫敗感。普通校裡的孩子則會比較有效地避免這種巨大壓力,普通校的寬鬆緩慢的節奏更有利於孩子們去自然地實現一種優勝劣汰。但普通校也有弊端,孩子很容易沾染上週圍怠惰的習氣,從而制約他們前進的步伐。



如果孩子到了普通校,家長的作為空間會很大:家長需要做的是讓孩子立志高遠,讓孩子認清普通校的現狀不要輕易滿足於取得的一點小成績,要經常性地提醒孩子“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家長可以在普通校的常規作業外附加給孩子一些額外的學習任務,家長也要隨時警惕孩子的交友情況,防止孩子被一些不學無術的孩子帶偏……一句話,普通校,管理重心可能在父母,重點校,管理主體在學校。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區別肯定是有的。

但是,不能純理性的去看待。

有的學校成績高一點,但就一定好麼?

一切應該以是否適合學生成長,能否讓學生健康的成長為標準。

成績不是唯一的衡量因素,甚至說不應該成為重要的衡量因素,正因為大家太重視成績,所以這個社會才越來越功利化,除了掙錢,不知道還有什麼有意義的事情。


實現個人的價值,才是最重要的,學生要選擇一個領域,並在這個領域深耕下去,才是正確的道路。


擇校,大部分只能去選擇高收費的私立學校,請家教,補的是文化課知識,這些都有點捨本逐末了,讓學生健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熱度學習


\r1、首先看你是處於哪個城市的;在這個城市,公辦(中學)與私立、普通公辦與重點公辦之間差距如何,還有招生計劃如何(重點公辦與優秀私立)2、如果是在上海的話,選擇進入重點公辦或者衝刺私立,在五年級報班其實已經完了;特別是衝刺好學校,這個時間點已經遲了(一般都是從三年級下或者最晚不遲於四年級就開始報班了)。3、選擇了進入對口或者普通公辦的話,五年級現在報班也是需要的。建議報兩個班:(1)英語。開始新概念英語2的學習,如果之前英語沒有報過班的話,直接上新2有點太難了,可以先找個英語老師將小學階段的英語語法系統梳理過後(參考新概念英語1),再繼續選擇新概念英語2的學習,差不多在6年級學完。如果不是學得太差勁的話,對付中學結算6-8年級都是夠了。到了9年級中考的話,還得再選擇一個好的英語老師繼續深入學習。因為現在英語都是小學中學化、中學高中化、高中四六級化的,比我們那個時候學習英語難度、詞彙量大多了。(2)數學。數學也可以報一個;可以一週一節課頻率去上課。外面上課都會比校門學習的快的,請選擇小班化上課。這樣每節課上完新的知識點(數學新的知識點授課很快);這樣其他時候可以用習題來鞏固自己所學。不報班其實也是可以的,就看孩子自己是否可以在1.5小時以內有系統的解題,做錯題的。我想多數孩子都做不到的,所以這個還是交給老師吧。花錢買服務吧。如果跟數學老師資格夠好的話,他還有渠道搞到各個重點中學的試卷,這就更加棒了。這樣,以後可以擠出時間用來鞏固弱勢科目。目的都是為了以後搶時間的。避免出現當孩子想學的時候而時間不夠的尷尬局面。


一道數學


先回答是否擇校的問題。根據PISA的研究,小升初擇校是有利的。

在公辦初中實行“免試就近入學”的招生政策下,民辦初中卻可以通過面談等形式進行招生選拔,這就造成民辦初中生源的素質好於公辦初中。\r並且,民辦初中收取數倍於公辦初中的學費,這又使家庭社會經濟文化地位高的學生更有可能進入民辦初中就學。\rPISA學生問卷從多個方面調查了學生的家庭背景,包括:家庭結構、父母親的職業地位、父母親的受教育水平、父母親的工作現狀、家庭擁有物等。上述背景指標中,將父母最高職業地位、父母最高學歷和家庭擁有物三個指數綜合起來,得出反映學生家庭背景最重要的指標——學生的家庭經濟社會文化地位指數(Index of Economical,Social and Cultural Status,簡稱ESCS)。\r以構成ESCS指數的一個重要指標——父母職業來比較,上海專業人員子女(父母中有一人從事諸如醫生、律師之類的職業)的數學平均成績為656分,簡單體力勞動者子女的數學平均成績為569分。\r與小升初不同的是,幾乎所有的高中招生都是通過統一中考進行選拔的,這就使民辦高中在招收生源上佔不到優勢。\r\r參考文獻:上海2012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研究報告


教育測量


小升初擇校和不擇校肯定是有差別的。

公立都是搖號,學生水平層次不齊,家長素質層次不齊。

私立一般來說要好一點,但是學費昂貴。

請家教不如直接去小升初的培訓機構,更專業一點。

家教較多的是大學生,小升初重點把握不到,也沒有內部信息來源。


小Y的學習小屋


覺得這個事情還是有區別的,如果是不擇校,那麼你要考慮一下,為什麼有些優質的學校,為什麼所有的家長都想要小孩去?我後來發現好的學校,它不止是因為成績的原因,他還有一種氛圍,一個積極向上的那種氣氛。這個對孩子的成長,對他環境的影響其實是很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