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留不住”,骨干的“我要走”,“教师荒”为什么愈来愈烈?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你得分析年轻人有什么特点 ,中老年有什么特点,我们都知道年轻人向往自由,向往外面的形形色色的社会,教师的优势就是寒暑假,周末双休,还有养老,纵观现在这个社会稍微有点文化的在其他行业照样是周末双休,也照样五险一金,朝九晚五,五险一金,甚至好点的五险一金比教师好很多,不要觉得教师有编制就稳定,现在这个社会稳定不是最重要的,钱对很多人很重要,特别是钱不多的人,有人说教师有寒暑假多好,可以出去旅游,但是没有钱啊,一个月差不钱3千块钱,能干什么呢?年轻人都一样,喜欢包包,鞋子,首饰,化妆品等等要买的话肯定变成月光族了,还要天天想着节约用钱,真的心太累。总之一句话多年前人来说就是打不到年轻人的生活需求,满足不了年轻人,谁也不想在青春年华过得碌碌无为,在教师行业不会有太大的发展,优秀的人太多,所以长远考虑不可取,就算行,时间是金钱啊,等到那个年纪估计都是一大把年纪,还没好好享受生活,又要开始操更多的心了,而且教师行业需要耐心,而很多年轻人没有这一点,所以想要留住年轻人,有难度,社会的诱惑太大,外面的世界也很经常,随着社会越发达,人们越追求自由的高度,生活的质量,追求各方面完美。

而对于骨干教师来说,不愿意留下很正常,老师这个行业本就是经验阅读,年纪越大越吃香,再加上教得好,就更加有多的选择空间,你想人都想往高处走,只有水往低下流,而且工作几十年的老教师,对教育这个行业有一定自我认识,也特别看中付出也收获成正比,你想教师几十年才涨那么1 ,2千块钱,忍受了贫苦,好不容易熬出头,有更好的发展空间,更好的环境,为什么不去呢?想信只有安于现状的人才不会去吧。

当然这个回答只针对你说要走的原因,可能有这些,还有很多愿意坚守岗位,不畏清贫的老师,一直坚守教育岗位,孕育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他们是伟大的,应该给予尊重,敬佩。但人各有志,我们不能够说选择了教师就得一直坚守,不坚守就是自私,没有树立榜样,每个人追求不一样,有老师走定会有老师来,并不影响,只要你有更好的选择不危害人类社会,做着自己开心,乐意的事,对社会积极的事都是很不错的。



之来者去


说一下自己,刚入职一年,当了个班主任,自己是真心喜欢学生,经常给班上孩子贴钱,对这帮孩子掏心掏肺。然后,某一天,因为屁大点事在没错的情况下被一个学生父亲告了,这个学生和他母亲都说我平时责任心强,待学生特别好,让学生父亲别告了,但还是被告了,班上学生听说了全体要跑过去替我作证(当时和这个学生父亲打电话在班上开了免提,学生都听到了),我并没让他们去,教育局也没来查,可是,处理结果是,写材料,扣分(也意味着扣钱),通报批评。这也算了,人家完了还把这学生放我班上,我和以前一样管吧,怕学生觉得我在报复他,不管吧,又会让学生觉得我忽视了他,不管怎么样都会对这个学生心理有影响,我真的很难办。而且,自从出了这事,我真的寒心了,自己一腔热血,掏心掏肺,结果竟然会被告了,想不明白……,整的我现在都想辞职了,所以,教师荒正常(声明一下,作为教师,是有家长送礼,但我从来没收过学生或家长的一分钱,更没有开小班补课,对班上学生也无差别对待,一心一意对学生付出,这也是全班学生想替我作证的主要原因。或许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教师作了,那么,当你竭尽全力对一段感情付出,却被对方觉得你自作自受时,或许就能明白我被告时的感受了。隔行如隔山,真理。)


用户4964160999004


我2016年入职教师这个行业,那时候真的是满腔热血,白天上课,批改作业,晚上回去做教具备课,躺在床上都在想怎么教育不听话,不爱学习的孩子。后来,我们越来越忙了,三个班的英语,还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迎国检,做不完的事情,忙不完的资料,晚上常常加班。再后来检查过后,以为可以轻松一下,又迎来了2017年教师扶贫,那真的是下乡开展各种宣传教育,做资料,算帐,改了无数次,记得那年教师节我们都是在加班做扶贫各种资料。2017年下半年我和我一个同事都怀孕了,我们依然要挺着大肚子顶着烈日下乡开展工作。2018年3月我生孩子三天出院了,回到家接到学校电话让我去下乡扶贫做资料,呵呵,说什么出了问题自己负责,我真的是无语。我们现在上午四节课,中午守班上课,下午四节课,现在又在讨论国家出台的有偿补课....我不想教书,真的不想了!去年的目标考核现在都没有发齐...不想再从事教育了,各种考核,各种检查,哎...


迅儿♪


“教师荒”了吗?年轻教师在观望,骨干教师有想法。正常正常!

去年,我们镇确实有四位年轻教师辞职。据我所知,他们两个考入公务员,一个考到淮北市教育系统,另一个考入本县某高级中学。

我们学校是农村学校,无论是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还是教师的工资报酬都不能与城市学校的相提并论。年轻教师追求完美和发展前途是应该可以理解的。他们基本上都是这样有了好的去处之后才决定辞职的,没有什么不正常现象。

之前这样的事情也有发生过。那时,我县县城有两个私立初级中学刚刚开始兴办,到处大张旗鼓地招收教师。于是,有一些乡村或者城市教师胆子比较大,纷纷前去应聘。有在私立学校工作过的教师透露,有不少于40%的教师是公办中小学教师。这就属于在编不在岗,国家的政策是不允许的。这也应该是一种形式的辞职吧,更加准确地说叫离职。他们大多是年轻教师或者是骨干教师,他们在私立学校的管理模式下,迅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了私立学校的影响力,提高了私立学校的升学率。就是他们这样,带好了私立学校,影响了公立学校。

他们这样做很显然是违反国家政策法规的。但是,由于一些人的包庇,得以保全了他们。

他们为什么甘愿冒险到私立学校任教呢?很显然是因为私立学校工资报酬高,有吸引力。

不过,现在基本上都回到原了工作单位,因为这两所学校在去年秋季开学时已经改为公立学校。

确实想一想,任何单位不可能没有辞职的,即使是公务员,也有辞职下海经商的。所以应该说个别的教师辞职属于正常现象!大部分的教师依然坚守着工作岗位,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地工作着。根本没有出现所谓的“教师荒”。

但是不能否认,现在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年轻教师和骨干教师想辞职的依然还会有,而且还在时刻想方设法地寻找好的去处。这些都是正常情况,不必大惊小怪的!

我认为,随着政策的越来越好,教师职业将越来越香,人人羡慕教师,争先恐后从教的现象马上就会出现。

我的老校长经常给我讲:“你们将来一定会超过我的。因为,国家发展只能是越来越好!”国家一个又一个重要的文件陆续公布:《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等等,给我们展示出国家的决心和意志:发展教育,振兴中华。

种种迹象表明:“教师荒”不但不会出现,而且“教师香”就要展现!


中小学教育者


我就是当年比较早的离开教师队伍的其中一员,确实现在的教师队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而且我认为越往后,这一问题会愈演愈烈,正如很多家长埋怨的那样,感觉好像教师队伍里面的专家越来越少了!

1现如今教师这个行业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虽然目前的教师在编考试看起来依然是趋之若鹜,但是实际上跟以往的那种发自内心的为人师的想法真的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那个时候的师范专业,能进去的绝非等闲之辈,记得当年初中到了毕业前夕就要进行“截留”,也就是学习成绩好的要被挑出来进入中专,尤其是师范专业,成绩一般的才能上高中,所以老师范专业确实笼络了一大批优秀人才,这与现在的宽松招生条件不可同日而语!

2之所以会存在教师慌,之所以存在留不住,我觉得在教师行业依然存在论资排辈的现象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往往很多年轻教师不管你多有想法,多有才华,进入学校以后基本上头几年不会有你的用武之地,因为在一个教研室里面,都是那些有资历的老教师把持着整个学科教研的方式和模式,因此不论是课程进度,还是重点难点,甚至包括教法往往都要因循守旧,要知道年轻人在这样的环境里那只能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熬”,成绩导向的教学方式使得年轻老师苦不堪言,假以时日几年过去了,自己也被逼成为了老教师,被磨平了棱角以后变得毫无激情,毫无创意,不萌生退意才怪!

3其次,造成教师慌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互联网时代各种新生事物的诱惑!

比方说各种互联网平台上一夜成名的网红,网店老板,各种互联网新兴行业的出现,使得斜杠青年成为了一种现实存在,一个人可以同时从事多个行业成为了可能!而这恰恰是教师行业所不能允许的,教师有严格规定不得从事第二职业,但是对于很多的老师来讲,仅仅指望死工资又不足以养活家庭,实现小康有些困难,所以这就更加刺激了老师想要离开的想法与冲动!毕竟教师薪资水平的提升不是说一下子就能提多少,总要一个渐进式的提升过程,所以到底何去何从,老师表示很纠结!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说的是,上天总是公平的,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随随便便的收获,做老师有做老师的酸甜苦辣,做其他行业也绝非我们看上去那么风光,但是无论如何,不管做什么都应当深入进去,做到极致,做到无与伦比,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葛老师教育新智汇


抖音上有这么一句话:“你不逼一下你父母,你永远不知道她们有多少钱?”看到这句话,我心里是内疚的!作为一个年轻人!作为一名刚入职3年的年轻教师!我每天上班都很努力!老教师每个月上满基本课时,每个月工资比我多2000多!虽然敬佩老教师付出了那么多年,但是我们之间区别太大了!我从结婚买房装修全部需要家里帮衬,这让我很内疚!每个月领4000左右,还各种贷款!你让年轻人怎么办?


淡漠人生磐如石


请问这是在哪个地方?在什么类型的学校?才会发生这样的事?

就在去年我们所在的区招公办老师800名左右,报名人数几乎上万,教师竞争上岗非常热烈!

并且在我旁边的一家民办学校被转为公办学校,原来的老师都纷纷参加公开考试竞争上岗,竞争白日化。最后通过层层选拔出来的老师,不是文化水平过硬就是数字水平突出,是很令人羡慕的。

至于说学校老师和学校骨干现在都进行,轮岗教学,所以经常会听见孩子说换老师了,其实就是调到别的学校去任教了。教育部门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平均各个学校的教育水平。

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解释题主所提的情况呢?

当然偶尔见一些老师跳槽去公务员或者事业编或者下企业,这是在每个行业都会有的,算是正常情况。


香圃茶优质


"教师荒"荒在哪里?其实“教师荒”并不是普遍现象,而是局部地区,主要集中在边远地区和乡镇学校。

乡镇的冷和市区的热产生鲜明的对比。即使在江苏这样的经济情况较好的地区也是这样的。我们县作为苏北普通县,每年的教师招聘都得进行两次、三次招聘,因为一次招聘肯定是招不满的,而且可能人家考上了还可能不来,而市区相对而言,每年基本上就是一次,每一次都是报名爆满,有的岗位报名比和公务员不相上下。

而作为乡镇学校这两年我们学校陆续的已经走了10位以上教师了。

为什么近年来乡镇的欠发达地区的“年轻的留不住,骨干的我要走”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吧:

一、地区收入存在差异,乡镇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教师工资低

相对而言即使在同一个市,乡镇和市区也是没办法比的,即使是在农村有农村补贴,但是市区的住房公积金就甩开一大截。我们市的市区老师住房公积金都是3000以上,同样都是做老师,为什么不到市区呢?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收入肯定也没有发达地区的收入高啊。同时现在很多地区招聘“骨干教师”,大市级学科带头人等直接录取,每年年薪20-30万,这样的诱惑谁不想去呢?

二、乡镇老师生活单调,教学难度大

1、说实在的,现在有点能力的家长基本上会到县城买房子带孩子,现在农村的学生很多一部分是留守儿童,家长不在家,直接由爷爷奶奶隔代样,这样的情况下,教育的难度极大;

2、生活不便。乡镇地区的生活十分单调,而且大多数农村地区初高中都有晚自习、早读课、周末补课,来去不方便,下班之后只能待在学校。对于正常都是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在乡镇必须得耐得住寂寞,年轻教师怎么能待的住吗?

3、乡镇学校、边远地区学校对老师的培养力度不够。

<strong>我是90后地理老师,关心教育,如果不足,欢迎补充。

90后地理老师


这句话真不错!

据我了解,我们镇最近十年通过各种途径调往县城的,借调其他单位的年轻骨干教师,大约有近40人,占全镇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年轻教师由于考虑到前途问题,个人婚姻问题,面子问题等等问题,纷纷逃离农村学校,现在像我这样40岁左右的还是学校的年轻教师!

最近十年给我们镇上大约分派了50名年轻教师,可是现在真正就在教学一线的不到十个。年轻教师留不住,今年分五个明年剩下一个还算好的,校长为教师很是头疼。

而相对于城里或者城周边教师则人满为患,一个学校百十来个学生三四十教师的常有,校长也很是头疼,让教师来学校干什么,教师区域性的不平衡,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桃子老师tz


我老婆是一名小学老师,担任班主任8年了,说实话每每看到老婆疲惫的身影都心疼。我申明几个问题,一是工资待遇不高。老师工资不高,勉强可以生活吧!其他的收入没听说,至于补课那是昌着被开除的危险行当早就不敢搞了,如果现在补课的要么是社会托教机构(家长要上班呀,没办法管孩子),要么就是经济压力太大的,有钱谁遭那个罪。所以这个职业注定没有竞争力。二是工作压力大,感谢党终于放开二孩政策,要不然那些小皇帝谁受得了?特别是隔代管理孩子的老人,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狗熊队,稍微一点事上岗上线,社会媒体推波助澜,老师委屈呀,所以精神压力大,这个职业竞争压力大。三是社会尊师重教氛围不浓,教师没有获得感,那些愤青喷子动不动拿老师说事,谁还当老师呀。所以老师这个职业如果不从顶层改变,将会越来越难,古训,天地君亲师,老师情何以堪。以上个人感受,不喜勿喷,支持点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