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工不同酬,一些單位正式工沒臨時工多,正常嗎?

湄潭是個好地方


編制是用人單位要保證機構正常運作所設置的人員統稱。領導也好,普通正式工也好,他都可以稱為編制。

我們知道,編制是需要錢的。當一個用人單位需要乾的活多了,他就必須要增加編制。可是,沒有錢怎麼辦呢?就只能在不給編制的情況下請人來幹活。

這就造成一個普遍現象:活是給你幹了,可是沒有編制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用人單位可能涉嫌違反《勞動法》當中“同工同酬”的規定。

那麼,用人單位怎麼把這種違法的風險推卸掉呢?沒錯,就是找派遣公司,讓派遣公司來承擔違法的風險。那也就是說,臨時工拿著正式工1/5的工資,被正式工侮辱殘害和歧視,這些鍋都是由派遣公司來背。

實際上,很多的臨時工,乾的都是正式工的活,而且是一個臨時工幹三個正式工的活,有某部門的網友給我留言,說他工作了十幾年,還是一個臨時工,他從事的卻是主營業務的工作,每天被正式工辱罵,眼睜睜的看著正式工逢年過節拿很多的福利,還有正常的休假,正式工有兒有女,有房有車,主業副業兩開花,臨時工什麼都沒有,只是拖著年老的軀體等退休,何等的悲壯?

可是有時候我們也要想想,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如果用人單位能夠給出足夠的預算,避免在不該使用臨時工的崗位使用臨時工,這樣才能避免更多的人間悲劇。退一萬步說,也是為了更好的踐行《勞動法》。

至於已經做了10多年的臨時工如何妥善安置?是承認他們,還是把他們推向另一個深淵?有時候就在一念之間。


夢裡瀾濤


同工同酬本身沒有錯。但是具體分析就不對了,啥叫同工?別看做一樣的工作,用功真不一樣!比如同樣的學歷同樣的工作經歷的人,弄同樣題目的調研,有的人兩小時就交差了,有的人親自下基層,測數據……兩週才交差!你能說這是同工嗎?但是有的領導看起來,兩週的,不一定比兩個小時的弄的好。這麼說?還有的,比方說同樣教初一的數學,有個有關係的初中都沒畢業,初中數學成績勉強及格的代課老師,有個普通本科畢業(因學費低)的數學高材生,都是認真教學。但那層次不一樣,理解就不一樣,所以效果就不一樣,怎麼鑑定是同工?不要因為都是教初一的數學就是同工吧!所以,所謂的同工就是偽命題!當然,就是研究生吊兒郎當,有的也不如專科畢業教的實際效果好,你怎樣鑑別是同工?


沉吟至今35555547


正式工人數少可以理解,什麼單位都是領導佔少數。但是正式工比臨時工工資高太多就不正常了。

協管員到手工資1400,正式工到手3500,還不算年終13個月工資。正式工工資是臨時工2倍還拐彎,我認為二者工資比為1 : 0.8才可以接受。

臨時工是勞動合同,正式工是聘用合同,二者計算工資的方式都不相同。想要同工同酬在勞動合同上也必須打破雙軌制,全部統一為聘用合同,否則同工同酬永遠不可能實現。


阿國聊球


我覺得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要問問,是誰逼著你們來政府部門當臨時工的嗎?你們可以學技術到高薪企業賺大錢為啥要來當臨時工?現在政府部門臨時工都是啥情況你們自己不知道嗎?基本都以中學畢業和中專畢業生為主,不想上學不求上進,去企業沒本事去工廠或去當兵又嫌累,找點關係也不用參加國考省考就直接進政府部門來上班了,說是同工不同酬每天報的審批檢查什麼的你們有簽字權嗎?誰簽字誰擔責,我們每天都對自己審批的東西成天提心吊膽就怕哪項工作疏漏了責任全是自己的,做過的工作每天要檢查好幾遍,你們有過這種焦慮嗎?正式工基本上都是學校中學習不錯的,經過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拼殺過來的,即使不算精英也算人群金字塔中比較高水平的了。而臨時工基本是在學校不求上進,出了校門又吃不了苦的,絕大多數屬於中下水平。如果這兩種人待遇公平了,那才是真正的不公平。


孟特帥


凡事存在的都有其合理性,都是正常的現象。為什麼一些單位臨時工會比正式工多呢?

1.編制原因。一個單位的編制總數是有限的,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工作事務增加,編制卻沒有增加,只能通過聘用編外人員的方式解決人員緊張問題。

2.經費原因。支付臨時工的工資沒有支付正式工的高,減少了單位或財政的負擔。

3.管理原因。有些工作,臨時工出面反而好做,正式工做起來反而有所顧慮。

那是不是應該同工同酬呢?其實,同工同酬反而有新的不公平。

1.進人渠道不同。正式工一般都是通過公開招聘、公開考錄進來的,臨時工則是有點關係都可以弄進來,即使是通過招聘,程序也是相當不規範,隨意性很強,而且幾乎沒有競爭力。

2.管理方式不同。臨時工簽訂的是勞動合同,屬於勞動管理,適用於勞動法,而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則不適用於勞動法。如試用期時間都不相同。

3.工作能力不同。從認知水平、業務能力等方面看,臨時工略遜於正式工,當然什麼都有特殊,但能力突出的臨時工待的時間也不會太長。

歡迎大家發表不同的看法,以便共同學習提高。


隆雄談職場


別忘了,有些單位的臨時工“進入”的時候就是靠“找關係”“打招呼”“消化內部子弟”等渠道。

進入後又開始第二步,要求“同工同酬”,這正常嗎?

所以,要麼有本事就直接考編制,沒本事就這麼將就著幹。因為如果這部分人認為“正常”了,那另一部分“考編”的莘莘學子則認為“不正常”了。

畢竟,歷朝歷代、國內國外,對寒窗苦讀、莘莘學子總得有個交代吧。


印象膠澳


這樣的事很正常,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就拿建築施工企業舉個例子吧,過去一個國有建築施工單位,員工多的達二、三千人,少了也有一千多人。各管理部門、工種配備相對比較齊全,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企業改正以後,人員進行了分流,身份進行了置換。符合用工條件的員工都進入了勞務公司,按照原來的工種,編制了成建制的施工隊伍。

總公司承接工程以後,臨時組建了施工項目部,從項目經理到施工員、技術員、材料員,安全員、等等,最多不超過10個人。而施工人員則是根據工程量的大小,施工流程進行作業的。工程量大時,鋼筋工、木工、混凝土工,每個工班就有六七十人,甚至達到100多人。

現在管理層大部分都是專業性較強的管理員,少兒精,人員相對固定。這部分人大多數都是與建築單位簽訂勞動合同。而施工人員都是流水作業,以單項工種施工為主,梯隊式的向前推進,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農民工。用工單位對農民工執行的是議價工資,其他福利和社保都沒有。

施工項目部只和開發商、包工頭髮生工作關係,不涉及施工隊伍人員的使用與管理。所以,單位的正式員工少,臨時工多,也就不足為奇了。



天老大11


首先我認為這是個轉移概念的偽命題,想要招工的單位因人員定製的問題而不能隨意增加編制,就不能隨意招人,這樣只好招臨時工,乍一看好象很有道理,仔細想一下其實有很大的問題,各單位人員定製是按其工作量來編制的,不是隨便拍腦袋搞出來的,也就是說你那麼多人就應該完成那麼多工作,做不完就是沒完成任務,應當受罰。你看看,滿大街掃馬路的都是臨時工,誰看見正式工掃馬路?他們躲在單位裡喝茶看報或做與工作無關的事,這顯然不合理。正式工玩,臨時工忙,一閒一忙,有理由招臨時工嗎?如果確實人少工作多,只能說人員編制有問題需修改,否則就是合理的,原定人員就應完成那麼多的工作,根本不存在招臨時工的問題,也就不存在同工同酬的問題。除了那些季節性性質的工作需招臨時工外,其它的工作都不應招臨時工。


漁叟128


很正常,這是很多單位普遍存在的正常現象。特別是一些擔負執勤執法任務的單位,臨時工的比例甚至要多出正式工很多倍,就像很多基層的派出所一樣,可能就是所長指導員兩個正式工帶著一群輔警在開展工作。還有那些大量的交警輔警、城管執法等,活躍在執勤一線的臨時工佔據了絕大多數。

現在各地對編制控制都非常嚴格,總體編制是不能隨意突破的,如果遇到人手不夠的時候,可以採取社會招聘、購買服務等方式進行招人,但就是不能隨意的設編設崗,這是一個基本的編制原則,不能破。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個單位數百人,但實際上的在編人員,可能也就幾十個。我以前在某機關工作時,在編備案的不到一百人,但實際上雜七雜八加起來近五百人。

至於同工同酬,是不可能。除非編制全部取消,如果編內和編外現象存在一天,那麼就不可能存在同工同酬。很多單位現在的合同工都是自籌資金髮放,如果一旦要求同工同酬,在財政不供養的前提下,單位自行負擔壓力巨大,恐怕都發不下來工資的。

另外,同工同酬的話,別人不說中,你在編的同事就會第一個出來反對,人家好不容易進了編制,你一句同工同酬就要享受同等待遇,這個心理上的落差會讓他們感到不平等的。


元芳有看法


我覺的這很正常,首先什麼是臨時工,泛指在工作場所裡非正式僱傭的勞工,通常以日薪計酬。也不像正式的勞工能夠享有退休金與每月最低工資的保障。臨時工就是暫時的,不需要繳五險一金,沒有正常換休,有活就幹,沒活就走!

企業招聘臨時工,往往是因為生產任務的突然增加,而任務又有不確定性,或者臨時性的趕製一批產品,造成企業臨時性人工不足!如果招聘正式工,後續生產無法保證。只能使用臨時工!



臨時工也知道自己幹不長,並且一般多為髒活累活,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一般臨時工要的工資都比較高!他可選擇的機會多,可同時對幾種工作進行比較。又因為他們都是日薪制,擇業靈活!今天在這幹,明天又到別處去幹!穩定性差!一般企業,又因為臨時工不需要培訓又不需要交保險,為了留臨時工多幹幾天?所以出的工資較高,甚至高出了正式工!但那是暫時的,正式工長久來算更合適!

以上為個人觀點,希望大家能批評,討論並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