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课堂笔记,以及怎么样有效刷数学试题

小编发现这样的一个现象:在高中学习数学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同学很喜欢刷题,而对自己在课堂所记得数学笔记,把它扔到一旁,置之不理。却不知,这样的做法却是本末倒置了。

那么我们如何做好对数学笔记的工作以及怎么看待刷题呢?

下面小编就对这两个问题做一个小小的讨论,以飨大家,不当之处,还望大家留言指出。

第一,对于笔记的反思是整个笔记的结束与升华,而对于反思要做到:

(1)自己预习和老师讲完后的反思,比如我们在学习一个新概念时,预习时自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与老师讲完后的理解有什么异同,应该注意什么。比如,我们在学习集合的基本运算——求交集、并集的两种方法:数轴和Venn图。这两种方法的实际运用有何区别,在何种情况下选择谁的问题,这些都是总结反思的重点。

如何正确对待课堂笔记,以及怎么样有效刷数学试题


(2)自己在预习做题和老师讲解题目的反思,我们自己预习解题遇到什么困难解不了,而对于老师讲完后,老师是怎么解决这样的困难的,为何预习时自己不能想到这样的解决方法,缺少的步骤和思维又是什么。如下面的这道题:

这类问题常见的错误解法是通过代值,求出a、b的取值范围,从而求出函数的取值范围。出现这样错误的根本原因是扩大了a、b的取值范围,若不能反思我们在步骤和思维上的不足之处,像类似这样的错误必将常现我们的试卷之中。

(3)反思自己在这节课的感受,这节课知识点有着什么样的实际应用与之前学习的旧知识点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在今后的问题解决中如何选择,两者的联系与融合如何加以利用。例如在学习完余弦定理后,联系初中学习的勾股定理,得出余弦定理可以看作是勾股定理的推广,将这两种定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不仅有助于余弦定理公式的记忆,更有利于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

(4)对课堂自己突发性思考的反思,这些应该深入研究,加深理解,去除相似性,找出其本质。例如分类计数原理和步进计数、排列组合的原理;在实际学习中,不把这些类似概念弄清楚,就无法判断到底是分步还是分类。很多学生反映排列组合不是难而是很烦,烦在哪呢?就是烦在概念的相似性上,对知识点张冠李戴,长此以往下去,安能不烦,怎能不错呢?

如何正确对待课堂笔记,以及怎么样有效刷数学试题


第二,怎么才能正确学会对数学习题的刷选和练习呢?

很多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有着这样的经验:题海战术能够快速挺高数学成绩。诚然,题海战术是能够在初中发挥单纯提高数学成绩的作用。但对高中数学,题海战术慎用乃至不用,最基本的原因是高中数学比之初中数学基础能力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更苛刻要求,而高中阶段的学生正是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最后一个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是以命题进行的,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而这些不是简单的题海战术就能够解决的。

因此,作为高中生要学会对习题的选择,不是买几本数学试卷资料做做就结束了,习题的选择应注意:

如何正确对待课堂笔记,以及怎么样有效刷数学试题


(1)课本上的习题和每节A组和B组题应该认真完成,为什么要这样呢,我们这样想就很好理解了:为什么它们会出现在课本上作为习题呢?因为它们具有对知识点的针对性和典型性。

(2)课后资料的选择,我们首先要看这些资料的答案是否详细,这些答案对题目的解释以及每一个步骤是否都能看得懂,要知道一份详细的答案是你自学的好帮手,更有助于你自学能力的提高。

(3)避免习题的重复性,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习题,例如高考试题,区域联考试题,这些能够很好地反映出对课本的理解和升华,杜绝那些所谓的数学多少例,多少小时提高数学等等夸大的,名过其实的复习资料,要懂得成绩的提高在于平时的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

如何正确对待课堂笔记,以及怎么样有效刷数学试题


关注小教育,搜索微信公众号----好家长好老师,做更好的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