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我的鄰居

印象中,第一次見到這個鄰居我是很害怕的,因為她身上長滿了白癜風。

她家與我家僅一條巷子之隔,二十幾年前,她家門前種了一棵很大的紫荊花,我們幾個玩伴總喜歡跑到她家門口偷摘花。摘下一朵,吮吸花的根處有一股淡淡的甜味,孩童時期對甜味總是格外得青睞。有時候被她發現了她會出來呵斥我們,我們一群娃娃一邊跑還不忘回過頭喊著“花豬花豬”,壞極了。

【故事】我的鄰居

奶奶說按照輩分,我們得喊她一聲“伯母”。我也曾在茶餘飯後聽大人們聊起她的事,這位伯母比她丈夫小了21歲,就因為皮膚的問題只好嫁了個老頭,他們生了兩個男娃。

90年代末,伯母的倆娃先後考上了大學,農村窮苦人家出生哪有什麼閒錢供養大學生。伯母就挨家挨戶去跟人家乞討,從宗族內的親人那再繞到族外的同村人,大家也是看著能幫則幫。

她常說,她的孩子上大學時吃的是百家飯。

伯母的長子畢業後,開始在深圳闖蕩,那會深圳打出了一個口號“來了就是深圳人”,趕上發展的好時機,據說長子事業並沒有順風順水,起步階段曾被人騙,虧到剩條底褲。灰溜溜回到老家後在伯母的勸慰下又提起精神出去闖蕩,最苦的時候就是給人當個保安。但是有能力的人到哪裡都不會被埋沒,某次機遇,伯母的長子被一企業老董賞識,成了老董的助理,事業又開始有起色了,他總是定期給家裡匯錢。

大家都在傳伯母家發財了,可以呼風喚雨了,但這與我看到不一樣。

她依然穿著很廉價的衣服,依然在菜市場買地攤貨時還要因為幾塊錢小事而講價,她依然住在那幾件小平房裡,也不裝修也不重建洋樓,她的小平房旁邊依然開闢了一小塊地種著各種菜,她還時常到我們家串門,交代我們幾個娃娃想吃什麼菜了可以去她那塊小菜園裡摘……

伯母還是那個伯母,她對自己總是那麼摳門。

但是,對別人,完全是另一番模樣。

只要誰家孩子上大學了,她就會送點錢過去,她說她家孩子上大學時吃的是百家飯。

一到年底還會出錢請一潮劇團,到村裡邊唱上幾臺戲,讓老人們高興高興……

2011年,我考上大學,我拿到了鎮上和村裡的一部分獎學金,其實完全夠支撐第一學年的學費。伯母幾次到我家來送她自己親手種的菜,一進門就樂呵呵扯著大嗓門:

“見到大學生我就高興”

“我就是喜歡多來見見大學生”

臨出發上學的那天晚上,伯母又來了,這次除了菜還有個利是包(800塊),她告訴我“這是來祝我學業進步的,千萬不要拒絕她的祝福”,請示了長輩後,我收下伯母的祝福並暗下決心不要辜負她的祝福,還要對她更好。

後來伯母被她的孩子接到深圳生活。

我參加工作後,一次出差路過深圳去拜訪她,她很自豪地告訴我,所有她給過利是包的孩子都會去看她,她說她的利是包給的有價值。

我仔細瞧了瞧她,依舊是二十幾年前的剛看到時那樣長滿白癜風,但我覺得她好親切,心慈貌美用來形容她再不為過了。

2018年,我出嫁那晚,她在微信上又給我發來一個利是包,不會打字的她配了一段語音:

“我是來祝你幸福美好的,一定要收下我的祝福。”

我收下她的利是包,並給她回了個更大的。

她很開心地點開之後,又發來一句語音:

“老了,鬥不過你們年輕人了”

……

真心祝願她: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