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父母不知道的真相:听话孩子来自于非暴力沟通

如果让大家说说自己的孩子是否听话,大家肯定有一肚子苦水,几天几夜都倒不完。

甚至有育儿专家将孩子的不听话行为归纳为几个叛逆期,在我看来,只要和孩子沟通好了,不听话?不存在的。

相信每个父母情急之下都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


“你再这样,妈妈就不喜欢你了!”“你要是不好好睡觉,以后就再也不给你看动画片了!”“怎么这么不听话?”“要哭就到外面哭去,吵死了!”......

可能,我们不会意识到以上话语有什么不妥,还觉得理所应当。只是,孩子听了这些话之后,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而且也更玻璃心了。

其实,正是这些带有“暴力性”的语言,让亲子关系出现裂痕,甚至让孩子和我们渐行渐远。

99%的父母不知道的真相:听话孩子来自于非暴力沟通

01

暴力沟通模式

我们与孩子之间,存在一些暴力模式,很多我们有所察觉,也有一些我们完全不会意识到:

1、情感控制

很多父母受一些育儿观念的影响,认为对孩子示弱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每当孩子淘气或者哭闹时,他们会说:“你这么不听话,爸妈的心都伤透了。” 这句话让孩子觉得:是我让父母难过了,我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通过这种情感控制,父母回避掉了自己的责任,也逼着孩子活在自己的期待里。

2、进行比较

很多父母本身就是在“别人家的孩子”的阴影下长大的:

“你看看你,怎么才考这点分,你看看隔壁小王,次次都是第一!”

“看看这个小妹妹,才4岁,唱歌那么好听,你像她这么大的时候,只会哭”......

等到自己有了孩子,又不由自主地用“别人家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做比较,仿佛不这样做就少了点什么似的。

是的,这就是教育方式的代际遗传,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自己父母曾经的样子。

99%的父母不知道的真相:听话孩子来自于非暴力沟通

3、强制

面对弱小的孩子,人们的权力欲会腾腾升起:我是你爸/妈,我的职责就是管教你。

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怕自己,以便于日后管教,于是,时时采取强制和命令的方式对待孩子:“回你自己屋去!现在!”

当孩子做了一件错事时,那个眼神就像一把杀人的刀,凌厉至极。

很多父母认为这样子就是在孩子面前有效树立了权威。

4、身体暴力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很多父母在孩子不听话时,上来就是几下。看着哇哇大哭的孩子,还很不服气的朝孩子嚷嚷:“不就是拍了几下吗?又没用力,哭这么大声,至于吗?”

但是不论轻重,打了就是打了,只要是打了,就是暴力。

5、冷暴力

这种就更常见了。

很多时候,我们沉醉在自己的工作或情绪里,孩子不论怎么喊,就是爱答不理;生孩子气的时候,不搭理孩子;孩子道歉时,故意拒绝或冷漠对待。

这些冷漠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并不在乎自己,自己的感受在父母眼中并不重要。

很多人吐槽:“好像过了个假童年,因为父母从未在场过。”

99%的父母不知道的真相:听话孩子来自于非暴力沟通

02

如何正确的和孩子沟通?

以上错误沟通方式,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多阴影,有时候负面影响甚至会伴随孩子的一生,那么,怎样才能避免以上错误,和孩子正确沟通呢?

答案是:非暴力沟通。

它包括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1、观察

单纯观察孩子的行为,不要掺杂任何评判、观点、指责。

举个例子:

孩子一下子睡到中午还没起床,真正的观察是:“宝贝,现在已经12点了,你还没有起床呀?”

“你这孩子真懒”这是评论,尝试用观察取代评论,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行为错误,安心接受并改正,而不会产生抵触。

学会客观观察,准确表述孩子的行为,是良性沟通的第一步。

2、感受

当孩子大吵大闹时,可以对孩子说:“我感到很生气,因为你大吵大闹。”父母要明确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要准确表述是什么客观原因引起了自己的这种感受。只有父母准确表达了感受,孩子才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进行有效调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良性沟通的第二步。

99%的父母不知道的真相:听话孩子来自于非暴力沟通

3、需要

还记得邻居孩子放学后上我们家玩,她妈妈到处找了很久没找到,后来到处喊,孩子应了妈妈以后,妈妈大声呵斥“谁让你跑出去玩儿的!以后放学必须马上回家!” 孩子辩解说:“我回去看见你睡着了就来阿姨家玩了。”结果母女俩吵得不可开交。

其实妈妈需要的是“孩子的安全”,只是以上行为让孩子感觉到的是妈妈的愤怒,而不是对自己的担心。

父母应该明确表达自己的需要,比如“你出去玩之前应该和妈妈说一声或者留个条,现在我很生气,因为我很担心你的安全。”

这个是良好沟通的第三步。

4、请求

请求,不同于命令。

举个例子:孩子吃饭挑食。一般我们会用命令的方式:“快吃青菜!”同时还将青菜往孩子碗里夹,这时孩子会很抵触,或者全部夹出来,或者干脆不吃了。

而请求的说法是这样的:“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不喜欢吃青菜呢?”这样孩子就会很愿意和你分享,也许是菜太硬了,也许是菜择得太长了卡喉咙,就能很好解决孩子挑食的问题。

这是良好沟通的最后一步。

有了这几步,就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非暴力沟通,坚持下去,你就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听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