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觀點

有那麼一個人,考入西點軍校,以全班第一名成績畢業,28歲留校成為軍事工程學及戰爭藝術教授。鑑於他在西點軍校的傑出貢獻,很快被評為終身教授。再“終身”,也有退休的一天。但他不願退休,一拖再拖,直到校方實施強制性退休,那時他快70歲了,早就功成名就、早該頤養天年,但得知這個消息後,他撲向一艘航行在哈德遜河的輪船推進器,以自殺結束了生命。因為他覺得離開這所軍校,離開軍事教學,生活便毫無意義,生命也毫無意義。他的靈魂永遠留在了那裡,他叫丹尼斯·馬漢,也被人們稱為“老馬漢”。

聽到馬漢這個名字,你肯定錯愕了一下,不錯,他就是著名的“海權論”創立者阿爾弗雷德·馬漢(小馬漢)的父親。

記述這件事情的金一南引了《美國軍事史》對老馬漢的評價:“執教四十多年生涯中,他對軍官職業從行業過渡到專業,留下了無與倫比的影響。”然後感慨地延伸道,精神與靈魂在一代一代傳承,老馬漢的生命消失在哈德遜河裡面了,小馬漢的理論使美國從地區走向世界。老小馬漢儘管沒有擁抱戰場軍功的輝煌機遇,卻讓他們的學員張開了雙翼——潘興、麥克阿瑟、巴頓、史迪威、布萊德雷、艾森豪威爾等都是他們的學生。強大僅僅是靠裝備嗎?沒有幾代軍人無條件的獻身,僅僅靠物質和裝備,不會把一個國家的強大堆積出來。

說到底,百年美國海軍從弱到強,最終倚賴的是人。同樣,百年中國海軍,從屈辱到苦難到輝煌的歷程,甚至再下一個百年,再鑄輝煌,最終倚賴的也是人,而人倚賴的是有精神和血性的人格。如金一南所說,你是真正的軍人還是軍隊的一個食客?真軍人與假軍人的區別不是部隊裡是否有你的編制,而是你的靈魂是否駐留在軍營。

海上閱兵,揭開濃霧看重器;而我們在這裡閱百年海軍,是要將歷史的濃霧揭開,看到一代代傳承的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