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在几十年的建筑实践中,隈研吾(Kengo Kuma)把每个项目都当作唯一,一直致力于通过材料媒介来创造更温暖、更疗愈的建筑,让建筑用静谧、平和的气氛包裹着其中的人们,将自然景观和室内空间统一起来,创造出一种完整的体验。隈研吾说过:“人不需要回溯过去来寻找历史,我想让人在建筑中,以当下的立场来感受时间。”隈研吾同时也是“ELLE DECO室内设计年鉴”的设计师评审团成员之一。

年鉴“办公空间”入围项目

Office

北京前门

  • 项目地点 | 北京

  • 设计团队 | 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 项目面积 | 办公197平方米、咖啡厅196平方米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该改造项目位于前门东侧,在北京旧市区的中心。建筑师希望通过将项目转变为集办公、居住、商业、酒店和餐饮于一体的空间,使整个区域充满活力。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建筑的木制梁柱等结构经分解和修复后,被重组在了一起。立面原有的砖墙结构和外凸的铝幕以及玻璃幕墙相结合,产生了一种平衡的透明感,将四合院面向胡同开放。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铝幕由两种铝制构件如同拼图一般组合而成,形成雕窗式的有机立面图案。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设计师以柔和的手法将四合院改造成为开放的低层多功能设施,以满足如今城市生活的需要。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的北京办公室也入驻在此项目的一隅。

>>>年鉴报道页面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年鉴“休闲空间”入围项目

Food & Leisure

“竹”日本料理

  • 项目地点 | 中国香港

  • 设 计 师 | 隈研吾、梁志天

  • 设计团队 | 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 Steve Leung Exchange

  • 项目面积 | 594平方米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设计师梁志天与隈研吾,共同打造了位于香港的日本料理餐厅“竹”(Ta-Ke)。“竹”以17世纪日本江户时代的庭院建筑为灵感,以现代设计手法配搭竹、木、石等材质,展现出简素、质朴的自然美。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通过充分利用竹的独特形态和天然气质,设计师用富有变化的竹元素贯穿各个区域。项目同时邀请灯光设计师关永权合作,搭配了量身定制的灯光布置。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拥有着侘寂美学的现代餐厅,让客人感受如漫步于日式庭院般的自然韵味。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柔和自然的灯光亦让竹影下的一木一石呈现出其天然本色,带来富有韵律感的光影效果,让空间显得格外幽静安然。

>>>年鉴报道页面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隈研吾 Kengo Kuma

设计师简介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隈研吾(Kengo Kuma),生于1954年,日本著名建筑师,其建筑作品融合古典与现代风格为一体,以禅意和东方美学著称。隈研吾极其注重对各种材料的使用和研究,以“竹”为例,他常以此作为结构的重要部分来运用,并认为“竹子是中国的符号和象征”。1990年,他成立了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KKAA),现任东京大学建筑系教授。隈研吾曾获得国际石造建筑奖、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等,并著有《十宅论》、《负建筑》等书籍作品。kkaa.co.jp

设计师特写报道

隈研吾这个名字对中国人而言并不陌生。从2001年北京“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2004 年上海钟表厂改造的“Z58”,到近年来杭州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和上海船厂1862,中国人已经熟悉他在作品中对自然材料和东方哲学进行的讨论。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Great (Bamboo) Wall,北京,2002年

1986年,日本经济蓬勃发展,隈研吾开始了执业建筑师的生涯。当时年轻的建筑师可以获得很多机会,但是短短几年之后,日本经济泡沫破灭,他无法在东京接到任何一个项目。对很多人来说,整个90年代是失落的10年,但对隈研吾来说,这却是非常充实的10 年。他四处旅行,在日本乡村地区有一些小项目,“正是这段时间让我有机会去思考、探索材料,有机会同当地的工匠深入合作。”10年之后,隈研吾回到城市。但是,他的“以材料为基础的设计方法”并不适于再次高速发展的东京。建筑师在东京进行设计实践,只能选择非常成熟的施工方,毫无疑问,“他们看重效率,会有非常完整的、既定的工作方法,这与工匠的工作模式完全不同”。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国美术学院民俗艺术博物馆,杭州,2015年

为了继续对材料进行探索,隈研吾的目光开始投向日本之外,“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因而诞生,这也是他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竹屋延续了他在90年代形成的对材料的探索,以竹和钢作为基本材料,设计要求带来了诸如材料跨度、疏密、体量等问题,其中的沟通和反复对建筑师和施工方而言实属不易,“我认为这个合作的过程并不是单向的。市场需要独特的风格和成熟的细部处理,对这一类设计来说,建筑师在细节设计上没有太多话语权。我们在中国考察了当地正在生长的竹子,这些竹子不够直,尺寸差异也很大,直径有的6cm,有的8cm,无法统一。但是对我来说,材料所形成的均质感对建筑非常重要。”隈研吾回忆当时做材料研究时的细节,“在竹屋项目之前,我在日本的住宅项目中已经开始使用竹子这种材料。在同日本的工匠交流过程中,我学习了很多关于竹子的知识,比如说砍伐竹子最佳的季节,处理新鲜竹子的方法等非常细节的知识。”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竹”(Ta-ke)餐厅,中国香港,2018

“了解材料的美、材料的精神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和一般的建造方式是不同的。”通过竹屋,他将自己的知识、理念和建造方式带到中国,中国建筑师和设计师由此开始关注东方理念中自然材料的意义。隈研吾认为,“中国的工匠很愿意接受挑战,不像日本的建造业那么程式化,过于重视效率。”在中国,建筑师有机会和工匠相互学习,尊重材料,学习材料。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建筑师对材料的理解必将达到更高层次,一步一步在项目中探索和实践,在繁华的都市和广袤的乡村创造迷人的建筑。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上下”品牌零售空间(Shang Xia),上海,2010年

在中国做过设计的国际建筑师中,隈研吾无疑是最懂中国的人之一。“Z58”和“船厂1862”这两个同样位于上海的改造项目或许可以算作检视隈研吾设计哲学转变的机会。Z58 上海钟表厂改造中,隈研吾运用了水作为主要元素,将玻璃、钢等极现代的语言置入历史建筑之中来完成功能转换;船厂1862 项目中,隈研吾用砖创造了一种粒子化、半透明的立面,将历史的厚重和现代的精神用不同层次的材料融合在同一个空间之中。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船厂1862(Shipyard 1862),上海,2017年

船厂1862 坐落在陆家嘴附近,建筑师想通过这个项目来揭示这片地区繁盛的过去:浦东的历史开始于中国近代工业,这是上海的根基。隈研吾第一次去看基地的时候,船厂原本的超尺度、巨大的混凝土结构,和经过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摩挲的粗糙肌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尺度、材料和时间带来的“重量”,是场所原有的精神。“我们尽量避免这种贴近,所以我们会选择截然不同的材料来创造张力。这样能让改造之后的项目获得新的分量。”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Camper店铺设计,西班牙巴塞罗那,2018年底

用“粒子化”的方式来呈现材料,是隈研吾近几年不断探索、不断成熟的设计方法。粒子化可以更好地呈现材料内在的精神,因为它可以创造出一种渗透性,让光以一种惊喜的方式呈现在原有材料和新材料之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消解空间,让一切以暧昧、模糊的语言表述出来。“人不需要回溯过去来寻找历史,我想让人在建筑中,以当下的立场来感受时间。”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星巴克臻选®烘焙工坊(Starbucks Reserve Roastery),日本东京,2019年3月

隈研吾说,“这两个项目都在上海,是10 年前的我和现在的我的相会。”他在纸上写下了“一期一会”这4 个字。“在日语里,有个词叫‘一期一会’。因为每个项目对当时的我而言都是唯一的,这也是我对待每个项目的态度。”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悬浮森林(Suspended Forest),瑞士,2018年底

>>>年鉴报道页面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新一年的年鉴案例征集通道已经开启!

《ELLE DECORATION 家居廊》室内设计年鉴评选活动期待各位的踊跃参与!

请以网盘链接或者超大附件形式,邮件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

咨询电话:021-2326 2558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摄影 | 吴清山、何炼、苏圣亮

文 | 苏杭、宗萱

编辑 | 李钰婷 编辑助理 | 吴晓菁

其他项目图片来源 |

Kengo Kuma and Associates、Steve Leung Exchange

本文为《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权所有,

欢迎转发朋友圈;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Yabu Pushelberg:室内设计是一种包容的艺术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回归本质,返璞归真的生活空间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隈研吾,从材料中探寻独一无二的空间体验 | 中国室内设计年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