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灌溉稻田好方便,田邊掃碼就可用電

常德全媒訊(記者 吉喆 李採霏)農田灌溉用電,以往要增設專用電錶或從就近農戶家中牽線引電,十分不便。今年上半年起,國網常德供電公司開始試點“互聯網+”農業用電模式,以前“天上地下”扯線,現在田邊“掃碼用電”。

常德:灌溉稻田好方便,田邊掃碼就可用電

鼎城區鬥姆湖街道南垸社區居民戴德明家中的20多畝水稻秧苗長勢正好,一大早她便來到田裡為秧田補水。掃碼,充值,支付,不到一分鐘時間,田邊新設的智能電錶便自動合閘,為抽水機提供電力,強勁的水流被源源不斷抽入田裡。而在兩個月以前,戴德明要想在田邊驅動抽水泵,還需要抱著一捆電線、從較遠的地方接線過來,費時費力。

常德:灌溉稻田好方便,田邊掃碼就可用電

鼎城區鬥姆湖街道南垸社區居民 戴德明:我們的田離屋子都還算比較近的,還不是要從屋裡接線出來,接線出來的話要接幾百米,這是別人家裡的線,比我們的還要遠一些。這些刺叢樹叢在中間,很不方便。

常德:灌溉稻田好方便,田邊掃碼就可用電

農田大多離農戶家中有一段距離,以往灌溉用電要麼選擇從農戶家中長途接線,要麼向供電公司申請使用專表,不僅需要申請人自行承擔安裝費用,而且也只能申請人一戶使用。加上農村部分地區仍然有裸鋁電線的存在,很多農戶為了圖方便,會用自制的簡易搭線裝置直接搭上田邊的電線用電,安全隱患巨大。

常德:灌溉稻田好方便,田邊掃碼就可用電

國網鼎城供電公司鬥姆湖供電所副所長 魏波峰:這一頭是老百姓掛在我們0.4千伏線上用電,這一頭是接排插,插著那個竊電設備。第一個是違反了我們的電力法,這屬於竊電行為;第二個,對竊電者的人生安全,造成了極大危害;第三個,對周邊居民的用電環境也帶來了影響。

常德:灌溉稻田好方便,田邊掃碼就可用電

今年4月起,國網常德供電公司開始在鼎城區進行農業用電共享試點,農戶只需用“電e寶”軟件掃描智能電錶上的條形碼,就可以實現快速取電用電,而且人人都可即掃即用,不需要提前報備申請;每次用電所產生的電費,會通過軟件直接扣除,立夏之後稻田補水會更加快捷便利。

常德:灌溉稻田好方便,田邊掃碼就可用電

鼎城區鬥姆湖街道南垸社區居民 張愛平:

以前就是看老天爺,他一下幾滴雨、風調雨順就強些,遇到一陣子不下雨,你還不是必須得扯線,扯來扯去很麻煩,又要收又要扯。現在掃碼了還是方便很多了,省很多的麻煩。

常德:灌溉稻田好方便,田邊掃碼就可用電

目前,國網常德供電公司正逐步在鼎城區179個村組臺區安裝掃碼專用智能表200塊,預計在5月底全部安裝到位,屆時將有11370戶居民、6750畝農田受益;其他區縣也將在試點後逐步安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