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機試飛 北京雙機場倒計時

真機試飛意味著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大興機場”)離正式運營又邁出了一大步。5月13日,南航、東航、國航和廈航四大航企均拿出自家重磅機型,共同執行大興機場的試飛任務。據悉,5月13日早9時,第一家測試機起飛。這座新機場及其配套工程將在6月30日竣工驗收,9月30日投入運營。屆時,城南空中大門將正式開啟,北京也將進入雙引擎時代。

通航前的大考

北京商報記者從大興機場獲悉,試飛是飛行程序批覆和相關行業驗收的重要前置條件,對機場開航具有重要意義。在取得飛行程序正式批覆後,大興機場才能夠順利通航。大興機場共新增飛行程序94項,此次試飛,將對12項飛行程序進行驗證,其中包括進近程序4項,進港程序4項,離港程序4項。

具體來看,根據民航相關要求,所有新建民用機場在通航投運前必須按照工作程序和流程進行投產飛行校驗,只有通過校飛檢驗後才能申請後續模擬機試飛和真飛機現場試飛。大興機場飛行校驗已於今年2月24日完成,歷時34天。這也標誌著大興機場飛行程序和導航設備具備投產通航條件。“而一個新建機場,必須經過校飛、試飛、行業驗收等程序後才能取得機場使用許可證。也就是說,試飛是大興機場取得機場使用許可證的必備條件。同時,此次試飛也是大興機場行業驗收前重要的一項節點任務,意味著空中飛行程序和地面運行程序具備了驗收的條件。”大興機場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瞭解,民航華北空管局將首次啟用大興機場在建西塔臺,西塔臺塔高70.3米,總建築面積3795平方米,是大興機場的制高點,西塔臺將在開航後承擔空管指揮任務。

針對大興機場運營倒計時,民航局局長馮正霖指出,距離“6·30”和“9·30”兩個重要節點越來越近,下一階段還有大量建設、驗收、移交、調試、試飛、演練、宣傳等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壓力大、挑戰明顯,要全力以赴做好下一階段各項工作,打贏北京大興機場建設與投運總決戰。

重磅機型亮相

為迎戰試飛“大考”,四大航企也都祭出殺手鐧。南航、東航、國航和廈航分別選派A380、A350-900、B747-8、B787-9機型飛機執行試飛任務。“A380和B747-8分別是空客和波音最大型的客機,A350和B787均為空客和波音航電系統最先進的飛機,具有很強代表性,也可以更好地考驗機場對於大機型和新機型的保障能力。”資深民航專家綦琦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稱。

與此同時,各家航企的航線佈局也引發關注。北京商報記者獲悉,民航局近日下發文件,同意東航集團將京滬航線保留在首都機場運營,同時降低其大興機場時刻佔比至30%,降幅為10%;與之對應,國航母公司中航集團獲批進駐大興機場,並使用東航集團空出的時刻資源。

這意味著國航、東航都得以在首都機場和大興機場同時運營,顛覆了民航局關於北京“國內航司不得兩場同時運營”的設想。另據知情人士透露,南航很可能整體轉場大興機場,並在該機場獲得最大航線佔比為40%。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來看,在北京兩座機場的航線設置中,航企間可以通過協商進行公平的利益交換,政府起的作用是支持和引導,可以說是各取所需,但也對各家航企未來的運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綦琦進一步分析稱,國航僅以北京航空的品牌參與大興機場運行,規模不大、影響有限。但東航按照新辦法,京滬快線保留在首都機場,其他航線轉移到大興,兩場運營對該公司的航班波銜接和國內國際中轉帶來巨大挑戰。

雙機場時代

按計劃,大興機場建成後,將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空地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一期規劃用地27平方公里,機場工程總投資近800億元,同步建設航空公司基地、貨運、空管、供油、維修、航空配餐等各類保障設施。更重要的是,從此前披露的方案來看,新航城計劃投資840億元,規劃面積達300 平方公里,比北京三環圈的面積還要大,將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大興機場發佈信息顯示,大興機場按照2025年旅客吞吐量達7200萬人次、飛機起降量62萬架次的目標設計。與之相對比的另一組數據則顯示,截至2013年12月31日,首都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超過8369萬人次,航班起降超過56.7萬架次。

與此同時,一座環繞新機場的航城則更讓人血脈僨張。航城以機場周邊的“五城六鎮”將作為主要載體,建成後將形成“一軸、兩核、三區、四組團”的產業空間佈局,一軸是指南中軸線景觀路;兩核指的是空港產業核和居住生活核;三區指的是綜合保稅區、航空產業區和國門商務區;四組團是指作為臨空商業服務配套區的禮賢組團、作為臨空產業配套服務區的龐各莊組團、作為臨空產業創新總部區的魏善莊組團及作為臨空休閒旅遊配套區的安定組團。

首都機場相關負責人強調,大興機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中交通先行、民航率先突破的重大舉措,建成後,不僅能夠緩解首都機場容量飽和的運行壓力,滿足北京及周邊地區航空運輸快速增長的迫切需要,提升我國民航業的國際競爭力,整個航城建設還能推動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下區域協同發展的新引擎。

北京商報記者 肖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