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后,初三四班的他们怎么样了?

11年后,初三四班的他们怎么样了?

昨天,是汶川大地震11周年的日子。汶川大地震中,初三(四)班,是北川中学初中部唯一全部学生幸存的班级。

11年过去,班上的同学都已经长大。在大城市打拼的,有人成为了纪录片导演,有人在建筑工地开挖掘机;留在北川的,有的当了舞蹈老师,有的做小生意。他们的生活忙碌、平凡。在这平凡日子背后,那场大地震给他们的生命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记?

刘阳

痛失至亲 努力成长

刘阳,曾是初三(四)班的调皮学生之一,很少把学习放在心上,时不时犯些小错,惹父亲频频生气。地震发生的前一天晚上,父亲在刘阳床头留下50元的零花钱,替他掖了掖被角,而这成了刘阳对父亲最后的回忆。

大地震带走了刘阳的父亲,也断了刘阳家的经济来源。刘阳的父亲生前是家中的顶梁柱。父亲遇难,让原本富足的家庭都变了样。高二那年,刘阳奶奶突发脑溢血,看着病榻上最疼自己的奶奶,懵懂的刘阳第一次渴望自己可以做点什么。奶奶的离世,让刘阳一瞬长大。

刘阳决定退学,渴望能多挣一些钱,为家庭分忧,刘阳知道自己必须要尽早扛起家中的重担。离开学校后,他立志学一门手艺,于是选择了开挖掘机。自食其力的渴望、机械操作的天分,让刘阳很快出师了。他开着挖掘机向外闯荡,前往全国很多地方,最远到了新疆。勤快肯吃苦的刘阳靠自己站稳了脚跟,与妈妈、姐姐共同撑起了一个家。现在,刘阳回到了绵阳,跟人合伙成立挖掘机队,来往于不同的建筑工地。他期待常回家看看,多陪陪妈妈。

“我想的很简单,我说即使这个行业再(累),我都要把它学会。只要学会了,一个月有三千块钱收入,我就可以不用问我妈要钱了。” ——刘阳

何林烛

知足常乐 长情陪伴

何林烛的点子多和能吃苦在初三(四)班同学中很出名。从小,何林烛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看到父母挣钱不易,他会自己想办法。初中时,他把自己的生活费在校外换成零食或文具,再拿到学校里卖给同学,赚点零花。

地震前,何林烛父母离婚了,他和妈妈、弟弟一块生活。地震当天,正在曲山小学就读的弟弟没跑出来,不幸遇难。想到妈妈一个人在新北川县城生活,何林烛选择了留下,陪在母亲身边。

高中毕业后,何林烛没有继续读书,为了养家,何林烛习惯同时打几份工。曾经,他晚上在KTV做服务员,白天在广场租过轮滑鞋,卖过炒板栗,送过外卖,开过喜糖店。当身边很多同学纷纷离开北川,在外寻求发展机会时,何林烛从未想过离开。因为经历过地震,何林烛知道,父母是最重要的,家是最重要的。

2017年,何林烛结婚了,第二年就当了爸爸。把儿子抱在手上的那一刻,他似乎更能感受到责任的分量。现在,他最大的愿望是守护好自己的小家庭。陪伴儿子健康长大,陪父母走完这一生。

“之前地震的时候,那种现场的感觉,不想再去回想它了。我有一些绵阳朋友叫我陪他们去老北川,我真的会路过一次、伤心一次,很痛。” ——何林烛

陆春桥

勇敢面对 学会珍惜

陆春桥,是初三(四)班的文艺委员。地震后,陆春桥留在北川中学继续学业。当时,许多支教老师涌入北川中学,给学生们带来了舞蹈、器乐、合唱等多门新课程,也带来了改变人生轨迹的新可能。陆春桥入选艺体班,2011年,以艺术特长生的身份,从北川中学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的摄影专业。

2015年,一次与老朋友的偶然对话,陆春桥意外发现,原以为熟悉的初三(四)班同学,都已成了“陌生人”,她对地震后同学们千差万别的人生际遇一无所知。陆春桥决定拿起相机,用镜头记录下初三(四)班同学们震后的成长故事,她花了三年的时间,制作出了一部纪录片《初三四班》。

正是在拍摄的过程中,陆春桥对自己、同学们的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地震中幸存下来的他们,习惯了将地震有关的记忆埋在心底。尽管在某些时刻,某些场合,地震成了他们无法回避的标签,但是,他们同大多数人一样,正努力追寻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去年12月,《初三四班》的首映礼在北川举办,陆春桥特地邀请了父母上台与大家见面。

“我觉得地震以后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心态上面,我会觉得家人也好,或者是现在拥有的东西也好,特别值得我去珍惜。少一点患得患失,多一点珍惜。”——何林烛

母志雪

珍惜当下 积极向前

母志雪是纪录片的主角之一,地震中,她失去了父亲,北川中学毕业后,考上一所专科学校学习土木工程。

2016年,陆春桥联系上母志雪时,她正在成都的一个工程队工作,负责做施工资料。那时,母志雪已经有了心仪的男朋友,正在筹备婚礼。《初三四班》中那个活泼开朗的母志雪同学没有接受记者的采访,她回复说:“我们的生活感悟你们都应该感受得到,初三(四)班其他人说的话,大多数也是我想说的。在这个纪录片之前,我们走过来的生活都是平平淡淡的,尽管地震带来的影响那么大,伤口也在慢慢消失,在这个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包括之后,被回忆的次数太多了,反而心里经常会很沉重。其实每次说的也都是一样的,他们是怎么积极生活,我也一样是怎么积极生活,我现在对我生活的平淡感到无比多的幸福感。”

■后记

11年的时间缓缓淌过,对于初三(四)班的同学们而言,地震与他们生活中的坎坷、成就,早已交织在一起,成为人生的底色。他们不会忘记,也不会刻意想起,而是珍惜当下的平淡,积极向前。 据央视新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