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秦嶺腳下百年老油坊,建於光緒13年,純手工榨油30道工序


五月的初夏,陝西秦嶺山腳下,這座修建於光緒13年(公元1887年)的老油坊,在經過了七代手藝人的守護,歷經120餘年,一座純手工榨油作坊——灃峪口老油坊,仍然堅守著自己的使命。上午8時許,燦爛的陽光從窗戶照進老油坊一角,這裡熱氣騰騰,霧氣繚繞,高飛正在做榨油的前期準備工作,一天的忙碌也就從這裡開始了。

今年40多歲的高飛,作為老油坊的第七代傳人,曾放棄了求學之路,只為了能將這個民間手工榨油技藝的“活化石”傳承下去。

這種古法手工榨油的技藝,利用槓桿原理,須經過採集原料、磨胚、蒸胚、包坨、榨油、沉澱成油等多重工序而成。所榨出的菜籽油色澤澄亮、口感綿滑,味道清香,沒有添加任何化學添加劑,保留了原有的天然營養成分。

5月10日,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灤鎮,一步入老油坊位於的西留堡村,芬芳的菜油香味便撲鼻而來,順著油香拐進小巷步入院落,幾間瓦房映入眼簾。走進油坊,一根近米粗、長約15米的原木油梁橫亙在屋子中間,十分搶眼,油樑上的斑斑油跡向我們昭示它曾經經歷的滄桑與久遠。

2008年,這個位於秦嶺山下的老油坊被陝西省人民政府認定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次年,高讓讓、高飛父子被省、市兩級政府認定為陝西省非遺“老油坊榨油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西安市群眾藝術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主任王智說,經專家考證,這座老油坊修建於光緒13年(公元1887年),延了明清以來傳統的產油方式,堪稱民間手工技藝的“活化石”。


如今已經70多歲的第六代傳承人高讓讓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現在的人都注重養生,而我們這種手工榨出來的菜籽油就更受歡迎。“這個老油坊經久不衰的原因還有就是,它不僅是百年老店,更是因為這裡的人從選菜籽開始,每一個步驟都嚴格認真,絕不摻假。”高飛自豪地說。

這是蒸好的菜籽胚,是榨油的原材料,也是整個榨油過程中最重要的。

這是蒸好的油草,蒸好的油草一般需要整理好,還要掛起來。

有了精挑細選的上好原料,當然少不了精細的手工製作過程,選籽、晾曬、磨籽、蒸胚、包坨、壓榨,包括油榨出來以後的淨化處理等等,這一道道的工序都是榨出上好的菜籽油的關鍵。光是蒸胚就得半個小時,正在操作的油坊第七代傳人高飛說,將菜籽變成食用菜油,純手工要經過30多道工序。

現在這個老油坊的生產和銷售已經全部由高飛在打理了,高飛說,在父親和舅舅的幫助下,他相信自己一定不會辜負大家的眾望。

高飛表示,隨著網絡的發展,如今通過網上淘寶賣油。從一粒粒圓狀顆粒轉變成黃燦燦一滴滴的食用油,一滴油,吃的是營養,是味蕾的享受,更是百年手榨油人對中國傳統技藝的堅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