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我,26歲傳承160多年純手工名吃,五代傳承留住老味道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常東磊,今年26歲,是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一位農民小夥,我們家有一門老手藝也是當地名吃,那就是純手工製作芝麻酥糖,這手藝到現在已經有160多年了。芝麻酥糖製作是我們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現在我和父親的作坊在當地家喻戶曉,根據傳承譜系,我是第五代傳承人。

1853年3月,我的祖輩跟著師傅學芝麻酥糖手藝為生,後來徒弟3人告別師傅一人去北京,一人留守天津,一人回到了現在的濱州,在我的老家開設家庭作坊——“常家糖房“,方圓幾十裡有名,無人不知曉。現在我和我的父親,起早貪黑,早晨4點就開始準備,最多時候一天9鍋,冬天更忙,站在我對面的就是我的父親,他叫常農村。

我爺爺叫常雲鑾,他徒弟遍佈各地,遠至江南,浙江,近至濱州,廣饒,濟南,青島等很多地方。50年前,原來的老北鎮,五天一個大集,當時都是挑擔子去賣酥糖,逢年過節賣的很快,我們家遇到窮人都會免費贈送。70年代,我家的芝麻酥糖設備被全部收繳,我的老爺爺常寶慶放棄了芝麻酥糖的手藝,當時只能靠種田養家了。


很不幸的是,40歲時他就因病去世,當時使手藝傳承雪上加霜,手藝傳承重任落到我的爺爺常雲鸞肩上,他重拾起了這份手藝。

我來說一說製作過程,製作酥糖不是件容易的事,原料為:白砂糖500克,白芝麻1.5公斤,5克飴糖,50克糖桂。將白糖、香油、飴糖、香料和適量水投入不鏽鈉平底鍋內,微火熬20分鐘。

待糖漿表面成焦黃色,沸騰金花,立即倒在擦油石板上。

製作酥糖不是件容易的事,熬糖溫度要高,拉糖溫度要趁80攝氏度,用兩根竹棍挑起,反覆拉伸攪條,拉呈白色順絲為佳,從熬糖至拉條大約20分鐘,根據天氣冷暖而定。

成型:將拉好的糖坯迅速投放芝麻鍋內,用食指從每小塊中心穿一個孔。兩手反覆旋轉拔絲,隨翻隨沾芝麻。芝麻搓皮、炒、壓碎、熬糖、拉條、拔絲,後三步是關鍵工序。

快速達到擰花成型,手工精細,色澤淡黃,銀絲油潤,蓬鬆甘爽。麻香濃郁,酥脆可口。每塊均勻32000根絲左右。

擺到臺上低溫晾透。

你看,這絲細的可以穿針。

用玻璃紙包裝封面。

6塊裝為一盒,用玻璃紙包裝封面,淨重160克左右。現在有三種口味,11元上下一盒,你說貴不?

我作為傳承人,很高興,也覺得責任重大,我現在並不是只為賺錢,更多的是想把這個手藝傳承下去。香甜酥脆的芝麻酥糖現在已名揚全國,成為我們濱州的旅遊指定產品。2007年,芝麻酥糖被評為濱州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2016年被評為山東十大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

捏取糖塊的指尖稍一用力,絲絲縷縷便順著手指落了下來,糖塊入口即化,仍然保留著百年前的古樸滋味,我也在不斷創新的路上,我現在還發明瞭幾種別的口味,但芝麻的原味一直不會變。濱州芝麻酥糖不同於老北京龍鬚酥的酥,也區別於江蘇酥糖的甜,它將芝麻的效用發揮到了極致,我要把老祖宗的味道和手藝傳下去,不光傳給我的孩子,還要傳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