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區“六城聯創”工作紀實之打基礎惠民生篇

【鶴壁新聞網訊-鶴報融媒體記者 韓海波 通訊員 畢燕周】“為貫徹落實市委書記馬富國關於‘六城聯創’工作要做細做實做到位的工作要求,我們鶴山區嚴格對照《關於進一步統籌規範全市‘六城聯創’相關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文件內容,迅速行動、積極宣傳、營造氛圍,多方籌集資金儘快補齊城鄉設施建設短板,夯實創建基礎,迅速提高創建質量和檔次。”鶴山區城管局局長範國軍介紹。

抓形象建設,打造徽派文化牆

鶴源路是貫穿鶴山區全境的南北交通要道,道路兩側環境直接影響到鶴山區的整體形象。今年年初以來,鶴山區將鶴源路沿線的外牆全部改造成文化特色顯著的徽派牆,在王東線的鶴山區入口處、鶴源路與孫聖溝村村道交叉口、鶴壁煤電股份有限公司第三煤礦橋北路東、鶴源路與康新街交叉口西南角和西北角等處新建了6面徽派文化牆。徽派文化牆以磚雕、石雕為點綴,構思精巧、造型別致、美觀結實,灰瓦與白牆搭配,對比鮮明,古色古香,突顯了鶴山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六城聯創’就是好,政府把我們家門口打扮得更美了。”附近居民紛紛表示。

鹤山区“六城联创”工作纪实之打基础惠民生篇

位於鶴山區中山路與葛嘴線交叉口的馨園遊園。(記者 韓海波 攝)

“以前,我曾有搬家的想法,現在感覺鶴山區的環境並不比其他地方差,煤灰不見了,道路乾淨了,感覺就像在公園裡生活著,心裡很舒坦,俺也打消了搬家的念頭。”鶴山區馨苑小區居民趙俊茹說。

綠化道路防護林,建設城區園林景觀

截至目前,鶴山區在道路兩側種植各類苗木23.13萬餘株,地被植物種植面積達2.28萬平方米,平整場地2.1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4.3萬平方米。其中,中山路種植各類苗木13.8萬餘株,種植麥冬面積達5300平方米,平整場地3550平方米,綠化面積達1.12萬平方米;鶴源路種植油松、蜀檜、竹子等苗木3.54萬餘株,種植麥冬面積達8060平方米,平整場地3850平方米,綠化面積達1.44萬平方米;東券路種植行道樹、竹子等各類苗木9539棵,種植麥冬面積達2000平方米,平整場地2460平方米,綠化面積約2984平方米;鶴山街種植黃楊、金葉女貞、櫻花等苗木2.69萬株,種植麥冬面積達4200平方米,平整場地4100平方米,綠化面積達6951平方米;康新街種植木槿、白皮松、紫薇、北美海棠、櫻花等苗木2223株,種植麥冬面積達2450平方米,平整場地3170平方米,綠化面積達2776平方米;北中環路種植法桐、垂絲海棠、西府海棠、北美海棠、大花海棠、大連翹、櫻花等各類苗木5667棵,種植麥冬、鳶尾等綠植面積達320平方米,平整場地5000平方米,綠化面積達939平方米;柏靈路種植行道樹150棵,紅葉石楠球、月季花等苗木5000株,綠化面積約250平方米;軍鶴線、蜀葛線補栽法桐120餘棵,修建綠化帶500餘米,綠化面積達1600平方米;在五巖山周邊種植防護林2300畝。

去年冬天以來,鶴山區城區種植各類苗木52.1萬餘株,地被植物種植面積達2.87萬平方米,平整場地2.5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到277.8萬平方米。

在鶴源路鶴山公安分局路口北側路東、孫聖溝村路口南側路西、教場村路口北道路兩側、煤氣站站牌北側路西、鶴山區消防救援大隊鐵道口路西、鶴源路與姬施線交叉口西南角與東北角、中山路與鶴源路交叉口分流島、鶴煤第二煤礦北門崗、第二煤礦鐵道口、康新街與中山路交叉口、東券路南側等地,該區以造型樹、造型石、地被植物打造了52個“盆景”式景觀點。

推進線網入地工程,拆除破舊、違章建築50餘處

鶴山區是鶴壁最早的城區,因城建設計等原因,抬頭隨處可見電線杆上的線路交錯雜亂,影響城區的美觀。為聚力“六城聯創”,共建富美鶴城,鶴山區把線網入地作為一項重要工程來抓。

截至目前,該區已經完成鶴源路的中山北路東二巷、葛嘴線路段弱電管網入地建設;新華街、南下街、東下街及跨路弱電管網和強電管網已入地,跨路強電已與市供電公司對接,各通信公司正在進行線路入地工作。

根據市“六城聯創”辦公室暗訪時提出的要求以及整改問題清單,鶴山區先後推進了鶴源路改造提升、中山路完善提升、湯河沿線環境整治提升、鶴壁集古鎮片區完善提升、居民小區環境整治和文明雙擁小區創建、第六批重點創建等6個“六城聯創”重點工程項目。

城區環境改造提升由主要街道向居民社區、背街小巷和環境死角逐步延伸,提出了“洗臉換衣”展形象、“洗澡搓背”惠民生的具體要求。為高標準、快速推進提升工作,鶴山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先後20多次沿路徒步查找存在的問題,並召開鶴源路、中山路、湯河沿線、鶴壁集古鎮片區、河人家和康家小區整治提升現場辦公會,對牆體粉刷美化、精品綠化提升、小區環境整治、拆遷改造提升、各類創建氛圍等重點工作全面統籌協調部署,認真研究制訂措施,落實責任,明確完成時間節點和標準,要求如期高標準完成。全區各級各部門迅速行動,共拆除破舊建築、違章建築50餘處,拆除沿街商戶破舊門頭60處,清理小區菜地200處,集中整治轄區160多棟樓、600餘個單元的樓道雜物、小區綠化帶、小區菜地、小廣告張貼、牆面汙濁,清理小區綠化帶面積達2萬餘平方米、清理菜地2000平方米、清理小廣告500餘處,啟動了19個居民小區雨汙分流、房頂和牆體漏水、增建停車位和綠化提升改造工程。

截至目前,該區已完成投資200餘萬元,河人家B區已改造完成,曹南花園、惠民二區和錦繡花園四區等4個小區正在提升改造。

鹤山区“六城联创”工作纪实之打基础惠民生篇

鶴山區整治社區“髒亂差”現象,圖為環衛工人在清運社區垃圾。(記者 韓海波 攝)

緊盯文明城市創建目標,為創建營造良好氛圍

鶴山區盯緊文明城市創建目標,全面梳理、重點整改工作任務,下發整改臺賬。按照臺賬要求向廣大青年志願者發出倡議書,組織轄區文明單位的文明志願者分時段、定人員、定崗位,深入鄉(鎮、街道)、公園、社區、村莊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宣傳活動。向社區居民宣傳文明禮儀知識,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文明風尚有機融入社區生活;倡導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做文明人,提高廣大居民的素質;組織志願者深入社區開展清除垃圾、清除小廣告、清除私設路障、清除亂堆亂放雜物、清除雜草等活動,整治社區“髒亂差”現象,指導社區推行垃圾分類,努力營造整潔的社區環境;利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站、所)大講堂、夜校、理論宣講、文藝宣傳進學校、進企業、進基層活動,大力宣講創建文明城市知識,動員市民參與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營造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環境氛圍。

深入開展“文明服務我出彩、群眾滿意在窗口”、誠信單位、誠信企業和文明示範街區、文明示範門店創建活動,將文明元素植入城市建設中,集中精力打造文明示範街道、社區、校園、公園等8個創建標杆。該區還組織轄區所有學校、社區、單位到標杆單位進行觀摩學習、進行經驗交流,把文明標杆單位的做法輻射到轄區各部門、各單位,以點促面、連點成線,做到全面動員、全員參與、全域創建。

據統計,鶴山區共組織志願者隊伍48支,開展各類文明創建活動152次。

該區緊扣全國雙擁模範城創建標準,精心謀劃,在景區、公交車站、銀行、超市、醫院等服務窗口設置軍人優先、軍人乘車免費標誌;在鶴壁集鎮、鶴壁工業中專舉行了兩場國防教育、國防知識宣講活動;加快推進“八個一”工作,在南山下河南岸的雙擁遊園裡安裝了風景石標誌牌,樹立了4尊英雄塑像,鶴山區政府3號院前的“雙擁巷”已備案命名,完成了巷內創建氛圍建設;已完成“八一林”建設,設立了標誌碑;鶴山區轄區內的每個鄉(鎮、街道)已確定雙擁示範點;88塊“擁政愛民,擁軍優屬”服務標牌全部安裝到位,為“雙擁模範城”創建營造了良好氛圍。

總值班:靳麗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