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美麗鄉村——長子縣遠近聞名的大堡頭村

西依潛山,

南接張嶺,

北毗濁漳河,

茅舍映荻花,

落日映殘霞,

一帶山如畫。

舊街石沿猶存,

回民清真寺依在,

常家疙廊、張家巷,

……

美麗的大堡頭村,勾起了幾代人的回憶。


走進美麗鄉村——長子縣遠近聞名的大堡頭村

大堡頭村,地處長子縣城南5公里處,是長子縣大堡頭鎮政府所在地。東壤長治市郊和太鄭鐵路,西依潛山(堯廟山),南接張朱嶺或叫丹朱嶺,北毗濁漳河,是一個美麗富饒的村落,也是一個比較前衛的村鎮,文化、教育、農業、商業等,都走在全縣的最前端。

走進美麗鄉村——長子縣遠近聞名的大堡頭村

大堡頭鎮政府

走進美麗鄉村——長子縣遠近聞名的大堡頭村

大堡頭中學

20世紀80年代末,大堡頭中學曾因特色教育“3+1”模式,引起國家教委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推廣。

建築篇

走進美麗鄉村——長子縣遠近聞名的大堡頭村

因大堡頭村有一部分回民,所以在村北頭建有一清真寺,供村裡回民做禮拜用。

走進美麗鄉村——長子縣遠近聞名的大堡頭村

舊街的南端是南石坡,南石坡路東曾有一個不小的祠堂,祠堂坐東朝西,高高在上,需拾數十級臺階而上。裡邊供奉著以常氏家族為主的神祖位牌,可惜文革時被毀。

走進美麗鄉村——長子縣遠近聞名的大堡頭村

舊街中西段,落座著一尊古廟————關帝廟。廟分上下兩院,上院正殿端坐中央氣勢恢宏,內塑關公尊神諸位,左右各有偏殿耳房。上院有東西廊榭對稱,上下兩層遙相對應。正殿對視正門喧樓,是古人用來唱戲的舞臺。相傳在此舞臺上,曾出現過許多當紅的戲曲名角兒,如常香玉。

古廟的院中央曾矗立著一顆百年不止的參天古柏。現古廟已被縣政府列定為了縣級文物予以保護。

20世紀80年代,長子縣唯一的一個國營棉織廠坐落在舊街西南處。幾經風光,幾經掙扎,再經重組,終倫倒閉。

走進美麗鄉村——長子縣遠近聞名的大堡頭村

大堡頭大禮堂興建於20世紀60年代,內部可容納1500餘人,寬闊敞亮,頤氣大方,先後接受過全國各地知名文藝演出團體的演出。

走進美麗鄉村——長子縣遠近聞名的大堡頭村

大堡頭村大禮堂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走進美麗鄉村——長子縣遠近聞名的大堡頭村


每年農曆四月二十八十一月初一,是大堡頭村最熱鬧的日子:廟會。十里八鄉的村民都會在這幾天聚集在大堡頭村趕廟會。而此時,唱大戲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項目。

走進美麗鄉村——長子縣遠近聞名的大堡頭村


大堡頭村的戲臺子就建在大禮堂內,每次廟會,戲臺子前總是座無虛席,這樣的排場總要持續三天三夜。有時遇到好的戲班子,村民們意猶未盡時還要加唱幾場。

人物篇

20世紀40年代,開國大將陳賡將軍親自指揮部隊夜襲大堡頭,中將周西漢,則是夜襲大堡頭戰役的具體執行者。

周西漢在《夜襲大堡頭》中回憶道,這條南北長約一公里的街道,是村裡的舊街道。據說當年陳庚的部隊就是從此街口開進大堡頭的。

走進美麗鄉村——長子縣遠近聞名的大堡頭村

“常家大院”

村裡有個文化人,人們稱為“常先生”,如今居於村南的五隊(五組)的“常家大院”依然存在,只是人丁亡盡,已成一處破敗不堪的荒蕪之地。

90年代末期,大堡頭鄉來了一個年輕的“鄉黨委書記”————程子健。

程子健,張店村人,先後做過教師、長子縣國營色頭煤礦技改員、副礦長、礦長。履新大堡頭鄉黨委書記之後,狠抓當地特色經濟,與時俱進,築巢引鳳,使得全鄉GDP指標名列全縣前茅。

在他的努力推動和主導下,大堡頭鄉由原來的鄉級行政建制一舉被提升為鎮級行政建制,這一劃時代的戰略提升,彰顯了程子健卓越非凡的領導才能。大堡頭村的經濟騰飛和和後來皮衣城的“聞名遐邇”,正是從程子健的思路引發而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