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行業的最終結果是怎麼樣呢?

財商來啦


Z哥我覺得外賣行業的最終結果並不一定會在外賣這個行業裡。


因為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外賣平臺的業務邊界在不斷擴充。我們可以看一下美團和餓了麼目前的首頁。


大家對外賣的認知,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吃的」和「喝的」,然而目前的外賣平臺反而更像是一個“跑腿平臺”,任何同城內的配送都可以做,「吃」和「喝」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所以,未來的外賣平臺競爭是「同城配送」的競爭。


另外一個很大的外部變量是傳統的線上電商逐漸開始走到線下,大力推進所謂的「新零售」。

而新零售的幾個重要特點之一就是“貨物能更快的到用戶手上”。但是這也不可能每次讓用戶付出自己額外的時間去“提貨”。想要魚和熊掌兼得怎麼辦?是同城配送表現的時候了。

所以「新零售」也給同城配送的未來帶來了一塊很大的市場空間。


但是,商業競爭其實是一個「無限遊戲」,所以也不會存在所謂的最終結果,不管是市場還是企業,都需要不斷的擴張、擴張、擴張,因為沒有擴張就沒有增長。

所以,最終結果在哪?誰也猜不到。但是我們可以預見的是,它正在向下一站「同城配送」前進。

未來,得騎手者,得天下。


不知道你怎麼認為呢?歡迎在留言區和我討論哦:)

既然看到這了,送我一個「贊同」吧,支持我的創作。

也可以「關注」我,帶你以技術思維看世界~

想更進一步和我一起玩耍,歡迎「搜索微信公號:跨界架構師」。

內容包括:架構設計丨分佈式系統丨產品丨運營丨個人深度思考。

讓我們一起為了理想的生活而奮鬥~


跨界架構師


中國外賣行業的最終結果——淪落為廉價餐飲的銷售平臺。

首先,現在外賣平臺的配送費都不高,基本在每單6元錢左右。配送費不高的原因在於,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有限。如果你點一個30元的餐飲配送需要30元,你認為消費者(正常情況)會買單嗎?而配送費用不高,也就決定了配送的體驗不好。你看餓了嗎、美團那些騎手的保溫箱就知道。是藍色的?是黃色的?不——是黑色的!

其次,外賣行業的性質,決定了它需要儘可能多的商家入駐,這樣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用他們的平臺。基於這個原因,他對入駐商家的要求必然就不高(雖然不斷的整頓)。而商家的目的當然是為了賺錢,一波一波的優惠背後就是食材質量的不斷下降。還有一點很關鍵,有的商家事實上已經是隻做線上銷售,這樣的商家整體的投入會比傳統的餐飲業低很多,這樣一來更不害怕口碑等等的問題。

第三、外賣騎手的素質也決定了整個外賣行業的未來是沒有希望的。闖紅燈、逆行、超速是常見的,也有盜竊、強姦等等惡性事件。表面上是棋手的問題,實際上是外賣平臺管理的問題。根本上來說,是外賣平臺根本不想在騎手這方面多花錢,原因還是因為中國整體的消費能力不高,更本支撐不起更好層級的外賣消費(這裡所說的是大眾消費)。

第四,無論你在餐飲實業做的多好,當你外賣依靠其他平臺(美團,餓了嗎),你的命運,至少來說你的外賣命運就掌握在別人手裡(給不給流量他說的算),你就得按他的規則辦事。

所以,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洋快餐,那麼注重成本的情況下,寧願多花錢選擇自己員工配送而不是選擇外賣平臺。


跆拳道海帶



外賣行業的最終結果是什麼?

肯定不會是單純的外賣平臺問題。


從兩個方面來討論吧。

第一:未來的外賣平臺會是怎樣的?

顯然,無論是美團,還是餓了麼,都不會是外賣行業的終極形態。目前以外賣為主的平臺模式,僅僅是在外賣這個點發力;從長期來看,平臺型企業最終會包含外賣,鮮花,同城快遞,等等其他業務。實際上目前已經在向這方面發展了,美團,餓了麼已經在同城物流方面開始發力了。在可以預見的將來,這將會持續發展的業務,最終平臺都會淡化目前以外賣作為主打的形態,而以其他形態取而代之。

這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將來我們不但可以定外賣,我們同樣可以訂百貨,訂衣服,訂快遞,可以說,包羅萬象。


第二:未來的同城物流會是怎樣的?

就目前而言,同城物流,如美團,餓了麼,閃送,順豐急送等配送模式,採取的都是點對點的配送模式,對於短距離的配送暫時還是比較合適的,但是對於中長途的配送,顯然是有些力不從心。那麼,從長期而言,未來極有可能出現專門的微型地鐵通過四通八達的地鐵網,以專門進行物流的輸送。當然這不同於目前的城市地鐵,而是一種微型地鐵,通過簡單的拼裝,就可以實現點對點的快速運輸,無論颳風下雨,都可以保證穩定的遞送速度。未來的同城物流將是微型地鐵+站點騎手的模式。


我不知道會不會有平臺的中高層朋友看到我這個帖子。我這裡可以立個flag,

微型地鐵必然是未來同城物流的主流方式,現在如果能夠在這方面進行開發,在硬件層次解決問題,開發出微型地鐵系統,那麼在將來的競爭中,必然佔據絕對的優勢地位。雖然現在還八字沒有一撇,但是這是必然的趨勢。


結論:

外賣平臺的最終結果,是沒有了外賣平臺,取而代之的是綜合性的平臺。
未來的同城物流,必然是微型地鐵+站點騎手的模式。


張子曰


外賣行業比較有特點的就是快速,快速消費,之前點了一份11塊錢的小面,味道真的非常不錯,不過我是很少點外賣的,不會因為其它原因,我家冰箱裡面的東西是在是太多了,不僅僅有各種牛肉,羊肉,牛奶,紅酒,酸奶,而且也是通過外賣購買的,所以我對外賣的瞭解就是未來外賣會取代一切消費品類模式,而下面的店面將以體驗店的方式實現,說實話,我很少去那些體驗店,最多也只是去看看電影,而最近我甚至連電影也不出去看了,而我的消費方式全部都是快遞,除了出差住酒店外,我基本不去外面的店裡買東西,而那些店基本上也都有外賣,隨著中國人的消費能力提高,未來的日用品消費基本全部在外賣中實現.


資本研究員


對於外賣行業發展,目前看來,美團和餓了麼兩家獨大,新的玩家進來並且生存下來的可能性不太大。

這個行業肯會越來越規範。無論是美團還是餓了麼,都存在著太多的問題,比如外賣小哥偷吃客戶的食物,顧客惡意差評、食品衛生、外賣小哥撞人等,這每一件都不是小事。

其實我一直覺得點外賣就算比堂食貴也是正常的,因為送上門是需要人力成本的,自己也獲得了方便,包裝費什麼的好說,有沒有有一樣。這也註定了不能比堂食高太多,太離譜了,消費者寧願多走兩步去店裡吃。

對於外賣平臺未來發展,不會走向統一,只會更加規範,配送會更加全面,不止是餐飲!

感謝大家百忙之中點開本文,

情人節快樂! 願有情人終成眷屬!




海曾懷疑


提到外賣,一般大家會想到美團,餓了麼,不知道國內還有那麼多平臺吧?


也不能說外賣市場被這美團和餓了麼全部壟斷,這也有其他平臺存在,比如說被“餓了麼”收購前的“百度外賣”,依然活躍在配送範圍小,外賣需求低的縣城區域。如果外賣平臺只和當地合作的話,比如和餐飲商家合作推出促銷優惠,還是有一定的生存空間的。


我認為外賣行業的最終結果到底是不是美團和餓了麼兩大平臺分割大部分市場,還要看其他互聯網企業有沒有意願介入..畢竟有了知名度的話,人們還是願意去嘗試的。像京東,這兩年涉足的領域就很多,從超市生鮮到線下便利店,感覺是在畫大餅,如果有一天京東也推出了外賣平臺,比其他平臺還要快,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其實作為消費者來說,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一家獨大的局面,美團或者餓了麼最好在市場中抗衡生存。以移動支付為例,微信支付和支付寶支付相抗衡,這樣有利於維護市場的穩定,為消費者提供選擇的空間。之前的網約車平臺被滴滴打車一家獨大,以至於後來滴滴出事之後,滴滴取消了一段時間深夜約車的項目,很多人反應,晚上出門如果在網上約不到車,那就乾脆不出門了,因為出租車不好打到。有的人卸載了滴滴後就傻了,不知道還能用哪個平臺打車,從這可以看出完完全全地對一個平臺形成依賴,是很可怕的。


monkeyflowers


外賣行業仍然在日新月異的發展中,因為智能手機的普及和懶人經濟的發達,而且城市人口流動頻繁,很多人都是租房子住,所以對於外賣的需求仍然會進一步增長。


但在行業發展趨勢中,卻並不一定是每一個商家都能從中獲益,餓了麼和美團外賣,包括美團點評下面的點評家的外賣,其實仍然在靠補貼吸引用戶,對於平臺來說補貼的程度較大,而廣告費和抽成收入仍然處於較低的水平上。對於商家來說,尤其是小型的外賣商鋪,美團餓了麼這種平臺的抽成對於他們的利潤損害較大,所以很多商鋪都在籌劃將自己的用戶聚攏到自己的平臺上自己掌握數據,如開發自己的app,或者是小程序,用各種福利來吸引用戶註冊,當然,對於比較大的餐飲店鋪來說這個決策是更加有利的。名氣不大的店還是需要在平臺上刷臉引起注意,來吸引更多的用戶。


鉛筆道


外賣行業,最終可能就是一兩家獨大,

社會的越來越發展,懶人會越來越多,

這個都是由於人性的本能所決定的,

包括我自己都是一樣,會越來越習慣那樣的生活習慣,越來越依賴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生活節奏,

但是,我相信監管部門,相關的法律法規,也會越來越完善。促進這一行業的發展,畢竟這個行業還是帶動了幾千萬從業者的切身利益。

由於現在就幾家平臺,所有的後來者,都差不多會淪為炮灰,比如後來的滴滴外賣,前段時間還是抄的很熱,現在呢。還有的就是像京東達達越來越難搞了,訂單也沒有,所以我就想說,後面的外賣行業一定會一兩家獨大的,不服來辯。





幸福的裸婚小夫妻


最終結果怎樣,我認為還是要把握這個行業的趨勢以及自身要有清晰的定位。

我們認為,未來的外賣行業會有這樣三種明顯的發展趨勢:

智慧化

外賣行業其實還處於很初級的階段。實物電商已經邁入3.0時代,餐飲互聯網還處於電商1.0階段,未來線上線下的融合將更加緊密。除了就餐,未來各個環節都將會實現線上化、電子化,從而獲取消費者在各個節點的數據,為商戶的個性化營銷、精細化運營提供數據依據,更好的發揮平臺的服務作用。

原材料標準化

餐飲行業集中度低,百強餐飲企業站全國餐飲收入的比重還不到10%;而且,上游原材料供應商信息化程度低、標準化程度低,且資源分散。兩項原因共同造成原材料採購成本居高不下,原材料供應商的標準化有利於下游餐飲商戶提升毛利。

高端餐飲平民化

隨著人均收入水平的逐步提升,居民對“食”的要求越來越高。盒馬生鮮高端餐飲零售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證實了消費者願意為好的產品買單。更多高端化外賣商品的推出將是未來主要趨勢之一,進而有效提升外賣客單價,改善餐飲利潤。

我們認為,牢牢把握住外賣行業的發展趨勢,才能保證自己的有效競爭地位。


合一股權設計


外賣市場已經發展很久了,從早先的多家平臺共同競爭,發展到現在,已經只剩下兩家巨頭——餓了麼和美團,那麼最後鹿死誰手呢?

首先,外賣市場很大,不太可能出現完全壟斷性,就像阿里在電商界一樣,它沒有唯一性,這與騰訊有很大區別,社交具有相對唯一性,大部分人都用微信交流的時候,你就很難用其他的。但是外賣市場不一樣,只要你準時送餐,只要一點小優惠,自然會有很多人倒頭,也就是說,外賣行業的客戶粘性不高。

其次,美團最近也要上市,也是不缺錢的主,餓了麼背後是阿里;阿里強在資金題量大,支付寶入口,而美團則是這個領域的傳統強者,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二者目前都沒有完全擊敗對方的硬實力,在資金實力方面,餓了麼並沒有太大劣勢。

再次,雖然餓了麼的市場份額要低於美團,考慮到餓了麼已經收購了百度外賣,也就是說美團和餓了麼實際上沒有多大差距。這還是早先的數據,自從阿里收購了餓了麼以後,介入了支付寶,餓了麼的市場份額還有一定的上漲。

最後,就服務來說,二者也沒有太大的區別性,這種競爭態勢還將會繼續很長時間。因為這個市場夠大,任何一方都不會輕易認輸,如果哪一方做的不好,就可以隨時引入新的資本和管理層,然後重新打價格戰,吸引客戶,沒有盡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