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两个英语老师,一个经常打骂学生,教学成绩好,一个不打不骂,成绩差,选哪个?

英语老师David


这个题目选项的设置有陷阱,我们来分析一下:

选项A:打骂学生的老师,教学成绩好;选项B:不打骂学生的老师,教学成绩不好。

很明显,设问者是以两个维度来区分老师的,一个维度是打骂/不打骂;另一个维度是成绩好/成绩不好。

但是以这样两个维度来衡量老师,可不仅仅有两个选项,而是有4个选项,除了前面列出来的A、B两项,还有下面两个:

选项C:打骂学生的老师,教学成绩不好;选项D:不打骂学生的老师,教学成绩好。

当我们把这C、D两个选项也列出来之后,所有人都会知道该选什么了!那就是D:不打骂学生,教学成绩好的老师。

那么设题者为什么不写出后面两个选项呢?

一是设题者本身就是简单的二元思维,动不动陷入两难选择,看任何事情都是非A即B,看不到第三种乃至第四、第N种选择,所以,这种人往往过得比较纠结。

二是设题者考虑问题缺乏MECE的逻辑。也就是说,ta不能有逻辑地思考事情,搞不清一事物与它事物之间的关系,比如包含与被包含,相交关系,相对关系,互补关系,相背关系,等等。ta对事物的分类往往要么交叉,有重复;要么有遗漏。做不到既无遗漏,也无交叉,也就是MECE。好比春夏秋冬,上中下,古今等都是MECE,但春夏冬,就有遗漏;而春、仲春、夏、仲夏、秋、冬,就有重叠了。

三是设题者对于教育有误解或是成见。一来ta认为教师只要教学成绩好,就可以采用打骂学生等不适当的教育方式;二来ta把学生成绩好归功于教师的打骂,似乎不打不骂便不能成才。前者是典型的唯成绩论,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异化了教育的根本目的;而后者是错置了因果,打骂只是达到目的的可用但最好不用的手段,绝不是取得好成绩的原因。否则,很多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就要遭殃了!

除此之外,最怕的是设题者对老师有恶意,故意塑造出不懂教育,只知蛮干胡来的教师形象。实际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好老师比比皆是!他们有高明的教育艺术,教书育人样样在行,哪是除了打骂、除了成绩就不知道做什么、为什么的人呢?

但愿题主不是心存故意。


剑客谈教育


这个问题真好,我家孩子就是刚刚经历了这样的事,初一时的英语老师(女老师)对学生非常严厉,经常因为学生背不过单词,课文而惩罚学生,有时候用教鞭打手心,有时用脚踢屁股。班里的成绩级部第一,平均分都比别的班高二十多分。初二时,这个女英语老师下乡支教,换了一位脾气极好的男老师,上课时候他大讲,个别学生小讲。我孩子在班里当班长,上课的纪律需要班长维持,这个老师镇不住场。没办法,我给孩子转学了。半学期后,期中考试,班里成绩级部排到第四。八个班级。这个老师教两个班,另一个班倒数第一。原来另一个班成绩是级部第三来。


yuan050109


谈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个真实的事。我女儿现在就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大二,之前就读于一所私立封闭高中,高三时班主任是个男老师,对学生很严厉,经常骂学生,学生都怕他。但是我女儿就非常感激自己的班主任,说没有这样的班主任就没有那样的成绩。而且上大学时和我们说了一件事:学校严谨家里给孩子邮寄零食食品,为了这事班主任把全班学生都骂了,但是事后学生都知道了,班主任做工作把事情压下了,否则,学校知道了并查实,最重的处罚可能就是劝退。

说一下,这是一所全免费私立高中。这个班主任是真的负责任,是真的为学生好。对学生严厉是整肃班风和纪律,为了学生专注学习。虽然骂学生,但也不是难听的侮辱人的话语。

其实哪个老师愿意骂学生?老师就是再愤怒,也轻易不会说有损人格的话。如果老师说想当过分的话,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情形,都可以想象的到。

人最起码要分清是非黑白,知道好歹。孩子太小价值观模糊,那么作为家长的大人呢?你们也价值观模糊?我记得我女儿初中毕业,到几千公里的外地读高中,我就跟放心,因为我确定我女儿已经形成了起码的个人价值观。走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两个词:谨守本心,尊重本心。

所以,对于老师骂学生,到底是因为什么,出于什么目的,这些了解好才好对老师做出评价!


剑胆香魂


首先我正面的回答,我会选那个教学成绩差的。

可能就有人会问了:“你一个老师,都不能谅解老师打学生的行为吗”?不,不是这样的。我作为一个老师,非常理解老师打学生的无奈,我也赞成适度以“戒”为目的的打。但为什么不选教学成绩最好的那个老师?问题就出在“经常”二字。也就是说,我选教学成绩差的老师,只是不得已的选择。


我的初三数学老师也打学生的,只不过他第一学期中段试之前没打过学生,中段试之后才开始打学生。而我隔壁班的数学老师也打学生,而且是一开学不久就打,不会做题打、不完成作业打、上课走神打、单元考试成绩差更要打,“打”似乎是一个常态。于是中段考试的时候,我们班的数学平均分比隔壁班差了两分。中段考试以后,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也开始打学生了。只不过他不是什么都打,他只是在认为你能做出来的题,不会做或者是会做的做错,才会打。也就是说,我们数学老师是有针对性的打。他打完我们后会说一句话:“我打你不是因为你考不了高分,而是因为你该会做的题不会做或者做错。人如果不能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是一种罪过”。


后来,第1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只差隔壁班0.5分。第2个学期的期中考试,我们班的数学成绩就反超隔壁班三分,中考我就不太清楚了。后来我终于想明白,为什么数学老师中段是之前不打我们?是因为他还不了解我们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压政策尽管是可以让学生成绩好,但也不一定存在必然的关系。而且经常打骂学生,对学生影响也不好,因为这给了学生“暴力是管用的”的表象。如果学生把“高压政策”理解为无所不能的法宝,那么将对我们的教育造成致命的打击。

期待你的认可和关注!


肥仔老师谈教育


你们真的认为成绩好一定是打骂出来的吗?

我是个脾气非常好的老师,教了10多年书,没有做过班主任,直到我将近40岁离开学校的时候,我还是那种和18岁的学生没什么代沟的人。下课后我很喜欢和学生一起聊天,所以没有学生怕我,但是不得不说,我教的班级我这科的成绩不错,当然会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有上课不听讲的,但是整体平均分是ok的,因为我本身教了好几个班,成绩肯定也有不同,我不得不说,不严厉的老师不适合做班主任,班主任是一定要厉害的,班主任厉害的班级纪律好,成绩就好,到这样的班级上课,只需要把自己的课讲的生动,有条理,学生自然就能学进去,课后巩固一下,每次有个课前小测验,效果就不错。我们学校曾经有段时间分重点班,那个课上的就很舒服,学生自己有上进心,基本不用老师打骂。

没有从来不发火的老师,但是一般也上升不到打人这个层面吧?尤其是大城市,骂人的老师不少,敢动手的老师不是很多。

我初中老师就很愿意发火,全班同学都不喜欢,直到成年了也不喜欢。发火还能让学生事后感激的老师多数是心地善良,脾气暴躁而已。但是有一类老师打人骂人就是为了自己的掌控欲而已,我个人表示很不喜欢。

很想知道那些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的优秀教师们打骂学生吗?


莱茵河畔金荔枝


这个问题问的绝对化了,你既然要知道老师的教学特点,更要知道老师之前的教学成果。应该以教学成果,家长口碑为主。老师打了,学生状态有变化,成绩有提高,那我得谢谢老师,谢谢她担着风险帮我教育好孩子。我初中那会儿,班主任都可以随便打。我们班主任男老师就不直接打学生,惩罚那些熊同学基本是踢屁股、罚俯卧撑、蹲起,那些同学还感觉挺有面子,被罚了也笑嘻嘻的,但也起到了维持班级秩序的作用。虽然他们成绩提高作用不大,但因为他们守规矩了,给我们算是创造了好的学习环境,全班也都喜欢我们这老师。那些把精力大量消耗在熊孩子身上,为他们一点点进步花费巨大精力的,是对更多同学的不负责任。总之,只要方法有效,不动手最好,动了,也行。😁


吉米143642833


作为家长,我会选不打不骂的老师。

成绩的好坏不是老师打骂出来的,一定是教出来的。但如果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再好,会打骂孩子,那也不是什么好老师,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很可能成长孩子的童年阴影。

孩子确实得严格教育,但不是体罚和人格侮辱。有件事十几年了我都记得清清楚楚:有个男同学比较臭美,上课照镜子。被老师当场打了一巴掌,还骂他“你生就的相,造就的样,再照也是这副狗屎样!”此话一出,全班轰然大笑,因为男同学确实长得丑平时却总说自己是帅哥。这件事后,班里人老是拿这话嘲笑他,连我到现在都还记得这句话,可想当时对他的伤害。后来他辍学了,但人家现在当老板了,连以前的班长都比不上他这个学渣挣得多了!

作为家长,我不会把孩子成绩的好坏归咎于老师身上,这让老师压力多大啊。智商、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学习方法、老师的能力以及孩子的努力都是缺一不可的。我有个大学同学,她是特别勤奋努力的人,那时候她每天晚上都拿书去图书馆自习,然而她看了3个月的书居然还挂科了,我们只看一个礼拜的人倒还过了!她的毅力也很强,从毕业到现在10年了,她考了10年的日语一级考试都没过,1年可以报考2次总共20次啊?她依然没有放弃,我都佩服她!但这不能怪老师吧,有些同学考2次就过了。所以,成绩真的跟老师打骂没关系,关键还是自己本身吧。


慧子说



我是一名工龄20多年的语文老师,也过很多年班主任,现在依然是六年级的班主任。虽然我不赞同“黄金棍出好人”的理念,但是,我认为教育孩子是应当有所惩戒的。

1.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能过依靠说服教育的。

作为班主任,给孩子创设一个有良好班风的集体非常重要。所以不得不说,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老师会付出很多心血。

拿我自己来说,每天晚上我都要等孩子们熄灯就寝,到寝室清点了人数才回家,很多班主任都是这样。不为别的,我们班是出了名的调皮班级,尽管得了好几次县“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大部分孩子学习都很自觉,但孩子们始终是孩子,还是有违反纪律的时候。现在离毕业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一方面我舍不得孩子,另一方面,我怕孩子出事,守着孩子,我心里踏实。

当孩子犯错时,我一般是说服教育,但是偶尔也会打手心。记得前几天午休,我进教室时,就有一个孩子在教室里飞纸飞机,看见我,他急忙回到座位上,我没有批评他。过了几分钟,我又去教室,有两个男生在下棋,刚才飞纸飞机的男生在旁边看。我三个孩子都轻轻打了手心,然后守着孩子们睡觉。等午休时间结束后,我把孩子们叫到办公室,又给他们讲道理。最后,孩子们心悦诚服地回教室了。

2.老师的惩戒是有原因的,要看老师打骂学生的原因,老师也要正确处理。

如果孩子屡次犯相同的错误,甚至是因为老师反复强调还会犯错,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往往需要提醒或惩戒,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批评就是批评,不要去侮辱孩子,在批评之后,需要给孩子讲道理。



如果一个老师经常无缘无故地辱骂孩子,那是会引起孩子反感的,甚至在孩子心里留下阴影。这就与教育的目的背道而驰了。

3.家长要与老师的教育方向保持一致。

记得我儿子上高中时,高一高二由一个男老师教英语,高三时,换了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女老师。孩子是这样评价两位老师的:原来的老师经常和我们玩,关系很好,但我们英语成绩不够好;这位老师很严厉,但是却非常细致,我们学到了很多以前忽略的东西。

因为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会教孩子辩证地看待问题,即使当孩子表现出对某个老师不满的时候,我依然会站在老师那方。让孩子发现老师身上值得他学习的东西。

所以,如果是我的话,我好好选择前面那位老师,因为我相信,老师打骂孩子是有原因的。当然,老师对孩子要宽严适度,要尽量以说服教育为主,即使批评孩子以后都要给孩子讲道理,不要给孩子留下阴影。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中学的两个英语老师,一个经常打骂学生,教学成绩好,一个不打不骂,成绩差,选哪个?一个也不选,都必须进行改造,才能胜任教师工作。

第一位,经常打骂学生,这样的老师,即使教学成绩再好,对学生的成长也极为不利。在这样老师的影响下,学生品德上可以说是一定会出现问题,不是性格懦弱胆小怕事没担当,就是有暴力倾向,很难培养出人格健全的人。育人的方向不能把握,要成绩又有何用?

第二位,不打不骂,成绩差。成绩差的原因何在?是责任心缺乏还是教学水平不济?如果是责任心缺乏,这样的教师是不可能教好学生的。教学水平不济,只要有责任心,只要不断学习,教学水平会得到提高。有了责任心,教学水平很好,不打不骂学生,爱生如子,离好教师也就不远了。

第一位老师,也许责任心是强的,但是必须改变打骂学生的习惯,杜绝这种行为。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必须在人格平等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就变味了,变成了侮辱和体罚。这位老师如果该掉了行为习惯,保持较强的责任心,就会变为一名优秀的老师,那时候就是家长和学生的首选。

第二位老师,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必须提高教学水平,有了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有了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也就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了,教学成绩不会再差,会变得成绩很优秀。


当代师说


首先老师不会什么凭白无故的打学生,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课、认真作笔记、认真做作业,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不搞小动作、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对老师同学有礼貌……,相信每个老师都爱这样的学生,甚至还会给这样的学生提供很多帮助!老师打学生,是提醒学生努力认真学习,成绩才好,说明老师是真想为学生好,肯定选这样的老师。

其次,老师打学生是国家法律法规都禁止的,老师应该关爱学生,可作为学生就应该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的纪律,但事实上很多家庭的孩子情况多种多样,来到学校只要一披上“学生”这件外衣就开始为所欲为,上课不听、小动作多、调皮捣蛋、甚至公然挑衅老师等等,只要老师管教或有什么冲突,家长、媒体、社会與论就会对老师和学校找麻烦,教育局为了息事宁人就不惜处罚老师,久而久之,老师就不敢管学生,成绩就自然不好了。

如果是正常的家长和学生,肯定会选择严格的老师,只有支持老师、理解老师、信任老师,老师才不会畏首畏尾教育学生,也才能教出好成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