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異家庭的我,只能與母親一起生活五天



離異家庭的我,只能與母親一起生活五天


《歸來》劇照

- 成 長 故 事 -

我愛母親,一如開始。但我不會傳達自己的想法,也不會調節與她之間的矛盾。我不知道自己哪句話會傷害到她,索性我儘量少開口。

第一天

我終於還是來到母親在的城市。

自從母親在這裡穩定下來,每次我放寒暑假,她都希望我能來這裡陪陪她。之前我都是敷衍幾句,但是這次已經買了票,要在這兒待上一星期,陪母親過個年。

一同來接站的還有一位阿姨,母親說是她的朋友。我進車後道了聲阿姨好,便閉上眼睛假寐。

到了目的地,道別朋友,母親接過我手裡的包。

“這都什麼呀?這麼重,不是跟你說不要帶什麼東西嗎?沒有的話可以買。”

“外婆讓我帶的年貨。”

“行。先回家吧,太冷了外面。”

眼前是一棟兩層高的小樓房,覆著水泥灰。母親在一樓租了一間房,裡面有兩個小房間,一個衛生間,還有一個勉強算得上是客廳的地方。

地方不大,倒也乾乾淨淨。想起來母親也是愛乾淨的一個人,以前她在家的時候,家裡都是乾乾淨淨的。

院子裡掛著臘腸。母親說,知道你愛吃,特意找人弄的。

我跟母親進了房間。不多久,母親又離開了,說一位阿姨的店裡缺人,需要幫忙。

母親走後,我躺在床上看了看手機:1點11分。

因為坐車的疲倦,我已經睜不開眼了,但或許是因為換了環境,我又怎麼也睡不著。

翻了個身,一些零零碎碎的畫面慢慢湧入腦海。

像是被按了暫停鍵,一個畫面停在腦海——站滿了人的大堂。

大概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小女孩因為怕黑,早早地躺在床上,用被子矇住頭。爸爸媽媽不知道在哪,現在還沒回來。

睡夢中的小女孩是被爭吵聲吵醒的。她從被子裡緩緩伸出頭,是爸爸媽媽回來了,他們在大堂裡吵架。

小女孩不敢睜開眼睛,耳朵時刻留意著父母的動靜。

爭吵聲,辱罵聲。爸爸好像打媽媽了,媽媽好像抓傷了爸爸……為什麼?好像是因為賭錢賭輸了。

“啪!”

小女孩嚇得睜開眼,又慌慌張張地閉上。

是玻璃碎落的聲音。小女孩猜想,可能茶几碎了。她學習時趴著的茶几,是透明雙層玻璃,第二層還有金魚戲水的圖案。

大堂裡的動靜小了,傳到小女孩這裡的,只有母親哭泣的聲音。

再次迷迷糊糊醒來,是被尿意憋醒的。但是去茅房就得穿過大堂。小女孩靜靜聽了一會兒,發現什麼聲音也沒有了,這才披著衣服下了床。

大堂裡都是人,好多人。茶几真的碎了。許久不見的外婆來了,還有叔叔,大姨……就連忙碌的舅舅也來了。

他們是來接媽媽的嗎?今天之前還覺得特別想念外婆,但要是把媽媽接走,就希望外婆能早點離開。小女孩想。

零零碎碎的畫面放映完,看看手機屏幕,已經是2點整。母親還沒回來,也沒有發消息。我小時候也是這樣,經常在床上等著等著就睡著了。

忽而大門有鬆動的聲音。房間門被打開,燈亮了。我抬起頭。

“怎麼還沒睡?”

“睡不著。”

“剛來第一天可能有點認床,往後就好了。”

“嗯。”

母親收拾了一會,也躺下了。母女倆擠在一張床上,好在身形都比較瘦小,也還算寬鬆。

良久,背後傳來母親平靜的聲音:

“你恨媽媽嗎?”

我沒有立即回答,因為我不知道母親指的是哪件事。

“不恨”。我回答得堅定。我確是從來沒有恨過母親。

怕母親不相信,我再次開口:“你盡到一個母親的責任就夠了。”

這些年的生活費、學費都是母親給的。我覺得這些便是一個母親能做的了。

“你會不會怪媽媽沒在身邊照顧你。”

“不怪,以前不會,現在也不會。”

我沒見過其他孩子在父母身邊是什麼樣子,我也從來不會想象自己的父母如果在身邊,我們該怎麼相處。但很多事情我可以自己解決。

聽到母親輕輕嘆了一口氣,我們也都沒再說話。

媽媽離開的那天,小女孩正在學校上體育課,突然被門衛大爺喊去,說有人找,跑到大門口發現是媽媽。

媽媽告訴小女孩,她要走了,出去打工,告訴小女孩自己在家要好好聽話,好好學習。小女孩木訥地點頭,看著媽媽帶著墨鏡,騎著電動車走了。

後來小女孩躲在教室裡哭了一節課。再後來,外婆告訴她,媽媽眼角被爸爸打青了,所以走的那天才帶著墨鏡。爸爸把媽媽的心徹底打涼了。

第二天

起床後,母親問我想吃點什麼,我表示無所謂。

母親搬來電磁爐,放上一個平底鍋,準備弄火鍋。我吃了兩口就不動筷子了,母親廚藝一向不好,我是知道的。

坐在床上正看電視,母親又端來一碟子五顏六色的水餃。

“你吃點水餃吧,剛才都沒怎麼吃。”

“你放那吧,我餓了再吃。”

“行,你餓了就在微波爐里加熱一下。那邊屋子裡有你愛吃的火龍果,知道你愛吃,我讓人給我寄過來一箱。還有橘子,蘋果,葡萄乾,龍眼,你想吃什麼自己拿。我今天去一天,明天就不上班了,在家陪你。”

“嗯知道了,你注意安全。”

緊接著聽見大門關上的聲音。

我盯著那一盤水餃,愣了一會,然後計算起自己有多久沒吃過水餃了。

半晌,我拿起筷子夾起一個塞進嘴裡——也沒有印象中那麼難吃。三個下肚,填補了空缺的胃。臥室裡只剩下電視發出的聲音。

母親剛出去打工那一年,小女孩上六年級。

父親五點就得起床上班,而小女孩八點半上課。所以那陣子,她每天五點被爸爸叫起來吃早餐,也就是速凍水餃。這是最省事省時的。吃完就繼續睡覺,等到七點,爺爺或奶奶會來敲門,把小女孩叫醒,她洗把臉後就去上課。

到小學畢業,那段日子才算結束。從此以後,她再也沒碰過水餃。

夜晚,母親從店裡回來。

“丫頭,你有沒有想去的地方,我們明天去逛逛,給你買點衣服鞋子之類的。”

“去哪都行,衣服我有,不用買。”我從床上起來,活動了一下腿。

“那行吧,明天我就隨便帶你溜達溜達。你有沒有想吃的?我現在給你做。”

“隨便什麼都行。”

“得,好養活。我們今晚就弄點湯喝吧,我也不太會搞那些複雜的。”

“都行。”

母親拎著手裡買來的整隻雞,去了客廳。一會兒,傳來刀剁骨頭的脆聲。

母親力氣真大。

是的,母親的力氣是大,我以前見識過的。

在一個週末,小女孩醒來後發現自己後槽牙又紅又腫,疼得張嘴都不方便。媽媽帶著她去醫院檢查,發現得了牙周炎,也不是什麼大毛病,醫生開點藥就讓回去了。

回到家,媽媽瞧著自家女兒一邊腫起來的臉蛋,又好笑又心疼。想著給女兒吃點軟的,便煮了兩個雞蛋,碾碎後讓女孩吃了,然後哄她去睡覺。

小女孩一覺睡到中午,臉頰還是火辣辣的疼。她喚著媽媽,卻無人回應。小女孩輕輕下床,發現家裡只有她一個人。又在廚房的小桌子上發現了媽媽留的字條,大意是中午和爸爸都不回來了,鍋裡有早上煮的雞蛋,碾碎了吃,再喝點熱水,吃藥。

小女孩照做了之後,就跑到領居家串門。

小孩子打鬧的時間總是過得很快,快到天已經開始昏暗。

小女孩聽到父母已經回家了,但是爸爸好像又輸錢了。小女孩不想回家面對吵架的父母,裝作沒聽見,又在鄰居家玩了一大會兒,直到鄰居家開飯了,她才慢吞吞地返回。

小女孩穿過院子匆匆地往屋裡跑,手剛搭上門把兒,就聽見媽媽急切地喊她的名字。

跑進房間,看見爸爸直立立地站著,手高舉著一把尖刀,刀子口朝著自己的肚子。媽媽兩隻手都死死地抓著爸爸握刀子的手。

小女孩被眼前的畫面嚇到了。媽媽尖細刺耳的嗓音傳到小女孩的耳朵裡。小女孩慌張地搬來一張板凳,踩著它奪走了爸爸手裡的刀子,跑出了房間。

女孩抱著刀子站在院子裡四處張望,然後走到院子旁邊的土壤地,挖了一個土坑,把刀子和眼淚,一起埋了。土坑被埋得平平的,看不出來被動過。

從下午到吃飯一直坐著,沒怎麼活動,身體有點冷。喝著母親燉的湯,身體也開始暖起來。

或許因為明晚就是除夕,外面是熱熱鬧鬧的。能聽見外面行人和居民的交談聲,還有買年貨的聲音。

我本來想出去走走,來這裡兩天了也沒出去轉轉,但看見母親臉上的疲色,我沒有吭聲。又想,反正明天也是要出去的。

洗漱完,我和母親躺在床上,只是各自玩著手機。外面時不時傳來小孩玩炮竹的聲音。

這一晚,我睡得很是安穩。

第三天

除夕這天一大早,我就被母親叫起來,說是要再去買點年貨。

收拾完出門,看見母親騎著一輛電動單車正等著我。車子看上去已經有些舊了,前面裝有擋風屏障,但在這刺骨的冬日清晨,它能起的作用不大。

我側坐在後座上,跟著母親去了菜市場。和剛才稍清冷的社區相比,菜市場真的是很熱鬧。買菜的人們,商販們,或是維持秩序的交警們,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明顯的喜悅。

我基本沒去過菜市場,以往過年都是在外婆家。年夜飯和大年初一時候,舅舅、大姨、小姨會湊起來吃頓飯,飯菜多半是從飯店買來的。吃完他們就回了,各自忙活各自的事情,家裡剩下我和外婆兩個人。

不過我很喜歡只有外婆和自己兩個人的時候,相比吵鬧,我更喜歡清靜。

我跟著母親到了賣家禽的攤位,買了一隻老母雞。在等待處理的時後,我注意到那位宰雞的女孩,應該也就25歲左右的樣子,長得也漂亮,殺雞的手法卻很熟練,沒有絲毫的忸怩。

“看見嗎?這麼漂亮的小姑娘還得在這受這份罪,氣味難聞,環境還不乾淨。你得好好學習,不然小姑娘到了這個年紀,都是找份工作,再找個人嫁了,就這樣過一輩子。”母親壓低了聲音對我說。

我一直以來都覺得,學習是理所當然的事,也從來沒想過,自己如果不念書,就只能找份工作,等到適齡年紀嫁出去。聽母親這樣說,我忽然感到慶幸。母親一直供我讀書,而我一直以來成績也還算過得去,能比較順利地進入大學。

從菜市場回去的路上,發生了小插曲。那輛舊舊的電動單車不走了,我們倆誰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這輛車買很長時間了,該維修了。”母親又嘗試著啟動,還是不行,“真煩,什麼時候壞不行,非得現在壞。”母親在前面推著車子,我在後面一邊幫忙推,一邊看她小小的背影。

這是我來到這裡後,第一次仔細地觀察母親。

整齊的短髮,米色長圍巾配著灰白色短羽絨襖,毛絨褲子配上黑色短裙,腳上是一雙中跟長筒靴。背影看起來小小的,但是她的力氣比我還要大。

母親給我的印象一直都是瘦小但幹練,做事果斷,思想也緊跟潮流。但是歲月終是不饒人,儘管母親打扮得再年輕,日子在她臉上刻下的印記是隱藏不了的。母親老了。

回到家後,母親做飯,我坐在桌子前刷著手機。突然,音樂打破了房子內的安靜。

“女兒,我手機響了嗎?你幫我接一下,看看是誰?”

我拿起手機:“喂?你好。稍等一下,我把手機拿給我媽。”

我走進廚房,母親擦擦手,接過手機。

“喂?小魏啊,吃過飯了嗎?……哎呀我就不去了,我女兒來陪我過年啦,我們還沒吃飯,剛回到家正準備做飯,隨便搞點吃……嗯,她來有兩天了,過年後走……那你來我這吃,你自己在家就一個人,來我們這熱鬧熱鬧。嗯,行,我做好飯等著你。"

掛上電話,母親對我說:“一會有一個阿姨來我們這吃飯,你懂點事跟阿姨打聲招呼,別悶不吭聲。”我點點頭,回到臥室繼續刷手機。

那位阿姨來了,說是位阿姨其實也就30出頭的樣子,打扮很時尚,保養的也很好。

飯菜上桌後,這位小阿姨開始了自己的闡述。

她說話帶著地方口音,還夾雜著方言,我只能聽個大致意思。她跟丈夫離婚有小半年了,自己拉扯著8歲的女兒,好不容易生活有點起色,她前夫又來找上門想復婚。她對前夫有諸多不滿,說他不負責任,沒有上進心,也不會疼人,等等。

母親在她說話的過程中,只是默不作聲地吃著飯,結尾時說了句:“你們還是太年輕。”

我吃完後便坐在床上看電視,她們還在餐桌前閒聊著,話題已經轉移了。

母親說:“想帶著我女兒去玩,但我也不知道哪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我沒怎麼逛過。”

“這地方確實沒什麼好玩的,對了,市中心有幾個購物廣場,你們可以去那裡溜達看看有沒有什麼想買的。去看電影也行……”

她們討論著明天可以去哪裡,其實我更想在家裡待著。我來之前已經在網上搜索過這個地方了,實在找不出有地方特色的景點,也就興趣乏乏。但是母親樂意的話,我是不會拒絕的。

小阿姨留在這吃了晚飯就走了。電視裡放著春晚前的採訪,整個屏幕都是熱烈的紅色。

母親還在收拾家務,我突然很想知道外婆在幹嗎,吃飯了沒有,猜測現在大姨應該在外婆家裡,就給大姨打了一個視頻電話。電話通了,確實,除了母親和我,家裡其他人都齊了。

“姐,你吃飯了嗎?我姨呢?”一個愛鬧的表妹搶過電話跟我聊天。

“她在收拾家務。你們吃了嗎?外婆呢?我怎麼沒看見她。”

“我們正在吃飯,你等著,我把電話給外婆。”

等了幾秒鐘,我看見一張滿是皺紋的烏黑的笑臉,看得出外婆很開心。

“外婆,你正在吃飯嗎?我們剛吃好,我媽在收拾。”

“你們吃過了?這麼早啊,那你什麼時候回來?”

“後天吧。”

“噢……你不用掛念我,你多長時間沒見你媽了,多陪她兩天也行。”

“嗯,知道。媽!外婆的視頻電話。”

母親聽見我的叫聲,走進臥室接過電話。

“娘,妹妹弟弟都在那吧,平時都是你一個老太太在家,一過年人就多了,就熱鬧啦。”

“熱鬧啥呀,吵得腦袋疼。”外婆笑著說。“這回有你女兒陪你過年,你也不那麼孤單了,你自己在外面要注意身體,你生病也沒有人能照顧你。”外婆的嗓門很大。

“知道啦,哎呀你不用擔心我,這麼多年我不都這樣過來了,現在習慣啦。行了,不說了,你們吃飯吧。”

母親掛掉電話,又對我說:“你外婆年紀大了,在家不要惹她生氣,幫忙乾點家務,就當是我在她身邊孝順她了。”我點點頭。

媽媽收拾完,陪我坐在床上看春晚。今年的春晚比上一年的要好些,笑點變多了。

不知不覺就到了春晚倒計時,電視裡主持人數著數字,微信的家人群裡是一番熱鬧的場景。母親在發紅包,各家小孩爭搶著。

電視裡新年鐘聲敲響的時候,我收到一個來自母親的紅包,上面寫著:“祝我的女兒越長越漂亮,成績越來越優秀。”

我點開收下,回了一句“謝謝”,又在微信群裡發了一句“新年快樂”,就關上了手機。

我下床關上了電視和房燈,準備睡覺。母親躺在我身後,跟別人發著語音,好像在回覆別人的新年問候,她常熬夜,習慣了晚睡。

不知道為什麼,過年的氣氛都是在準備階段最讓人興奮,等到真的新年到來,好像也就是一平淡無奇的事情。

第四天

大年初一,母親帶我去了一家餐廳吃飯。點完餐,母親問我有沒有想看的電影,看完電影,再去購物廣場轉轉。

我看了看最近新上映的電影,本想詢問母親的愛好,她說隨便,我也就挑了一部喜劇電影。

電影情節是可以讓人爆笑的,聽觀眾的反應就知道。但是母親全程是神遊的狀態,我也只當她是不愛看電影。

之後我們去了購物廣場。母親說她有點餓,想去吃牛排,她朋友給她推薦了一家店,朋友帶孩子去過店裡,孩子很喜歡。我同意了,可是那家牛排店沒有開門。母親讓我搜索附近還有沒有別的牛排店。我找了幾家比較近的,可是都沒有開門。

“過年連個飯店都不開門。”母親開始有點不耐煩。

我們沿著一條街走,路過一家地下商城。我注意到旁邊有告示牌“正在維修”,我提醒母親,可她並不相信,非要下去。我也開始有點不耐煩,陪她下去轉了一圈,什麼都沒有,零零散散的幾家店面已經關門。之後母親便開始跟朋友語音聊天。我在後面跟著,心情無比煩躁。

我感到母親把“帶我出來玩”當成了一個任務,從看電影的時候我就有這種感覺,她此刻就像那種帶小孩去遊樂場,自己在一邊玩手機的父母。那種敷衍和打發,我在母親的身邊,也感受到了。

小女孩上初中的時候,每當放假回家,別人家小孩都是父母開車來接,而女孩都是一個人扛著厚重的被子、衣服、書包回家。女孩清楚地記得,那天到家,直接趴在床上開始大哭。

外婆很擔心,一直詢問女孩是不是遇到壞人了,或者在學校被同學欺負了,還是被老師罵了,甚至給大姨打了電話。大姨那天晚上趕來,很小心地詢問女孩發生了什麼。

她自始至終也沒有說,是覺著委屈。

“為什麼別的小孩都有家長接送而我沒有?”

“為什麼還在長身體的我要扛著這麼重的東西爬樓?”

可能是太過倔強,後來她再也沒有因為這件事情哭過,也沒有提及過那次是為何而哭。

就這樣我們一路走回了家。購物廣場沒有逛,飯也沒有吃,什麼也沒玩。母親跟朋友聊得很開心,大概沒有注意到我的情緒。當然,我也不會情緒外露,對誰都是一樣。

晚上母親問我要不要多待幾天,在這裡多陪她些時日。我委婉地表達了自己不放心外婆一個人在家。母親見我提及外婆,也就不多挽留。

自從母親離開,我就沒跟母親生活這麼久過,前兩天相處還很融洽,但我知道,時間長了,一定會出矛盾,與其這樣,不如早些回去。母親詢問我是幾點的車,我說早上九點。

“這麼早?!哎呀,在這多陪我兩天多好……九點的車,那我現在得找個人送你到車站。”母親開始發微信。

第五天

一大早,母親就喊我起床,說是有人在外面等著了。

“昨天晚上下了大雪,外面很冷,多穿點。”我還沒接話,母親的電話就響了。

母親剛接電話,我就聽見裡面傳來一個罵罵咧咧的男性聲音,好像是說他等了很久,我們怎麼還沒出來。

母親走出臥室,到客廳裡講電話。過了差不多十分鐘,母親回來了,我也都收拾好。

母親說:“這個叔叔是媽媽的一位同事,他性子向來比較急,幹什麼事情都是提前到,人很好。一會見了人家,叫聲叔叔好。”

到了車門前,母親幫我開了門,我坐進車裡,就仰靠在後座,閉上了眼。起得早,很乏。

母親也坐進來,用打趣的口吻說:“等很久了吧,我女兒在收拾東西耽誤了一會。不是說好八點嗎?現在才七點四十,你幹什麼都積極。”

“我七點十分就到了,等了半個小時。外面還下雪,車頂都蓋多厚一層雪了,看不出來嗎?!”

“等雪停了,我給你搞,拿個棍子不就搞掉啦。”

“是是是,到時候你試試就知道了。”男人打開了音響,把聲音開得有點大。

正在這時,我收到一條微信,來自母親:“有沒有跟叔叔打招呼啦?要做個有禮貌的孩子。”

我有點厭煩地關上手機,繼續睡覺。

到了目的地,下了車,母親這些天第一次挽著我的胳膊。

“我幫你拿著包。”

“不用,不重。”

“你還得取票,我給你拿著。”

昨夜雪下得很大,現在臺階上還有積雪,看起來有點危險,一不注意可能會滑倒。我想起來母親還穿著高跟鞋,把手輕輕抽出來,對母親說:“你先走,我在後面跟著。”

因為雪,本來不長的路,卻花了不少時間。

到進站口,母親對我說:“你進去吧,注意安全,東西都放好,別跟人隨便聊天。你也不喜歡跟人聊天,這點我放心。”

“嗯,我進去了,你們走吧。”我接過包,進了候車室。

我看見母親趴在玻璃上跟我打招呼,我做了一個讓她走的手勢,便去了衛生間。出來的時候母親還沒走,跟那個男人聊著什麼。我給母親發了一個微信。

“媽你回去吧,外面太冷了,我快要上車了。”

“行,我們回去了。你注意安全,到家給我發一個消息。”

“好。”

我看著母親離開,還是那個小小的背影。

到我上車,找到自己的位置、放好東西,手機又收到一條微信。

“你今天不該這麼沒有禮貌。”

我不想回復。

我趴在窗前的小桌板上,看著外面一片雪白,偶爾閃過去幾顆枯樹,景象有點荒涼,我竟覺著內心很放鬆。

跟母親相處了五天,現在或許有不捨,但更多的是釋然。此刻我的內心比五天裡任何一個時刻都要靜謐。

很久沒跟母親在一起生活的我,在這短短的五天裡,也沒能找回小時候的依戀感。我不知道同齡人跟父母的相處方式是什麼樣的,但我想我是不適合跟母親生活在一起的。

時間讓我們變成了性格完全相反的人。

我愛母親,一如開始。但我不會傳達自己的想法,也不會調節與她之間的矛盾。我不知道自己哪句話會傷害到她,索性我儘量少開口。

我知道母親更愛我。她也是善於隱藏情緒的人。我看到她盡力地想要為我做些什麼,卻總是做不好。一頓飯菜,那場電影,還有被我嫌重扔下又被她偷偷塞進包裡的臘腸。她笨拙的行為常讓年輕的我感到不滿,但我的內心一直被她的話語和行為觸動著。

窗外又開始落雪,輕飄飄的。我靠回椅背,閉上眼睛,不讓某些回憶控制情緒。

女孩慢慢長大,她並不是一個被父母拋棄的孩子,她有一個笨拙而可愛的母親。

感覺孤獨的孩子,你不要害怕。即使生活艱難,也總會有人愛你,用一種笨拙的方式。希望這一刻的心安,能讓人生路上不開心的你,學著更加豁達。

(謹以此篇獻給成長中的自己和遠方的母親。)

-END-


作者 | 楊餚,一個容易愛上別人愛情的人。

題圖 | 《歸來》劇照


“我故”2019故事練習生培養計劃:

培養計劃|加入“故事創造營”,你就是未來寫作之星!

離異家庭的我,只能與母親一起生活五天



About us

Contact us

微信後臺留言 or 郵箱:[email protected]

我們是有故事的人|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官方故事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