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一个人用3年时间挖土2000余方建地坑院,排水方式与众不同


晋南地区,黄土层堆积深厚,少数地带黄土层里夹杂有很一部分的料礓石,土质结构十分紧密.即有抗压、抗震作用。因此十分适合开挖窑洞,坚固耐用,很多地坑院100年以上.至今仍有人居住。由于地处黄土高原,这里地下水位较低,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今天带大家看的地坑院虽然也是平地挖坑,但是巧妙地运用了地势落差,而能使雨水顺着落差自然流出院外,而且进出地坑院也不用上坡下坡。

窑洞顶十分结实抗压,以至于闲置的农耕机械都放在窑洞顶上,由于还未到雨季,窑洞顶还没有碾压,过几天下雨了,就要用耙把窑洞顶耙松,下雨后在土未干之前用树下的碌碡进行碾压,晋南这里叫,碾压瓷实以后有利于雨水拍出不下渗,从而保护下面的窑洞干燥不潮湿。以前的窑洞顶还是夏收、秋收时候的碾场晾晒的地方。现在因为有了大型机械收割,晾晒也有了水泥地面,已经很少有人在窑洞顶碾场晾晒了。

下到窑洞入口,一个简易的门楼上面盖着石棉瓦,大门上贴了2个大大的福字,门口一只鸡悠闲的在扫的落叶里寻找食物。看起来很亲切的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儿时。


推开大门直行约10米左右,要右转进入院子里,右手拐角的地方在墙上供奉着土地神位。透过这个通道,看到院子里有几只鸡在活动。远远看见中间的窑洞里有门口放着拐棍,有人在里面择菜。

听见有人说话,一位面色红润,和蔼可亲的大叔从屋子里出来搭话,说你们是来拍地坑院的吧?这2年经常有人背着你们这样的相机来拍照,你们可以随便参观,聊天得知大叔今年75岁,和老伴一起生活在这个院子里,和大妈在一起择韭菜的是住在本村老的小儿子前来看他们。

当我们问起这个地坑院是啥时候挖的,老人摸着头想了半天说道,有40多年了,那时候应该是七几年,当时才30岁左右的,孩子们都还小,老伴因为要招呼几个孩子,也帮不上忙,自己一个人利用农闲时候和晚上加班,用了三年时候才挖好的。那时候生活都困难,窑洞是最不花钱的住所,只要有力气有时间就行,偶尔会有亲戚朋友来帮忙干点。那时候连个平车都没有,都是在边上留个斜坡,一担一担的把土担上去的。


我们按院子和窑洞的尺寸数量,粗略计算了一下,这个院子在挖成时候出土量大约在2000立方左右。不敢想象当时的老人是怎么一担担的把土担出去的,还要自己开挖,这个院子里的黄土中间夹杂了一层料姜石,还有一小层红土,当时挖的时候也是费劲了,䦆头挖不动,很多都是洋镐和二齿开挖的,基本都是自己一个人干的。

听老人讲,一般的窑洞在挖好以后都要晾晒一到2年,但是自己当时没地方住,挖好没多久就住进来了,当时住进去那年潮湿的厉害,天天得晒被子,身后的东偏窑就是那年冬天冻了,春天便塌了下来,自己有用石杵打了几千个土坯最后又磊起来的。

老人说在这个院子里娶了三个儿媳妇,最后都自己盖的地方搬出去了,西南角原来磊的猪圈,最后不养猪了给拆了,那边缺土的地方就是当时养猪常年猪拱坍塌给没了。

西面的小窑没有砌门脸,就是平时放点杂物,放个车。避免淋雨就行了。

大妈似乎也能听懂我们的谈话,一直在专注的听我们说地坑院的故事,偶尔还会插上几句。虽然听不懂她说的什么意思,估计她对当年的事还有些记忆。

大叔说现在条件好了,孩子们自己都盖了新地方。搬出去住了,平时就他老两口住在这里,大妈有病以后,做饭都是大叔做,大叔掀开锅盖让我们看他用柴火灶做的午饭。

大妈要吃红薯,大叔就出去在红薯窖里拾了点红薯。这个长长的过道,原来是有顶的,是个进入地坑院门洞,十几年前由于下雨多坍塌了一部分,大叔说年纪大了,干不动了,也没维修,干脆直接把顶都给去了,变成了现在的过道。两边的树木都长得很粗了。由于院子里高,外面低,这个地坑院里的雨水可以顺利排出大门外。


离开大叔家,大叔坚持送我们出来到大门口。跑出来的2只鸡在寻找着食物,门洞顶上的楸树正开着紫色的花,大叔和我们挥手说有空再来。这个地坑院就是一个7旬老农,年轻时干的一个超级大工程,也许是老人这辈子干的最大的一件事了。祝福2位老人在这个地坑院里健康幸福的颐养天年。【更多图片故事请添加关注黄土塬影像公众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