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學校的英語教育不能全用英文?教材全英文,授課全英文,作業全英文?

蘭陵王2017


這個太難實現啦,有很多制約因素。

第一個是師資:

能夠全英文授課的老師數量太少啦!絕大多數英文老師都是專研語法、試題的考試型老師,真要到全英文教學的時候,發現口語水平是遠遠達不到標準的。如果平時生活上說幾句還可能勉強可以,真正要到課堂上全英文教學,那達標的英文老師太少啦。


第二個是英語課時不足:

英語要想用全英文上課,即便是請老外過來,能夠聽懂的孩子也沒有幾個。畢竟對於語言的學習來說,特別是聽說能力的培養,需要足夠的濃度來浸泡才可以。如果全部請外教來上課,但是學生每天接觸的英語時長不夠,依然效果不能讓人滿意。

很多孩子在外面報了高價的外教班,但是幾年下來孩子的水平依然一般般,為什麼?就是因為濃度不夠,僅憑一週一兩次的外教課,孩子是無法學到口語表達的。

第三是課程導向問題:

現在的英語課程,即便是一年級的英語,很多都是從單詞開始的。我孩子一年級,每天的英語作業就是在app上跟讀,但是很明顯很多作業孩子根本無法完成啊!

有一些匪夷所思的作業是一個長句,讓孩子看著單詞自己讀!就算是中文孩子都不一定認識所有的字啊,何況是剛剛接觸的英文。

而且,目前的英語考核依然以書面為主,這就導致老師必須花大力氣來幫助孩子通過書面考試。這樣分配給聽說的時間更少了,而孩子的聽說能力沒跟上,怎麼可能對付得了全英文上課和全英文作業呢?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其實學校完全可以給非母語的學生進行全外語的授課,就包括了全英文授課。

只不過國內的學校普遍擔心學生的接受能力,而不敢採用全英文授課,這樣就耽誤了孩子的全英文的學習,另外,國內大部分的學校的老師的教學水平沒有達到,能夠真正全英文授課的水平。

記得我在讀大學的時候讀的是德語專業,那時的學校裡面,並沒有那麼多的中文老師,所以我們德語系從一開始就是由外教全德語授課。我們上德語系的學生雖然說英語都不錯,但是外教基本上不會說英語,所以呢,從第1節課開始就對我們說德語。

我們當然是什麼都聽不懂了,但是外教給我們每個人送了一本字典。他在上課呱呱的講,我們就在課堂上拼命的操,抄完以後,就回到宿舍,把每一個單詞用德語字典抄出來,翻譯出來,然後第2節課第3節課,慢慢的我們就越來越聽得懂了,所以這樣上了一年以後,我們的聽說能力非常的強。

我的自身經歷告訴我,從外語教學是可行的,這是逼迫學生在純外語的環境下,努力的學習,因為只要有一點不努力,第二天就會聽不懂。

當然了,全外語授課也有它自己的弊端,因為我們國內的外語教學是要針對考試的,尤其是英語教學要針對高考,如果採用全外語授課,就容易出現口語和聽力非常的強,但是語法能力比較差。這樣就難以適應應試教育的競爭,因為國內絕大多數的學校都採用應試教育,主要就是針對考試的分數而言的。


外語那點事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沒辦法,制約限制因素太多,實現不了。

學習英文,最主要的不是學習語法和句子,而是英語思維,很多情況下,中式英語連老外都聽不懂,類似“give him some color”這樣的英語,你能說對還是錯?現實生活中,哪怕我們全英文教材、全英文授課、全英文作業,內心還是“中文”,只不過換了一層26個字母組成的外衣而已,如此情況下,全英文教育也只是噱頭而已,畢竟你的學生從小到大全是聽著中文長大的,英文的效果也不理想。


當然,現實生活中全英文教學有軟件、硬件和外部環境兩方面的障礙。

在軟件方面,我們缺乏全英文授課、教學的老師,哪怕我們出高薪聘請一些外教,也會因為外教對中國情況瞭解的匱乏,畢竟啟蒙階段的教學,還需要中文來引導,且目前我國的英文老師,雖然已經從原先啞巴英語的困境走出,但多數英文老師還是考試型英文老師,考雅思、託福絕對沒問題,但要讓他們講語文數學,估計他們會瘋的。

在硬件方面,我們缺乏全英文的教材,畢竟一所學校自己編教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更何況是從小學到中學的教材,如果僅是在小學或者中學一個階段,還是有可能實現的,但後續的接續者太難尋找,單純的從歐美國家引進教材也不理想,畢竟歐美國家的教學內容與中國還是有很多差距的。

從目前的教育環境來說,教育是為了在將來的社會上有立足之地,脫離了實際的優質教學事沒有實際意義,畢竟當前的外部環境是以中文為主的,學生畢業後也多數留在國內,出國的少之又少,這勢必造成全英文教學的生源成為問題。


當然,如何使英語的實效性更為貼近實際才是英語學習的關鍵,不然,我們學了沒用,時間長了便還給了老師,而不單單是為了應付考試。

總之,既想要全英文教學,又想要符合中國國情,顯然是痴人說夢,如果家長真的想要全英文教學,出國買教育是唯一的出入。


心情保溫杯


純英文授課是校外輔導機構們的營銷賣點之一,顯得高大上,有水平,但是在學校的課堂教學裡,此事宜緩不宜急。純英文授課對英語基礎好的學生是好消息,對英語基礎差的學生來說,是噩夢。所以,半英授課才是當前的主流。

學校教育是有教無類的,是要保證絕大多數人能受到教育的。在這個前提下,純英語授課難以推行。因為很多孩子接受不了。學校教育是服務大眾的,而不是少數精英。

例如,用中文講了多少遍,好多學生還是分不清句子的主謂賓,如果把術語都換成英文的,subject,verb,object,還是那些從句,比如adverbial clause,能聽懂的學生是不是會更少?

所以輔導班們搞全英文授課走精英化道路或掛羊頭賣狗肉都行,學校教育不行。No child should be left behind. 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勉強推行,是對基礎差的學生的歧視。

教學策略的選擇,是取最大公約數,讓最多的孩子受益。當大多數孩子都能接受全英文授課和全英文教材時,學校自然會推行。當前,大多數地方的學生素質,達不到。

此外,我們的畢竟還是應試教育的。半英授課對接考試效率更高。全英授課對於那些不參加高考,預備出國的學生有利,對於在國內發展的孩子有些過於高配。

總結一下,全英語教學不值得追求,別被校外輔導機構的宣傳給忽悠了。現在不能上,因為條件還不成熟。另外全英文教學對應試教育幫助不大。


英語學人


之所以學校的英語教學無法使用全英文,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我們現在的語言環境是中英文環境,而如果使用全英文的話,對於孩子學習並不見得是一個非常好的環境,同時還有一些硬件條件的限制,比如說,我們不可能有全英文的生活環境,不可能有英文水平達標的英語老師。

其實這一個想法非常正確,這種想法在英語教學中被稱為沉浸式英語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只適合於有條件的一些學校,大多數學校根本就沒有條件,因為我們通常使用的英語學習方法,是解釋英語,所謂的解釋英語也就是指通過學漢語的方式或者在理解漢語的基礎上來學習英語。

簡單的例子來講,當我們學習pen,鋼筆這個單詞的時候,更多的時候,其實我們只是從一個圖形開始學習,但是為了學習的快捷性,我們使用了漢字,剛比這兩個字來代替英語的含義,但其實我們都知道,英語單詞pen,在真實的語境中不僅僅只有這一個含義。可以說從頭到尾的學習英語方式,本身就不應當用解釋的方式,而應當用一種我們中國寫意山水畫的方式來完成,那就是感覺感受。

第2點我們要從我們的孩子學習英語的年齡階段來分析一下,現在的英語學習基本上是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一線城市是從小學一年級開始,但其實無論是小學一年級還是小學三年級,孩子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對於漢語的掌握已經非常多,所以,我們不可能完全避免漢語式思維,所以說,學習英語的過程其實也就是,把英語成理解成漢語,然後再學習英語的一個過程。

這種情況下的學習英語,本身就有著先天的不足。不否認有些人學習英語最終能夠學得非常好,但其實要講到學習英語的唯一方法,我想還是多背多記這種方式,沒有其他方案,類似於背單詞的方式是最不可取的一種方式。

英語學習並不是我們現在的一種正常狀態,我覺得真正的英語學習應當是以學習應用語言交流為目標,但其實我們的英語學習卻變成了以考試為目的。

沉浸式英語學習,非常好,如果沒有語言環境的話。閱讀一些英文原著吧。


宜城老師


這個是跟國情有關的。學校教育要讓更多的人收益,再者我們當前的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所以綜合考慮,半英文是最合適。

讓更多的人都有受英語教育的權利

全英文教育對於英語老師以及學生的要求都會高一些。從教師招聘來看,就很容易刷一部分下去,這樣教師就少了一部分。再者,對於那些消息閉塞的地方的學生,全英文的教育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倦,覺得太難不想學習。即使是那些打著全英文為主的培訓機構,在小班授課的情況下,也需要1-2年的培訓。在中國人口眾多的環境下,有的一個班90多個人,全英文教育的情況下,要讓每個人都收益真的很困難。

半英文更適用於應試教育

結果導向,大部分學生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考試。全英文的教育,側重於聽說,但是應試教育偏向於讀寫。不可否認應試教育下,好多人的英語是高分低能,這是它的弊端。但是除非教育形式改變,否則半英語是很好的應試教育教育模式。

全英文是我們的追求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學校都是全英文的教育模式,那樣我們會很高興。這意味著我們學生和老師的素質整體提升了。我們的英語更注重於實踐,不再是單一的筆試考試。這是我們的追求,但是現在不適合。

歡迎[關注]大話英語醬,每天分享英語教育類知識。


大話英語醬


我的口語課全英文授課,學生🈶很好的英語基礎才能聽懂。我做3-12歲少兒英語,很多培訓機構用我的課程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8103b8fe59bade183b0686570d48b2e4\

專注少兒英語教學服務


師資力量跟不上,而且這樣授課,也需要學生和家長的配合,很多家長根本就沒有能力做到這一點。只有國際學校,還有一些學校的國際班做到了,但畢竟是少數,大多數的家庭負擔不起那麼高的學費。

對英語的重視,中國是兩個極端,知道重要性非常重視,課內不行課外補,口語還請外教,不重視的,頂多應付個考試,覺得以後在國內也用不著。結果就是同樣的大學生,英語水平千差萬別,以下就不用比了,重點中學的學生的英語水平秒殺普通中學。外國語學校學生的英語水平可以秒殺一幫大學生。

所以想要實現一視同仁,是不現實的,不同水平,不同的教法。


Tracy


教課文可以全用英文,但是教語法不能使用英文。語法術語過於繁瑣、數量太多,而中學生的詞彙量又有限,多數學生肯定聽不懂。這樣花費的時間太多、學生還無法全部聽懂,出力不討好,因此使用漢語來教英語語法效率更高。


William401007


全英文授課,孩子能聽懂嗎?聽不懂能學會嗎?孩子有出國的條件嗎?不純英文教學和純英文教學,哪種教學,教學效率更高,老師難道不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