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TVB没落了?

企业做互联网


TVB的经典是无法超越的,在那个年代,影视业百花齐放,香港作为新世纪窗口,敢想,敢拍,敢创新,这是内地影视正好欠缺的灵活多变。

所以那个时期不仅有港剧火遍全国,更有台湾琼瑶剧一枝独秀。



那么为什么这几年,无论港剧还是台湾剧都"销声匿迹"呢?

1.中国整体影视产业的迅速崛起

其实中国影视作品一直是随着大众口味在调整,最为突出当属于正,说他是个网络风向标也不为过,从一开始《宫锁心玉》到如今大火的《延禧攻略》,改变的根本是大众开始追求高级脸,内涵剧。

而不是一味的家长里短,警察黑帮和有时候get不到的港剧笑点。



2.畅销小说翻拍

近些年,小说翻拍更是大火,网络剧也收获颇丰。

在尊重原著基础上,适当润色就会吸引很多观众,口碑也不会太差。

相比一下,tvb虽说也在创新,可终究无法摆脱之前经典留下来的残壳,不是说不好看,只能说不够主流,观众看腻了。



3.tvb演员流入内地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有作品没热度是不行的,总是那么几个老演员跑剧组,新面孔得不到很好的宣传。

加上近些年内地影视演员混得风生水起,导致很多TVB演员选择换平台,有名气的炒名气,没名气的混脸熟,总好过在TVB穷困潦倒,之前新闻也有提过某TVB群演深夜猝死街头,当然,这也是个例,不能说明一切,但也侧面反应出高昂的房租和颇低的收入,让演员们压力很大。

所以,导致很多TVB演员转而投入到内地市场,陈伟霆,刘恺威,佘诗曼……



4.资金方面pk

内地剧组是真有钱啊,无论道具还是演员选择,都是谁火找谁,丝毫不考虑成本问题,明星自带流量,至今为止特别震撼的是《建国大业》,光大明星出场187名,更有很多是近些年才有名气的演员,曾经也在里面客串龙套角色,那更是数不胜数。

光是这样的排场,也足够说明中国影视行业这些年的盛况了。



北斗电影


问题的分析还是为了找到解决的方法,因为喜爱所以担忧。一直都希望TVB能取得更大的进展,能一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留下来,不希望它只是昙花一现,从而留下太多的遗憾。还是希望TVB能长足发展,同时也是对粤语的一种保护和弘扬。

80年代到2000年这是TVB繁荣的30年,捧红了无数的艺人,TVB的明星们跟港剧红遍香港跟大陆。许多TVB剧集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实说,我就可以算作是看着TVB的剧长大的。可是其实有点难过,近年来TVB出的新剧跟好剧越来越少,TVB越来越淡出我们的视线。可是TVB为什么逐渐没落了?其实是有很多原因的,许多知名人士也都分析过这个问题。以下是对他们观点加上自己的个人想法的总结。

一是大环境下TVB没有跟上时代。TVB作为电视台,一家内容生产以及传播的公司,虽然坐拥香港最大的电视资源平台,却在这么多年中一直没有一个积极的改变态度。尤其是电视剧方面,制作费用削减,演员的工资不高积极性不强,编剧无法提供更好的剧本,这是一条产业链。产业链中的任何一环都能直接推动TVB的衰落。

二是剧本情节老套难有突破。港剧中反应香港人生活的无非是商战、爱情、小市民的家长里短,此外还有职业剧。而职场剧无非是:警察、律师、医生、商人香。TVB最多的类型片无疑是警匪,律政,医生以及商战,这也是你看的港剧出现了大量的警匪片,律政片,医生片。老套路的剧本使人产生了严重的视觉疲劳。社会在改变,每一个人的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喜欢的东西也会有变化,但是剧本的一成不变必然遭到市场的淘汰。

三是更多优势内容资源渗入TVB无从接招。社会优势资源的涌入,让内容市场一下子变得更大,原有的TVB剧集一下子被稀释。一些国外的,网络的,内地的电视剧同时冲击。但别人都在进步,美剧强大的内容优势,内地剧超大的规模和布景,韩剧的唯美都冲击了港剧。所以问题出在没有很好地抓住观众的胃口。

四是小生青黄不接,

演员重复率高,人物性格刻画无特点。TVB的小生队伍显得有些萧条,甚至可以用青黄不接来形容。一线男星多是40已过或者正在奔四的人,致力培养的新人都是30未到的大男孩。目前TVB的演员重复率非常高,虽说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难发现基本上每个港剧都在用同一班人马。来来回回就是这几个人来回的转,所以使得近年的TVB剧集在人物的刻画上无法让观众记忆深刻。

五是观众层面的单一。

关于TVB男艺人的评价,听到最多的就是“师奶杀手”。所以了解到TVB的观众群体主要还是师奶级别的人。港人工作以外的生活很丰富,晚上的闲暇,年轻人大多会用来拍拖、唱K或者是泡吧,中年男人或忙于交际或忙于打拼,留在家里看电视的大多是师奶和菲佣,也就是说以女性观众为主要收视群体。



蜜糖小飞仙


不是TVB没落了,而是大陆娱乐圈太强大了!


TVB一直都没落,相对大陆来说不是一个量级的了!


20年前,大陆穷,连个电视都没有,饭都吃不饱,何来影视剧等等!


所以那时候TVB的市场主要靠香港,亚洲等等,所以整体来说,还算不错!



20年后,大陆的市场全世界最大的,不管是电影,电视剧产量,还是娱乐公司等等都是亚洲最多的!


TVB面对大陆的影视公司,竞争已经不是一个级别的!



我举个例子:台湾制作一起综艺节目100W人民币都算天价,而香港TVB最好也就200W左右,能好点,大陆的综艺节目,你像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等等一期都是预算在2000W左右,能比吗?



电影电视剧更明显了!



大陆随便的电影都是上亿,香港预算一般上亿都算大片顶级明星了,台湾忽略不计,上亿的电影基本没有!


这就是差距,影视剧制作,投资大,肯定效果是最好的,面向全球化的!


TVB能比吗?所以跟大陆的娱乐圈比,TVB倒闭是迟早的事!



这也没办法,多谢采纳!


影展


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哈。首先,经济增长取决于两种主要的要素,一种是劳动力,另一种是资本,因此我们也可以认为一家电视台的发展同样取决于这两种要素,一种是劳动力(即旗下的艺员),另一种是资本。TVB之所以呈现出如今“没落”的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对这两种要素都没有管理和掌控好,而外部的因素更多的是香港电视行业长期缺乏竞争而导致TVB呈现“垄断”的局面,但是技术的发展又令现在的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所以“垄断”而产生的红利正逐步消失。

首先来说一下竞争。我们都知道TVB的黄金时期事实上是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这一时期诞生了太多的经典剧集,以在内地知名度较高的作品为例,如金庸武侠剧集,94版射雕英雄传、98版鹿鼎记、97版天龙八部、96版笑傲江湖等,还有大时代、天地男儿、天地豪情、刑事侦缉档案、鉴证实录等,这一时期之所以会如此百花齐放,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亚视这个竞争对手,当时的亚视(ATV)也有不少好剧与TVB相抗衡,同时也积极从内地引进了《还珠格格》等剧集。


时过境迁,当亚视彻底成为历史之后,能与TVB相抗衡的对手以及绝迹,此前的HKTV曾经试图撼动TVB的霸主地位(《选战》、《来生不做香港人》、《导火新闻线》等剧其实都算拍得很有诚意),但是终因牌照问题而无缘广播电视,如今虽然也有像VIUTV(玛嘉烈与大卫系列)等选择,但是这些剧集终归是小众的,难以引起轰动。

另一方面当然是“钱”的问题。TVB剧集曾经的比较优势是剧本创作优秀,“甘草”演员演技过关等,如今更多的短板已经暴露出来了——服化道、布景等经费的预算远远低于不少内地大制作的剧集,有时候好不容易飞来横店等影视城取景,也是极其“抠门”。在某种程度上,剧集制作经费与最终呈现的质量是高度正相关的。另一方面,剧本创作如今也已经陷入了“灵感枯竭”的境地,其实这一点观察美国电视产业也可见一斑,大部分的新剧采用了IP改编、经典剧集续拍、翻拍等方式,新的有创新的剧本寥寥无几。TVB近年来的“炒冷饭”剧集也异常得多,大部分经典剧集都选择了续拍的方式来“引流”,但这一效果其实不尽理想。以今年的《使徒行者2》和《溏心风暴3》为例,尽管前者在网络流媒体点击量上成绩不俗,但是两部续拍之作都没能在口碑上比肩前作。

最后的是演员的问题。TVB的艺员管理也在求新求变,但是似乎已经为时已晚。过去长时间的工作量使得演员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佘诗曼曾经在访谈节目中就说过这一点),另外“人工”实在是太低,基本上TVB的合约制艺员每月拿到的生活费仅为几万港币,相较于香港的高物价,对比起来内地的邀约无论在弹性工作时间、还是人工薪酬方面都远胜TVB了。还有就是TVB每年颁出的万千星辉颁奖典礼,长期默默耕耘的演员没法在自家公司年终获得表现的肯定,当然也是“企业文化”层面的一个留不住人的主要原因。最后就是TVB的监制们似乎“不敢”用新生代的演员或者过于放胆去用新港姐等,出现了好的演员一直找不到机会“担正”,新演员们被“揠苗助长”等情况。

暂时的没落不代表永久,只要TVB求新求变,紧盯着观众需求的变化,并且能够接受新的挑战,我相信未来TVB仍有机会再续辉煌。


美剧贩


我最有感触来回答的这个问题?为什么?因为我见证了香港的繁荣期和到后来的发展迟缓期……

TVB是一家电视台,在香港拥近半个世纪的历程,上世纪70年代香港的经济崛起,到80年代文艺伴随着香港的经济开始深度娱乐化,加大了香港的影响力!在西式管理下,加之中国人的勤奋,迅速的工业化推动下,经济强劲的香港一举成为耀眼的东方之珠。当时亚洲除了日本之外,只有香港是亚洲金融发达的地区,当时的大陆,菲律宾,马来,越南等地都很落后。所以人人纷纷将眼光投给了香港,所以香港的一举一动都吸引着周边地区!

在亚洲甚至全世界高度关注的环境下,香港人粘了当时的人和天时地利,所以香港出品的文艺节目受到很大的关注,成就了成堆的明星天王天后歌后等!

不是TVB没落了,而是香港的影响力和关注度,持续发展能力正在续年下降……但绝对不是经济下降,如果香港的经济在下个20年,没有新发明新生科技和经济新动力的方向,香港经济下降在所难免,到时候TVB何止是没落?结业都有可能!因为没有互联式的经济支持,没有钱,什么娱乐文艺都扯蛋……

今后,这种下降,如果香港的社会凝聚力再找不出未来的方向,未来下降无法避免的,因为香港物质限制性太强,物质缺乏,新生科技能力低,社会定位不明朗,社会共识和社会方向的领导力,相关人才等问题!刻不容缓……


百里大坏蛋


主要原因是大环境的因素,电视台电影属于娱乐文化产业,TVB也属于里边。

近年来,香港的优势经济面对大陆的崛起,被大陆抢走了许多。就拿电影电视行业来说。大陆各个卫视面对13亿人的市场,迅速崛起。香港大量艺人北上拍戏,造成香港娱乐行业人才空虚。这是根本原因。

为什么北上?很简单,来大陆拍戏更赚钱。所以无论香港,还是台湾有大量的艺人过来大陆拍戏赚钱,还有很多综艺节目。

相对大陆的13亿用户的各种卫视,香港TVB只能算地方台。一个地方台,如何有实力支撑这么庞大的演员培养。

如何破?面对13亿市场,制作符合市场的电视剧,让各大卫视购买播放,钱自然就来。有钱,自然有人了。


企业做互联网


1、编剧水平大不如前

2、演员待遇苛刻,纷纷离巢

3、配音不行

4、演艺班老师水平不行?这个我猜的,以前TVB都有无线艺员班,很多优秀演员出自那里。随便一个配角都分分钟演技爆发。

5、内地演艺界崛起太快太强大。


小顾132539482


当然巅峰期的港剧在大部份剧迷心目中肯定是无法超越的,上个世纪90年代很多朋友的童年几乎被港剧所占据,而这也形成了现在不少人说的港剧情怀,当年一部《天龙八部》十几家卫视同时在播,当时几乎换到哪个台都是《天龙八部》,据说也正是因为这部剧让港剧永远撤出了卫视的黄金档,其实也是那时起港剧在内地的影响也开始走向下坡路。

关于港剧是否没落其实是一个老生长谈的事情了,当年《金枝欲孽》播出后好多人说这已经是港剧的巅峰了,而《巾帼枭雄》两部的时候也有类似的说法,像我是2011年进入微博当年《潜行狙击》大火,当时五小生五小花除了陈键锋刚刚约满离巢其他人都还在,现在看来当时的TVB应该可以是人才济济,但我在做微博的时候好多人都在说TVB已经没落了,现在还有人在看港剧吗?但事实证明到每天追港剧的朋友还是不少,广东省的不用说他们可以通过电视看港剧,而更多的内地朋友则通过不同的渠道在追剧,追港剧已经成为很多朋友生活的一部分。

而今年开始TVB也开始尝试与内地视频网站合作以网剧的形式来做港剧,已经播出的《踩过界》(内地名盲侠大律师)以及正在播出的《使徒行者2》就是很好的尝试,而事实证明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仅绕过了广电的一些政策,内地的资金也可以让TVB制作更多精良的剧集。相信这种方式也会让港剧重新走近内地市场,让更多有港剧情怀的朋友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最新的港剧。


TVB剧透社


TVB今年的台庆剧《谜》早已播完,而身为主演的郑嘉颖也已经离巢,这让不少观众在深感遗憾的同时,不禁奇怪:TVB近年是怎么了,为什么一众当家花旦小生都留不住?其实TVB留不住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虽说近期确定已经离巢的“顶梁柱”除却郑嘉颖外,只有佘诗曼、陈豪、林峰,但稍微关注点TVB相关话题的小伙伴都应该知道,其实胡杏儿、黄宗泽、胡定欣等艺人也都曾离开过,只是最后又被TVB拉回来罢了。那么为何TVB近年人才大量流失呢?外界一直猜测是因为薪酬的问题,毕竟车保罗、高钧贤、吴启华、陈鸿烈、王喜、张卫健等老演员都算是前车之鉴,当然也有网友怀疑是不是因为他们咖位不够或者过气的缘故。

那么以佘诗曼为例,彼时的她还在TVB且完全担得起“一姐”的称号,但她的片酬最高才每集3W港元,而大陆给她片酬却高出不止3倍,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那么离巢TVB自然也不是奇怪的事情。

何况近日已经息影的女演员叶翠翠,更是向港媒揭露了自己为何提前解约的真相:那就是TVB不仅片酬压得极低,甚至经常借故要减薪,加上她在TVB的10年间根本得不到重用,有台词的戏至今也只拍过4部,于是她干脆就借着嫁人的缘由,赔了一笔违约金后直接走人。而叶翠翠能这么“任性”说走就走,也是有后盾的,别看她与黄有龙有缘无分,甚至分手后闹得十分不愉快,但她后来却还是遇到了那个愿意将她宠成小公主的男人——周晓东。周晓东是一名建筑师,虽然不算大富大贵,家境却也是足够殷实,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愿意为叶翠翠付出所有的真心,在两人大婚时他就耗资千万,在自己能承受的最大范围内给了叶翠翠一个盛大的婚礼,婚后看老婆工作不开心,他也是主动让叶翠翠辞职,并十分干脆地拿出了数目不算小的违约金。

女星想嫁豪门其实无可厚非,普通人也有不少都有这种想法,这并没有什么可耻的,但千万别因“富丽堂皇”迷惑了双眼,要知道世上还是有些男人即便非常富有,但却不愿意给女方身上花一分一毫,这样的男人再有钱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嫁人即便要看条件,但前提还是要先考虑对方对你好不好。


囧囧侠


1、花旦相对过剩。 TVB的女性超过了半边天,所谓的“美女”更是不计其数。每年港姐选举之后,当选的、落选的都会成为TVB的新鲜血液。每个女主角都会有好几个闺蜜,或者是男主角总是与好几个女的有一些说不清的关系,没办法,因为TVB女演员多,所以剧本只能这么写。

  2、小生青黄不接。 相对于TVB花旦的“人丁兴旺”,TVB的小生队伍显得有些萧条,甚至可以用青黄不接来形容。随着古仔的离开,TVB的小生断层愈发地明显了。现在的TVB还在靠陈豪,黎耀祥这几个老脸来抢收视率,虽然说近期在力捧林峰、黄宗泽、马国明几个小生,但是效果都不是特别好。一线男星多是40已过或者正在奔四的人,致力培养的新人都是30未到的大男孩。TVB也尝试让某些人扮老或装嫩,可是效果都很差,人生的阅历和岁月的痕迹岂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加减的吗?一招不行,TVB又开始向旧时爱将大摇榄枝,可惜归鸟们也已渐露疲态,不复往日之勇了。

  3、幕后缺乏新鲜血液。 TVB在演员上已经开始了换血的动作,在幕后的编导方面却只知减员,未见有新鲜人出现。还是那几个大监、小编。先不说一个人的风格很难改变,容易形成一种模式化,就单单是论其才华,谁又能做到取之不尽,历久尝新,故事编多了难免会养成下意识的机械性思维,所以雷同或者相似的台词、情节才层出不穷。我想说,一个人的创作力和想象力都是有限的,所以金庸才会封笔,所以张艺谋才会技穷,某些编剧也应该充充电了,某些监制也应该读读书了。抄袭别人是可耻的,复制自己是可悲的,切莫把自己榨干了再添水再榨,误人害己。

4、捧人踩人过于刻意。 TVB喜欢如杨思琦般听话乖巧的艺人,所以她可以一年连上七部戏,只是我看不出思琦在她所参与的某些剧集中有什么举足轻重的份量。就比如说《青出于蓝》,有她没她好像差别不大,最主要的目的是混个“脸熟”,重在参与。TVB在2004年的时候捧杨思琦的意图很明显,只是过于急功近利,杨思琦的表现并不像她所得的奖项那般亮眼。所以现在人气下降的也很厉害。TVB捧人厉害,踩人更是一绝,雯女本来凭“如妃”一角已经出头,“最佳女主角”胜利在望,怎料她不够青春貌美又不够驯服,以至于奖项花落别家之后连《胭脂水粉》中的角色也丢掉了。而近期由于她对《金枝欲孽2》收视率的不满,更是传出TVB要封杀她,事实上,娱乐圈中人的个性最好只在屏幕前张扬,在幕后绝对要做一个俯首贴耳的“乖小孩”,这样才会让星途变得坦荡。不知道雯女会不会被雪藏,但是TVB的专制却可见一、二。

5、观众层面单一。 关于对TVB男艺人的评价,听到最多的就是“师奶杀手”。从这个称号里就能了解到TVB的观众群体主要还是师奶级别的人。港人工作以外的生活很丰富,晚上的闲暇,年轻人大多会用来拍拖、唱K或者是泡吧,中年男人或忙于交际或忙于打拼,留在家里看电视的大多是师奶和菲佣,也就是说以女性观众为主要收视群体。这样的观众群体直接导致历史剧、武侠剧以及记实剧不太受落,相反地喜剧、言情剧、宫廷争斗剧却高温不退,这也是TVB剧种比较单一,只成就“师奶杀手”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