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1992年被称为“周星驰年”?

林帅傅


周星驰,至今无法超越的喜剧巨星,为自己的电影事业奉献了青春,留给观众的印象挥之不去。香港电影鼎盛时期诞生过“双周一成”,其中就有周星驰,1992年周星驰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占据了整个香港电影票房,票房前五的电影都是周星驰领衔主演,那一年的周星驰达到了人生巅峰。



“星爷”二字是娱乐圈以及观众对于周星驰的尊称,已经50多岁的周星驰至今未婚,在一次采访时,撒贝宁问道周星驰为何不结婚,星爷的回答有些心酸,可能是性格原因吧在娱乐圈星爷一直都有“独行侠”的称号。在接受采访时,星爷对于被问感情问题并不回避,只是表达如果时间可以重来,不会在电影事业上耗费太多经历,感情一万年太久要只争朝夕,这段话确实感人至深!


【审死官】

【审死官】是杜琪峰导演,周星驰、梅艳芳、吴孟达领衔主演,1992年以接近5000万的票房成绩拿下当年香港票房冠军,刷新香港票房历史新高,港片票房进入5000万时代。1992年周星驰也凭借此片获得了第37届亚太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当年看笑,如今看笑。这部电影以40年代粤剧【审死官】为原型拍摄,此片几乎没有星爷夸张无厘头表演的成分,并非一部纯粹的喜剧电影而是一部很现实的电影,既有大人物被正法的凭借也有小人物被侮辱的情节。


【家有喜事】

【家有喜事】是高志森导演,周星驰、张国荣、黄百鸣、张曼玉领衔主演,1992年以接近4900万的票房成绩仅排当年香港电影票房第二位。【家有喜事】实际拍摄只用了13天,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塑造一点也不含糊,演员的演技更是实力派无可挑剔,这部香港高票房电影至今仍是无可复制的经典喜剧。

【鹿鼎记】

【鹿鼎记】是王晶导演,周星驰、林青霞、吴孟达、温兆伦、林嘉欣、邱淑贞领衔主演,1992年以接近4100万的票房成绩排在当年香港电影票房第三位。这部电影是小编个人非常喜欢的,典型的周式无厘头电影,影片讲述了韦小宝从市井小民一步步成为皇帝身边红人的故事,紧张曲折的剧情中夹杂着喜剧的色彩。“我对你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有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这句台词应该是鹿鼎记给观众留下印象最深的吧!



【武状元苏乞儿】

【武状元苏乞儿】是陈嘉上导演,周星驰、张敏、吴孟达、徐少强领衔主演,1992年以接近3800万的票房成绩排在当年香港电影票房第四位。周星驰饰演的“苏灿”,从最初考取武状元被人设计陷害被抄家沦为乞丐到机缘巧合成为丐帮帮主对抗天理教救出皇上,人生大起大落演绎的淋漓尽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就是这个道理吧,享尽荣华富贵最终大彻大悟。正如林子祥演唱的插曲“长路漫漫任我闯”一般,长城之上潇洒走一回。



【鹿鼎记2神龙教】

【鹿鼎记2神龙教】是王晶导演,周星驰、林嘉欣、林青霞领衔主演,1992年以接近3700万票房的成绩排在当年香港电影票房的第五位。两部鹿鼎记同年上映,主要讲述了韦小宝同神龙教的故事,陈百祥饰演的多隆显然不如吴孟达饰演的海公公同周星驰配合默契,吴孟达和周星驰不愧是“黄金搭档”,整部影片完全是靠星爷夸张的无厘头表演在支撑。


这一年周星驰以胜利者的姿态享受着属于他的荣耀,可这份荣耀的背后却是孤独的,高产能的背后是对市场需求的定位是对人生的思考。一年上映七部影片,的确很是罕见和惊艳,且取得的成绩也是不错的。人生就是一场电影,再华丽的开场也有谢幕的一刻,周星驰是当之无愧的喜剧巨星,为自己的演艺事业奉献了一生,这是高标准的职业操守这是演员同观众最真实的流露和表达。说1992年是“周星驰年”,一点也不夸张。


游游飞天


因为在那一年香港票房前五的电影都是周星驰主演的,这个成绩可以说是空前绝后。

9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在91年周星驰主演的电影《逃学威龙》就破了香港年度票房冠军,他和周润发,成龙都成了票房的保证,于是当时就有了“二周一成”的说法。

在1992年,周星驰有七部作品,其中五部包揽了票房前五,同时排名第一的《审死官》和第二的《家有喜事》双破香港电影票房记录,周星驰也凭借《审死官》拿到了亚太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92年可以说是群星荟萃,那时的周润发还没远走好莱坞,成龙和李连杰都还未老去,还有着梁朝伟,梁家辉的虎视眈眈,而现在的星爷在当时只是星仔。

在那一年除了周星驰的七部电影,还有成龙的《双龙会》和《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李连杰的《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和《黄飞鸿2男儿当自强》,这些电影无一不是经典。

那一年由梁朝伟主演,杜琪峰导演的电影《踢到宝》票房成绩仅18万,值得一提的是《审死官》导演也是杜琪峰,即使如此,这部剧在豆瓣评分也有6.3分,说这些是为了告诉大家那一年与周星驰竞争的对手有多么强大,从侧面反映出获得这个票房成绩有多么不易。

当年的五部电影票房第一的《审死官》也是由杜琪峰执导,星爷和梅艳芳一起出演,第二的《家有喜事》集结了众多大咖,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部经典之作的拍摄仅用了13天,却通过他们的演技把故事,人物呈现的流畅清楚。

第三和第五是《鹿鼎记》两部曲,还记得那句话嘛,我对你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排名第四的《武状元苏乞儿》是周星驰第一次尝试的悲喜剧。

在这一年奠定了周星驰无可代替的喜剧之王的地位,可即使如此,香港金像奖和台湾金马奖却不承认周星驰的表演方式。在96年周星驰自导自演的《大内密探零零发》结尾处有一个模仿奥斯卡颁奖的片段,剧中周星驰认为奖项会颁给自己,但实际上却颁给了自己的老婆,这时有人解释道:用我们专家的话讲,你搞搞无厘头还行,有个P演技啊!这句话无疑是自嘲所谓的影评人对他演技的否定。

直到2002年金像奖才想起了这个屡破票房记录的周星驰,这一年周星驰和他的《少林足球》获得了14个提名,7个奖项,其中包含最有分量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三个奖项,不过这距离周星驰年已经有十年了。

周星驰在1992年所创的奇迹以前没有人能做到,以后应该也不会有人可以做到,92年被称为“周星驰年”当之无愧。


米小粥粥粥


因为1992年周星驰主演电影票房震惊了香港电影界。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之前没有人做到过,之后也没有人做到过,一年主演7部电影全部进入年度票房榜,包揽了前5名。

废话少说,先上图。大家看这是1992年香港电影票房榜前十。

其中票房榜前5名,统统都是周星驰主演。这个壮举也是空前绝后,之前没有人做到过,之后没有人做到过。

《审死官》、《武状元苏乞儿》和2部《鹿鼎记》都是周星驰经典无厘头喜剧片就不多说了。票房榜第2《家有喜事》也是主打周星驰。

那么之前一个人主演多部电影都进入年度票房榜前十的是谁呢?就是成龙,1985年成龙参演或者主演的电影包揽了年度票房前4名,所以1985年也被称为成龙年。

但毕竟比起后来周星驰包揽前5名,并且前10名占7部的伟绩还是差了一点。

而且票房榜冠军《福星高照》成龙不是主演。这个电影导演是洪金宝,主演也是洪金宝、曾志伟等人,成龙在里面出镜不是太多。

票房榜第二名《夏日福星》其实也差不多,导演主演也是洪金宝,成龙戏份也不是最多。

所以严格说起来,只有《警察故事》和《龙的心》才是成龙主打,扛票房。

因此1985年成龙取得的票房成绩,比起1992年周星驰的票房成绩,还是差得有点远啊。

在1985年以后,成龙和周润发都曾经做到一年内主演的多部电影进入票房榜前10,但是基本上都是他们俩平分秋色。

比如1987年成龙的《龙兄虎弟》冠军、《A计划续集》第3;周润发《监狱风云》亚军,《秋天的童话》和《英雄本色续集》第5、6名。

1989年周润发《赌神》冠军,《阿郎的故事》第4,《英雄本色3》第7、《喋血双雄》第8,有4部电影进入年度票房榜前10。成龙《奇迹》亚军。

这些票房成绩已经很不错的了。但是比起周星驰1992年的夸张成绩,真的没法比。

其实除了1992年,周星驰在整个90年代前几年,尤其是香港电影最辉煌的90-93年,实现了票房冠军四连冠。

这种表现,历史上也只有许冠杰、成龙和周润发做到过。成龙1979-1980年主演的《笑拳怪招》和《师弟出马》票房冠军连庄。

然后从1981年开始,许冠文开拍了《最佳拍档》系列,实现了票房冠军4连冠,非常厉害。当然比起后来周星驰的4连冠成色还是略有不如。

1985年-1989年,许冠文创作高峰期过去了,成龙和周润发包揽了票房冠军。其中成龙1985和1987年是票房冠军,1986年周润发《英雄本色》横空出世,1988-1989周润发又拍出了《赌神》实现2连冠。

但这些都比不上周星驰的4连冠。

而4连冠中,最了不起的就是1992年。所以1992年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周星驰实在是太牛了。


梁鹏飞


20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影坛的三位天王级人物周润发、周星驰、成龙被称为“两周一成”。他们创造了香港电影票房的奇迹。但在1992年的时候,周星驰绝对独树一帜,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年香港票房前五全部被周星驰主演的电影所占据,这在香港电影史上仅有一次,恐怕也后无来者了。

周星驰1992年出演并进入当年香港电影市场票房的前五名的电影分别是《审死官》、《家有喜事》、《武状元苏乞儿》、《鹿鼎记》、《鹿鼎记Ⅱ:神龙教》。

周星驰在1992年一共有七部参演电影在香港电影市场公开上映,并且全部进入当年香港电影票房前十名,当年香港电影市场票房的前五名更是被周星驰一人全部包揽了,星爷还凭借当年的票房冠军影片《审死官》获得亚太影展影帝大奖。由于那一年周星驰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奇记录,因而1992年就被称为香港影坛“周星驰年”。

周星驰在电影界的影响力不容置疑,他不仅仅在于1992年取得的成就,周星驰以无厘头电影著名,最大的成就无疑就是把香港喜剧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周星驰已经息影,转成导演,已然不会出现在电影的画面里,但是无论如何星爷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深深烙印在几代人身上。

你觉得1992年被称为“周星驰年”合适吗?欢迎评论!


史话闲聊


1992年为什么被称为“周星驰年”?首先在1992年,周星驰有七部作品名列票房销量榜:1、审死官 2、家有喜事 3、鹿鼎记 4、武状元苏乞儿 5、鹿鼎记2神龙教 11、逃学威龙2 13、漫画威龙;从这个业绩不难看出,一年七部作品上映,五部包揽前五名,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啊!这个成绩放眼全中国无人能及。

其次,在70年代、80年代 ,诸如许冠杰、成龙、周润发等也创造过辉煌,成龙在1985年也曾包揽前四名,但是仍然不能和周星驰的在1992创下的记录相比。除了周星驰作品的数量有压倒性优势,还有在90年代电影行业发展突飞猛进的,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张国荣已经红透半边天,“四大天王”刘德华、张学友、黎明、郭富城相继崛起,更有梁朝伟、梁家辉、吕良伟、任达华、梅艳芳、林青霞、张曼玉、杨紫琼、王祖贤、关之琳等一线明星虎视耽耽,在群星荟萃的年代,周星驰一骑绝尘领跑92年,实至名归-“周星驰年”。


爱娱乐的闲人


因为这一年,周星驰主宰了整个香港大荧幕,在年度票房榜上,排名前五的全是他主演的作品。 排名第一的是他和梅艳芳领衔主演的古装喜剧《审死官》,讲述了状王宋世杰为寡妇杨秀珍翻案的故事,周星驰扮演了足智多谋、幽默正直的宋世杰。

影片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狂收票房近5000万(在当时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周星驰还凭此片获得了第37届亚太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紧随其后的是贺岁喜剧《家有喜事》,影片描述了常氏大家族热闹、有趣的家庭生活,周星驰扮演了博爱花心的老三,尽显无厘头本色。


位居第三的是改编自金庸名著的《鹿鼎记》,周星驰担任韦小宝一角。他将一个浑身机灵、左右逢源又不失正义的小人物,刻画的活灵活现,也正是他的出色表现,让此片成为了观众普遍认可的一部金庸改编作。许多经典台词至今都为人津津乐道,比如“我对你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动作喜剧《武状元苏乞儿》则排在了第四名,周星驰扮演了受人陷害沦落为乞丐的苏灿,这也是他首次塑造具有悲情色彩的人物。

第五名则是《鹿鼎记》的续集《鹿鼎记2:神龙教》,虽然和第一部同年上映,依然热度不减,收获了3千6百多万的高票房。


巴塞电影


92周星驰年不仅仅指香港票房牛逼,而是整个亚洲都卖的很好好,光92年审死官1200万美元,家有喜事1000万美元,鹿鼎记1400万美元,武状元苏乞儿1600万美元,鹿鼎记2,1500万美元。逃学威龙2, 1000万美元,漫画威龙500万美元, 92年总计82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刚好超过5亿,其中香港票房2.6亿,亚洲票房超过5亿。92年的5亿票房,有多牛逼!


用户6369839145


因为92年周星驰共参演了《审死官》《武状元苏乞儿》《鹿鼎记》《家有喜事》等7部电影,共为香港影坛贡献了8320票房冠军,因此在当年香港电影十大最卖座电影中,星爷的这7部电影便全部上榜,且前5名也被他独占,而《审死官》更是获得了亚太影展影帝,这也是他连续三年占领整个香港电影市场。最后就是:这一年他的无厘头喜剧风格也正式形成并逐渐走向高峰。所以在当年的金像奖颁奖典礼上,为表彰周星驰对香港影坛票房的贡献,特将这一年定位“周星驰年”,当然也有不是金像奖封的,而是香港影坛为他“自封”这一说。而也正从这一年起,“双周一成(另一周为周润发、一成就是成龙大哥了)”的说法便开始慢慢流传开来。

(以上回答凭借于我多年对星爷电影的研究原创而来,因为他是我最喜欢的偶像,某些内容来源于某论坛,由于是“非专业”,所以若有不准确之处,还请专业人士见谅和指教!)


铁血红树林


因为传奇在创作一个又一个巅峰


啊呜啊呜咦哟


因为我出生在那一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