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在英國購地513英畝,將在當地建芯片工廠

【摘要】:華為回應時代財經稱,其最近的確在英國劍橋購買了513英畝土地,計劃未來5年建設和運營光器件的研發、製造基地,面向全球提供光器件和光模塊。

文 | 時代財經 吳文婷

華為在英國購地513英畝,將在當地建芯片工廠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華為計劃在英國劍橋郊外開設一座400人規模的芯片研發工廠,並計劃在2021年投產。

該報道稱,該工廠位於英國硅芯片行業的中心,離劍橋約7英里的索斯頓村,距離英國最大的科技公司安謀科技(Arm Holdings)總部僅15分鐘車程。華為計劃在該廠開發用於寬帶網絡的芯片。

此外,報道還提到,華為高管告訴當地居民,新工廠將在2021年投入運營,屆時會創造400個工作崗位。

針對此事,華為方面今日回應時代財經稱,最近的確在英國劍橋購買了513英畝土地,計劃未來5年建設和運營光器件的研發、製造基地,面向全球提供光器件和光模塊。

為了出口到更多國家

早在今年3月,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在接受BBC採訪時就透露,華為將在英國建設光芯片工廠。“我們最近在劍橋買了500英畝的土地建‘光芯片’工廠,在光的芯片上,我們是領導全世界的,我們建工廠就是為了將來出口到很多國家去。”

對於為何選擇英國的疑問,按照任正非當時的說法,華為英國工廠生產的芯片可以接受英國的監控,並在此前提下獲得銷售到西方國家的許可。任正非稱,華為在英國的投資規模很大,“並不等於你懷疑我,我就不在你那裡投資了。”

而在業內人士看來,英國的芯片技術產業位居世界前列,劍橋的ARM公司就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知識產權提供商。華為將工廠建在劍橋就是考慮到當地的芯片產業聚集,有代表性,有利於產業的發展。此外,華為的工廠選址據稱距離劍橋大學僅僅7英里(約等於11公里),劍橋大學是聞名世界的高等學府,能夠為華為芯片工廠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飆向時代財經指出,就在前幾天美國聯合了北約、歐盟、日本、韓國等32個國家代表,在捷克首都布拉格開了為期兩天的5G安全準則討論會,達成了《布拉格提案》,這份不具約束力的提案警告各國政府“應該考慮到第三方國家對供應商施加影響的總體風險”。

孫燕飆認為,美國希望借全球發達國家的力量來制約華為在5G上的主導地位。對於華為而言,過往一般都會在全球設立研發公司,實現技術上的提升。無論是手機的芯片還是交換機的芯片,都是代表網絡安全的最高境界,如果把芯片放在英國製造,正好可以對《布拉格提案》有一個強烈的回應。

監管下的開拓

據瞭解,英國恰恰也是華為當年進入的第一個國際市場。2001年,後者在英國開設了辦事處,10多年來逐漸得到英國社會的認可。與此同時,華為的設備一直受英國政府的嚴格監管。

2018年2月,華為公司董事長孫亞芳在北京會見了英國首相特雷莎·梅,並重申了公司對英國的長期承諾。作為歐洲主要投資者,華為宣佈公司將在未來5年內在英國投資總額達30億英鎊的產品,幫助英國公司增加對華出口。

華為此前還承諾,在2013年至2017年期間向英國投資13億英鎊。而從公開數據來看,華為在這5年內向英國實際投資或採購了20億英鎊。目前,華為在英國設有15個辦事處,提供的工作崗位超過1500個。

任正非曾表示,如果美國不信任華為,華為將大規模的把投資轉移到英國,華為不會動搖對英國的投資信心。

他介紹說,華為在英國總共有1500名員工,直接和間接創造的工作崗位有7500個。“我們在英國愛丁堡、布里斯托、利普斯維奇都建立了研究中心,最近在劍橋要建立一個光芯片的生產中心,而且在伯明翰也建立了培訓中心,這些不會撤退,不動搖。原因是什麼?英國遲早會買我們設備,我們不能因為它一時不買,我們就不逛這個商場了。”

值得一提的是,英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目前雖然允許華為參與建設5G移動設施,但只限於“非核心”的5G零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