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遊戲公司6家淨利潤下滑 天神娛樂約虧75.22億

1月底影視遊戲股業績大幅預虧的雷聲猶在耳邊,新一輪業績快報緊隨其後,揭開了虧損額度的面紗。

2月27日晚間,包括完美世界、世紀華通、天神娛樂等遊戲公司發佈了業績快報。此前被冠以“虧損王”稱號的天神娛樂在2018年度業績快報中表示淨利潤虧損約75.22億元,同比下降837.67%。

這個結果讓人並不意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綜合Wind數據統計發現,2月27日晚間總共有14家遊戲公司發佈了2018年度業績快報,結果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遊戲公司業績分化明顯,不少公司營收、利潤都在增長,比如完美世界、世紀華通、遊族網絡等,但是此前因為商譽減值影響的幾家公司的成績單則相對比較難看。

6家公司淨利潤出現下滑

2月27日晚公佈業績快報的遊戲公司裡,業績分化十分明顯,有的公司營收利潤均在增長,而有的公司則鉅虧。

當晚發佈業績快報的公司中,完美世界、世紀華通、艾格拉斯、遊族網絡、崑崙萬維、寶通科技等公司,均是增長態勢。

剛剛將盛大遊戲注入上市公司的世紀華通是目前A股遊戲公司裡營收最高的,2018年營收為80.74億元,同比增長131.29%,淨利潤10.06億元,同比增長28.48%。世紀華通業績提升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點點互動的並表,點點互動專注海外,不受國內政策變化影響。

完美世界去年營收為80.36億元,同比增長1.34%,淨利潤17.03億元,同比增長13.16%。業績穩健的原因是兩大營收支柱遊戲、影視業務均表現良好。同時,記者注意到,完美世界還在這次快報中透露,其由騰訊發行的重磅遊戲產品《完美世界》手遊將於近期上線。

遊戲公司的業績分化已經非常明顯,一邊是公司業務穩健增長;另一邊則是業績大幅下滑。據記者統計,天神娛樂、晨鑫科技、巨人網絡、聚力文化、愷英網絡、掌趣科技淨利潤均有所下滑,其中天神娛樂、聚力文化、掌趣科技、晨鑫科技淨利潤出現了虧損,天神娛樂虧損最多,天神娛樂在2018年度業績快報中表示淨利潤虧損約75.22億元,同比下降837.67%。

此番業績巨幅虧損,其實之前已經有所預警,上個月底A股公司業績集中爆雷,讓人瞠目結舌,而遊戲公司也雷聲陣陣,虧損幅度最大的天神娛樂甚至被冠以“虧損王”。1月30日,天神娛樂公告稱公司淨利潤預計虧損73億元至78億元,僅是商譽減值計提準備就達到49億元。

實際上,從這次業績快報中可以發現,天神娛樂出現了營收、利潤雙降,2018年,天神娛樂營收為25.17億元,同比下降18.83%。同時出現營收利潤雙降的還有晨鑫科技,營收2.38億元,同比下降39.32%,淨利潤虧損6.26億元,同比下降330.5%。有的公司雖然並未虧損,但是淨利潤卻大幅下滑,比如愷英網絡,2018年愷英網絡營收為22.85億元,同比減少27.09%,淨利潤1.65億元,同比下降89.75%。

也有公司營收雖然增長,但是淨利潤卻有所下降,如聚力文化營收為35.48億元,同比增長15.85%,但淨利潤虧損22.77億元,同比下降514.63%。巨人網絡也出現了淨利潤下降,2018年巨人網絡營收為37.8億元,同比增長30.03%,淨利潤12.02億元,同比下降6.87%。

記者注意到,巨人網絡還披露了一個重要信息,巨人網絡上市時承諾2016年、2017年、2018年累計實現扣非淨利潤不低於37.08億元,預計3年累計實現38.34億元,回A股時的業績承諾預計可以完成。

遊戲公司將主拼硬實力

遊戲公司在行外人眼裡,就是有錢的象徵,遊戲確實是一個離錢非常近的行業,但是2018年遊戲企業卻遭版號凍結等政策影響,很多公司業績也像被霜打過的茄子。Wind數據顯示,2018年A股手遊板塊跌幅達到52%,網遊板塊也跌去40%。

記者梳理發現,業績疲軟、商譽大幅減值是此輪遊戲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以天神娛樂為例,除了大額的商譽減值以外,天神娛樂也提到了遊戲行業在人口紅利消失、行業增速下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經受了版號凍結、總量調控等監管政策調整帶來的巨大壓力,遊戲產品研發進度不達預期、遊戲產品沒能及時上線,報告期內經營業績下滑。

而晨鑫科技表示子公司壕鑫互聯2018年度新增的EBS電競導播系統和競鬥雲設備銷售雖然有所增長,但由於棋牌類遊戲受行業管控以及新遊戲受版號暫停發放的影響,遊戲銷售下降,根據商譽減值初步測試,需計提3.71億元商譽減值損失。

愷英網絡也表示營收下降主要因2017年運營的遊戲產品於2018年進入正常的營收下降階段,同時受到版號影響,2018年未能得到新遊戲上線的收益。

而此次業績快報中業績虧損或者下滑的遊戲公司,大部分此前已經露過一回臉,2月1日,有媒體統計商譽佔總市值佔比降序排列前50名發現,有24家遊戲公司發佈了商譽減值預告,天神娛樂、聚力文化、晨鑫科技等在其中。可以看出,鉅額商譽減值背後,公司業績也通常是勉力支撐。


遊戲行業的對賭遊戲曾經非常瘋狂,2014~2015年,遊戲圈開啟了併購熱潮,一個併購消息甚至都能帶來連續漲停,不少公司靠併購撐起市值。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5年,國內遊戲行業涉及的併購交易金額分別為188億元、253億元和615億元,3年合計達到1056億元。

直到2016年5月,證監會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互聯網金融、遊戲、影視、VR四個行業,遊戲行業併購對賭才趨於冷靜,但是商譽減值的隱患依然存在,直到此次集中商譽爆雷。

有分析師匿名向記者表示,這次遊戲公司經過一輪商譽減值以後,也是一次業績大“洗澡”,商譽減值以後公司可以輕裝上陣,但前提是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往上走的態勢,從行業來說,未來遊戲行業肯定是要拼硬實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