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發展史-寶馬的故事

汽車發展史-寶馬的故事

2019款寶馬5系

作為德系豪華品牌三劍客之一的寶馬,寶馬汽車公司創立於1916年,總部設立在德國慕尼黑,而寶馬的前身並不是一家汽車製造工程,它是一家飛機制造工廠,最初以製造雙翼式的旋螺槳偵察機而世界聞名,當時叫BFW,巴伐利亞飛機工廠!

1917年寶馬更名為BMW(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寶馬的成長經歷大概分為三個過程,從最初的飛機制造到寶馬摩托車再到寶馬汽車三個過程!

汽車發展史-寶馬的故事

BFW 公司第一個成功的產品是由費茲設計的直列六缸發動機,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裝配在德國飛機上。德國王牌飛行員恩斯特·烏德特把他們成功的很大一部分歸功於寶馬的引擎。當年的巡航高度就達到了9500多米,100多年前寶馬製造的飛機發動機就能達到現在的一個巡航標準!

歷經一戰的寶馬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德國戰敗!簽署了《凡爾賽條約》,從幾個方面對德國進行了苛刻的處置,德國喪失1/8的領土和1/10的人口,失去了全部海外殖民地,同時限制德國的陸軍不能超過10萬,不能擁有坦克、重炮,甚至不得擁有重機槍,海軍不能超過1.5萬,不能擁有主力艦、航母和潛艇,德國不能擁有空軍,空中只准出現風箏!在《凡爾賽條約》的制約下,德國的那些航空公司紛紛轉型,寶馬航空公司也是其中之一。

汽車發展史-寶馬的故事

1923年寶馬改行生產摩托車,同年寶馬的第一款的摩托車橫空出世,它叫R32是當時世界上最快的摩托車,1924年,BMW把R-32投入市場,並很快就獲得了成功。

1928年寶馬合併了一個叫艾遜力運輸工業的工廠,這個艾遜力工廠是英國奧斯汀旗下的一個工廠,當時有華特堡(wartburg)、後改名為迪西(dixi)的一個汽車品牌,合併之後推出首輛315汽車,BMW的315一直生產至1932年末,歷時近6年。令人驚奇的是一輛迪西車居然在1929年的阿爾派拉力賽中取得了成功。

汽車發展史-寶馬的故事

寶馬303

1933年對寶馬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年份,那一年在德國的柏林車展上,BMW展示了他們最新的303車型,配用一臺並列6汽缸、雙化油器、氣缸容積1173ml、功率為22千瓦的高性能雙門四座位轎車,車頭蓋佔了車身的一半,採用雙腎型進氣格柵的車型,後來的寶馬車型一直延續著這個造型。303型之後再延伸至315、319、320及321型。

汽車發展史-寶馬的故事

寶馬315

1935年寶馬的第一輛跑車315-1問世,它是315車型的加強版,總共生產了242輛,為以後的寶馬車型設計奠定了基礎!

汽車發展史-寶馬的故事

第二代寶馬3系 E30(1982年-1994年)

1936年寶馬推出了328車型,它是在315-1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車型,搭載具有高性能鋁製汽缸頭的寶馬2公升發動機,發動機最高轉速可以達到7000轉,172匹的馬力,最高時速接近150公里,可以選裝比賽專用變速箱和快拆式車輪,輕型的管壯底盤使懸掛系統相對更軟,但是操作極為舒適。在30年代的餘下幾年中,寶馬328成了跑車設計中的一個標誌產品,對跑車界的影響是巨大的,在戰後的歲月中它更成了一個經典,為收藏家和老爺車賽手爭相收集。對於許多寶馬愛好者而言它仍是公司歷史上的最高點!後來這款車型圖紙作為二戰後戰爭賠款給了英國,所以寶馬的這款車型當時在歐洲可以說是風靡一時,這款車現在的收藏價值在150萬人民幣,甚至更多,全球大概有100多臺左右!這幾款車就是寶馬3系的鼻祖和開端!

歷經二戰的寶馬

1939年第二次世界第大戰爆發,寶馬經過已經發展了的十年時間,在德國已經見了七個生產製造工廠,戰爭期間的寶馬生產已經轉向為戰爭用途,寶馬的工人數量也急劇大增,相當一部分工人都來自監獄和集中營,寶馬對於飛機引擎的生產時德國空軍技術優勢的主要主要因素,寶馬生產飛機的引起了盟軍的高度關注,慕尼黑工廠遭遇連番轟炸,1944年7月12000枚炸彈襲擊了寶馬的工廠,七個共產其中四個工廠在戰爭中被炮彈摧毀,慕尼黑工廠成了美軍的軍車修理廠。

汽車發展史-寶馬的故事

R24

1948年寶馬籌集資金,繼續生產摩托車,回到了老本行,推出了R24、R51摩托車。

汽車發展史-寶馬的故事

501

1952年寶馬終於再投資生產汽車,推出了寶馬501車型,這一款車是大型的旅行轎車,這款車是寶馬5系車型的鼻祖。

1954年502取代501車型,502車型是德國第一部用合金製成的大排量v8發動機。

1955年寶馬又推出了兩款新車,足以使公司恢復到戰前的地位。運動型的503標誌著寶馬迴歸到了以315和328為代表的生產高性能汽車的傳統,它的最高時速達到了190公里,但銷量不大。507也是如此,賣一臺賠一臺,但這兩款車卻是三十年代後寶馬車中最受歡迎的一款。

汽車發展史-寶馬的故事

伊塞塔

在50年代後期寶馬推出了一臺新車叫伊塞塔,屬於五十年代所謂的“泡泡車”。它是由一個意大利冰箱製造商倫佐·裡沃爾塔設計的。寶馬是獲得許可能夠生產的幾家公司之一。它確實可以直接駛入極小的停車空間。許多隻能遠觀豪華v8系列的人們終於可以買一輛伊塞塔了。寶馬售出了16萬輛伊塞塔,後來的車型中還裝上了600cc的寶馬摩托車發動機。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正是這輛奇怪的小車幫助寶馬生存了下來,它的銷量足以使公司有能力生產新的700運動系列車。小型的伊塞塔在1962年停產,501和502v8系列則在1963年停止生產。

1976年寶馬推出6系車型,不是現在的6系,後來6系車型被寶馬8系所取代,這款8系採用的是隱藏式大燈,寶馬850搭載5.0升 12缸發動機,這款車在1976年有兩項革新技術,一個是主動後輪轉向,另一項技術就是自動內循環技術,這是寶馬在1976年就有的技術!

汽車發展史-寶馬的故事

1977年寶馬的7系車型誕生,7系這款車的誕生主要對抗的是奔馳S級,但是自打7繫上市以來一直都被奔馳S級壓著,寶馬史擅長做小車的,比如寶馬的5系、3系銷量是非常好的,奔馳是擅於做大車的!

寶馬汽車標誌含義

汽車發展史-寶馬的故事

寶馬標誌中間的藍白相間圖案,代表藍天,白雲和旋轉不停的螺旋漿,喻示寶馬公司淵源悠久的歷史,象徵該公司過去在航空發動機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又象徵公司一貫宗旨和目標:在廣闊的時空中,以先進的精湛技術、最新的觀念,滿足顧客的最大願望,反映了公司蓬勃向上的氣勢和日新月異的新面貌。

關於3系、5系、7繫系列車型的成長髮展史會專門寫一篇介紹這個幾個車系的文章。

以上就是關於寶馬汽車品牌從無到有的一個簡單大概的成長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