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田街道征拆工作一线,龙岗区6名抽调干部深入基层主动作为攻克一个个难题

坂田街道征拆工作一线,龙岗区6名抽调干部深入基层主动作为攻克一个个难题

从左到右为龚江鹏、宋继琴、胡俊翔、温永刚、叶绍驰、卢伟。 郑桦 摄

暴雨之前,空气湿重,如同抽调到坂田街道实践锻炼的干部胡俊翔的心情。约定好的时间过去了10分钟,他站在电梯口焦急张望,等待拆迁户小李出现。虽然两人未曾谋面,却在电话里无数次“交锋”。从最初不愿接电话到终于同意见面交谈,让胡俊翔与一起前来的抽调干部宋继琴、龚江鹏及包干小组成员欣喜不已。电梯上上下下,终于等来了小李,谈判从握手中开始了……

这样的心情、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在征拆工作中,对于抽调干部来说又是一次收获与提升。今年3月,龙岗区第四批抽调参与土地整备实践锻炼干部温永刚、胡俊翔、宋继琴、叶绍驰、龚江鹏、卢伟加入“坂田战队”。他们迅速转换角色,摸清情况,全身心深入一线;他们勇挑重担,积极攻坚,全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通过基层锻炼,我们提升了和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及应对、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抽调干部纷纷表示,站在拆迁户的角度思考,真心为他们谋福利,他们就会更认同、支持和配合征拆工作。

既有温情也有凶险 重要的是换位思考解难题

近日,在拆迁户老李家中,出现了温馨的一幕:签下征收补偿协议后,60多岁的老李眼含热泪、带着哭腔紧紧握住了温永刚的手,不断道谢……

温永刚是抽调干部,也是坂田街道党工委委员。他在基层工作,熟知群众情况,也了解拆迁户老李家庭生活不易、儿女无法帮助照顾。每一次见面,老李都会哭诉:房子被拆后得租房过日子,生活难以为继,自己身体状况又不好,需要长期吃药……每一次见面,温永刚都会耐心聆听、温暖鼓励,还会站在老李的角度,想尽办法解决其诉求。虽然老李多次提出新的问题,但温永刚总能换位思考,通过多种途径,想方设法真心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

而叶绍驰心中的那一幕,却让人心有余悸:了解到包干的业主房屋多处开裂,处于高危状态,需及时清空,叶绍驰与包干小组成员第一时间获知情况后,立即赶到现场。当时,业主爬上天台对抗,随后又将大门紧锁,一楼备有木棍和刀具对抗。叶绍驰被反锁在拆迁户家中,面对情绪失控的业主,他快速想着应对措施,小心翼翼说出每一句话,避免刺激对方……

叶绍驰是抽调干部,也是坂田街道党办负责人。那一天,经过惊心动魄的10个小时,终于有效控制险情,业主顺利签约并全部撤离。

“都说征拆工作难,难就难在许多拆迁户和你不谈拆迁。”回忆起一幕幕,温永刚、叶绍驰直言,面对拆迁户一件件陈年旧账“跟你算”、一件件疑难矛盾纠纷“要你帮”的时候,自己都会带着情感去交流,耐心听取诉求,站在拆迁户的角度思考,在合情合理合法中寻找平衡点。

主动接下“烫手山芋” 助推挡墙除险加固工程顺利施工

刚加入“坂田战队”的两名抽调干部——来自龙岗区发改局的宋继琴和来自区审计局的龚江鹏,遇到了阻碍施工的拦路虎。最终,两人和街道土地整备中心积极争取对浆砌石挡墙的补偿,还得到了象角塘股份合作公司的高度称赞。

这是怎么回事呢?

岗头河明渠段挡墙除险加固工程是今年龙岗区全面消除黑臭及河流水质保障工程的重点之一,需5月底前完成征拆。当施工单位进场开展管线迁改等工作时,象角塘股份合作公司提出:岗头河象角塘段长约160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浆砌石挡墙由集体投资修建并进行了固定资产登记,需给予补偿,未达成补偿协议前,施工单位不得拆除及后续施工。在补偿模式无先例可循的情况下,宋继琴、龚江鹏主动接下了这个“烫手山芋”,联系龙岗区相关部门、各街道办,一边向区集资部门寻求解决途径,一边与更新单元意向开发主体进行协商……

在陷入僵局的情况下,宋继琴、龚江鹏开拓思路、多方了解政策,沟通协调区集体资产办、区土地整备中心、区发改局、区审计局等部门,重新确定土地整备补偿模式。两人还在一周内形成了相关工作方案,在区领导及各相关单位支持下,与象角塘股份合作公司达成先数据保全保障河道施工,再签补偿协议。

从3月4日接受委托到4月24日达成先拆除后补偿协议,两人用50天解决了问题,为岗头河明渠段挡墙除险加固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了有力保障。有了这样的经历,宋继琴、龚江鹏表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解开拆迁户心结 耐心细致真诚待人获得认同

吃闭门羹、被无故挂断电话、在拆迁户门口苦苦等候……这都是家常便饭。“做征拆工作要想不受气、不受委屈,难!”每当工作陷入僵局,胡俊翔总是积极调整心态,重振精神,再度出发。

胡俊翔说,开始有一些拆迁户很抵触,直接说:“你满足不了我的这些条件,免谈。”面对这种情况,胡俊翔与包干组成员采取多种办法进行沟通:拆迁户不来,他们就主动登门拜访;政策一遍讲不通,他们就耐心地讲一遍又一遍;拆迁户有诉求,他们就设身处地解决那些疑惑和顾虑。他笑称有时感觉自己像“居委会大妈”,帮助业主协调家庭矛盾,调解利益纠纷,终于用真心诚意打动了拆迁户。他仍记得,为了调查核实岗头路口3栋建筑的历史情况,他们专程开车到河源找当事人了解情况;为了和拆迁户见上一面,他牺牲周末,在能见度仅几米的雷暴天气开车赴约……这一切努力,终于让他迎来了最开心的时刻:拆迁户签订征收补偿安置协议。

思及两个多月来的锻炼,来自吉华街道的抽调干部卢伟的脑中飞快地闪过一个个工作片段:啃下专业知识、深入一线摸底、走入群众中间、解决多个难题……他所经历的种种,让他的内心更为坚定。“把温情和祝福送过去,把困难和诉求带回来。虽然征拆谈判工作艰巨,但这次锻炼让我体会到了——只要用心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卢伟表示,谈判时要积极引导拆迁户认识当前龙岗区、 坂田街道的发展趋势,让他们明白不能仅仅满足于收租金的现状,只有整个片区城市功能完善了、产业升级了,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手记

抽调干部们 的蝶变之路

“真正把征拆工作当成实现自身价值的乐趣,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当聊起第一次与拆迁户见面的经历,6名抽调干部均表示,因为不熟悉相关政策、补偿标准,都曾被拆迁户问到无言以对。为了更好地扭转局面,每个人都铆足了劲学习,每天将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收集归纳,将共性问题汇总,编辑制作成一问一答的小册子随身携带。

从一个个或温情或危险或艰难的故事中,笔者看到,作为龙岗区第四批抽调参与土地整备实践锻炼干部,他们顾全大局,俯下了身子、丢掉了面子、磨破了嘴皮、踏破了铁鞋。经过两个多月的磨练,他们学会了“群众语言”,积累了宝贵的基层工作经验,从拙嘴笨舌的谈判“小白”成了能说会道的谈判高手;他们在急难险重岗位上磨砺斗志,与坂田街道相关部门优势互补、合作无间,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点,全力推进土地整备工作,助力“龙岗西核心”建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