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遇到一个送孙子坐公交去上学的爷爷,为孙子刷了老年卡之后下了车,对此你怎么看?

陈硕67260147


老人让自己的孙子享受了国家的优惠政策,毫无疑问这肯定是违规的。如果大家都可以这样做,那么公交车就全民免费了。



首先,我觉得老人的这种行为,给孩子带来了很坏的影响,在孩子的意识,爷爷已经默认了偷奸取巧的行为,让孩子觉得占便宜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一件小事,省了一块钱,但是却给孩子一个小格局思想意识状态。


第二,老人的行为更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风气,有一次在等电梯,一个爸爸在教育七八岁的儿子,“电梯过来了一定要先下后上”,儿子问问什么,爸爸说,“这是规矩,做人一定要守规矩”,我觉得这就是素质,而老人为了一块钱无疑让自己的素质瞬间化成了自私自利。

是的,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的场合可以让一些小便宜的人有机可乘,但是能够发自内心的保持自觉,那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品质。


我是焱垚


本人最有资格回答你这个问题、我开公交车,有一站就路过一个小学,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孩子基本都超过一米二三,也有很多很多老年人专注接送孩子、甚至很多我都知道那个是他孙子。知道他她在那站下车、这些老年人上车就刷老年卡孩子也有学生卡但是老年人就不让娃刷、以前提醒过根本不理我、在喊没有人理你,拉一车人收入基本为零。也有些孩子上车自动刷学生卡结果还被爷爷奶奶骂、我们还不敢在说、如果急了这些爷爷奶奶抱团骂、所以公司也只能说算了


3633836338


我认为,这样的问题不可能发生,司机很负责任,因为公交公司有严格要求,老年人优惠卡,不能随便替代!

有一次,我和同学一起逛街购物,试衣服时,我的公交卡丟了,当上车刷卡时,怎么也找不到卡了,同学说,我刷两次吧,替你刷一次,可是司机说,不可以,一个人只能刷一下,并且不能代替,我同学因为不懂才那样说的,司机师傅说明情况后,我马上投了一元银币!

再说了,乘客上下车时,司机师傅注意力很集中,他不可能不发现老人做这样事,既然是送孩子上学,老人怎么可以把孩子一个人留在车上,自已下车呢?这样做放心吗!你纯是在这里,凭空想象,瞎编乱造,博人眼球!

也许司机师傅没看见,偶而一次而已,也没有必要大做文章!

从另一个方面也看出,你对老年人持有优惠卡,心怀不满,有意损坏老年人形象!


老李说事666


关于道德问题很多网友已经说过了。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跟大家交流一下,那就是:

老人家带孩子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只关注孩子的生活,例如穿的暖不暖呀,吃得饱不饱呀,却容易忽略对孩子人格方面的培养。

这个案例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爷爷只关注孩子顺利出行,却没有考虑到这么做会给孩子树立一个不好的榜样,孩子守规矩的意识会变得淡薄。

我老婆家里的老人也是一样,我老婆的侄女儿,从小跟着她外婆长大,现在已经让二年纪了,她外婆还是习惯性的给她收拾第二天上学要用的课本,习惯性的给她洗内衣裤,我看的直摇头,说多少次了都改不了。

大家家里有没有这样的情况?你们都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ForeverO767


爷爷这样教育孙子,迟早是会出问题的,我儿子从小就是遇到老人不管什么样的老人都要喊爷爷奶奶,从小给他灌输我们是中国人要爱国,看见国旗要敬礼,尊敬警察,尊敬军人,尊敬老师,而且我从来不打我儿子,有时候烦了就吼几句,也从来不让家里人动手打儿子,从小跌倒了我都不扶,让他自己爬起来,现在他最听我的话,家里一家人宠着她,我不对他严厉点,就跟我外甥一样了,我外甥就是一家人把他当宝供着,现在都管不住他,你怎么吼他都没用,当没听见的,完全无视你,教育小孩要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我结婚算早的21岁结的婚,22岁当爸爸今年27岁小孩五岁,可能我们这辈人,和我爸妈他们那辈人有代沟吧,贪点小便宜可能老人觉得没多大事。可是在小孩眼中就完全不一样了,


庸人自忧11


老人送孙子刷老年卡一事

我本人持免费卡,前几年送小外孙女上车,事先都给她一元钱投入箱内,我刷免费卡,我市公交智能卡系统有限制,你与外孙女同时上车,你想占便宜,给外孙女刷免费卡,刷不了。

你说老人持"老年卡",我市叫"敬老卡",是6O周岁至不满7○岁的人办中得充值,刷一次5角。持"敬老卡"的上车,是否连续刷二次,我真没注意。如能给孙子刷了,那他占5角便宜。这位老人以损公利己的行为,影响孙子,只能培养出对社会负面影响的孙子,不是爱孙子,是害孙子。

对这种弄虚做假,损公利己行为,公交司机是第一责任人,他应该制止,并要求补交余额。乘客也要本着爱国的立场出发,指责这种行为。公交公司也要派出人员跟车巡查,发现这种行为,取消这老人的"老年卡"乘车待遇。

可别担心这老人以老卖老,什么往车下一倒讹人,堵车…,越怕,这些不良老人越是胆大妄为。这类老人是极少数,我坐车在我市从未遇见过。对这类行为不能迁就,我相信正必压邪。


范玉顺13644540969


在我们这试试,你的老年卡直接不用要了,上公交公司黑名单,这辈子你别想再能办出免费卡了,投诉撒泼打滚吊用没有,司机没收一张冒用的老年卡爱心卡学生卡之类的公司奖励二百块钱,不过这样也好,基本上在公交车没找事的,都知道公交公司不惯着那些乘客,有次看到司机因为票价问题指着乘客的鼻子骂穷比,还说你先骂我我就骂的你脑出血,你要是先动手我打的你生活不能自理,不信你试试。后来问司机不怕被投诉?司机直接说公司的态度是只要不是你主动找事就没事,所以说我们这公交车比别的地方好干多了,有些乘客就是惯的毛病,知道司机怕投诉就欺负人家,知道不怕就老实了。


飛魚2300


那么,把这个事仔细分析下:

第一,老人坐公交是免费的,这是政策福利,没问题;

第二,成年人坐公交带1.2/1.4米以下儿童是可以免票的,这是给儿童的优惠;

第三,网友们生气的是老人没有把小孩送到学校再自己坐车回来,那么老人把小孩送到学校再坐车回来,耗费的社会资源会更少吗,我没算,但是直觉告诉我,这比老人直接下车耗费的资源应该是更多,你们觉得呢?那么,我们生气,到底气的是什么呢,是老人浪费了社会资源,还是老人没浪费足够的社会资源?

最后说这个事其实就是老年人优惠卡能不能带免票儿童的事,如果能带,一切都合理,如果不能带,那就更改下规则就好了,大家按协议来


格拉夫


问题导读:“在路上遇到一个送孙子坐公交去上学的爷爷,为孙子刷了老年卡之后下了车,对此你怎么看?”

在小柚看来,回答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在回答之前,咱们先来看下公交公司一般对老年卡的使用规范,然后再来剖析这位爷的行为对不对,符不符合常理,以及这样做的影响。

为加强我市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乘车卡的管理,规范使用行为,现将有关要求公布如下:

1、根据规定,我市老年免费乘车卡实行实名制,专卡专用,不得转借他人使用。

2、每一个老年卡的乘车次数为360次/年,年度内刷满后将不能继续免费乘车,未刷满次年不累计(清零)。

3、对使用他人老年免费乘车卡的乘客,司机有权扣留该乘车卡,并要求该乘客正常购票。

4、老年卡仅限本人使用,对转借他人使用的老年卡持有者,将取消其免费乘车卡当年的使用资格。

5、如因遗失老年卡而被他人冒用的,在调查清楚后不予处罚。(在此提醒每位老年持卡人,一旦老年卡丢失请及时到万通客运公司挂失并补办,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从上面老年卡的使用规范来看,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到这样的结论:老年卡实行实名制专卡专用,不得转借他人使用。也就是问题中的那位爷用自己的老年卡为孙子刷卡乘车的行为,违反了老年卡使用规定。

这位用自己的老年卡为孙子刷卡乘车的影响至少有三点:

1、对老年卡持有者而言,将自己的老年卡给其他人使用,将有“取消其免费乘车卡当年的使用资格”的风险;

2、对孙子而言,让爷爷帮忙刷老年卡乘车,容易形成一种爱占小便宜、逃票不诚信的不良习惯。(因不知这位孙子身高,是否可以免费乘车)

3、对公交公司而言,如果这位学生超过免费乘车的身高,而借由爷爷刷老年卡乘车,无疑是占用社会公共资源的行为,应当对这种行为加以制止。


你好,我是米小柚,资深育儿领域创作者,很高兴能帮你解疑答惑~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请点击关注 @米小柚 为推荐实用的育儿知识,如果你有任何生活中的烦恼,也可以给我留言,我们一起面对,一起陪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米小柚


这种现象还真不少见。


<strong>


1米2以下是免票,但不少1米3甚至1米4的孩子也在蹭车。其实我们这边学生卡刷卡才2毛钱,但有些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辈就是连这2毛钱的便宜也要占。


之前城市新闻还有报道过,一位奶奶带着孙女在小超市多次偷东西,被超市发现后终于逮个正着。这老太太在人赃俱获的情况下,还能当众撒泼耍赖,完全不顾及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和偷窃比,公交逃票看似是小事,但实际也是家庭教育的大败笔。为什么这么说呢?



1. 孩子的是非观被混淆


德智体美劳,德是排在第一位。从小培养孩子的是非观至关重要。


逃票,插队,讲粗话、打架、占小便宜,如果大人经常有这些行为,并且不以为耻,那孩子的是非观就会被混淆,认为这些都是对的。将来他也会习惯这样做。


2. 为老不尊,为幼不敬


还有一种可能,孩子在学校里或父母那里已经懂得上车要买票,他嘴里不说,但心里对爷爷是反感的。那这位爷爷可是因小失大了,为省一张车票钱,爷爷在孙子心中的形象减了分。长辈没有长辈的样子。


我以前也遇到过同样困扰,孩子说外婆不给她买票,当时孩子身高122已经过线了。我是这么处理的:


1. 和孩子的祖辈沟通了问题的重要性,求得他们的理解认同。
2. 及时为孩子办理学生卡,并教会孩子如何上车刷卡。每次让孩子自己刷。

3. 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不占小便宜,做正直的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要从小培养!


我是倾城小团圆,70后985理科生,初中生家长。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和观点,请关注我共同探讨家庭教育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