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發激烈交火 盟友願意撤軍但拒絕繳械投降 伊朗:留得青山在

當年,美國出兵伊拉克並在中東掀起“阿拉伯之春”的浪潮,不僅動搖了遜尼派的統治根基,也造成了巨大的權力真空。此時,以伊朗為代表的什葉派力量,藉機將其影響力逐漸滲透到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和也門等地,進而與沙特、阿聯酋等遜尼派國家形成尖銳對立。


爆發激烈交火 盟友願意撤軍但拒絕繳械投降 伊朗:留得青山在


2014年,也門胡塞武裝攻佔也門首都及南部城市,迫使總統哈迪前往沙特避難,也門內戰由此爆發。2015年,沙特隨即發起代號為“果斷風暴”的軍事行動,派遣15萬士兵及100多架戰機對胡塞武裝發動猛烈攻勢,摧毀胡塞武裝部分軍事設施和陣地,並在也門上空設立禁飛區。從表面上看,沙特的軍事行動是支持也門政府打擊反政府武裝,但實際上卻是遏制伊朗所支持的什葉派政治軍事力量在也門的擴張。有分析就認為,也門內戰實際上就是以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國家與以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力量間的一場爭奪地緣政治優勢的代理人戰爭。

在過去的幾年中,沙特領導的多國聯軍對胡塞武裝進行了持續空襲,目標主要是打擊胡塞武裝的重要政治、經濟和軍事目標,意在破壞和摧毀胡塞武裝的作戰能力、戰爭潛力和作戰意志。由於雙方實力相差懸殊,沙特空襲行動無須太多顧慮,呈現的一種“牛刀殺雞”式的打法。面對無法迴避的打擊,胡塞武裝一方面寄希望外部支持,另一方面採取隱蔽偽裝,伺機偷襲的戰術與之對抗。他們依託隱蔽的導彈陣地,從地面發射“飛毛腿”導彈,迫擊炮與火箭彈,出其不意地打擊沙特聯軍的陣地。不過,在沒有制空權的現實情況下,胡塞武裝節節敗退,2016年,沙特聯軍從南向北將戰線推進至薩那到荷臺達一線,此後雙放形成對峙局面。


爆發激烈交火 盟友願意撤軍但拒絕繳械投降 伊朗:留得青山在


2018年,以沙特為首的聯軍發出“最後通牒”,要求胡塞武裝立即從荷臺達撤軍,但被拒絕。於是,沙特聯軍發起“黃金軍事行動”,並從多個方向展開對荷臺達港的收復行動,雙方投入了1.5萬的地面兵力,混戰於荷臺達附近。在此期間,伊朗無視沙特聯軍警告,派物資補給船向也門提供人道主義援助。而沙特聯軍則表示,解放荷臺達將是胡塞武裝覆滅的開始,進而斬斷伊朗之手。也門內戰及沙特聯軍的武裝干涉引發了也門國內嚴重的人道主義危機,饑荒和霍亂接連爆發,數百萬的普通民眾的生命面臨嚴重威脅。據聯合國的計數據表明:“每十分鐘,就有一名也門兒童死亡。在聯合國的積極斡旋下,2018年也門交戰方就荷臺達停火、戰俘交換等重要議題達成一致,但沙特聯軍卻始終為解除對胡塞武裝的經濟封鎖和軍事施壓。


爆發激烈交火 盟友願意撤軍但拒絕繳械投降 伊朗:留得青山在


日前,也門政府軍與胡塞武裝再次爆發激烈交火,並導致雙方16人死亡。有消息稱,沙特除積極準備進行空襲外,還集結了大量的重型武器,從而為迅速收復荷臺達港等失地做好了準備。儘管胡塞武裝遲滯了沙特聯軍對荷臺達港的進攻行動,但沙特聯軍已經對該地實施全面封鎖,胡塞武裝不僅無法獲得外部的武器彈藥補給,就連食品和藥品也得不到保障。在這種情況下,背後盟友的支援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不過,伊朗因遭美國的經濟制裁和軍事圍堵而自顧不暇,胡塞武裝已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胡塞武裝已經表示,願意從從荷臺達、塞利夫和埃薩三個港口撤軍,但拒絕繳械投降。有分析認為,胡塞武裝的提議明顯是緩兵之計。


爆發激烈交火 盟友願意撤軍但拒絕繳械投降 伊朗:留得青山在


事實上,胡塞武裝成立40多年來能夠不斷壯大,除了擁有一定軍事力量外,還有極深的民眾基礎。因此,沙特聯軍也非常清楚,即便出動大規模的地面部隊實施圍剿,起到的效果也不過是壓縮胡塞武裝的擴張空間,減少其控制的地盤數量,而要將其徹底消滅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此外,沙特聯軍在重挫胡塞武裝的同時,強化了沙特地區大國的形象和威信。對此,伊朗卻始終是按兵不動,避免引火燒身。同時,伊朗還表示,胡塞武裝需要保存實力,畢竟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愁沒柴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