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諸暨引進高校團隊攻克襪業智能製造難題

2019-05-13 06:5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周雨文 黃慧仙 通訊員 馬高峰

浙江日报:诸暨引进高校团队攻克袜业智能制造难题

這些天,諸暨市大唐襪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的一樓實驗車間裡,來自西安工程大學的7名教授和12名研究生與數名襪機本土專家集聚在一起,一次又一次地對新研發的柔性化、智能化襪機生產系統的各項參數進行調試。經過數月努力,由他們研發的這套生產系統技術方案正從理論走向實踐。

“用數字化的方式,讓傳統襪機‘聰明’起來。”浙江紡織襪業研究院副院長金京說,這是一套高性能、高效益、低成本的生產系統,目前已進入調試、驗證和集成階段,預計6月中旬可出樣機,投入應用後,諸暨8萬餘臺傳統襪機有望全部實現智能化。

西安的教授、學生為什麼跑來諸暨?據瞭解,諸暨有8萬餘臺襪機,但其中的織縫翻一體化機不足200臺,大部分襪業企業使用的是傳統襪機。諸暨市科技局在“三服務”活動中瞭解到,織縫翻一體化機一臺要幾十萬元,對於“勢單力薄”的中小襪企來說,更新設備壓力巨大;而面對用工成本高、員工緊缺、生產效率低下等問題,襪業企業傳統設備改造升級又勢在必行。這成了不少企業主的“心病”。

如何花較少的投入完成設備迭代升級,讓廣大中小企業跟上市場步伐?諸暨市科技局的“三服務”人員將問題帶到了大唐襪業創新服務綜合體,選擇由設在綜合體內的浙江紡織襪業研究院牽頭開展技術攻關。

浙江紡織襪業研究院通過襪業協同創新中心高校聯盟發佈“招募令”,確定西安工程大學等專業對口高校共同參與項目攻關;同時,組織行業內襪機企業開展論證,正式啟動襪機自動化改造研發。經過前期論證,攻關團隊確定了“柔性化、智能化傳統襪機生產線改造”這一課題方案。

記者在實驗車間看到,生產加工過程中原來的設備都可以繼續使用,只是各道工序之間安裝了由數據控制的智能機械臂,對各道工序進行串聯。同時,控制系統還根據襪企實際,設置了簡單和專業兩個操作版本。

諸暨市科技局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目前初步測算,一個擁有100臺傳統襪機的企業全部改造費用大概在10萬元左右,原來至少需要50名員工;經改造後,只需1套智能化生產管理系統串聯起20條流水線,操作工人則可減少到20名,這將為中小企業帶去實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