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不過魏王李泰的太子李承乾,為什麼卻敢拿李世民開刀?

在古代,太子是個高危職業。如果太子過於勤勉,皇帝會說你想提前篡位逼宮,所以會遭到處處打壓。如果太子什麼都不幹,皇帝又會說你昏庸無能,不配做皇帝,然後就想廢掉你。這些還不算,底下還有一幫皇子與大臣處處給你使絆子,企圖將你拉下馬。只要你稍不留神,就有可能丟掉儲君之位,甚至丟掉性命。因此,歷史上有很多太子在尚未接班的時候就死於非命或者憂鬱而死。

鬥不過魏王李泰的太子李承乾,為什麼卻敢拿李世民開刀?

不過,作為太子的李承乾卻不甘心被人拉下馬,於是便放手一搏。但奇怪的是,他連自己的弟弟都鬥不過,卻將矛頭對準了自己文治武功都極其了得的老爸。他的腦子是被驢踢了,還是有其他考量呢?在弄清這個問題之前,咱們先來看看他是如何輸給弟弟李泰的!

哥哥李承乾與弟弟李泰斗法

李承乾與李泰都是一個媽生的,老媽都是長孫皇后。李承乾是嫡長子,所以李世民一繼位,就立刻讓他做了太子。

鬥不過魏王李泰的太子李承乾,為什麼卻敢拿李世民開刀?

李承乾一直是被當成繼承人來培養的。為此,李世民還請來房玄齡等重量級的大臣給他當家教。作為一個品學兼優的三好學生,李承乾起初的表現還是蠻給力的。但後來,不知道是不是由於壓力過大,還是地溝油吃多了,反正開始慢慢墮落腐化了,甚至變得三觀不正、心理扭曲了。

作為儲君的他,壓力似乎比其他儲君更大。但這些壓力並不是來自於皇帝,而是來自於大臣的苛責。或許有人會問,大臣怎麼敢苛責太子呢?不怕太子繼位後給他們穿小鞋嗎?而現實確實如此。或許是由於喜歡勸諫的名相魏徵引領的一種風氣所致吧!當時的大臣敢直言頂撞皇帝,更不要說是批評太子了。有些大臣為了撈得一個老名聲,時常去挑太子的毛病,搞得太子痛苦不堪。為此,李承乾還曾派人刺殺自己的老師。

鬥不過魏王李泰的太子李承乾,為什麼卻敢拿李世民開刀?

儘管李世民對李承乾的所作所為都有所瞭解,但仍舊不肯廢掉他。但沒想到他卻非常不爭氣,還經常做出蠢事來。

太子的形象變得一落千丈,而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魏王李泰,他很快取代李承乾成了皇帝心目中的“三好學生”。李泰孝順父母,並且尊師重道,簡直就是人們心目中的“道德模範”,就連文武百官也紛紛給他點贊。一時間,李泰的恩寵儼然超越了太子,所受到的待遇也與太子等同。

鬥不過魏王李泰的太子李承乾,為什麼卻敢拿李世民開刀?

人的優越感往往與野心成正比。優越感爆棚的李泰便陡然生出奪嫡之心,這讓李承乾壓力山大。李承乾雖然蠢,但終究不會坐以待斃。為了除掉弟弟,他先是派人構陷,但卻未能成功。於是,他又派人行刺。由於李泰防範比較嚴,所以仍沒有成功。殺不掉李泰怎麼辦?李承乾心中又醞釀了一個更大的計劃,而這個計劃更加讓人匪夷所思。

發動政變,將矛頭對準李世民

說起來,李泰不過是個文弱書生,平時只會吟詩作賦,編個書,寫個毛筆字。李泰與能文能武的李世民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但李承乾硬是除不掉李泰,反而還想發動一場政變,逼迫李世民退位或者除掉李世民。他為什麼要這麼幹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既然他無法除掉李泰,而自己的太子之位又岌岌可危,他只能孤注一擲。

鬥不過魏王李泰的太子李承乾,為什麼卻敢拿李世民開刀?

孤注一擲的辦法有兩種:一、直接發動政變除掉李泰,這個政變針對的目標是李泰;第二、直接發動政變控制李世民,逼迫李世民退位,此時除掉李泰只需要下一個詔書即可。

第一種辦法其實是不可取的,因為如果發動政變無法控制皇帝,僅僅是除掉自己的競爭對手,根本毫無意義。因為皇帝壓根不允許任何人在自己的眼皮底下發動政變。因此,即便李泰被殺,李承乾也一定會被老爸廢掉或者殺掉。這等於兩敗俱傷。

鬥不過魏王李泰的太子李承乾,為什麼卻敢拿李世民開刀?

所以,李承乾只能選擇第二種辦法,拿李世民開刀。只是可惜他高估了自己的實力。他只是一個養在深宮大院的皇二代,就像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再看看他老爸李世民,十幾歲就參加戰役,一生打過數百場大大小小的仗,什麼苦沒吃過,什麼套路沒走過,又豈是他能夠鬥得過的!

鬥不過魏王李泰的太子李承乾,為什麼卻敢拿李世民開刀?

儘管李承乾有侯君集這些人幫襯,但他們與李世民帳下的謀士、名將相比,簡直是一幫烏合之眾,根本不堪一擊。所以,李承乾發動政變的結果就是:他們尚未發動政變就被告發,然後被一一處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