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的生活方式是怎樣的?

雨季中的曼谷


我有很多移民去歐美國家的同學和朋友以及親戚。也有很多外國同事,有時候跟他們聊天后總體感覺:

歐美這些發達國家的老百姓的生活理念屬於“享受生活”。

我也有幾個同學選擇在國內發展,有的已經是上市公司高管,資產過億。

然而我那幾個移民去國外的親朋好友在聊天時候說“我們不羨慕這些富豪,因為我們雖然沒有他們那麼多錢,但是我們活的很開心,很輕鬆,很坦然,每年都是幾次出去度假,週末也出去短途度假。而這些富豪同學連參加“同學會”吃飯時候都是電話不停,忙忙碌碌的”。

如果換成一部分國內老百姓就會指責這些富豪“他的錢哪裡來的?查一下肯定有問題”😀,你丫的!人家的錢跟你有半毛錢關係?紅眼病啊😄

而且生活在歐美國家的人在吃飯時候一般都是不看手機的,這是對別人的尊重。而我們國內行嗎?吃飯都是低頭族的很多,這是對別人的不尊重。

歐美髮達國家的老百姓在他們國家這種寬鬆環境以及文化氛圍影響下,大多數人的心態非常好,他們追求“快樂生活”。而我們國內不同!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多老百姓像“打了雞血”一樣拼命工作賺錢,就怕被別人甩下來,卻不太會享受生活。不過這也難怪!

這麼高的房價逼的老百姓只能拼命賺錢,不賺錢連個窩都沒有,怎麼有安全感呢?😂😂

房價越走越高,拉動了所謂的“GDP”增速(建築業會帶動很多相關行業),然後老百姓就追著這個目標去拼命工作賺錢😂😂。

就因為像打了雞血一樣的心態,造成很多國民心理失衡,什麼都想跟別人比😀,國內比了不算,還要跟外國人比,好像不把別人比下去,他就跟“吃了蒼蠅”一樣的不舒服😀😀。

昨天我的房子買的比哪個哪個同學家的大,今天我穿的一件衣服比誰比誰的牌子硬!明天去哪個地方旅遊了一下,趕緊發個朋友圈顯擺一下😀😀。

比完國內比國外,昨天我們經濟總量超過德國了,今天我們經濟總量超過日本了,明天我們經濟總量要超過美國。你丫的!累不累啊?😀😀

一個畸形的社會出現了,誰之過?難道不應該讓我們反思嗎?

人有個生活目標是對的,但也沒必要這麼較勁的跟這個比,跟那個比吧?自己生活的開心就好!(我自己就是這麼做的)


黃家老爹


發達國家生活方式是怎樣的一種體驗呢?  

前言:這是聯合國發的一份關於世界各個國家的幸福指數的一項報告,評定的標準是根據經濟、公民參政、溝通、多樣性(社會問題)、壽命高低等等在內的十多個方面,根據這項評定,得出的答案是,第一名是芬蘭,那麼除了芬蘭之外,其他的國家又是怎樣的一個排序呢?(人均GDP是打分描述)

找感興趣的國家,幸福指數排名如何?


加拿大排名第7、以色列天天干仗其幸福指數排名全球11位、美國的幸福指數全球第18名!阿拉伯石油王國幸福指數全球排名20名。 這說明一個核心問題,有錢真TM的很幸福。

拳頭硬也是一個能增加幸福指數的原因,比如以色列“從來沒打過敗仗”。


其他小國家比較多,比如人口數量少,國民收入高,國家社會福利棒棒噠!民主化程度高! 還有一個就是千層的宗教信仰,平和的心態也是幸福指數的一項指標,但是必須得有經濟物質支撐。有錢xx$才是硬道理。

有人說,日本的自殺率高。實際上,咱們比日本的自殺率高的多。日本的幸福指數不算很好,但也不壞,比俄羅斯高那麼一點點,其他大多數都是一些中小國家,第一國家政府福利好,人民心態想的開,社會福利有保障,常年沒有戰亂,更多是一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


菲律賓最近經濟發展也還可以,生孩子的能力也提高了,人口紅利用處還是挺大的,便捷的移民留學等等條件中,投資人對菲律賓還是有興趣的,主要是國民也沒有辦法,再怎麼牛也是小國,不過的幸福一點怎麼能行呢?然而實際上菲律賓,周圍的人對這個國家的感受,還是有一些沙漏型,好的說他好,不好的就說他最不好。來菲律賓生活過的人,大都很喜歡這裡,沒有來過的人難免懷疑諸多。

咱們中國的幸福指數,排在中等偏上的位置吧!主要就是工作壓力大,中國人比較壓抑,沒有其他的愛好,人生的唯一幸福就是賺錢,多數情況下,錢沒賺到。人也累死了不少。

不知道能不能說,政治的迂腐化教育,相對封閉的環境,會使這個國家的民眾對外面世界產生濃厚的興趣。

沒錢真的會讓人感到不幸福,比如這些全是窮國,飯都吃不飽,他憑什麼開心?(有很多人說,印度人心態平和,幸福指數高,高個毛線,那是常年被壓抑的平和,最主要還是沒有錢,生活壓力大,不過他們的信仰使得大部分印度人有著虔誠一顆心。)有錢人才幸福。



那發達國家,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怎麼樣的呢?

發達國家的生活方式,實際上千差萬別,雖然他們收入高,福利好,人均壽命普遍長,但是她們的生活方式也是大同小異的,他們窮的時候是怎麼生活的,富裕發達了之後也會帶有諸多傳統的生活習慣?並不是說某一天中國成為發達國家了之後,中國人就不愛吃麻辣了,不喜歡跳廣場舞了,不喜歡吃燒烤了……絕對不是這樣的一個概念。

比如日本,他絕對是一個發達國家,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和美國人,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日本人喜歡尬他們的傳統舞蹈,喜歡去網吧打遊戲,也喜歡是他們那點料理。

美國人在大城市中心也喜歡K歌,音樂會,畫展,觀舞等等!但是在一些其他的地方又戛然不同,晚上十點基本就能不出去就不出去了,假如有一個陌生人去一戶美國人家,三句警告不聽,估計這個人就要被爆頭。


下面我找三張圖對比一下,同樣是發達國家,他們的社會生活和文化到底有多大的區別?
英國皇室護衛哨兵毆打“調戲”他的小黑仔。


中東發達國家以色列天天和鄰居幹仗幾十年如一日,人人都是兵,人人都是預備隊員,他們的生活方式就是這樣的

不打仗的時候,過著平淡的生活,上帝是他們精神的支柱。以色列的幸福指數全球排名第11位,已經很幸福了。

大洋洲發達國家澳洲人和方式。


澳洲人基本上是不會加班的,每天到了下班的時候就直接打包回家了,回家後,如何打發時間呢?

  • 澳洲人不喜歡應酬,也不會打麻將,下班後就是在家待著,陪家人,然後自己煮一鍋好吃的飯菜,全家人共享。

  • 熱愛運動 澳洲身體很棒,這與運動是分不開。他們喜愛運動,無論是大人、小孩,運動應該是他們一項重要的娛樂方式。
  • 假日裡澳洲遊玩的地方隨處可見全家老小組團出遊, 澳洲的公司大多是一個星期發一次薪水(小編表示羨慕嫉妒恨),發了工資,週末就只顧瀟灑。他們的生活基本沒有存錢的想法,這和非洲人有的一拼。不是月光族,就是周光族。
  • 畢竟都是歐美同族,西方文化都大同小異,動手能力巨強,基本人人都是能工巧匠的,自個蓋房子,自己裝修,和歐美一樣,歐美的工人價格是很貴的,如果請一個工人去幫忙一天,估計一天要開支差不多1000人民幣(換成人民幣的話差不多就這麼多)。
因為發達國家他們的生活收入普遍都是很高的,又沒有存錢的概念,所以出現了很多的消費娛樂方式。可能更多的娛樂方式戶外的佔據了大部分,自娛自樂的時候就喜歡捯飭一些奇形怪狀的東西,這些我們都可以在網上看到。

格律4


大洋洲的澳大利亞,應該算得上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了。衡量是不是發達國家的基本標準,我認為主要應該有三條:一是這個國家的人均gdp收入。澳大利亞國家的人均國民收入總值已經達到大約4萬美元了吧?二是這個國家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澳大利亞國土總面積750多萬平方公里;總人口大約2500多萬左右。國家的支柱產業主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發達的畜牧業;高端的生物科技產業;優越的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極強。三是國民的社會生活保障水平。澳大利亞實行全民教育,醫療,養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獎勵優生優育。所以國民沒有生活,安全等危機感。

到澳大利亞旅遊,最讓人欣賞的是澳大利亞人的那種高效率,慢節奏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和方式。國家實行“週薪制”,每週的週四為澳大利亞人的“快樂日”。因為這一天下午,他們就可以領取工資。瘋狂購物,為週末的禮拜和出遊做好準備。主要還是為了刺激消費。澳大利亞人信奉宗教,崇尚旅遊。這是他們每個週末的主要活動方式。在澳大利亞人看來,旅遊,是富裕的人才能享受的幸福生活。因為旅遊必須具備三個先決條件:一是要有錢;二是要有時間;三是要有健康。他們老年人退休之後,就是要駕著自家的房車,最好是一家人同行,沿著環海高速公路一圈兒。行程大約三萬五千公里,把國土面積繞一週。要花掉一年半到兩年的時間。我想這大概就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到澳洲留學,移民和旅遊的原因之一吧!

但是,我也發現,澳大利亞這個國家不是什麼都好了。作為西方集團的成員國。這些年來,他們緊緊追隨美國和歐洲。充當西方國家挑釁,對付中國的急先鋒和馬前卒。在國內形成一股“仇華排外”的反華勢力。同時也收緊了對中國留學和移民的限制。適得其反的是,他們國家的經濟外交和出口創匯也遭受了巨大的打擊和損失。可以說是罪有應得吧!








帆影Ordos


以英國為例,先說普通人。和天朝比起來,客觀地講,物質水平已經差不多了,但確實很無聊。

先說普通人裡面的退休老人。普通英國人的一天,早上起床,泡一杯奶茶(紅茶、加糖、加牛奶),烘麵包片,可能烤幾片培根肉,最多加點豆子(類似於黃豆煮番茄汁,英國特色日常食品)。吃完早飯出去遛狗,路上可能會遇到一些熟人,打打招呼聊聊天。然後就出去了,有可能是去買彩票(各類合法賭博)、也有可能逛超市、或者約了醫生去做檢查。然後十點多回來開始準備午飯。普通人基本上是從冰箱裡拿凍品出來準備,也有人是超市買新鮮素菜、葷菜回來煮,但是老年人普遍比較節省,新鮮菜貴啊,所以都是凍品比較多。

中飯一般是雞肉、豬肉或者牛肉(牛肉在全世界都是最貴的,所以普通人也吃得少),加上各種做法的土豆(炸薯條、土豆泥、或者洗完直接連皮進入烤箱烤的那種),配一點花菜胡蘿蔔之類的素菜,也許搞點湯也許沒有湯,就這樣了。吃完收拾洗碗,再泡杯奶茶(紅茶、糖、牛奶),估計也有很多人家是喝咖啡的吧。下午有的老年人會睡一會兒,有的就看看電視、看看報紙。然後可能出去走走,可能和鄰居聊聊天,或者去辦一些有預約的事情。然後回來繼續準備晚餐,晚餐的食譜和午餐類似,無非就是肉、加各種做法的土豆、加一些不貴的當地常見蔬菜,最後也許有湯也許沒湯,有情調的會來一杯紅酒或者啤酒,反正很便宜(英國超市有大量5英鎊一瓶的700毫升裝的法國紅酒,現在摺合人民幣只有四十多元)。吃完收拾,傳統夜生活就要開始了:酒吧!

一般情況下,酒吧裡面的一杯啤酒(英制一品脫,約0.57升)的價格基本上可以在超市裡面買兩三瓶700毫升那種量。價格還是相當可觀的,所以英國老年人不會天天去,但是週五週六基本必去。實際上,世界上的發達國家還有兩家比較特殊的——日本和新加坡,屬於典型東方世界的國家和文化,而其他國家(以色列不清楚),基本上都是歐美風格,大家的夜生活,平民百姓都以酒吧為主。酒吧裡面幹嘛?很簡單,就聊天、聊天、還是聊天。吹牛吹到9點10點,就回家睡覺了,然後準備開始新一天的循環。不去酒吧的日子,呵呵,現在老年人都有智能手機了,大多就開始臉書上吹牛了。當然,也有在手機上買彩票的(合法賭博)。

以上是退休老人家的生活,有班上的年輕人呢?簡單,早飯基本差不多,當然不排除大城市裡的趕時間不自己準備,直接在快餐店或者咖啡店買的,吃完或者直接拿著就去上班了。中午的午餐一般就是在單位附近的餐廳解決,然後繼續上班。晚上下班之後,懶得做飯就叫外賣,印度餐和中餐都是熱門外賣食品;當然也有下館子直接吃的。如果自己做的,那內容和上面的退休老人的食譜沒有本質區別。吃完飯,基本活動與退休老人差不多,唯一老年人很少做的,就是去夜店。年輕人也不是天天去夜店的(普通人哪有那麼多錢),一般都是週五或者週六,在那種喧鬧的環境裡點一杯飲料,然後跳跳舞和人吹吹牛,有的人早早結束,有的人玩到一兩點,然後出來找打烊晚的快餐店(英國24小時的那種有但不多),吃完了打車或者擠夜班公交回家,地鐵早沒了。

以上是普通人的生活,有錢人呢?呵呵,也是類似的。只是有錢人大多事業有成,每天晚上多一些應酬,可以參見國內一線城市有錢人晚上應酬的活動,英國只是更加單調,沒有KTV之類的。不過他們有一些拍賣會、慈善晚宴之類的聚會活動,國內還沒有興起。以上的生活,普通人有錢人一年裡基本要重複兩百天左右的時間,因為還有一百多天是週末、節假日等。

英國人的週末可能要分城市人和非城市人,或者可能要分倫敦人和非倫敦人。城市人的週末生活也許可能去公園綠地、博物館、美術館之類的地方,或者去購物中心、電影院、劇院等場所。歌劇、舞劇、音樂會的票價是相當貴的,普通人可能多少年都不會去一次,有錢人倒是定期會去,還有人會週五週六下午從鄰近城市坐火車、穿著燕尾服打著領結趕到倫敦市中心欣賞音樂會的。非城市人會選擇鄉村綠地去自己走走、或者遛狗。也有搭個小火車去鄰鎮上吃個下午茶之類的。然後收拾收拾,晚上就去酒吧或者夜店了(基本上是全民週五週六必備節目)。但是現在有一個重大趨勢,就是人們的時間越來越多地被臉書和油管奪走,為什麼,不花錢啊!這,就是那一百多天中絕大部分時間的過法。

然後就是聖誕節和出國旅遊了。出國旅遊沒什麼好說的,一般人一年也就一次,還很少出遠門(德國人都很羨慕能夠來東方世界旅遊的同胞,說明普通人的消費能力確實有限),基本上是歐洲內部逛逛,不用簽證還路途近(相當於江蘇去安徽或者浙江去福建)。聖誕節是家庭團聚的日子,所有的除軍警、醫院、道路水電煤等應急部門以外的公家機構和商業機構,全部關門,商場小店全部關門,買菜都買不到!聖誕節次日(12月26日)是英國各大商場的打折日,很多本國人也會去血拼,不過現在越來越明顯的是,很多打折打得很猛的商品(有3到5折的)都是往季賣剩下來的,不像好幾年前那麼有誠意了。

這就是發達國家人民的正常生活方式,論消費和使用的物質水平,中國一二三線城市的民眾與他們已經沒有區別了。發達國家現在越來越感受到不創造(或者少創造)實體產品的非製造業經濟對普通民眾的收入水平逐年增長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發達國家的普通百姓生活也是很節約的,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豐富多彩。只是人家在三個方面超越中國:一是幾百年積累的文化財富,有無數富麗堂皇的博物館和美術館可以讓國民欣賞和閒逛;二是最近幾十年的環境治理卓有成效、有很多青山綠水讓國民欣賞和閒逛;三是部分發達國家因為人口數量少的負擔小優勢,可以為絕大部分國民提供優質的保障服務(比如醫療教育等。但英國免費醫療是個大問題,因為免費會導致效率極低,普通毛病真的要預約挺久的)。除此以外,就是人本身對社會規則與秩序的尊重和遵守,這方面可能會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發達國家也越來越走下坡路了,完全不必神話他們。只是人家起點高,目前還比東方大國的整體國民水平高一點。 探為觀指為您探索國際事件背後的故事,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