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想奋斗的情况怀了二胎,是打掉还是留下?

冰冰148398665


最近和家人聊天,很自然地被各种问到

“ 什么时候要二胎?”,虽然我都报以“叮当才刚满两岁”“我是剖腹产,至少等三年吧”的无奈表情,但都难掩婆婆和亲妈孜孜不倦地劝导:是时候可以备孕了!再晚就高龄产妇了!!反正都要生,晚生不如早生!!!好吧,我
(哑口无言.....)

其实关于二胎问题,之前总觉得叮当还小,这不关我的事。但是经过这一轮又一轮的洗脑轰炸,竟也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了(一胎的坑还没过去,又感觉要入坑)。

想看看其她妈妈们的一些想法,没想到一搜到这样一组数据:

● ● ●

二胎政策被打脸,80/90后都不敢生了

全面二孩政策开放后,有专家预言:“中国人口将迎来一次爆发式增长,2017年,中国至少应该有2023万人口出生。”

事实是怎样呢?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组数据:

“ 2017年我国全年共出生人口1723万,比2016年减少63万;人口出生率为12.43‰,新生儿和出生率双降,二孩占比达51.2%。

以上数据说明了两点:

1、二孩生育数量远低于预期值(有300万的数字缺口);

2、总出生人口下降的情况下,二孩数量提升,反而说明了一孩出生数严重下滑。

数据狠狠打脸了专家的预言,现实的情况是:80后不想追生二孩,而90后连一孩都不想生了。

确实,如今,80、90后都面临着形形色色的压力。高房价、高教育投入,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医疗社会保障不健全等社会现状。

“上有老下有小”的生存压力,已经摧毁了大多数人的生育热情。

也有专家表示困惑和不解:为什么大家都不生啊?

● ● ●

理性思考,添一个娃不是1+1=2这么简单

网上查资料听了各种心声,发现生二胎这件事情,外在环境不理想,内在的环境也是。

经济条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对于很多人,我觉得可能还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因为虽然说养孩子成本高,但这里面还有个“怎么养”的区别,有些人觉得“既然生了孩子,就要什么都给他最好的”;也有人觉得“穷养富养都一样长大”。

两种观点都没错,我们需要考虑的是,根据自己的育儿理念,来做相应的经济储备和规划。

就比如对我来说,再生一个孩子,从经济方面上来说,是允许的,让我更发愁的是,生二胎,可能会带给我

家庭内部各种关系一个全新的挑战

1 / 亲子关系

我需要考虑的最现实问题是,我喜欢孩子,想要孩子(曾经发誓要生一个足球队啊)。但我最担忧的是,在亲子问题上,我有没有足够精力再多照顾一个孩子;二孩到来后,我能不能协调照顾好老大。

目前来说,我一边带娃,一边写公号,确实挺累的。有时忙起来也有顾不上叮当,会觉得对他挺愧疚的。如果再生一个,对叮当的关注可能又会减少很多。

前几天刘先生代班,也被很多读者问到二胎问题,后来我问他,基本上他的担忧和我一样,就是生下来,我们的精力和时间能不能同时照顾好两个孩子

前段时间网上有个很火的视频,一个女孩哭着数落爸爸

“凭啥下班了还在单位,你根本就不爱我”,让人看的很心疼。

渴望忙碌的父母能多陪陪自己,这估计是很多孩子的心声吧。可有哪个父母是不想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呢,忙碌也是一种现实的无奈啊。

有个好友跟我吐槽,为生计不得已把孩子变成了“留守儿童”。结果孩子被长期分离的心理失落,老人疏于管教养成了一些坏习惯,让她和老公背上了“既然不好好养就别生”的骂名。

生容易,养不容易。

<strong>

2 / 夫妻关系

在带娃这件事情上,应该说刘先生是我很好的“搭档”,多数时候,我们合力带娃,互相补位。

但不能否认的是,我们也难免在育儿问题上有分歧。虽然很多问题都随着沟通解决了,但还存在着一些没有被磨合彻底的问题。那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会不会带到养育二胎里去,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这种算还好,还有很多家庭最大的夫妻关系问题——“丧偶式育儿”。父亲的缺位,让妈妈一夜之间变成了超人,女汉子,在“为母则刚”的光环下过得很辛苦。

母亲的角色是没有过渡期的,成为妈妈那天起,就被赋予了这样的角色定位。

而爸爸呢,还是照旧“打游戏、应酬朋友,日子过得像从前”。甚至还会时不时蹦出一句“不就是带个孩子吗,你怎么那么矫情”

之类的风凉话。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韩国催泪短片《妈妈的日常》,让无数妈妈看完泪崩,几乎是所有妈妈的日常写照:

一边上厕所一边需要安抚着不断拍门的娃(上个洗手间都成了奢侈的事);

孩子睡着了,赶紧扒拉几口半凉不热的饭,结果没吃两口,孩子醒了,只能抱着孩子吃(哪个妈妈没都有过抱娃吃饭的体验?)

因为抱孩子,手抱出了腱鞘炎,腰劳损,然后还是没得选择地带着病痛“工作”。

因为没有帮手,只能全身心扑在孩子身上,导致自己蓬头垢面、没有时间打理自己。

昔日的小仙女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凌乱,一个中年欧巴桑的形象。

我觉得这个视频,真是戳到了所有妈妈的痛点,男人们忙事业被认为理所当然,而女人的梦想则自然地被遗忘。所有妈妈的付出都被当做理所当然,女人们的母爱被无限放大,也被人忘记,我们曾经是“弱女子”。

夫妻这种本来一体的“左手累了右手来帮忙”的补位关系被忽视,妈妈的超负荷工作,都让妈妈们对二孩这个话题如临大敌:

“这样的男人怎么敢给他生二胎”、“那段不堪回首的日子,我们可不要再来一遍”。“这样,我们的背上可能就得背上三个娃了。”

3 /

婆媳关系

就目前来说,因为我是请了表妹,跟我一起自己带娃,所以暂时不存在婆媳问题。

但对大部分人来说,二胎不可避免的是,要请老人帮忙。所以学会处理好边界问题非常重要,不然就很容易陷入万劫不复的婆媳问题里。

我一个闺蜜和婆婆最大的纠结在于育儿问题,关于这点,我觉得最重要是夫妻达成共识,明确“责权”:一方面,老人没有责任和义务帮我们带娃,另一方面,在孩子的问题上,他们给予我们更多的是“搭把手”,养育的决定权,始终在我们自己手里。

对他们的帮助,我们要心怀感恩,但同时也要坚持自己的底线和原则。在面临事关孩子重要问题的时候,要坚持自己的态度。这点可能做起来挺难,但首先要下定决心,

勇于去担当这个“第一责任人”的角色,也能慢慢地让家庭其他成员明白到这一点,逐步达成共识。

4 / 俩娃的关系

再来一个老二,俩娃关系怎么处理,是我所担忧的。

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很容易会忽略一个,或者难免有所偏爱?那被忽略的那个会不会产生心理落差?造成俩娃的矛盾?

知乎上有一个热帖“父母偏心,对孩子的心理伤害有多大”。里面有很多网友都列出了现实中的各种例子,让人唏嘘。父母对待两个孩子可能会有着天壤之别,让另一个孩子彻底寒心,成年之后和父母、兄妹疏离。

正如网友举的韩剧《请回答1988》里的例子,很多父母对于他们的“偏心”无所察觉,是对孩子来说最痛的部分。

5 / 和自己内心的关系

对于养孩子来说,不管有多少人帮忙,妈妈都是逃不掉的累。

如果再要二胎,那在这漫长的育儿路上,我能不能处理好和自己内心的关系,学会自我调节和消化,而不是把问题转嫁到孩子身上。

因为疲累对孩子发脾气,甚至语言暴力、身体暴力,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慢慢修炼内心来改变的。

还有,二胎还意味着自由的丧失。生下来又得有三年的磨人时光,我的精力消耗肯定更大。工作和家庭,两头重担怎么挑好,我想不仅是我,也是大多数犹豫要不要二胎妈妈都普遍存在的难题吧。

和刘先生沟通了以上这么多,结果他最简单地来了句:问问自己的心,准备好了没有?

确实,只要我们心理上准备好了就勇敢去生,然后好好地拿出勇气去面临相关的难题,想清楚这点也就没啥好纠结的了。

现在不想生的,或者想好了现在以后都不生的,也要勇敢地坚持自己的内心,不为他人所动摇。

孩子不是必需品、二胎更不是。人生是自己的,不需要他人为你做决定,推着你往前走。


丹妈碎碎念 ●

以上是我在犹豫要不要生二胎的一些思考,希望和你们一起来探讨,特别是有经验的二胎妈妈哈。

有人说,哪来那么多理智分析啊,生二胎就是个冲动的事儿。我个人觉得理智分析还是要的吧,但是冲动的热情,盖过了理性,说明真的适合生了。

生与不生,都是一种选择,要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最重要的是,我们始终要有力量,去面对人生的难题。

比如我,现在的确还不想生,是因为我和刘先生都觉得心理上还没有做好准备,那么我们就选择暂时不生。当有一天我们觉得都准备好了,对于这些难题,我们一定是有信心,也是会努力去面对的。

希望我们生孩子,仅仅是因为我们爱孩子,憧憬二胎生活的美好,而不是为了孩子给我们养老,或者其他更多的理由。

不是为了老人的要求、丈夫的要求而生,而是我们发自内心地想生。不是为了生一个儿子或者女儿,凑一个“儿女双全”的完美,而仅仅是为了爱一个生命,去迎接他的到来。


丹妈读童书


跟我的情况很像。老大一岁半的时候突然发现怀孕了,当时第一反应坚决不要。先不说怀胎十月的艰辛,带孩子真的是累怕了。去医院看到B超单上的小圆点孩子爸爸死活不同意打掉,从来没见过他哭,那天看他一个大男人拿着B超单哭得很伤心我就犹豫了。因为怀孕了所以就带着大宝回老家了,可是眼看着大宝马上就可以断奶了我可以重新回归职场,心里还是不想要又一次决定打掉。结果我婆婆跟我说,想要就生下来,孩子来了就是缘分。再苦再累我帮你一起带大,等小的断奶了想上班你就去上班,正好那个时候大的也上幼儿园了。真不想要我也不怪你,你自己考虑好。我想了想,我爱我老公,他对我对家庭都特别负责,不想他难过,那么多年走在一起真的不容易。还有就是我老公就是独子,我又远嫁,我不想我儿子长大了连个亲戚都没有太孤单。更重要的是我公公婆婆愿意帮我一起带孩子,虽然累有人帮忙分担会好很多。每个人现实生活都不一样所以我的建议是1,家里人有人愿意帮你一起带娃 2,你喜欢小孩并且想给老大生个伴 3,最好有一些积蓄。个人的体验也不知道对不对,自己结合自己的情况好好考虑清楚。


小凤206369916


一、奋斗期,要孩子,也可以不影响挣钱

1怀孕也能上班:我当时从怀孕到生孩子,也一直在上班,只要工作不是太累,没问题的,不影响奋斗挣钱。

2生完,老人一起带,也能上班挣钱。

如果生完还需要挣钱,那可以到时,让老人过来一起帮带孩子。你继续上班,晚上回家还能见到孩子。

二、等奋斗完,再要孩子,我的切身感受。

我是奋斗完,才生孩子的。说说我的切身感受。

什么是奋斗完?我和老公当时的定义是还完房贷,50万。当我们没有生活压力,我可以不用上班,全心照顾宝宝。我们不用北漂租房,可以给宝宝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的时候,再要孩子。我们也真的是这样执行的。

但当我们奋斗完,我已经30岁了。这个孩子可以脱手上幼儿园,并适应好。我已经34,35岁。看看孩子的同学家,好多两个孩子的,老大都上小学了。我有时也会后悔。如果我早点生孩子,或许也不至于35了孩子才幼儿园。孩子大学毕业,我已经老了。

再就是,现在即便想要二胎,但年龄大,确实身体条件不如年轻时更好,自己也已经是高龄产妇,没有勇气了。时间就这样耽误了。

所以,我的感受是,奋斗完再要孩子,确实压力小,也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环境。但就是要把控好年龄节点,衬自己身体条件好的时候生孩子,27、8就合适。别像我等到30。尤其打算要二胎的,更要提前计划好,别等到高龄了危险多、变数多,而遗憾。


希望可以给你提供参考。


荣妈说


孩子来找你,是ta与你的缘分,个人建议留下。工作中的孕妈非常多,而且现在孕假也有三个月,不过这样会更辛苦是真的。

不过还是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出发,现在说多个孩子不是加多一双碗筷的事,你要做好养育的预算,你老公的态度和你婆家的态度非常重要。如果你老公赞成并欢喜,家务方面照顾你,对你帮助很大,可以安心上班。为什么说婆家态度,如果拎得清的婆家,会体谅你的难处,心疼你们小家庭的不易,会在钱,人(照顾孕妇的人),方面提供支援;就是没有支援也绝不捣乱,这种情况放心生!

这要是换了拎不清的婆家,上窜下跳的吃相难看的,一天到晚来找他儿子报帐的不在少数,你有精力对付吗?一般有这样的婆家老公也是个软蛋,会一直给你洗脑他爹妈不易,要你多包涵,你的心情,对不起不在他考虑范围内的。或者说对你有点怜惜也不过5秒,改天还是觉得爸妈最重要。

所以要综合你自身情况考虑,孩子不是阿猫阿狗,要精力付出,如果精力有限,事多的真要好好想想。


西翻luna


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毕竟孩子在茫茫人海中选择了你,也是一种缘分,生二胎可能经济压力会变大,也有人说生二胎可以让大宝有一个身心的陪伴,有一种互相的竞争,同时也可以让小的有一个好榜样,尽管是在奋斗时期,但如果你真的爱他,舍不得他,就把他留下来,我说的只是一个意见,一种比方,毕竟孩子是你的,可能会在一念之差决定他的生还,其实你在问之前心里就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答案,它在你的内心深处。


我爱猴宝1


当然留下,你没有权利打掉他暂且不说,你仔细想想有多少人想要还没有呢,人生短短几十年,为了自己而活吗?


兜里有人182


留下孩子,因为工作丢了可以再找。


中国小卫士


我是不想生二胎的

但是如果真的怀啦

我估计我会生

不想留下遗憾


一束阳光178620898


这个要综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了,首先是经济是否允许,现在培养一个娃娃绝对是一笔不菲开支。如果经济上没问题,就要考虑精力了,从孩子生下来开始,每个阶段都需要父母的付出!反正我个人觉得不能隔代教育。

孩子的到来也是缘分,是留是去考虑好再决定,别人没法定夺,毕竟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


倍增跨越


我觉得你可以去医院查一下孕酮,做个B超。看看宝宝怎么样,听听医生的建议。也跟家人商量看看,然后认真考虑再做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