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上我向家长讲了三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家长很反感?

不是天方夜谈


大概率是大多数教师的职业病吧,很多时候回把你交流的对象当成学生,本着为他们好的态度,但是在措辞和语气方面,给人一种居高临下的“上位者”的感觉,或者一种“被教育”的感觉。而成人是非常不喜欢这种感觉的!(我也注意到自己的这个问题,正在努力改正)

题主的三个问题没毛病啊

这真的是三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也非常普遍。的确有家长把教育全交给学校和老师,推脱自己忙、文化不够等等,在家也没有一个监管、示范的作用!

措辞、语气

从我观摩各种家长会来看,大部分老师会用PPT的形式做一份比较正规的报告!也不是不行,就是讲话的时候非常正式,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宣讲会或者演讲,丧失了家长会的交流、沟通作用!

如果题主PPT中有以上三句话或者语气中暗含有命令指责等情绪,我觉得也难怪有家长表示不能够接受。在我看来,如果单独看着三句话,那就是一种推脱责任、命令!搁谁谁都不舒服!

换个表达可能就会好很多,比如:

孩子的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

孩子的习惯不仅是老师教的,还有很大一部分是对家长习惯的模仿;

孩子的家庭作业学校老师的批阅可能不如您亲自辅导、监督;

这样说,及凸显了家长的作用,给人以“重要感”,也不知不觉的提出了要求。平心而论,这个应该比题主那样列出来的三点感觉不那么咄咄逼人

给人灌输自己观点的方式!

说教、说教、说教式比较单一的教育方式。

我看到过一些成功的交流会,没有别的,只有故事,案例和心得交流。其实我觉得有些事情完全可以采取“半真”的案例来说明,甚至连故事的本身带来的感觉都不要说。就比如我们听完农夫与蛇的故事自然大部分人明白就是,善心要有度。听完皇帝的新装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皇帝就是一个sb,这种谎言都有人信,听完夸父逐日,我们会感叹夸父的执着等等。如果故事可能有多重角度,那么适当框定中心也是可以的!

你要是花十分钟给家长来一个案例或者一段影片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巴拉巴拉,我觉得也是不错的!


树木也要树人


我是小学老师,我在开班会的时候也讲过类似的话。

期中考试后我们学校正好邀请了教育专家来给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培训,好不容易把家长聚齐了,我们趁机开了一个家长会,针对期中考试的成绩我们做了总结。


开班会的时候,我问家长朋友们,你认为你家孩子智力有问题的举手,也就是说智力有残疾的举手。(我班里那个真有智力残疾的孩子家长没有参加)全场没有一个家长举手!

我又问家长,认为自己 孩子是神童的家长请举手!家长议论纷纷,但是也没有一人举手。

也就是说大家智力相差不多,既没有天姿聪颖的孩子,也没有弱智的孩子,从去年一年级入学到现在紧紧一年多的时光,孩子的成绩就分出了三六九等了。大家知道为什么吗?

我给家长做了以下的分析。

第一关键是在孩子的身上,孩子才是学习的主体。

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一年级很关键,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作为学生要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在学校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果对于新学的知识点如果有疑惑,必须勇于向老师和家长说出自己的困惑,务必把每天新学的知识点要闹清楚,搞明白,这样第二天再学新的知识才不会被落下。

拿语文来说,每天学一篇课文,基本上一类字大约是8个,二类字大约是15个左右,每天都会学到很多的新生字,如果学生今天的学不会,记不住,明天又会有新的生字出现,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学起来就会很费劲。

我是数学老师,拿数学来说,一年级里个别学生20以内的加减法没有学好,100以内的学着费劲,现在1000以内的计算速度贼慢,错误还很多。

学生不管在校还是在家都要积极的、不打折扣的完成老师留的作业。

可是有的孩子根本就完成作业,家长还说孩子说没有作业,你的孩子从小就开始不完成作业,还说谎骗人,难道你作家长的没有感觉到你做的很不成功吗?

家长可以针对老师所说的要求去比对自己的孩子,你就知道自己孩子为什么成绩低下了。

那些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不完成作业的孩子成绩肯定不行,就算开始行,你后来也会掉队。

第二关键就是家长。孩子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因为年龄小,学习和生活的好品质还没有完全建立,这时需要家长的帮助。

首先说学习方面。

家长不要认为,把孩子送去上学了,教育的事就全权交给老师,家长大撒手不管了,那是极其错误的想法。

你要知道孩子每天在校时间是短暂的,只有6小时,并且刨去课间活动时间,,每天孩子 的在校学习时间是280分钟,这里面还包括音、体、美和课外兴趣小组时间。有限的学习时间致使一部分孩子根本就学不会。

所以家长不要以为孩子的教育全是学校的事。你要这么想就大错特错了。


孩子虽然智力相差无几,但是智力包含的很多方面,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这个能力包括以下几点:理解、判断、解决问题,抽象思维,表达意念以及语言和学习的能力,它是个综合能力。

比如有的孩子画画很好,有的孩子很有乐感,有的孩子跳舞有天赋,有的孩子运动有特长。可是我们是文化课老师,看不到你这些有点,我们需要你把文化课学会。可是他们学起来很费劲。

如果只靠学校里的那点时间,我可以明确的告诉你80%的孩子可以学会,孩子大约20%是只靠学校,只靠老师教不会的。家长必须回家对学校的教育进行必要的补充。

孩子的家庭作业家长必须认真配合完成。

在辅导孩子写作业的过程中,家长就会发现孩子的弱项了,哪里没有学会就必须给孩子进行辅导。

我班里有的孩子能力不行,我在学校每节课就盯着孩子练习,可是学校时间有限,在就是我面对的是全体的学生,不可能只教个别学生后来私信家长,要他们回家每天进行计算题的训练。开始都坚持的不错,也看到有了效果,后来有的家长就嫌麻烦放弃了。这次期中考试成绩非常低就是他们计算能力差,二年级的题里大部分都是通过计算解决问题,他们最后试卷都没有完成,成绩低是可以预见的。这时家长有点懊恼,可是我早就通知家长了,

你对于自己孩子不帮助,那谁也没有办法。别家的孩子跟着老师就学会了,你家孩子学不会,你又不辅导,看见成绩不好了,你着急了,我不同情这样的家长。

<strong>

孩子的一些行为习惯是反映孩子家教问题的。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他能反射出家长的教育问题。

班里一个小女孩,天天丢三落四的,书包里的书也乱放一气。有一次有事去她家做家访,我看到她家凌乱的客厅就明白了一切了。

有的家长不在乎生活品质的问题,只看中学习品质,其实这是不对的,一个在生活上马虎大意的孩子会在学习上细心,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孩子的行为习惯跟家长的教育有关。你看看那些孩子彬彬有礼的,他的家长一来看着就有素质。那些孩子不礼貌野蛮的,家长一来你就会发现,他的一举一动和家长如出一辙。

我给大家分析后,家长也觉得是这么个道理。大家讨论的也很是热烈。当然我的语气没有过多指责家长的意思,也是站在家长的立场上给大家分析。所以大家并没有反感,并且都表示回家一定多加关注自己的孩子。因为我说了孩子最终是家长的孩子,不是老师的孩子,你为了孩子付出什么都值得,因为你付出了才会有收获,不劳而获的事情哪里也不会实现。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点看法,如果大家有补充,可以留言,期待友友们踊跃发言!


心中百合静静开


无意冒犯,我不是教育工作者,单纯从一个家长的立场回答一下哈。这三个问题,充满了高高在上的姿态,从心里上讲,就是绑架孩子要挟家长的态度,所以大多数家长会反感。我今年四十多岁,我上学时,家长的职责是督促孩子学习,按时完成作业,预习复习。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现在变了,简单的一个辅导两字,把老师的责任,推到家长这边了。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都是家长辅导,要老师何用。

我觉得,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确实有不会的,让孩子带着问题找老师请教。家长配合老师完成对孩子的教育,这样才是应该的姿态。

现在的教学体系,跟文化程度无关,很多家长真心辅导不了。我孩子现在上幼儿园,我教他写字笔顺和发音,被孩子嫌弃。我教的是错的,现在有些字的笔顺和我小时候学的不一样。做亲戚家孩子小学二年级奥数题,我不用方程式根本解不出来。这样的例子很多,家长怎么辅导啊。平时也咨询过一些家长,好多人都有相同的经历,没办法,家长只能跟着孩子一起学,要不根本辅导不了。

当然,老师也很辛苦,学校扩招,个别极品家长等等,老师也不好干。


高3538


我是一名小学生的家长,看到这三条建议后,我能理解老师的意图,但是心里也有点不舒服。原因有两条:

  • 这三条建议多多少少地都有些批评家长不配合老师和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意思。大部分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也愿意尽自己的努力配合老师。被老师这样批评自然觉得冤枉。我觉得这是一个措辞的问题,比如,您可以夸一个这三个方面都做得很好家长,家长听了不会抵触,而且出于攀比的心理,会非常积极地反省自己。
  • 三件事都只提了家长方面的问题而没有涉及到老师和孩子的问题,因而会让人觉得有些片面。或许因为我是一名职场人,才会有这样的感觉。这种表达方式会让对方觉得您在推卸责任,是职场中的大忌。比如第三条希望家长辅导孩子作业的意见,您可以说明一下自己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虽然会针对难点做指导,但由于学生多在校时间有限,没法一个一个地个别指导,希望家长能够针对自己的孩子的个别问题,在家中辅导孩子。相信大部分家长都能愉快地接受您的要求,尽全力监督辅导孩子做作业。

最后说句不该说的话,上面两点建议是很基本的事情,如果做不好很容易让人怀疑您的职业素养。希望您能认真反思。


日冲信息 黄


我并不觉得这应该是一名有经验的教师提出来的问题,而且我会对一名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感到有些不解。

先来看看问题本身。

家长会上,作为教师讲了三个常识性的问题,竟然“有的家长很反感”。那么,家长们反感的是什么呢?是不同意这三个问题还是反感提出问题的方式?还是对教师的傲慢感到不爽?

首先来说这三个问题。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是常识,教师没有说错;但第三个问题就值得商榷,孩子怎样的家庭作业?并不是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就一定是对孩子有益的,无论是语文作业还是数学作业,太多题目对孩子不仅没有裨益,反而有所戕害。那么,如果家长配合教师布置的有问题甚至有害的作业,那不就是家校合谋扼杀孩子吗?

举个例子,在前不久广泛传播的家长陪作业的一则视频中,题目是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个的图像,问图中有几个人。孩子回答“两个”,理由是猪八戒和孙悟空是动物,不是人,然后辅导作业的家长就很抓狂。这道作业题目根本就有问题,教师布置不严谨的作业给学生,再要求家长辅导,这不仅无礼,而且是渎职。

让家长辅导孩子作业,性质上就是教师滥用不恰当的权力。由于中国教育体制以及人为的学校分为不同等级,越是所谓的名校,教师就拥有不恰当的体制赋权,教师只需要对家长说“你的孩子我教不了,转学吧”,家长就会服服帖帖,唯唯诺诺。所以,要求家长认真配合辅导孩子完成作业,反映了教师把不正常,不恰当的滥权行为加诸家长习以为常,不以为然。

其次,教师在家长会上,用“不要以为”口吻对家长说,过于傲慢,实在无礼。教师只是一份专业职业,与任何一名家长从事的职业都应该互相尊重的,教师不要因为拥有体制赋予的不恰当的权力就自觉高人一等,觉得可以对家长指手画脚。一个班50多个学生,近百名家长中,一定会有一些家长无论在智识还是对教育的理解上强过大多数学校教师,一名中小学教师何德何能有何资格对家长说“不要以为”?

没错,教育好一名孩子,不仅仅是靠学校教育,而且家庭教育更为重要。但是,具体到课业学习,当仁不让就是学校教育的职责。学校教师之所以是一种专业职业,需要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需要接受师范高等教育,学校教师就是专业做这个的,理应胜任课业教学。相反,家乡没有经过任何师范培训,没有任何专业门槛,而且学识水平也良莠不齐。经过系统师范专业训练和国家认证的学校教师把部分课业任务推诿给毫无经验也毫无资质的家乡,无论从任何角度都是教师的失职!

当然,我们也理解教师之所以会把部分课业任务推诿给家长,这就好比医生把部分手术任务推诿给病人家属,根源还在于教师课业任务太重。按照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规律,一个小学教学班,不应该超过25人,而现实却是普遍超过50人。超额一倍的结果就是教师根本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孩子,每天就算是批改作业也疲于奔命,遑论给孩子以辅导,就这样把陪作业推诿给家长也算是情非得已。

所以,我会对一名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感到不解。作为一名给师范生上课的高校教师,我对每一届学生都告诫他们,在体制环境下做教师,有些事情不符合教育学心理学规律,情非得已无可厚非,但是做教师必须是非分明,有些事是错的,不因为自己不得已去做就变成对的。

与共勉。


唐映红


你这三个问题犯了众怒,肯定很多家长都会生气,他们现在一直都在推诿跟孩子的关系,一,不想跟踪孩子的作业,认为这是老师的责任,二,总认为孩子送到学校,就是学校的事情,还认为自己交了学费,孩子一切的事情都跟自己没有关系,三,他们总认为学生的家教跟自己没有关系,从来都不明白一个学生没有家教,情况可以很严重。

我做班主任的时候,我是会说得很婉转的,不过也很严肃,我的表达方式是这样的:

一,我每周都会给家长发信息,就算发作业,我都会在后面加上一条,关心孩子学习和成绩,陪伴孩子学习的,孩子一定优秀。只要你有时间,请跟踪你孩子的学习情况,督促好你的孩子完成作业,多进行亲子活动和交流。

二,家长会的时候,我会对着全体家长说,不要总以为孩子在学校犯了错就是学校的事,孩子五天在学校,但回家两天,就可以把五天学到的全部忘掉,甚至没了家长的跟踪,还可能跟社会青年学到很多坏的习惯,甚至做出犯法的事情,在学校犯事,因为假期在社会学坏了,你如果认为老师向你告状是推卸责任,你就错了,这反而是学校和老师负责的表现,你配合,你的孩子就有救,你不配合,学校和老师完成不了工作,教育不了你的孩子,最后损失的还是你自己,孩子堕落了,最后还是要你收拾。所以记过,停宿,停学,回家反省,你一定要接受,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做错了事就要承受一果,承担责任,这样你的孩子才有救。

三,家长对孩子的影响真的很大,你在家里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很深远的影响,不要以为你说一句粗口,骂几句老婆,打他一顿是小事,这些都会深深印在你孩子心上,这就叫家教,一个孩子有没有家教,就全凭你这个家长,如果你跟学校对着干,孩子也会跟你一起跟学校对着干,学校开展不了工作,你的孩子就完了。别忘了,孩子是你的,出了事,所有责任还是要你担当,所以学校管你的孩子真的是负责,只要有机会,你一定要接受学校和老师的意见,罚你的孩子你也得接受,孩子没有空子钻,才会向善。

如果你只是列出那三条提纲,家长一定把你当仇人,但如果在班会课上说这一番话,没有家长会反驳,反而会让更多不明事理的家长醒悟过来。


教你孩子学英语


家长会上我向家长讲了三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家长很反感?

让我们来看看题主的三个问题吧

平心而论,题主讲的主要思想是对的。

孩子的教育本来就不是一方的责任,而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综合。在不同的时期,以一种为主,另外的两种为辅。比方说,孩子在家的时候,就是以家庭教育为主,父母的言传身教都在发挥重要作用。但学校教育仍然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了,最基本的就是,孩子在学校里学的道理和知识,也要在孩子待的时间最长的家庭里得到巩固和强化。

为什么有的家长很反感老师的三个问题?我想,有这么几点原因:

第一,老师在不合适的地方说正确的话,也会显得不合适。因为学校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老师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应该更多的强调学校的作用,多讲讲学校为了孩子的教育想了哪些主意,拿出了哪些实招,多讲讲班级管理和科任教师的付出,这不是邀功,而是让家长感觉到办教育学校是用心的,勇于承担责任的,这样可以让家长更放心。而在学校里大谈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任何人都会觉得老师是在推卸责任。

第二,老师说话的方式方法值得商榷,正确的思想也要借助正确的表达。在主动承担责任的基础上,老师再讲一讲学校教育的不足之处,对不能全天候管理和引导孩子表达出担心和遗憾,这就让家长自行意识到这一块空白需要自己来填补。并进而认识到教育孩子同样也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响锣不用重敲,点到了家长也就心领神会了。把话说到听者的心里去,就要站在听者的立场上,替ta考虑,为ta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家长们是来听管用的建议的,不是来找虐的。被你咣咣咣一顿,搞得ta感觉像做了错事挨批评不说,还要背上重大的任务,ta能痛快么?

第三,三个问题的表述出了问题,全部是在强调家长的责任,而且暗示了家长没有尽到责任。从内容上看,第一问是指责家长想法有错误;第二问是旁敲侧击家长在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上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第三问是直接给家长布置任务,言下之意仍然是觉得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方面不够认真。这让家长们心里怎么乐得起来?他们会很郁闷,本来对孩子很上心的,怎么到了老师嘴里这么一无是处?从语气上看,生硬、冰冷,不是指责,就是命令的口吻。作为与老师平等的个体,家长可并不觉得老师能够吩咐ta做些什么。而这一点,我们有许多老师并不理解,总以为我教了你的孩子,为你孩子好,你就该对我言听计从。没有这回事!

至于怎么说,其实也简单。

家长会上老师应该曲径通幽达到目的,让家长自己悟到比直接教训ta要有效得多。关键在于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立场上,去思考他们迫切需要听什么。这样,才能有助于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让家长心悦诚服并且主动照办。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孩子好呢?这是家长真正的关注点,也是软肋,击中这个要害,一切迎刃而解。让家长认识到老师是敬业、专业、尽责的,ta才会积极的配合你。

应该说,优质的教育都是完整的,不可以缺失其中的任何一种。但是道理大家都懂,愿不愿意接受,能不能照着做却不一定了。您有何高见?欢迎留言探讨。


剑客谈教育


恕我直言,我不喜欢绕圈子,有的话也许听着刺耳,不过确实家长的心里话。

首先我觉得你说的三点,前两点你说的没错,不过你写出来当然语气就让人不快,还别说会上你是怎么讲的了。

至于第三点,我一点也不认同。现在的老师,只管教课,不管每个孩子的状况差异,有的孩子接受的快,有的孩子接受的慢,老师,就是要因材施教,把孩子教明白。

如果仅仅是讲了课,就完事了,剩下的全部交给家长,那老师就太轻松了。试问一下,老师在当学生时,你成绩的好坏,是不是也是爸爸妈妈辅导的结果?如果老师仅仅是讲课了而已,没有教会学生(故意不好好学的学生除外)那我觉得老师的职责没有尽到。

另外,如果老师只要讲了课,就不管了,全交由家长辅导,那我觉得家长要比老师厉害。

按照你的这个逻辑,老师教了,孩子在家父母辅导好了,孩子就优秀了?就能达到你们学校的要求了?如果是这样的话,是不是孩子就能考上考上清华北大,牛津剑桥,哈弗麻省?如果不是的话,你们的要求,就是有问题的,不负责任的!

沟通很重要,看你的问题,一副责问的口气,即便很有理,大家也不会接受。


女儿的超级老爸


老师说的是大实话,在没有达到共识前,这些大实话,会让家长以为老师是在推卸责任。


老师是教育内行人,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理论、方法、经验都是比家长丰富。老师希望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当教育理念不同时,自然会产生分歧。不要说老师与家长了,有时夫妻俩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不一致时,也会吵得不可开交。



一、统一思想

开家长会,提出这样三个问题,给人一种在教育家长的感觉。没人愿意,听人说教。当对方的观点,和自己已知知识有冲突时,人们都会固执捍卫自认为的观点。

老师这样直白地抛出观点,家长是很难接受的。听过后,也不会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因为他们不明白老师是怎样得到这些结论的,更加不清楚具体怎么做,才能达到老师所说的要求。

老师应该先说服家长,统一教育思想,进而采取统一的行动步骤。



二、家长如何配合老师

老师需要具体说明,家长应该做些什么来配合老师。

拿培养阅读习惯来说,是根据孩子的兴趣来读书,还是老师有推荐的书目,供大家选择。每天督促孩子阅读半个小时,还是一个小时,读完后,是不是要复述一遍书本内容,或者提炼中心思想之类的读后练习。



三、适当辅导作业

从上一年级开始,要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他的主要任务,完成作业也是他不可以推卸的事项。必须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遇到不懂的,也要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法后,才能找父母帮助。没有尝试过独立解决问题,寻求帮助,是偷懒的行动。

完成作业很重要,从作业中,学会怎么学习更加重要。

要人接受新的理念,首先要详细说出理念的来龙去脉,这样才能具有说服力。


我是女儿的玩具


从你提问的方式和口气来看,你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虽然你说的问题基本是有点道理的,但把自己定位成一个专家去教育家长,你的资格需要思考,

1 家长里各方面水平比你高的多的人也可能存在,你的观点可能会被认为幼稚可笑,不过别人孩子在你班里,不会当面争论。

2 第二条,我认为你不应该在家长会上提出。感觉像一个领导在对自己的下属,讲话一样,家长和学生角色毕竟不一样。

3 第三条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做到。但是作为一个老师,不应该把这当作一项任务布置给家长。因为有的家长根本没有能力去辅导学生。所以这一条你只能作为一个希望提出。

同样的问题,用不错的语言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结果也会有所不同。沟通方式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不断学习的一个技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