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的孩子讀初中,成績不好並且叛逆,應該怎麼辦?

A歌178


每個小孩都會有叛逆期嗎?該怎麼樣教導?

孩子總要成長的,並且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兩個加速器,第一在3、4歲,孩子表現出一些所謂的叛逆,比如說頂嘴;第二個就是大家熟悉的青春期,這是孩子身體迅速增長,身高、體重、第二性徵明顯變化,但思想的變化會落後於身體的變化,可孩子認為自己長大了,什麼都懂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主。在家長的眼裡,覺得孩子就是孩子,總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意願行事,孩子的想法太天真,太幼稚,需要自己來安排,就出現了一方想管教,一方不想讓管教的局面,很多人成為孩子的叛逆期。

孩子的成長是有規律的,如果一個孩子總是依附於家長,從小就聽從父母的安排,大了還這樣,自己不想動腦,沒有主見,這樣的孩子長大了是可怕的,別人成為家庭的頂樑柱、社會的有用之人,恐怕連養活自己都是問題,歷史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劉備為劉禪什麼都準備了,劉禪的命真好,但是自己沒有駕馭時局的能力,後果可想而知。

作為家長,不要想著孩子所謂的逆反期有多煩人,而是要順應天性,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思維,大膽表達,才能培養出自信,有見解,有能力的人。


霍體清


作為一個有著28年初中班主任經歷的我,經常遇到家長這樣的問題,我是這樣幫家長的:

孩子開始逆反是進入青春初期的表現。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與家長對立的原因:獨立性特強的孩子,一般是不希望家長管理太嚴,想有自己的獨立空間;物質慾望強的孩子往往是自己對物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意志薄弱、能力欠缺、個人志向不高的孩子往往是家長期望太高......

其次是找對策:針對獨立性強的孩子,家長不妨就原則性的問題和孩子約法三章,其他的儘可能的放一放;物質慾望強的孩子,家長要堅持原則,該給的給與,不該給的,在給出合理理由後絕不能給與,徹底斷了他的念頭;意志薄弱、能力不足的孩子,家長、老師在方法上多指導,有進步就鼓勵;志向不高的孩子,要清楚他(她)的興趣點,加以引導,提升格局,會成為他們學習的內在動力。

造成學生成績不佳的原因很多:有的孩子自身學習能力不強,有的是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有的是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和老師要針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具體對待:學習能力不強的孩子,要低目標、多關注、有進步就鼓勵;學法不佳的孩子,要勤觀察、勤詢問,多指導;學習習慣不好的孩子,家長和老師要指導學生科學管理時間,合理安排計劃,並督促學生嚴格按照計劃完成學習任務,堅持二個月,就會養成一個好習慣。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家中有學生


一味的埋怨,是很多爸媽的共性。而真正對提升有效的,卻是對孩子的鼓勵和行動。

體會一下,在工作中,Leader交給一個任務,我們為了將這個任務完成得更好,為了證明自己能行,熬了好幾個加班加點才完成,豁然開朗,成就感滿滿,興沖沖地拿著結果去彙報。

得到了Leader這樣的回答:

方式一:“好的,你先放著,或者,根據你之前的糟糕表現,你先再檢查檢查,我有空的時候再看。”

方式二:“怎麼還像上次一樣,我一眼就看出好幾個格式都不規範,自己找原因,趕緊改,這麼簡單個事情都做不好。”

方式三:“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你之前的東西白學了?小王都比你做得好,再給你一天的時間,做不好就別幹了!”

方式四:“做好了?這麼快,給我看看。嗯,有幾個格式標準問題,你去改下,然後馬上給我。”

方式五:“不錯不錯,除了幾個格式標準問題,比上次有進步,趕緊改下儘快給我,下次注意。”

對於前面三種回答方式,基於人的情感本性,言語中對我們的反饋是,漠不關心的,埋怨輕視的,呵斥粗暴的。

聽了這些誰都不會有好心情,久而久之,言語自然能少就少,甚至某次被主動問起,都有一定的“心理陰影”。

家長和孩子之間也是一樣,人都是希望別人對自己成果表示讚揚,沒有讚揚,得到肯定也是好的。

我們都是讀書過來的,分數和名次每次都顯著提升是不可能的。但是,家長和老師對孩子,要明白,提升都要鼓勵,都要表揚,提升無大小,哪怕孩子一次考試只是進步了一兩個名次一兩分,也不例外。

提升本不易,不要再拿著“差不多”“還那樣”“我也沒辦法,不管你”這樣的言語“敷衍”孩子,甚至是埋怨和呵斥。

當然,鼓勵和表揚不是目的,目的是和孩子一起,心平氣和的,客觀的,分析每個題目和知識點,為什麼會進步,為什麼會退步,下次要怎麼樣行動才能更好。

有很多家長有個疑問,為什麼孩子總是不願意和家長多交流,甚至躲避和爸媽談起學習和成績上的事情,反而比較聽老師的話,和同學能扎堆。

其實原因很簡單,很多爸媽對孩子學習上的事情來說更多的是扮演著催促、不關心、埋怨、甚至呵斥的角色,而老師和同學恰恰是扮演著和孩子一起相互鼓勵、挑戰和行動的人。

我是周庭,物理老師一枚,我把我的初高中原創講義公開給大家,希望能夠給更多的同學更高效的幫助。


桔子物理周庭


人的一生有三個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心理生理發展特點和不同的個性發展,父母應對的方法也不一樣。 2到3歲時出現寶寶叛逆期;6到8歲,出現兒童叛逆期;12到18歲就是大家最常見的青春叛逆期。你的孩子目前正處於青春叛逆期。

對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並不是有逆反心理就一無是處,它可能會阻礙孩子的各方面發展,但也有很多正效應。

逆反心理也包含許多積極的心理品質,是其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將心中的憤懣,壓抑,不滿,發洩出來的一種方式。父母要善於發現逆反心理中表現出來的問題。

作為家長,不要老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長處進行比較。要正視自己孩子的不足之處,家長要儘可能的找到孩子身上的優點,並把優點放大,與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反抗情緒。

讓孩子多參加活動,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保持良好的心態,樹立自信心。不要一味說讓孩子反感的話,冷靜看待問題,認真聽取孩子的想法,多陪伴孩子。對孩子要多引導,少強迫他去幹什麼,這樣會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正確看待青春期叛逆現象,這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凡事以商量徵求意見的方式與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渴望被認同,少責備訓斥和打罵。

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心願,我們不能把我們的想法強加於孩子,這樣往往適得其反,產生逆反心理,這對於他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影響,有時還會產生厭學現象。多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和心理調整,只要有一點點進步,就要合理引導。

在學習方面,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在班上找一位品學兼優的同學,作為自己學習的榜樣,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不要過分看重成績。




Lance課堂


初中叛逆思想的孩子們表現是非常突出的,因為上了初中後的他們已經多少都會有了自己的思想,主要表現在模仿上,他們一般容易跟隨大齡一點的或影視中的比較個性突出的人物,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去支配自己的形為,比如吸菸,上網,網遊,戀愛,甚至打架,賭博,甚至吸毒,我認為作為家長要及時和孩子做思想交流,瞭解孩子在家長視線以外的生活環境以及周邊人群,及時發現孩子叛逆的萌芽,教育孩子遠離不好的環境和人群的影響。對出現叛逆現象的孩子們一定要在合適的機會用合適的方法去正確引導他們,要保持耐心,要講道理,不能在這個時期只會採取武力解決,這樣反而會起反作用,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會造成的後果,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責任,讓孩子能想到自己未來是什麼樣的。


可樂73398


有位家長說,男孩10多歲很逆反,是不是到了叛逆期都這樣?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到了10多歲,就一定會叛逆,跟父母對抗,通常家長認為這是孩子成長的必然結果。因此,當遇到孩子有自己的主見,不想聽父母的話時,家長認為孩子的叛逆期到了,他們應該這樣,別人家的孩子也會有這樣的表現。

殊不知,不是每個孩子在青春期都會逆反,有些孩子在青春期跟父母的相處就很融洽,這與父母從小養育孩子的家庭環境和方式有關。

孩子小的時候,如果父母能夠尊重他,平等地與他交流,孩子就會信任父母,什麼話都願意向父母說。父母的陪伴教育在孩子小的時候很重要,這樣容易建立起良好的親子溝通模式。

生活中孩子可以有自己選擇的權利,如果合理,家長要遵從孩子的想法,只要孩子所作所為沒有危及自身安全,沒有對他人造成影響,一般都可以尊重孩子的選擇。這樣,孩子會感覺他有為自己做主的機會,也就願意聽從父母的教導。

如果平時與孩子的溝通能夠做到平等相待,哪怕孩子做錯了事情,沒有達到父母的期望時,家長也能夠平和地接納孩子,理性地詢問孩子錯在哪裡,下次怎樣做會更好,幫助孩子看到存在的問題,一起討論解決的辦法,孩子會從中積累經驗。

在這樣民主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他們在成長中受到尊重、理解、接納、支持和鼓勵,這些給足了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心理營養,心靈會被滋養而陽光。在民主、有教養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有較強的自我價值感和自尊感,他們對自我的客觀認識有強大的自知,這樣的孩子長大後無論走到哪裡,不論別人對他如何評價和認定,他都會堅定地相信自己。

而孩子叛逆,有時並不是孩子不夠好,他們只是在青春期想得到來自外界的認同。如果父母還像小時候一樣要求和控制他,不讓他自由地為自己做主,將迎來孩子一次次地跟我們對看幹。比如孩子週末想出去跟別人玩,父母不同意,阻止孩子正常的人際交往,這時孩子會非常反感父母。青春期的孩子,他們更喜歡和同齡人在一起交流玩耍,他們在心理上與父母開始進行分離,他們想證明自己長大了,不需事事向父母彙報,不再聽從父母的各種建議,他們想發出自己的聲音,講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得到認同和尊重,並希望父母能夠理解,一旦這些要求受阻,孩子的情緒會波動很大,與父母產生摩擦和衝突的機會自然增多。

青春期孩子內心的訴求,如果得不到父母的重視和理解,孩子會有很大的挫敗感。而父母同樣會感受到來自孩子巨大的反抗力量,感覺原來那個聽話、順從的孩子不存在了,孩子也不像以前那樣簡單好管了。如果父母沒有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就容易陷入迷茫和手足無措中。

當父母感到煩惱時,正是需要反思的時候。我們對孩子的要求是否能夠讓他有發言權,是否讓他有表達的機會,是否能夠耐心地聽他講一講自己的想法。可以想想孩子為一些小事做主會影響他的生活嗎?會造成不良影響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需要給孩子自由。

比如孩子說寫完作業就下樓找同學玩,家長的允許會提高孩子學習的效率,為了達到和同學玩的目的他願意高效地完成作業。孩子不想畫畫,想學路拳道,在他自由選擇判斷的過程中,孩子會感受到來自父母的尊重和支持,孩子會非常看重父母的這份理解。

當然也不是毫無原則地處處支持孩子做的所有決定,有些事情不能做,就一定要拒絕孩子,並告訴他原因。

朋友的孩子祺祺,在初中的一年暑假時,要跟一位叔叔外出幾天去做公益活動。朋友聽到後感覺孩子跟一位陌生人去參加活動很不安全,既不認識也不瞭解這個人,孩子對這個活動也只知道個大概,聽起來是為山區的孩子支教,但具體到哪裡去,做些什麼,多長時間,全部一無所知,因此,孩子爸爸果斷地拒絕了她的要求。

祺祺當時很生氣,但沒過多久她就明白爸爸不支持她參加是為她的安全考慮。在情況不明時,不能隨意跟陌生人走,特別是女孩子,很多父母大意,沒有起到監護的作用,使孩子陷入危險境地。作為父母,要幫助孩子甄別和分辨身邊的事情,不能聽到公益活動就認定是去幫助別人,盲目前往可能會讓孩子受到傷害。

相信在父母理性的引導中,孩子會認清事情的真相,即使不高興,也只是一時的。父母認定是正確的原則就一定要堅持,這是保護孩子最好的方式,孩子最終會理解父母的。

正確著持孩子的逆反,當孩子難以溝通時,父母首先要思考自己是否認真傾聽了,即使沒有滿足孩子的要求,相信父母的傾聽也會讓孩子感受制被接納,他們的逆反情緒會化解很多。


美德在我心中


首先,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是非常普遍的,也是正常的。

其次,孩子出現逆反心理,或多或少與周圍的環境有關。

最後,逆反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正確的應對方式。

當察覺到孩子出現逆反心理之後,家長更應該去尋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根據孩子的表現做出過激反應。可以適當地以朋友的身份去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平時在外界是否遇到了什麼煩惱,切忌以大人說教式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而是站在一個同齡人的角度去和孩子分享自己的一些經驗,因為大人都是從孩子過來的,對於那個時期的經歷,我們大可以敞開來去和孩子分享,讓孩子能夠感受到你確實是能夠理解他的一些煩惱。

同時,平時也可以多帶孩子去參加一些課外的活動,讓孩子通過各種方式去發洩負面的情緒,根據孩子的表現及時去調整與孩子交流的方式。

最後,給予孩子足夠的耐心和尊重,讓孩子感受到公平和尊嚴,並逐漸去引導孩子行程積極樂觀的人生觀。





燈塔燭影


越叛逆,越長大!

第一,正視孩子的叛逆!孩子的叛逆,一方面是孩子自身成長的一個階段,另一方面是孩子情緒和能量的一個釋放,再者,孩子通過叛逆來喚起家長對孩子【長大】這個事實的關注。

第二,孩子一生要經歷三個的叛逆期,每次叛逆都是一次成長,一次分離。如果孩子由於青春期叛逆而引發了厭學、網癮等心理問題,家長需要求助專業心理諮詢師,因為問題出在孩子身上,根源卻在家庭裡,問題出在青春期,隱患卻是在

早年埋下的。

最後,我想說,解決問題的關鍵是找到問題背後的原因。孩子出問題,家長先自省!


侯翠新


一、

孩子在這個年紀段都會有叛逆期,這些也是正常的表現出來,作為家長,父母應該理性的對待!

二、

到了上初中的年紀段成績固然很重要,學習的方法也是不可忽視的~但是,這個年紀段也是開始對世界觀價值觀容易產生誤導的年紀,這個年紀段作為父母要要讓孩子瞭解到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不可以做~

三、

這個年紀段一些青春期、早戀的問題也不可忽視,父母更應該理性對待~父母可以試著轉變觀念~轉變想法跟孩子溝通~這些問題也是正常的!讓孩子理性的認識到~

四、

這個年紀段不管男孩子還是女孩子都是思想觀念上發生變化的的時間段~不管生活上、學習上、還是父母與孩子的關係上、都應理性對待~(以上都是個人想法意見,如有不對請批評指正,謝謝😜)


夢想零落成回憶


這個時候與家庭教育的配合至為關鍵。與家長交流信息,密切關注,暗中相機引導即可。強逆不可取,要學會等待和給予耐心。猶如感冒,逆反期有它自身的規律,潮起潮滅,需要順應。干預也好不干預也好,它都會按自身發展規律走。這種事你會發現,你做了很多努力,想了很多方法,孩子該幹嘛還是幹嘛。相反,你要是急了,反倒把事情搞僵了。所以,你需要做的,就是一個字:等!等學生這個階段過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