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会不会大规模合村并镇?

忘记一件事


看到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心中都会有答案,因为农村大规模合村并镇,并不是以后将会出现的现象,而是正在进行时。为什么呢?都知道国家近些年大力倡导农业,补贴农民。在大幅改革的同时,国家也在学习国外的先进农业经验,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是必然的趋势。

那么合村并镇退耕还林集中大批的土地进行规模化,机械化养殖种植。就成了实现这个模式的唯一途径。更何况,都知道如今的农村几乎村村不见人。即便见到一两个,也大多是一些孤寡老幼,青壮年劳动力都在城镇中努力打拼。

究其根源就是因为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让农民得不到实际的利益,一年到头辛苦下来,扒扒捡捡几乎不剩下什么钱,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结婚成家都需要大笔的资金,这些钱如何来?靠土地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全家上阵一起出外打工挣钱。村子里几乎看不到生活气息。闲置的耕地与住房日渐荒芜,这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所以,大规模的合村并镇势在必行。

如今,城镇当中城中村的拆迁,就是其中一环。我们可以感受一下,当城镇当中没有了乡村,以及城镇周边的乡村与城镇发展一体。城市间距拉大后还会存在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吗?对于一些偏远山区的合村并镇,我觉得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便利。

所以对于农村合村并镇的举措,作为农村人的我来说是举双手赞成的,为什么呢?合村并镇后,农业规模化机械化既提高了土地收入,又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很多的年轻人就可以回到家乡自主创业,这样的大环境大机遇是可遇不可得的。这也是国家政府部门高瞻远瞩早就看到的效果。也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大家觉得呢?


蕫营村


不管你愿不愿意,农村合村并镇已经开始啦,我们县2018年合并了好几个镇,我们镇和邻镇也合并了,我家山下的两个村也合并了。

这很正常,也是必然的,现在农村人口越来越少,都到城里去了,农村如果再不合并,那就出现地广人稀,很难统一管理,惠民政策估计也很难统一实施。

合村并镇肯定有困难,比如老宅情节,故土难离等等,但总体来说,个人感觉合村并镇还是利大于弊的。

一,人口集中,农民可以享受到更多便利。现在很多偏僻地方的农民所住的村子基础实施不完善的,比如路没有修,卫生没有专门人清理等等,这些问题在集中居住后,就会得到解决。

二,合村并镇,还可以让资源得到整合,孩童教育也会得到更好的师资。

三,合村并镇,能让老人们有更多的伙伴可以交流,安享晚年,如果能够让老人们有一些自家菜园可以种种,那就更好了。

祝福我们乡下的农民朋友都能越过越好。





林家晓雨


大规模合村并镇有可能,但对于老百姓生活没啥影响,实际意义一时半会体现不出来的。

以普法君老家为例,我老家以前属于山东省昌邑市饮马镇,1996年出来当兵,2000年之后,具体哪一年我没注意,行政区划变了,我们村子调整为潍坊市峡山区去了。



这个行政区划的变化,对于我们那一带的老百姓来说,并无任何实际意义:村还是那个村、地还是那点地、村里的人群还是那个样、生活半径也无任何变化,要买东西还是到以前的镇上,唯一的变化就是户口本上地址的变化。

这些年,随着中央对农村政策的倾斜,农村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大规模的撤县建市、乡镇合并等工作不停发生,但这种变化仅限于行政区划的改变,至少目前来讲,也很少发生“农民进楼”的事情,除了城郊地带或者样板工程农村。



至于说以后会不会全部拆迁进楼房,我也不知福,我老家那一带时不时有点类似声音出现,但一直没见动静,估计一时半会不会有何大的变化。

估计到了那时候,农村撤出农村集中搬进楼房时,大规模的合并才会发生吧……


普了次法


合村并镇是未来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势所趋,但是目前在实施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不少问题,我们且以这是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缺陷吧,希望未来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这一周我都在老家待着,很少回家的我,忽然发现我们村和以前相比大了很多,也繁华了很多,我们家住在镇上,最大的感受就是集市成规模化了,往来的人比以前更多了。一问我爸才知道,我们镇已经把周边的几个村镇合并过来了,集中在我们镇中心新农村范围内生活,规划。目前我们镇合并了周边一个镇和好几个村子,全镇人口达到了3-4万人,可以说我们镇现在是名副其实的大镇。

其实我们村在好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合村并镇了,在漳河大堤北岸生活的好几个村子,今年纷纷在漳河南岸集中盖房,看来说了很多年的搬村工程早就启动了。

而且合村并镇之后,呈现出的效果也很明显:

1、以前人口比较少的村子,比较偏的村子,统一合并集中在一起,便于人员管控,未来也会释放更多耕地;

2、之前各个村镇的卫生院都是散而小的,医疗设备也比较简单,现在全部整合到我们这个中心镇上了,医疗设备更新到最新,医护人员也集中到了一起,可以更完善的集中利用农村的医疗系统,对我们村的老人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3、然后就是教育问题,合并村镇之后,以前各个村的小学拆掉了许多,都集中在中心镇上,老师也集中起来,学生的教育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我们镇上最明显的是,由于学生集中了,镇中心以前开办的初中学校,现在开设了高中班,教师教学水平也有所提升。

4、另外就是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始集中管理,比如天然气,自来水,电等方面,之前都是各家拉各家的电线,有的家庭自来水还要开着车跑很远去拉水,天然气基本上没人用,现在合村并镇之后,可以集中管理,集中安装,进一步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5、在几个大型的新农村片区,都建有文化娱乐广场,为孩子和老人的娱乐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我们镇上的广场隔三岔五还有人唱大戏。而且原来卖东西的都是散户,现在统一集中在新农村的一条街上,大大方便了人们的购物生活,镇上还开了好几家大超市。

这几年合村并镇加快了速度,但问题同样也不少:

1、集中建设的新农村的房子采取的是售卖方式,虽然比城里便宜很多,但一套房子十几万还是大部分农村家庭承担不起的,而且村里的房子并没有产权证,让一些人认为还是自己的宅基地靠谱;另一方面关于村民宅基地的补偿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大多数村民买了新农村的房子,依然保留着自己的宅基地,反而新农村占用了更多耕地,这个问题需要解决。

2、合村并镇之后,原则上需要的村干部数量相应减少才对,但目前这个问题也并没有显著效果,村里人办事还是比较麻烦。另外一些年纪老的人,他们对合村并镇并没有兴趣,村里的人基本上都搬走了,剩下的几乎孤弱老人依然住在原来的村子里,造成他们的生活更不方便,这要多做工作。

3、还是耕地的问题,如何做好村民宅基地和耕地问题,我看短时间内这个解决不了,在村里人心中有地就是娘,没地了什么都不行。

总之,未来大规模的合村并镇是必然的,也是小康社会必须走的一步,尽管目前合村并镇存在很多问题,但改变的过程中总要慢慢来一点点解决。

以上就是我根据我们村镇这些年的变化,对合村并镇做的一点分析,希望对看到的人有所帮助。


李阿冰


农村合村并镇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历史的必然。我一九七零年从北京回阜阳界首老家,那时县城到农村老家几十公里公路两旁,田园阡陌,都是望不尽的农田,而自从改开后,人口的自然增长,乡镇企业的所谓“工业化”,人们的无序占耕地盖房,把几十公里路两旁盖满了房子,连公路两旁排水沟都垫平!幸亏最近几十年没发生七十年代那样的大水,不然排水都因难!他们乱占耕地为的就是在公路边做生意!剩下未填的沟里垃圾堆满,污水臭人!而这些都是原有离这公路很远村庄里的村民移过来的!而原来村庄经过几十年繁衍,有些人在自己承包田里都盖起独门独院的新居,自然而然十几户,几十户又一个村落!这一切任其发展,不利于通电通水通路,更不利于集中治理污染,而且人均占有宝贵的可耕地十分可观!基于此,合村并镇不但是发展趋势,更是历史的必然!但在推进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


刘振彬73305063


合村并镇未来有多大规模很难说,但是事实上已经开始,而且对于许多地方也非常必要。

农村的散和农村远,农村的偏和农村的穷,可以说是一个千年难题。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太掉散不利于公共资源配置和利用。就拿上学来说,我们小时候在农村早上10点钟才上课,有的同学还是要迟到。不是这些同学懒,更不是他们不守时,而是实在太远。他们6点过起床,做早饭,收拾,洗漱,然后出门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下雨天路过一些小溪要涨水,小孩被拦在河边过不来是常事。

就拿目前火得不能再火的凉山“悬崖村”来说,不能说社会不关心他们。据说已经投入上亿了,这个资源配置的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合并一些自然条件实在恶劣的村落,还真的有必要。

不断地聚居,从部落到村寨,再到城池,可以说是人类演进的不懈追求。都说逃离城市,都说每个人都有一个乡村梦。其实,乡村只是人们心底的故乡,城市梦才是人们千年的追求。


赶山郎


现实是已经合并了。我的老家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那里是先把附近几个大的村子合并了,过了两年,又把乡和附近的一个乡合并了,合成了一个镇。然后把村里的小学校撤了,上学小学去村里的学校,中学就去镇上念了。

合并了以后,镇子特别大,办事也去好远,经常不在家的人,办个事都不知道村支书在那里(村里支书平时在家,有事才去办公室,没有固定上班时间)。



小婷的生活日记


农村合村并镇早已经开始,只不过没有大规模实施。而且,对于农民朋友来说,合村并镇是件好事情。

不过,就目前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可以享受到合村并镇待遇。也就是说,暂时不会进行大规模的合并。

即将享受合村并镇待遇的村庄,需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人口流失量严重的村庄

现在,很多农村的年轻人基本都在外打工,村里只剩下一些留守老人和儿童,生活不便。而且,不少人是长期在外面居住,甚至定居在外面,导致村里人口数量锐减。同时也使得村里的土地闲置,造成了资源浪费。

2、自然灾害严重的村庄

有些村庄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经常遭遇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袭击、侵害。严重影响了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甚至危急村民的生命安全,不太适合人们长期居住。

3、生存条件恶劣的村庄

主要是一些处于偏远、偏僻地区的村庄,由于种种原因,生活不方便,比如:生活用水、用电、交通不便导致的物资缺乏等等,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在诸多不便利。

4、因项目投资需要搬迁的村庄

主要是一些坐落在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区域范围内的村庄,为了国家大局考虑,需要配合搬迁。

以上四类村庄,是被列入了合村并镇范围内,并即将实施合并。

不少农民朋友都想知道,合村并镇后,对农民有什么好处呢,肯定是有好处的。

合并后可以进行资源整合,统一管理,一些农户的地会由村里统一种植,农户每年分享补贴即可。空出的时间农户可以自由选择去打工,挣双份钱,收入自然会比以前高。

整合后,道理也会统一进行维修整改,使得农民出入更方便。

空出的土地会有企业等进行投资、建设公司、厂矿,为农民朋友提供了就业机会,出门就可以去上班。再也用不着抛家舍业、千里迢迢跑到外地去打工,难得与家人团聚。

总之,合村并镇对于农民朋友来说是好事。随着国家的发展,全面实现合村并镇是迟早的事,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农民都有益。

说说大家对合村并镇的看法。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龍族社


关注【乡村关中】分享新锐思想,解答实事求是,评论有理有据。洞察社会万象,打开脑洞天窗,开启新生思维。

今年,有关部门对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五大硬任务:其一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其二是抓好粮食生产,其三是增加农民收入,其四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其五是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我是【乡村关中】,职业农民,农技从业者,“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从以上几点,我们不难发现,对于农村的合村并镇,统一建房,这是发展大趋势。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尽快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近些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和惠民政策。作为“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的【乡村关中】对此问题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集中建房-改善农民的住房条件及其人居环境

近年来,外出打工的农民越来越多,留在家里的基本都是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村里的人气是越来越萧条,更甚者有些村庄还出现了“空心村”。面对此现象,有些专家做出了,建议提出了“合村并镇”的口号,通过对房屋的集中化管理让农民住上更好的小区,享受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让大家伙住到一起。一来大家相互有个照应,二来改善独居的生活环境。闲来坐到一起拉个家常,身心都是愉悦的。再一个就是众所周知,在多数农村地区,村庄是没有经过统一规划的,农民在建房之初也没有经过系统的设计,所以,很多时候农民建的房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村容村貌。至于统一建房后的土地,是继续种植农作物还是归还集体所有采取个人意愿,是不会被强制一次性买断,土地就是农民的根,没有土地的农民那还叫农民嘛!

第二,集中建房-参与基础设施的建设赚取收入

对于合村并镇之后,空出来的土地就自然需要一些基础设施与住房条件相配套。所以,国家也将会在城镇化的步伐当中,加强农村饮水、道路、用电、物流、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养老、医疗、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如此一来,更多的商机和就业机会就能够产生,有能力的农民可以承包工程,从中赚取收益;有技术的农民可以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当中,这样农民不用外出打工也就能赚取收入了,也有时间抽空也可以去打理自家农活,岂不两全其美!

第三,集中建房-商业投资机会增多

毫无疑问,合村并镇实施之后,大批量的空地将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农村投资。对于这些商人来说,任何赚取收益的机会都不会错过,对于农民来说一旦商业投资的机会增多,这些企业便需要一批又一批的管理人才,而农民便可以参与到其中。试想,假如农民参与到企业管理了,收益是不是相应的也会增加呢?答案显而易见嘛!这时候对于土地的处置就看个人了,做出选择之前慎之又慎,谁也不能强迫你的土地非得一次性被买断。

第四,集中建房-土地入股参与分红

为了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合村并镇实施之后,原先房屋所占的宅基地便可以在政府的统一安排下进行复垦,重新种植农作物,不会出现题主所说的一次性买断现象。对于那些外出打工不想再种植的农民来说,便可以交由集体统一种植管理,或者以入股的形式参与到种植合作社当中,每到年底还有分红。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不至于让土地荒芜减低粮食产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合村并镇的实施不仅能够让农民改善现有的住房条件,还能享受到更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一般来说,经济十分落后且发展困难的村庄、因政府招商引资而被纳入拆迁范围的村庄、被统一纳入到改造范围内的村庄将会优先进行“合村并镇”。当然,有一点非常重要,即“合村并镇”举措的实施需要在遵循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假如农民不乐意,此项举措也就无从谈起。千百年来,土地就是农民的根,如若不是生活所逼,谁会背井离乡离开自己从小长大的这片土地,即使再苦再难农民也不会丢了自己的根!

条友们,对这个问题有何高见?我们留言评论区恭候。


本问答权属【乡村关中】,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本题作答:职业农民、农技培训师“三农”问题民间观察员基哥。


乡村关中


问题:农村会不会大规模合村并镇?

你好,我是卫农,我来给这个说法泼点冷水,许多网友都说了合村并城的优点,但是卫农认为,任何事情都应该因地制宜,而不应该一刀切。



合村并镇,在一些人口居住集中的广阔平原,经济条件发达地区可能比较适宜。但是对那些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未必适宜。比如我们这里属于丘陵沟壑区,将甲乙两个乡镇合并到了甲镇,乙镇成了办事处,人员不动,级别不变。但是却没有了财务权,也没有了公章,办事处不办事工资照拿。却苦了群众,无论办什么事都要跑很多冤枉路,比如盖个公章,最少得一天时间。



合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经济情况不一样,怎么合?村干部由那个村的人来担任,谁服从你的领导?我们这里以前有一个村子,人口比较多,说是村子太大了不好管理,分成了三个村子,一开始农民怎么也不适应,慢慢的群众适应了,现在三个村经济状况差别很大,却又要合并,怎么合并?以前的撤并农村小学,说是要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几个村的小学合并到一起了。八九岁的孩子要跑比较远的路去上学,孩子受不了,家长不放心。怎么办?不是转学进了县城,就是托亲友去了外地学校,造成了农村小学,教师比学生还多的现象……

一家之言,不喜勿喷,谢谢。

图片来之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