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雨露潤心田 ——鄖西“百名律師進鄉村”活動側記

特約記者楊洪霞 通訊員楊啟軍

“村民譚從德、譚從興因家庭矛盾與鄰里發生糾紛”“村民謝先雲和劉華因父母遺產分配問題產生矛盾糾紛”“村民胡意華因安置房分配和村委會發生矛盾”……5月11日上午,湖北正星律師事務所律師諶甲軍來到鄖西縣安家鄉八道河村開展法律援助工作,剛走進村黨群服務中心,村黨支部書記翟必均就拿出村裡上週排查梳理的矛盾問題清單,請諶甲軍幫助研判、入戶調解。

湖北正星律師事務所是鄖西縣“百名律師進鄉村”活動的中標單位之一,而八道河村是諶甲軍的包聯村之一。

據介紹,“百名律師進鄉村”是將各個中標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分派到全縣18個鄉鎮(場、區)的286個行政村,每名律師包聯5個村,開展化解矛盾糾紛、信訪值守、法治宣傳、法律諮詢、法律援助、協助村(社區)依法治理等活動,為鄉村振興提供法治保障。

送法措施“精密化”

鄖西縣委、縣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的《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每年擠出近500萬元資金用於開展“百名律師進鄉村”活動,出臺《鄖西縣“百名律師進鄉村”活動實施方案》《鄖西縣“百名律師進鄉村”活動考評辦法》和《“百名律師進鄉村”活動考評評分細則》等相關文件。

在工作時間上,每名包村律師每月到包聯村工作不少於2天。在工作定量上,每名包村律師每年至少集中舉辦2次法治講座,每月開展1次法治宣傳或法律諮詢活動,項目服務期內矛盾糾紛化解率達到90%以上。在法律服務事項辦理上,每名包村律師要接受基層幹部群眾的法律諮詢並及時予以答覆,對疑難複雜的法律事務,必須在2個工作日內予以答覆。

同時,每名包村律師要把姓名、照片、所在單位、聯繫電話、執業證號、服務內容、監督電話等內容在村裡公示,接受幹部群眾監督。

送法下鄉“精準化”

“多虧劉律師耐心調解,要不然我們兄弟倆就反目成仇了。”近日,湖北口回族鄉龍王灘村3組村民李亮對記者說。

前不久,李亮與堂弟李洪因土地確權問題發生矛盾糾紛,湖北劉貴福律師事務所律師劉貴福接案後,立即會同該所律師劉彬彬前去處理。

劉貴福向兄弟二人宣講農村土地承包法,告知他們訴訟風險和訴訟負擔,建議他們通過調解化解糾紛,經過3次調解,困擾鄉、村兩級幹部多年的這起矛盾糾紛終於得到化解。

“通過律師的講解,我不用四處去諮詢,家門口就學到了很多政策和法規,黨和政府是真正在為我們老百姓著想。”李亮高興地說。

通過 “百名律師進鄉村”活動,村民們提出的土地確權、婚姻家庭矛盾、鄰里糾紛等涉法問題,不出村就能得到解決,有效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

送法服務“精細化”

“有好多問題不明白,一問心裡就亮堂了,不用東奔西走,法律服務直接到家,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澗池鄉金龍山村2組村民儲承來說。

2015年10月,儲承來和幾名村民到外省務工,工程方拖欠他們10萬元工資。此後,他們先後4次前去索要欠款,但仍有8.5萬元一直拖欠未付。

“百名律師進鄉村”活動開展後,儲承來等人將情況反映給進村律師,請求法律援助。進村律師易敬全受理此案後,積極溝通聯繫,最終幫儲承來等人追回全部欠款。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鄖西進村律師為村民面對面講解黨和國家政策、法律法規等273場次,發放各類法律法規宣傳資料2087份,為各村“兩委”提供依法決策建議249次,參與調解疑難案件224次,接訪群眾535人次,化解一般信訪糾紛174件,建立健全了覆蓋城鄉的法律服務體系,在全縣營造“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促進鄉村振興戰略有效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