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之根、教育之乡——川沙(上)

玫瑰姐的话:

“认识上海的营造之乡——高桥

”,很多朋友互动,也谈到了对古镇发展不尽如人意的诟病,玫瑰姐将古镇曾经有过的文化历史渊源写出来,就是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大家一起关心发展好这些小镇的未来。祝愿上海的明天更加辉煌!

今天的“上海的文化之根——川沙”,希望能够娓娓道来这片热土曾经养育的有识之士以及他们是如何倾力致力于文化教育振兴。

从外滩漫步一路向东,有一个被誉为“华东门户, 浦东之根”古镇川沙(1993年,川沙县建制撤销,成立了浦东新区)。大学时就有一个来自川沙的同学,那个时候川沙就代表着浦东。这个说着不标准的普通话,成绩却是极好的同学,后来还成为了系里的学生会干部。大学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在一众浦西同学眼里不看好的川沙人,却有着更好的成绩,从那时起我就有了探究川沙的想法。


浦东之根、教育之乡——川沙(上)


浦东之根、教育之乡——川沙(上)


这个心愿得之以偿却是在浦东早已腾飞、“看上海就看陆家嘴”的二十一世纪。当我踏入川沙的第一眼就落在了“观澜小学”(源自1834年观澜书院,1902年由黄炎培先生改建为川沙小学堂,2004年复名观澜小学),这所当年由黄炎培先生秉承”办学开启民智“理念创建的川沙第一所学校,他亲自编译历史教科书,遵循老师蔡元培先生关于”中国国民遭到极度痛苦而不知痛苦之由来,必须以办学唤醒民众“的教导,大力提倡”教育救国“,学以致用的的实用主义教育,堪称教学之母,名誉天下!


浦东之根、教育之乡——川沙(上)


黄炎培(1878.10.1—1965.12.21,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民主同盟、民主建国会主要创始人)这个名字应该是川沙的骄傲了,”观澜小学“门牌上他的题字,让我有了浓厚的去黄炎培故居——“内史第”一探究竟的兴趣。


浦东之根、教育之乡——川沙(上)


原为清内阁中书沈树镛府邸的“内史第”,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官宦宅第,三进院落的清代江南民宅,其建筑之精美在上海乃至江南都是十分少见的,有精致的雕花仪门,晚清风格的“凤戏牡丹”“状元游街”等砖雕图案细腻精巧。曾为黄炎培、宋庆龄、黄自(1904--1938,音乐教育家,黄炎培侄子)等名人诞生地,以及胡适(有关胡适与内史第的渊源,容玫瑰姐下回讲解安徽绩溪时一并道来)的居住地,绝对是值得一探的风水宝宅。


浦东之根、教育之乡——川沙(上)



浦东之根、教育之乡——川沙(上)


然而徜徉在这样一个培育大家的“内史第”,一间间院落走下来,从黄炎培的出生房间到他的子女后代,我满怀的敬仰都给了这位近代的大教育家。黄老的子女中有哈佛博士、有革命烈士、更有赫赫有名的水利专家黄万里(对三门峡以及长江大坝刷沙出库、以防洪水危害提出了建设性权威性建议)。黄老以毕生精力奉献于中国近代教育事业,为现代教育制度的建立,特别是职业教育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黄老的教育思想培养的又何止他自己的子女,千千万万的中华好儿女应着他”劳动者文化、业务水平提高、造就新型知识分子“的理念而走上当时实业救国的道路。


浦东之根、教育之乡——川沙(上)


内史第屋宅内陈列着他亲自创办的女学课堂,黄老一生的谆谆教诲,也是他一生恪守的做人准则“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仿佛从民国的年代,从他圆笔内敛的书法,从他那敦厚的笑容里,逼真地在我经过的步履中犹言在耳、浸入心扉。我想毕生从事教育的黄炎培先生一定在天国里也是这样慈目地开心地笑着,因为当年他毕生着力开启的民智,在如今改革开放的浦东热土上早已深入民心。


浦东之根、教育之乡——川沙(上)



浦东之根、教育之乡——川沙(上)


浦东之根、教育之乡——川沙(上)



川沙学堂建立后,1905年,黄炎培就与李平书(玫瑰姐在”营造之乡——高桥“中提到过的在上海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今日上海地域实则起源李平书早年筹建的淞沪特别市)一起发起成立浦东同乡会,全力规划改革地方教育。1915年发起”美国实业考察团“,吸取西方先进办学理念,以改良中国实际教育基础。1917年在上海发起”

中华职业教育社“,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自此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不断发展成熟,并一直影响着此后的中国教育实践。玫瑰姐行文至此,也一并呼吁,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值得研究黄老的职业教育理念,针对我国的基础教育环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如德国日本式的真正精细化的能工巧匠,这也许是我们国家当今的发展更加需要的。


浦东之根、教育之乡——川沙(上)


黄老早年兴办川沙小学堂时,还有一段因接触严复翻译的”天演论“等新学书籍,被认为反清而下狱,在江苏巡抚”就地正法“批文到达一小时前,由当地的基督外籍牧师保出逃亡日本,一年息事后才得以归国继续兴办学校。

前面我已交代,内史第亦是宋家姐弟的出生地,他们的父亲宋嘉树(1864—1918,字耀如)早年携妻倪桂珍(1869—1931)赁屋”内史第“(笔者注:大抵也是学”孟母三迁“呢),独立传教,组建第一个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从事教育和实业工作。这些传教士是否在晚清那个黑暗年代,也一起协助了李平书、黄炎培等人一起办学,并暗中救助了爱国民主人士呢?希望大家继续关注”玫瑰女人俱乐部“,玫瑰姐将继续宋家父母辈与川沙的渊源以及宋家姐弟在川沙所受到的启蒙。

至于后来黄炎培发起成立民盟以及一腔热血为新中国建立所做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官至新中国第一任无党派副总理等,都无需玫瑰姐用笔赘述,黄炎培这个名字将永远是川沙的骄傲。

行文至此,我也想起了另一位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891—1946),同为民主同盟成员的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实则与黄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美国留学归国后,倡导”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受聘为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特别社员,与黄老在共同的职业教育理念下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恋恋走出”内史第“,匆匆逛了一下川沙南市老街,红灯老车,古镇依然透着浓浓的人文气息,包括给人印象深刻的有着历史记忆的”人民大会堂“等字迹。

浦东之根、教育之乡——川沙(上)


浦东之根、教育之乡——川沙(上)


浦东之根、教育之乡——川沙(上)


浦东之根、教育之乡——川沙(上)


我想川沙是传承、怀旧、反思的,文化的精髓也在于传承并反思。低头看日历,正好是100年后的五四青年节,想起了我当年的复旦同学他一定在川沙学堂受益于黄炎培先生”学以致用“的求学理念。黄老开启民智的教学理念更让我想起了曾经的复旦老校长马相伯(1840—1939)的名言”我是一条狗,叫了一百年,也没有叫醒中国人“。

川沙这片培育了一大批有识之士的文化热土,祈愿你让后世儿女传承黄炎培先生的教育理念,开启并唤醒更多劳动大众探索知识,求真求实!


浦东之根、教育之乡——川沙(上)



最后,以诗人高度概括的受教育心得结尾:

我说,我最崇拜两门学科:

一个是哲学 另一个是数学 。

前者是知其所以不然,

后者是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诗歌是基于数学和哲学的神学:

逻辑既决定数学之出路,又决定诗的高度。

今天,正好是母亲节,教育乃人类之母,也谨以此文献给母亲节!

作者:格格,一个爱自由爱读书的上海玫瑰女人,复旦工学硕士,曾为国际著名汽车公司中国区高管,自由撰稿人。颇具人文情怀,射手B型,去过一些国家,见过一些人,读过一些书,做过一些事。喜爱笔尖上的文字,舌尖上的美食,脚尖下的旅途,愿用文字抒写美好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