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ver21退出中國!Zara、H&M日子艱難,快時尚在中國跑不動了?

“ Forever21清倉打折!有搶購攻略嗎? ”

今年四月底,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21宣佈將關閉線上線下門店,

正式退出中國市場。


Forever21退出中國!Zara、H&M日子艱難,快時尚在中國跑不動了?


(Forever21關閉線上店鋪,清倉促銷)

不只是Forever21,2018年,整個快時尚行業中國市場動盪,Zara盈利增幅達到5年裡最低,H&M公司利潤跌去41%,英國時裝零售巨頭Newlook宣佈退出中國、高街品牌Topshop關閉中國門店,黯然退場。

一直以“設計前衛、價格平民”而頗受歡迎的快時尚品牌,這兩年怎麼都混得這麼差了?

“Forever21們”的生死劫

如果你是快時尚的愛好者,就會發現近年來消費者對快消服飾的吐槽幾乎不絕於耳:

衣服質量太差,洗兩次就破;

版型和尺碼太歐化,不適合亞洲人;

設計風格千篇一律,沒有亮點;

……


Forever21退出中國!Zara、H&M日子艱難,快時尚在中國跑不動了?


日漸下降的口碑伴隨的是人氣衰退,Forever21在3年內就關閉了200多家門店,Topshop來華不足五載就匆匆謝幕,境況都相當慘淡。

誰能想到,現在生存艱難的快時尚,曾在過去10年間受盡萬千寵愛,一度將本土品牌逼入絕境?

2011年初,Forever21殺進中國市場,以“設計不輸大牌、價格親民、款式豐富”迅速吸引了一批追求潮流的年輕消費者,加上同步各大電商,一度成為能與H&M、Zara分庭抗禮的黑馬。


Forever21退出中國!Zara、H&M日子艱難,快時尚在中國跑不動了?


那是快時尚高速增長和快速擴張的黃金時期,H&M甚至4天就能開出一家新店。

然而近兩年來,隨著國內電商的迅猛發展,快時尚受到了不小的衝擊,實體店飛漲的租金和物價都成了累贅。

而消費者不僅有了更加豐富的購物渠道和選擇,消費品味和挑剔度也在逐漸提升。

95後的年輕消費者更加追求穿搭品質和個性表達,顯然這並非一眾快時尚品牌能夠滿足的。前有Supreme、Off-White、Champion等更符合年輕人追求的潮牌崛起;後有李寧、回力等國牌,通過創新款式和打造品牌,重新抓回年輕消費者的注意力。


Forever21退出中國!Zara、H&M日子艱難,快時尚在中國跑不動了?


而Forever21等品牌卻對市場變化反應遲鈍,沒有及時做出應對,逐漸喪失了吸引力。

質量服務差、服裝版型不接地氣、快消市場趨於飽和、飛漲的物價租金、脫離消費者市場……都讓“Forever21們”在中國市場跑不動了。

而同為快時尚品牌,優衣庫卻顯得遊刃有餘。

“優衣庫們”的風生水起

在一眾快時尚品牌“遇冷”的時候,優衣庫於2019年第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9.5%,創下歷史新高。而大中華區已經成為其海外最大的增長來源。

儘管已經和Zara、H&M、GAP並稱為“全球四大快時尚巨頭”,但優衣庫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家快時尚品牌,用其創始人的話來說:“優衣庫是一家技術公司。”


Forever21退出中國!Zara、H&M日子艱難,快時尚在中國跑不動了?


嗯,這就不得不提到優衣庫那些高性價比爆款產品:超保暖的輕薄羽絨服、速幹打底、保暖內衣、防曬衣……基本上已經成為口口相傳的口碑產品。

相比起絕大多數快時尚品牌的低質量,在服裝黑科技方面,優衣庫幾乎是獨一份兒:比如聯手高科技集團東麗研發出的HEATTECH發熱材料,做成的面料輕薄保暖吸汗,銷量曾在一年內就突破10億!


Forever21退出中國!Zara、H&M日子艱難,快時尚在中國跑不動了?


品質之外,優衣庫的本土化數字化營銷轉型也十分出色。2014年起,優衣庫敏銳地意識到了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態勢,很快組建了自己的本土數字營銷團隊,不斷創新營銷策略。

不僅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上宣傳新產品,

還積極瞭解消費者的愛好和習慣,利用明星效應帶貨,拍攝方言廣告增加品牌度,誠意滿滿。


Forever21退出中國!Zara、H&M日子艱難,快時尚在中國跑不動了?


劉昊然同款T

在電商領域,優衣庫也從不高冷,而是和天貓等平臺積極合作,多次拿下雙十一銷量冠軍,並且還開通了方便消費者的門店自提模式:

即線上付款,線下取貨,將線上和線下銷售打通。

2019年半年財報顯示,截止2月28日,優衣庫中國電商渠道銷售額大漲30%。

積極擁抱市場變化,保持自身高品質,不斷增加品牌效應……在其他快時尚品牌紛紛掉隊時,優衣庫逆流而上,一枝獨秀

快消中的“愛馬仕們”

對外企來說,想進入中國,做好本土化一直是一堂重要的必修課,尤其在國內用戶消費升級的今天,脫離消費者喜好,就意味著失敗。

而就目前的中國市場而言,快消外企本土化是件兩極分化嚴重的事情,做得不好的諸如Forever21、Topshop、American Eagle等,現在都不得不面臨“退出中國市場”的窘境。

而做得好的,不只上文提到的優衣庫,寶潔、聯合利華、雀巢、億滋、瑪氏、歐萊雅…

在中國精耕細作幾十年,如今早已站穩了腳跟。

小結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不敗的巨頭,沒有不滅的神話!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國際大牌敗走中國,除了服裝領域的Forever21、TOPSHOP之外,還有電商領域的亞馬遜、搜索領域的谷歌、團購領域的Groupon……

而這些巨頭們之所以“淚灑中國”,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的“高冷”;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國企業的競爭,他們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能從國外巨頭們先進的商業模式中吸取精髓,但又比國外巨頭們更瞭解中國消費者、更懂中國市場規律。

期待中國自主品牌在世界範圍內強勢崛起!

來自愛思益求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