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大內侍衛老照片:圖四武功高強,圖五在清朝滅亡後拒不剪辮子


影視作品中的大內侍衛往往是武功高深莫測,時刻保護著皇帝安危。其實真實的這些人是不是這樣呢,下面就通過一組照片帶大家一睹真實的清代大內侍衛。圖中醇親王奕譞與兩個大內侍衛在軍營中。此照於1863年所拍。

清太祖時期侍衛制度初步形成,歷朝發展後,變得越加職能齊備,侍衛還劃等級:一等60人;二等150人;三等270人;藍翎900人,這些侍衛還有不同品級。還有隨旗走動的宗室侍衛,包括一等9人,二等18人,三等66人。圖為皇室陵墓中的專門護陵的侍衛。

每一個侍衛都受侍衛處統管,皇帝親選六名統管大臣,人選從上三旗中選出,每旗出兩人。他們負責挑選和訓練皇帝身邊的人,能調動這些人,可見此職多麼重要。然而令人重視的是,和珅就曾任過此職,可見皇帝對和珅的信任。

大內侍衛宮寶田。他是絕頂的大內高手,與宗族裡挑出的侍衛不同,宮寶田幼時拜師尹福,學習功夫,因其在武學上很有天分,得到了祖師親傳武藝, 23歲便名揚江湖。被招入宮封為四品侍衛,並准許帶刀,還曾因救駕被賞賜黃馬褂。清亡後,張作霖請他做自己的貼身保鏢,張作霖死後宮寶田悲傷不已,辭職歸故里了。

這張照片是人稱“辮帥”的張勳,他曾參與過鎮壓義和團的行動,1901年調北京,屢次為慈禧、光緒鞍前馬後。清亡後全民剪辮,溥儀也剪了,張勳為表對清朝忠心耿耿卻不剪,命下屬不準剪。1917年他藉口調停“府院之爭”帶兵復辟,但失敗了。

文章初始我們說,大內侍衛在大家的印象裡都是武功高強的樣子,其實並沒有那麼誇張,雖說這些侍衛都是八旗“精銳”,但是武藝並非考核的最終標準,一腔對皇帝的赤誠才是最重要的,因而大內侍衛大多是出身較好的滿蒙子弟。圖為清末大內侍衛。


圖為1902年“兩宮迴鑾”時負責護送的親兵和大內侍衛。這些侍衛扛槍騎馬,已經不再使用刀劍這種落後的武器了。

此照拍攝於1902年,慈禧才結束近兩年的逃亡生活回到北京城。圖中她站在甕城內的觀音廟內拈香,在她身旁的就是慈禧的貼身侍衛。畫面中慈禧拿著手帕正向城樓上的外國人揮手致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