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那些被人類滅絕的動物:圖一是袋狼,圖七的皮曾被製作成戰甲


圖上這個從體型上看有點近似狼族,但是身上的花紋又很像虎紋的動物是袋狼。它們是近代食肉有袋動物中體型最大的。類似於袋鼠,他們也在袋中放上幼崽,使其發育成長。早期,袋狼廣佈於澳大利亞草原和新幾內亞熱帶雨林。後來,來自東南亞的移民來到澳洲,並帶去了狗。繁殖力強大的狗最終淘汰了袋狼,僅存的一小部分生存在馬尼亞島。但是因為人類的捕殺,最後一批袋狼也還是消亡了。

圖為1899年的裡海虎,又名“新疆虎”。不要看圖上這隻裡海虎眼睛大大的很是可愛,實際上他們可是體型僅次於東北虎和孟加拉虎的世界第三大虎。環境惡化與人類捕殺,是導致其滅亡的主要原因。隨著環境汙染的日益加劇,裡海虎的食物越來越少,隨之而來的是老虎種群減少。近代以來,人類瘋狂捕殺,偷獵問題也十分嚴重,大多數里海虎都死於偷獵者的槍下。1980年4月,世界上僅存的一頭裡海虎孤獨去世,宣告種族滅絕。

圖中長著斑紋的驢子是非洲斑驢。他們有著類似斑馬的斑紋,長相上也有幾分相像。非洲斑驢肉質鮮美,這也導致了人類的瘋狂捕殺。獵殺斑驢,在非洲是一項歷史悠久的活動,但是傳統的捕獵方式對種族影響不大。後來,西方人來到這片土地,開始用列強捕殺。這導致了斑驢數量的大幅銳減。1883年,最後一隻非洲斑驢在荷蘭動物園中去世,宣告滅絕。


圖為高加索野牛,他是歐洲野牛的一個亞種。高加索野牛體型巨大,體重常超過一頓。他們曾經習慣於在高加索山脈上生存,是一個十分擅長攀登陡崖的種族。然而,由於人類的自然的不斷開拓以及對野生動物的無情捕殺,高加索野牛最終在1927年消失了。

圖為巴釐虎。他們的體重在100千克上下,是近代老虎種族中體型最小的,大概和美洲獅差不多。他們曾經的主要棲息地是印尼巴厘島北部的熱帶雨林裡。然後,荷蘭人侵入這裡後,打破了和平,捕殺巴釐虎,最後連本地住民也加入了捕獵行列。1937年9月27日,最後一頭巴釐虎死於人類的列強下。

圖為墨西哥灰熊。曾經在墨西哥境內有大量的墨西哥灰熊,他們是當地數量最多的動物之一。但是後來,隨著人類的捕獵,1964年墨西哥灰熊滅亡。

圖為蘇門答臘犀牛北部亞種。曾經在中國和東南亞,生活著大量的蘇門答臘犀牛。他們身體龐大,體重達到一頓,並且四肢十分強健。身上的皮厚的像盔甲。戰國時期,人們也確實用他們的皮來只做過盔甲。後來,隨著氣候改變,生活環境的縮減和人類捕殺,1916年,僅存的一頭蘇門答臘犀牛在我國死亡,直到上世紀70年代徹底滅絕。

圖為敘利亞野驢。他們曾經在敘利亞東北部的高原上過著平靜的生活,但是一戰改變了這一狀態。法國人侵略敘利亞後,開始捕殺敘利亞野驢,甚至不惜使用機槍、大炮,導致了其數量的快速減少。1928年,最後的敘利亞野驢死於維也納動物園。


圖為近代體型排行倒數第二的虎,爪哇虎。曾經,近萬頭爪哇虎在爪哇島上過著平靜生活,直到荷蘭人到來。他們為了獲得虎皮和虎骨,殘忍地捕殺了大量爪哇虎,導致不到五十年,爪哇虎就只剩下不到50只了。1988年,爪哇虎徹底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