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盤深處」甘肅大鍊鋼鐵遺址,大躍進時期土法煉鋼爐保存完好


攝於2013年6月,甘肅省肅南縣黑窯洞村。至今完好保留著,60多年前“大躍進時期”土法煉鋼爐群。這裡是全國最大的土法煉鋼遺址,2公里範圍內,漫山遍野保留完好的“土法煉鋼爐”有159個。當年參加那場對中國影響深遠的運動的人,如今健在的估計不多了,但這些“鍊鋼爐”依然頑強挺立,挑戰著人們的遺忘。

許多“鍊鋼爐”雖然坍塌破損,但依然能看出當年的結構。波及全國的“大躍進”運動發生在1958年到1960年期間,“大鍊鋼鐵”是其中的標誌環節。那時全國總動員,到深山中建這種“土法煉鋼爐”,希望用這種人海戰術,短期內將我國的鋼產量翻番。

成群的“土法煉鋼爐”宛如歷史的紀念碑。“大躍進時期”中央特別重視鋼的產量,因為當時國際社會,鋼產量是評判一個國家的實力的重要標誌。1958年6月初,國家計委提出《第二個五年計劃要點》,其中提出五年超過英國,十年趕上美國。具體落實到鋼的年產量,要將由1957年的335萬噸,到1958年提高達到1070萬噸,1959年要比1958年再翻番,由1070萬噸達到3000萬噸。


一個已經坍塌的“鍊鋼爐”。從內部看,這個“鍊鋼爐”應該是建好後,從來都沒有用過。“大鍊鋼鐵”最狂熱的時期是1958年-1959年兩年間,1960年冬季就全面停止了。

一個坍塌的“鍊鋼爐”,一段爐壁還完好保留,上面有許多煙燻火烤的痕跡。

使用過的爐壁上,都會有這種陶瓷上釉的感覺。

一個保存完好的“鍊鋼爐”,外面泥土糊的外殼基本保持原樣,這個地區地廣人稀乾旱少雨,是這些“鍊鋼爐”得以保存的主要原因。當年這樣的“鍊鋼爐”全國到處都是,能連片保留下來的就只有這裡了。

當年建“土法煉鋼爐”的材料,都是普通的磚頭和石塊,連水泥都沒有。這種被稱為“鍊鋼爐”的東西,其實是不可能煉出鋼來的,而當時的人們從上至下,都相信“人多力量大”,“超英趕美”就在眼前。最終這出鬧劇,給中國帶來了災難性後果,影響一直延續到現在。


我在地上拾到一塊貌似“鐵渣”的物品,估計當年能弄出來的大概就是這種東西。

一位輸電工人,在山嶺間架線。“土法煉鋼爐”遺址群,正好在當地開發的丹霞地貌景區中,如何開發利用“大躍進”的標誌性遺蹟“土法煉鋼爐群”,在當前的環境下,是很需要政治智慧的事情。

一個當地人騎著摩托車驅趕羊群。大鍊鋼鐵過去60年了,當地依然是全國最貧困的地方之一。

一個“土法煉鋼爐”和荒蕪的群山。據說以前,這裡是鬱鬱蔥蔥的森林,“大鍊鋼鐵時期”將樹全部砍光,60年過去了依舊沒有恢復。 感謝您耐心閱讀原創欄目【硬盤深處】,本期作者郭鐵流。本欄目所有作品全部原創真實,多數是我本人拍攝採寫,不是是特邀的作者專為本欄目供稿。再次感謝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