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小夥返鄉收購加工藥材,一年盈利40萬:你也能夠做到


皖北地區藥材種植歷史悠久,種類主要包括白芍、白芷、牡丹、亳菊等,請朝詩人劉開曾這樣形容當地種植藥材白芍的情形:“小皇城外芍藥花,十里五里生朝霞。 花前花後皆人家,家家種花如桑麻。”不過最近幾年白芷由於價格較高,成為當地炙手可熱的種植品種。

據瞭解,從地裡收穫的新鮮白芷價格每公斤在2元錢以上,白芷一般長得又粗又壯,產量所以比較高,每畝地產量在3000公斤至5000公斤,純收入在五千元至一萬元之間,相比種植大豆、玉米等傳統作物要高得很多。

但白芷這種藥材有一定毒性,收穫的時候不能接觸皮膚,否則可能會使皮膚過敏潰爛,四肢腫痛。圖為一對夫妻將白芷收穫之後,拉到一條水泥路上,用清水沖洗乾淨。儘管天氣比較炎熱,但他們全身包裹得嚴嚴實實,以免受到感染。

如果將藥材進行深加工,比如炮製、切片之類的,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但絕大多數農民並不具備這方面的技能,只能直接銷售最初級的農產品,所以獲得的收益也是最低的。

農村小夥張師傅以前在外地打工,雖然收入還算不錯,可他感覺沒有自己在家當老闆來得自由,而且如果找對機會可能獲得比較高的收入呢。最近幾年,他看到了當地種植藥材的比較多,而且大部分人由於多種原因無力進行深加工,就在老家幹起了藥材收購加工生意。

裝好車之後,張師傅和藥材的主人一起去過磅,然後根據重量支付貨款。據初步估計,這兩輛車裝的應該有三噸多貨,下午他還將到這個村莊來裝貨,有其他村民等著將藥材出售給他呢。張師傅介紹,他去年總共收了“二百多噸”藥材呢。

藥材收穫回家之後,由父親幫著加工,首先僱傭一些農民工將材炕一下,然後拉到外面晾曬。由於從事這種生意不需要太多的本錢,資金可以邊幹邊週轉,所以一般的人包括你都可以做到。在當地從事這個行業的人比較多,公路兩側到處曬滿了這種藥材。


晾曬半乾之後即可用切藥機械將藥材切片繼續晾曬,等曬乾之後可以交到藥材加工廠或到藥材市場上銷售。據瞭解,收穫的鮮藥材,通過幾道工序加工成飲片,每公斤可以獲得至少2元的收益,張師傅就靠這種簡單的模式一年收穫不低於40萬元的收益。你瞭解這個行業嗎?歡迎關注交流,更多草根生活故事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