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深山的河北涉縣境內,坐落一個名叫“王金莊”的山村,該村依山而建,被周圍的大山所環抱。當地多數農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尤其是在這紛繁複雜的當今,顯得非常幽靜。
筆者見到曹老漢時,他正趕著毛驢從山上往下走。曹老漢名叫曹鐵靈,今年63歲,是山下的王金莊村人。老曹告訴筆者,自己剛剛在山上耕田,山上農田耕完往山下轉,是為明年春耕做打算。
山區的農田與平原的農田不同,由於山高坡陡,農民只能在山間開墾出大大小小的梯田。老曹介紹,自家總共2畝多地,雖說畝數不多,但分成大大小小的22塊梯田,因此耕種起來相當麻煩。
而耕種山巔的梯田,農業機械根本派不上用場,由於山高坡陡路難行,農業機械根本到達不了山上。老曹說,耕種這樣的梯田最好使的就是毛驢,毛驢能爬坡、能負重,因此家家都養有毛驢。
然而,即便是用毛驢來耕種梯田,同樣也有滾落山下的危險。老曹介紹,自家的這頭毛驢在山頭耕地時,曾從山上滾落下來,把毛驢的內臟摔破,治癒後,雖不耽誤幹農活,但肚子有點大,由於這頭毛驢是跟了自己10多年的老夥計,因此也捨不得賣。
而且,毛驢對於老曹來說,不僅是生產畜力和工具,更是他出行的交通工具。老曹說:平時趕集或外出,由於山高坡陡,都要騎著毛驢去。其實,不僅老曹是這樣,走在當地山間公路,時常能見到農民騎驢的情景,尤其騎毛驢的人,以老人和婦女居多。
由於毛驢是生產生活中的夥伴兒,老曹對自己的毛驢也是格外愛惜,農活幹一會兒,老曹就讓毛驢休息休息,同時拔來青草餵它。
毛驢休息的間隙,老曹從旁邊取來炊具,開始準備午飯。王金莊就在山腳下,為哈不回家吃飯?老曹說,別看家就在山腳下,但回家要翻越幾座大山,不但路途遠,還山高坡陡,來回就要一小時,時間都耽誤在路上,因此一般上山幹活,都要帶著乾糧,中午吃飯就在山上熱一熱飯菜。老曹坦言,這基本上還是傳統農耕生活,作為他們山區人,祖祖輩輩都這樣。
耕作于山巔之間,過著原始的農耕生活,這樣的場景如今在其他地方已經很少見。老曹介紹,正是由於山高坡陡,山上的梯田收入有限,因此這些年來,山裡的大部分青壯年,走出大山外出打工,只有老人和婦女留守在山中,管護著山上的幾畝田,仍舊養著毛驢。而且這些年來,山裡的毛驢也在逐年減少,原先全村有毛驢500多頭,現在大概只剩下100多頭。
老曹坦言,自己就是一個普通農民,堅守著做農民的本分,儘管種植山巔之間的梯田非常不容易,但老曹反問:“不種田,能幹啥?”看得出,老曹具備大山堅韌的品格。老曹的這種品格,或許通過山巔梯田上的一句標語能解釋:困難面前有我們,我們前面沒困難。【文圖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