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微信收钱的速看!警惕这种新骗局!套路太深......

日常生活中,

新骗局出现!

大家警惕!

弄不明白“亲属卡”门道,

房东收定金反被骗

前段时间,江苏的杨女士在网上发布了一条房屋出租信息,几天后便有人联系上她,称打算将杨女士的这套房子给租下来。

既然想租房,就得付定金,对方转来一张“亲属卡”,杨女士点开一看,屏幕里赫然有“3000元”“待领取”等字样,以为这是对方转来的现金,便将“3000元”领取到手

没多久,对方再次找到杨女士,称这种“亲属卡”不好用,要求杨女士也通过“亲属卡”的方式退还3000元定金。杨女士从没用过“亲属卡”,于是按照对方所说的步骤进行操作,给对方赠送了一张额度为3000元的“亲属卡”

常用微信收钱的速看!警惕这种新骗局!套路太深......

但杨女士刚给对方将“亲属卡”发过去,手机就接连收到多条银行消费扣款通知。再想联系对方,却发现自己已经被拉黑对方发来的那张“亲属卡”也被迅速解绑……

就这样,杨女士一共损失了2900元。发现被骗后,杨女士立即来到江宁分局百家湖派出所报警。

你想清楚骗子的套路了吗?

没错,

问题就出在“亲属卡”上

没想清楚也不要紧,

这就来为你讲解!

↓↓↓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亲属卡”。

2018年,微信推出“亲属卡”功能,用户可在微信上给父母、子女开通/赠送亲属卡,使用亲属卡消费时,消费资金将自动从代付方账户扣除。


常用微信收钱的速看!警惕这种新骗局!套路太深......


微信上的“亲属卡”使用说明。图源:微信。

简单来说就是:若是为父母、子女开通了“亲属卡”,他们消费时,由开通者买单,最高额度为每月3000元。

案例中的骗子给杨女士发来的“亲属卡”(骗子为代付方)设置的是3000元的额度(按照功能设定,杨女士甚至可以直接使用骗子的3000元额度消费),但显然杨女士并不知道“亲属卡”的用法,也不知道3000元为“消费代付额度”。也就是说,杨女士(不会使用骗子的“亲属卡”消费)并没有收到这3000元入账,但在她的理解里自己已经收到了定金。

之后,骗子让杨女士原路退回定金。于是杨女士在骗子的指引下,也给骗子开通了“亲属卡”,这下,杨女士成了代付方。

常用微信收钱的速看!警惕这种新骗局!套路太深......

而骗子作为代付方开给杨女士的那张“亲属卡”则因为杨女士并不知道“亲属卡”的特点,自然不会用其消费。并且,骗子可不会冒那么大的风险!在杨女士查看之后的第一时间,就立刻解绑了……

常用微信收钱的速看!警惕这种新骗局!套路太深......

微信上的“亲属卡”使用说明。图源:微信。


杨女士不是骗子用“亲属卡”

套路的第一个人!

还有其他人上当受骗

↓↓↓

❖今年5月,河北省张家口市一家烟酒店的老板孙先生在店里营业时,一名年轻男子进店以自己有急事需要1340元现金,想要通过给孙先生发一张1340元限额的“亲属卡”,以此换取现金。热心肠的孙先生一口答应了。微信显示收到亲属卡后,孙先生支付该男子相应现金,该男子随即离开。男子离开后不久,孙先生微信收到该男子解绑亲属卡的通知,意识到自己被骗后,孙先生立即报警。


常用微信收钱的速看!警惕这种新骗局!套路太深......

图源:张家口桥西公安

❖5月31日,浙江省义乌市公安局廿三里派出所民警经过数日侦查,抓获利用微信亲属卡诈骗的男子张某。

张某是保险业务员,平常会在微信上通过添加附近的人扩展业务。2018年年底,张某发现了微信的新增功能“亲属卡”,觉得这一特性给他带来“商机”,便开始设计诈骗套路行骗。从2018年年底至今年5月,十几位女性被骗,每次被骗金额在700至3000元不等,涉案金额达3万余元


“亲属卡”这个功能并不是非常热门,

也不是人人都清楚“亲属卡”的用法,

所以才导致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看看自己是不是给陌生人绑定了“亲属卡”!

“亲属卡”这样安全使用

“亲属卡”可以通过微信钱包找到:打开微信→“我”→“支付”→“钱包”,找到“亲属卡”选项,点击查看。


常用微信收钱的速看!警惕这种新骗局!套路太深......


如果发现给不认识的人开了“亲属卡”,

可要赶紧解绑!

别让陌生人成为自己的“亲人”!

温馨提示

❖发送“亲属卡”给他人,等同默认对方从自己的微信钱包中自动扣费!因此,给他人发送“亲属卡”时一定要谨慎

❖对于不熟悉的新鲜事物,要先弄清楚,被骗子用“亲属卡”骗的大多数人对该功能完全不了解,最终导致被骗。

❖最后,凡是涉及钱财的事情,请大家务必谨慎,以免造成财产损失!


害人之心不可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一定警惕这个“亲属卡”!

转给你关心的人!

"


分享到:


相關文章: